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抓间谍者 >

第19章

抓间谍者-第19章

小说: 抓间谍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系统,这些使他们在四十年代末就占据了领先的位置。
    由于布伦德里特的远见卓识,并通过他的专门委员会的努力,技术研究工作便
展开了。我从一九四九年开始就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我们得补充更多的人力和物
力,使之成为一个正式的组织,进一步充实研究计划。我又提交了一个军情五处和
军情六处的联合报告,它被人称为“技术文件”(这是克格勃起的名!)。在这份
报告里,我叙述了哪些领域需要取得进步,并强调研制先进的电子技术。作为“龙”
文件和“技术文件”的结果,整个情报界的技术研究,尤其是军情五处的技术研究,
在国防政策研究委员会中有了更加优先的地位。不幸的是,委员会对情报部门获得
特种资金的主张持否定态度,他们想把我们的需求纳人现行的国防研究计划,以此
来作为一种弥补措施。我虽然还得四处乞讨,可至少气候正在发生变化。
    一九五八年,正当“技术文件”被列入考虑范围时,霍利斯介绍我跟一个叫维
克托·罗思柴尔德的人认识。此人战时在军情五处工作过,并为保证军情五处实现
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因排除炸弹而获得“乔治勋章”)。他与许多官员,
尤其是与狄克·怀特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我和他相识时,他是壳牌石油公司研究部
主任,控制着遍及世界各地的三十多个实验室。当霍利斯告诉他我已被任命为军情
五处的科学家时,罗思柴尔德表示有兴趣见我,并邀我到他在伦敦圣詹姆斯的一套
雅致的公寓里去共进晚餐。
    再也没有任何人比罗思柴尔德给我的印象更为深刻了。他是一位才华横溢、智
力超群的科学家,又是皇家学会会员,精通植物学和动物学,对研究精子的结构抱
有浓厚的兴趣。他远远不止是一个科学家,与他交往的人有政界的,情报界的,银
行界的,文职部门的,以及国外的,全都是些传奇般的人物。英国统治集团犹如一
件无缝的帝袍,而这件帝袍常常要用罗思柴尔德这根针来引线。
    罗思柴尔德对我的实现军情五处现代化的计划十分入迷,并向我提出了他的一
些建议。我很快就知道了,他对秘密世界的琐闻和诡计很感兴趣。我们很快就交换
了那些他仍记得的战时同事的故事,一直谈到深夜。我离开他家后,禁不住第一次
感到,有他作为后盾,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可能的。
    罗思柴尔德主动把壳牌公司的一些实验室交给军情五处使用,并开始进行几项
技术发展工作,包括一种特殊的、主要用来保护长期埋在地下设备的润滑剂的研制。
这种润滑剂研制成了以后,可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得到广泛的使用。罗思柴尔德
建议我去见原子武器研究集团的副总裁威廉·库克爵士,请求他拨款。我和库克也
很熟,而罗思柴尔德又是他的挚友,罗思柴尔德及时的游说,使我的会晤变得更为
容易了。
    库克仔细地听着我叙述我的要求。我的反间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技术方
法来击败苏联间谍的通讯。在间谍的掩护手段中,通讯是惟一的一个容易被攻破的
突破点。因为间谍总要同他的上司进行电文收发往来。我向库克解释说,“筏夫”
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为宝贵的武器——了解俄国无线电通讯。但我们还是迫切需要
新技术去攻破他们通讯的物理方法,譬如密写、微粒技术。死信投递。如果我们在
这些方面获得进展,那就可以极大地增加我们反间谍工作取得成功的机会。
    “让我们马上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库克说。他拿起电话听筒,给他的一位
高级科学家弗兰克·摩根博士打了个电话。
    “弗兰克,我要派一个人来和你一起搞一个新项目。他来了以后再向你解释。
你会很高兴的,他正合你的心意。”
    这是典型的库克式的慷慨。他给了我两个主要的技术官员和一些低级工作人员
以及资金设备,供军情五处单独使用。我在原子武器研究集团拥有三十个人。研究
集团负担了两年当中的所有经费。之后,国防政策研究委员会同意由研究集团继续
资助。弗兰克·摩根是一个最为难得的宝贵的人才,他解决问题既热情又有眼光。
在两年时间里,军情五处取得的成功远远超过了当时在美国所梦寐以求的成果。
    密写技术在世界各地都一样,间谍先把作掩护用的假信写好,然后把一张特殊
的经过无色化学处理的复写纸铺上,在复写纸上写下密文,之后,把一种化学剂微
粒洒在信纸上,这样只有收信人才能把密文显出来。大多数的显示剂都是让化学复
写纸留在信纸上的痕迹显露出来,这样就能认出密文。只有使用相应的显示剂,才
能显出密文来。摩根发明了一种万能显示剂,是用放射性,避免了在检查密写信件
时留下痕迹而被人发现的可能性。
    微粒技术是另一种在外国的间谍同他的上级进行秘密通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把照片缩小到肉眼看不出的尺寸,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微粒一般是藏在邮票
下面,或在打印的信件的标点符号上面,或在信封的封口处。摩根用中子激活法来
发现微粒照片。
    间谍通讯的第三种方法是死信投递,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间谍把一件包裹,
