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是怎么知道我的?为什么会给我打电话呢?”
这时,我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几个月前在网球俱乐部的那次闲聊,就像一根线一样,将我牵引到了今天。
这真是天赐良机。
“当然,请让我试试吧。”
不用说,我把接受这次邀请的回答连续重复了两遍。
之后的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不,准确地说,事实上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候补,其中一个人好像基本上是内定了的。
但是,或许这正是命运的不可捉摸之处吧。作为最佳候补的他,在原定接受经理面试的那天却忽然要去海外出差,所以不得不变更面试的日期。
而且,另外一个人也因突然有紧急事情而不能来面试了。
“决定了面试时间,居然又不能来了。这样的家伙不要也罢。”
A公司经理的一句话让其他两位与我竞争的人纷纷落了选。等到最终发觉的时候,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奇迹。
就这样,我终于在胸前别上了期待已久的A公司的工牌。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一部分 梦想成真的“一秒钟魔法”
为什么我能够进入A公司呢?
这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成功秘密。
下面,我们再来重温一遍我去A公司的过程吧。
当时,我非常想去A公司。但这种可能性又是微乎其微的。
过去在大学里,我从来没有进过A公司的学长。我曾工作的公司里,也没有一个跳槽到A公司的同事。
即使我想进A公司的愿望如此强烈,但这个梦想还是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得不堪一击。
不过,我从来没有对这个目标念念不忘。
如果我很积极地关注自己的愿望的话,就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想要利用网球俱乐部伙伴关系的意图,这样一来事情很可能就会朝着其他的方向发展。
就像在喜欢的女性面前,反而会说不出话变得笨手笨脚一样,这样容易把事情搞砸。
总觉得某些地方不自然的话,谈话也不可能进行得那么自然又顺利。
幸运的是,我在确信自己会去A公司的基础上,又将这个梦想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一直在祈祷。
即使偶尔想起来,我也只是在一瞬间想象“我一不小心闯进了A公司”后,随即又去想别的事了。这样的一瞬间总在不断重叠。
所谓忘记,就是不带任何意识或企图。所以也无须处心积虑,只是顺其自然就好。
因为忘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我不会采取与目标相悖的行动。这就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此外,我所拥有的并非“我想进A公司”这样一种欲望,而是让自己拥有类似“我一不小心闯进了A公司”这样一种确信。
总之,暂时忘记目标正是达成目标最重要的一个法则。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二部分 敲开奇迹的大门,施行魔法的时间只需一秒钟
前面说过了,愿望要在被遗忘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虽说如此,也并不是每个愿望都有实现的必要。
从小到大,我们曾无数次地祈愿,而且还是边祈祷又边遗忘。
比如,童年时我们曾期待圣诞老人的礼物,曾幻想与电车上邂逅的女生谈恋爱,被上司痛骂一顿后便恨不得对他报以拳脚之类的。如若这些我们早已遗忘的愿望都实现的话,那可不得了。
愿望更会在忘记的状态下得以实现。虽说如此,也并不是每个愿望都有实现的必要。
而甄别这些愿望有无实现的必要则需要技巧。
那我们该为什么样的愿望而祈祷呢?
那就是确信符合自己内心倾向的愿望。
例如,我去A公司之前,曾经预感自己未来会进入A公司。当然,这种确信并没有任何依据。
忽然很想去A公司,下一个瞬间,又确信自己大概已经进入了A公司吧,随即便将其遗忘了。
“我一不小心就进了A公司”的想法究竟源于何处,我也不得而知。
突然,当冥冥中有一种直觉产生的时候,那它就是你心里最真实的倾向了。
于是,我很坦然地接受了这种“确信”。
或许,未来是早已注定的,只是我的直觉能够透视未来,于是便抓住了来自未来的那根天线,仅此而已。
又或者,“我要进A公司”的强烈的愿望早已深入自己的潜意识,是它让我产生了这样的直觉吧。
先不理会这些,对我来说“进A公司”这件事是早已注定了的,所以我将之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和积极思维的那些人一样达到自己的目标,却不需要再虔诚地祈祷。
所以,或许忘记也是一件好事。
这个成功法则的顺序是:想着“要进A公司”→直觉“我已进入A公司”→确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将之遗忘→愿望实现。
直到成功进入了A公司,我才猛然醒悟:这其中或许也有规律可循。
这种做法,比起我之前拼命伪装成积极乐观的样子,要更加轻松愉快而且实在。
对于我这种消极思维的人来说,也简单易行得多。
我在想,要是能把自己偶然得之的方法转化为具有普适性的万能法则的话,那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二部分 运用“一秒钟魔法”,我收获了宝马车
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分析这些法则。
我曾经有个“想去A公司”的愿望。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勉强地用积极思维来想象自己成功进入A公司的样子,逼自己想象“我已经进入了A公司”。
但是,不知为何,那个时候的我虽然也想着要去A公司,但却从不深究考虑。这样的念头总是在我脑海中一晃而过。
在一瞬间忘记。不持续纠缠于一个念头超过一秒钟。这就是关键。
人类本来就是为保护自己而习惯于做好最坏打算的动物。这样,如果思考自己的愿望超过一秒钟的话,不好的联想马上就要开始了。
例如,每当纠结于某个想法的时候,我的脑中也总是有两种声音互不相让。
“好想进A公司。”
“但这是不可能的吧,毕竟,我只是一个二流大学的毕业生。”
“听说没有关系(人情)的话根本就进不去。”
“说起来,我考高中和大学时成绩都不理想。”
“我怎么总是那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
“我真失败。”
“这样的我还幻想着进A公司,真是可笑。”
“如果期望太高却没有实现的话,只会空留遗憾。”
……
这时候,大脑就会联想到过去失败的消极记忆,思维也变得越来越奇怪且离谱了。
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我根本就进不了A公司,并将其设定为自己的目标。
这种大脑天花乱坠地幻想的状态,我们将其称之为“故事链”。
一般来说,大脑持续思考一秒钟以上,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联想。
消极的人容易产生消极联想和消极的“故事链”。
就像“想去A公司”这个目标,经过消极“故事链”的加工之后,就会变得越来越离谱,最后居然会把目标设定为“去不了A公司”。
所以,要在这之前就把这个消极回路切断。
在消极回路形成之前,梦想,也就只想一秒,然后迅速将之遗忘。
这样大脑就只停留在“进A公司”这样一个目标状态中。
这是非常关键的。
许愿的时间只需一秒钟。
不要持续思考超过一秒。
这样,你就能将真正的愿望输入大脑。
超过一秒,“故事链”就要开始了。
正确的目标设定是为了让大脑确信你的目标。
我曾经很想去A公司。
之后,我也会偶尔回忆起自己的这个愿望。
然而即便回忆,也不左右思量,只是迅速将之遗忘。
不论是多么消极的人,让其在一瞬间描绘理想未来的蓝图,肯定都不难做到。在一秒钟之内,迅速想象理想的自己、理想的未来、理想的画面,一晃就忘记了。
随着这种积极思维下的念头不断重叠累积,“去A公司”这个目标就会无数次被正确地输入大脑,自然,你也就能在心中确信它了。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二部分 一秒钟的积累,将“成功”二字植入大脑
事情发生在大约15年前,当时我正经营着一家化妆品公司。
化妆品是一种利润很大的买卖,说得更准确些,是利润大到让你觉得可怕:“我应该挣这么多钱吗”?