例如一卷已冲好的胶卷,放在预先指定的地点,他的上级随后去拿,两个人从来不
见面。克格勃常常给他们的间谍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空容器,可以看出是否被人偷
偷拆开过。摩根研制了一种软X 线技术,使我们在检查那些可疑的容器时,可以在
不打开它们或弄坏里面还没冲洗的胶卷的情况下,了解到容器里所装的东西。
    摩根的四个项目中的最后一项是研制了一系列的X 线方法,用来打开先进的组
合保险柜。事实证明,这些方法胜过了贾格尔的撬锁技术。摩根的X 线装置可以从
外面读出保险柜的号码组合,从而使军情五处对英国的任何一个保险柜都能打开。
    尽管在技术和研究方面有了进展,可军情五处在五十年代的反间谍记录仍然是
令人可悲的。狄克·怀特在一九五三年任局长之后,意识到这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
缺陷。战争时期那些有能力搞双重间谍案件的官员们大多数都离开了军情五处,或
退休,或像怀特那样被提拔到高级领导的位置。接替他们位置的人多半是些平庸的
原殖民地的警察,他们几乎没有反间谍的经验。战争时期,英国以压倒优势对抗德
国情报局,而现在要转变去与更老练、人数更多的俄国情报机构进行一场新的战争。
他们这帮人对这种转变感到难于适应。怀特成立了一个新的反间谍处,即D 处。他
要求我主要向他们提供科学和技术的意见,可进展却很慢。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
D 处的人对我接触他们的机密表示反感,他们仍在他们技术无知中纵乐无度。我记
得当我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些技术问题时,一位办案人员说:
    “得了得了,彼得,老朋友,我不需要知道欧姆定律,我只着眼于大处。”
    “天哪,”我的肺都快气炸了,“每个学生都知道欧姆定律的呀!”
    D 处处长格雷厄姆·米切尔是个聪明人,但他软弱。他的政策是小心照抄战争
时期的双重间谍技术,尽量招募双重间谍。他在俄国、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移民区
操纵一个规模宏大的间谍网。每当军情五处得到通知或发现有俄国人去接近学生、
商人或科学家时,他们就鼓励被接近的人同俄国人往来,这样便于我们监视案情的
发展。米切尔深信,总归会有一个双重间谍被俄国人接受并派到非法工作网的心脏
里去的。
    双重间谍案件是一种很耗时间的迷藏。克格勃最喜欢使用的一个骗招就是给双
重间谍一包钱或一个空物(我们当时可以去检查),让他放到死信投递地点。一旦
发生这样的事,D 处就会被疲劳战拖得精力瘫痪,监视队被派到死信投递地点不分
昼夜轮守,以为哪个秘密间谍会亲自来拿,可实际上往往根本没有人来拿。如果放
的是钱,那么原来把钱交给双重间谍的那个克格勃官员会自己来拿走这些钱。我对
双重间谍案件政策产生了怀疑,可他们严肃地对我说,这些是克格勃的训练程序,
主要是为了考察间谍是否可靠,耐心便是成果。
    实际上,俄国人的目的是利用双重间谍案件来糊弄军情五处,来识别我们的办
案人员,分散我们的精力,引开我们对他们的真正行动的注意力。
    军情五处的职业技巧标准是耸人听闻的。克格勃通过对我们监视通讯系统的监
听,肯定已经知道我们掌握了大量的双重间谍。可是,D 处的办案人员也是很拙劣
的,在会见他们的双重间谍之前,除了最落后的反监视技术以外,几乎没有使用其
他的手段。外交部有一个专门的司是为军情五处提供“鸡饲料”的(就是给双重间
谍的秘密材料,让他们拿去给俄国人,以表明他们对俄国人是忠诚的)。“鸡饲料”
包括一些完全不可信的关于我们根本就没有的武器的假秘密材料以及我们根本就不
会实行的一些政策文件等。我对D 处的整个“鸡饲料”方案产生了怀疑,指出只有
真正的机密才能使俄国人信服,可他们认为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D处的另一个主要活动范围是移民区。D处的间谍管理小分队掌握着大规模的间
谍网,他们利用在伦敦的间谍去招募在这些间谍国家里的其它间谍。这个方案对军
情五处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移民是容易被招募的,于是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在提
供铁幕方面的情报上可以直接展开竞争,军情六处为此感到恼怒。其实,在五十年
代初,这些移民圈早已被克格勃完全渗透,或者被它的东欧盟国的情报部门渗透。
这些移民圈就像双重间谍案件一样,分散了我们的精力,暴露了我们的间谍主管人。
    情报界在战后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军情五处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
继续照抄战时双重间谍的技术。它不仅缺少训练有素的办案人员,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它不再具有战争时期那种超乎德国人的密码破译优势。
    在整个五十年代,军情五处竭力回避英国当时所面临的最明显的反间谍问题—
—三十年代苏联对英国统治集团的渗透。四十年代末对艾伦·纳恩·梅和克劳斯·
富克斯所犯的核间谍罪的审判以及一九五一年发生的伯吉斯和麦克莱恩叛逃事件,
说明招募“斯大林的英国人”的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有机会接触到有关文
件的人都清楚,三十年代在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英国知识分子当中,普遍存在着一
种失望情绪。俄国情报机关利用了这种情绪,成功地招募了一些重要的间谍,至少
他们当中有些人在战后对苏联的事业仍然保持忠诚。
    伯吉斯和麦克莱恩的叛逃给军情五处留下了巨大的创痕。虽然菲尔比和布伦特
也受到了怀疑,可他们对此矢口否认,于是两个案子很快就搁浅了。只有一条路可
走,那就是对这两位外交官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关系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深
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种方案在调查工作中实际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伯吉斯和麦克
莱恩的大多数朋友现在都升到了相当引人注目的位置上,不仅在情报界有这些人,
文职机构里也有这些人。所有有关系的人都在尽全力压制有关这两个人叛逃的消息,
如果调查行动一时走漏了风声,那就会造成一种尴尬的政治局面。而且,大量的调
查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逃往莫斯科,其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人愿意去碰这个棘手的
问题。一九五四年以后,这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已完全停止,显然军情五处认为当时
正在实行的新审查制度已足够保障国家的安全了,其实这正如把狐狸锁进了鸡窝里
一样。
    有一个人挺身出来反对这种疏忽大意的政策,他就是阿瑟·马丁,过去是陆军
信号官员,战争刚刚结束他就加入了军情五处。他很快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很有才华
而又富有直觉的办案人员。他接连经手了富克斯和麦克莱恩两起案件的调查工作。
他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伊夫琳·麦克巴尼特,她是一位年青的女研究官员。马丁在
反间谍工作的探索中具有一个很大的优越性:他从来没有进过公学。英国驻华盛顿
大使馆发生严重的泄密事件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按惯例是在职员、清洁工和秘书当
中寻找主犯,可马丁却在最初阶段就认为主犯是一个高级外交官。他坚持要进行调
查,但麦克莱恩的叛逃却使他的调查告吹。
    在叛逃事件发生后,马丁促使军情五处领导批准对三十年代共产主义渗透剑桥
大学的整个复杂网展开紧急调查,但他要会晤菲尔比、伯吉斯和麦克莱恩的社会关
系人员的要求,几乎全都被拒绝了。他与这种可悲的政策斗争了两年,最后去见了
安全局局长狄克·怀特,说他打算辞职,到新成立的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去工作。
    怀特对马丁的能力评价很高,他说服马丁不要去澳大利亚,劝他去马来亚担任
军情五处的安全联络官,直到D 处的气候好一些时再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
马来亚的一系列成功的反叛乱活动中, 马丁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在他离开D
处之后,反间谍工作显然受到了影响。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军情五处失去了它
最能干的、或许是脾气最变幻无常的官员。
    一九五六年,霍利斯任局长后,在D 处任命了一个新的处长叫马丁·弗尼瓦尔
·琼斯。他受过律师训练,在战争时期加入军情五处。在表面上,他给人一种正统
的、不多嘴的印象,看上去缺乏眼光和生机,很容易被人低估。他有天生的领导才
能,具有井井有条的逻辑头脑,很能接受新思想。最突出的一点是他有着坚定的决
心——且不说是残酷无情——这使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反间谍处长。他意识到军情五
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苏联集团在英国展开的大规模的情报活动。譬如,D 处一科的
任务是监视和对抗的三百名俄国情报官员,可一科只有十一人,其中四人是秘书。
我们陷入迷惘之中,从来不知道我们是在追捕间谍还是间谍的影子。
    琼斯作出的决定之一是把马丁从外面调回莱肯菲尔德大楼,让他先在D 处二科
负责捷克和波兰事务。一九五九年又把他调到D 处一科,负责反苏联间谍。尽管他
常常态度粗暴,可琼斯仍然十分欣赏马丁的才能以及想充分发挥才干的倔强性格。
马丁进了一科之后,立即采取行动,很快恢复和加强了一科的积极的反间谍调查工
作。由于他在战争时期从事过通讯信号工作,因而能下意识地抓住如“筏夫”之类
的新技术的重要性。我还是第一次发现,一个很有资历的人同情地倾听我的意见,
并按照我的设想进行一些改动。我们很快就成了亲密的朋友。我们打算在A 处建立
一个情报源索引,把可能对军情五处有用的人和事都记下来。于是,我们在安全局
内部散发表格,要求大家填写。花了好几月的时间,我们终于建立起了一套索引。
办案的官员如果需要一个护士,或一个管道工,或要求接触某公司的档案,或一个
上锁的车库,都可以从索引中查到,用不着花费时间胡乱去找这些资料。
    我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