金库里面到处是成捆成捆的钞票。
虽然如此,但我并不会随便浪费公司里的资金。
为什么呢?因为就在此一两年前,我曾经亲身经历了一件悲惨的事。
那时,和我有贸易关系的一家公司的老板因为负债累累连夜潜逃了,我不得不帮他偿还一部分债务。
幸好我所创办的化妆品公司利润很高,那部分债务我很快就用公司的利润还清了,但从那之后我对任何事情也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我尽量控制着不让自己铺张浪费,而是俭朴地过日子。
然而,我脑中却忽然间冒出了想拥有一辆宝马车的念头。
当时只是偶尔想要有一辆宝马车,很快也就忘记了。也就是说我在用“一秒钟魔法”来实现自己要买一辆宝马车的愿望。
我的员工和朋友都说:“端河君总是自言自语地说自己正开着宝马车呢。”所以,即使自己现在已经忘了这个愿望,但我的确说过这样的话。
因为那只是一秒钟的事,下一秒我就忘记了它。
有一天,我开着车经过山边,发现那里似乎有一间轿车的展览室。
这个“似乎”才是关键。
我随意进去看看,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辆黑色的宝马车。
通常这种车要卖到380万日元。但因为这是一辆展示车,从明天开始,它作为周末宣传活动的招牌车,折价为330万日元。
那里的营业员不断解释说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了,但我并没有当即决定要买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我的大脑中还是一直徘徊着一个数字——300万日元。
“如果是300万日元的话我就买了,330万就不要了。”——我为什么那么想呢,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我只是觉得它的价格就应该是300万。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已经作为展览室的招牌车而标上了330万的价格,要人家以300万出手几乎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我暂时忘却了买宝马车的想法。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如果这辆车和我有缘的话就300万,如果是320万或310万的话我就不买。如果是300万的话,就买了吧……
第二天,展览室的营业员来了电话,说想和我商量商量那辆宝马车的价格问题。
我从银行取出了整300万日元,装入纸袋就出发了。
当我再次到达展览室的时候,营业员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他见了我,开门见山地跟我谈起了车的价格。
我跟他讲:“如果是300万的话我现在就买。我不是非要砍价,也不是非买不可。”
我顿了口气又说:“其实,我只带了300万。”
营业员吓得后退了一大步。可能是我带的现金起了作用,我终于得以用300万买下了这辆宝马车。
真是不可思议的价格。虽说是展示车,但我毕竟是以300万的低价买了一辆新的宝马车。
要说这个价格究竟有多便宜,看看一年后的价格就知道了。一年后,我将这辆车作为二手车转手,竟然也卖了300万。
也就是说,我免费开了一年我梦寐以求的黑色宝马车。
要说在这里有什么经验可以汲取的话,那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愿望太强烈。
只想一秒“要是那样多好啊”,随即遗忘。如此,愿望便能实现。
一秒钟魔法帮我实现了我的愿望。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三部分 实现梦想的关键是淡然处之
祈祷一秒钟,忘记。祈祷一秒钟,忘记。
如此反复,我们的大脑就能不断重复自己的目标,而不会为消极思维所操控。
这就是“确信”目标,这也是抵达成功彼岸的捷径。
它与积极思维截然不同。
积极思维是拼命地将自己的目标塞入大脑。
大脑明明已经出现了消极的“故事链”,但理智还是让你不断地往大脑里拼命填塞一些看似积极的信息。
当你大脑中积极的信号和消极的“故事链”狭路相逢时,大脑的思维回路就会因此短路。
但如果你只是在偶尔想起愿望时祈祷一秒钟,随即又遗忘的话,那大脑便根本无暇产生消极的联想,所以它才能够正确地设定初始的愿望。
就像不断地堆积一个个点一样,若干次一秒钟的积累,就会让大脑误认为你的愿望是理所当然要实现的。错觉便产生了。
在此之后,有时你也会突然觉得,自己“要去A公司”是注定的。
再后来,要做的就是坦然地接受,让自己“确信”这件事。
如果能在心底确信,就不会有不安,我们也就能平心静气地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当你确信“我的愿望肯定能实现,这是上天注定的”时,你就不会心慌,也不会拼命地幻想。这样,一切都会很自然,也无须为此进行刻意伪装。
这真的是一个好方法。
就像积极思维一样有助于达成自己的愿望,还不需要经常想着念着浪费脑细胞。
自从发现了这个方法之后,我发觉自己比以前更能够从容应对人生,享受生活了。也因为我是一个消极的人,所以我才能够做到。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三部分 在忘记梦想的那一刻实现梦想
带着淡然的态度做好当前的事才能如愿以偿
要想实现梦想,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还需要将目标细分,并为梦想中的核心部分加倍努力。
最后,再清晰地想象你的梦想,表现得就像它已经实现了一样——这就是世人所推崇的成功法则。
这个世界上的成功学著作和励志图书有千千万万,它们几乎都以这个法则为基础。
但是,真正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取得成功的人,却并不多见。
我们看得到,图书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成功学著作,销售出去的至少有几百万本,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几百万人因为阅读了这些成功学著作深受启发,并借此取得了成功。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据。
不管你有多么明确的目标,成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再想想我们身边,社会上那些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或是被人们称为命运宠儿的那些人,他们也并非全都有远大的理想。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成功呢?
成功人士都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那就是,他们都不过分关注目标,而是将精力集中于眼前,带着淡然的态度为人处世。
事实上,这世上只有一小部分人不仅意志坚定,对目标无比执著,而且能做到积极思维。但对于大部分人(这其中也不乏拥有丰富的积极思维的知识,并且正努力想要运用它,却依然没有取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