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医名着书系205-金匮翼 >

第12章

中医名着书系205-金匮翼-第12章

小说: 中医名着书系205-金匮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归 升麻 桃仁(各一钱) 红花 甘草(炙,三分) 生地 熟地(各五分) 
一方加枳壳(五分)。本方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卷四胀满统论
血胀
属性:污血成积,石瘕之属也。经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 
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如怀子状,可导而下。 
x经验桃奴丸x 
桃奴 延胡索 鼠粪 香附 官桂 砂仁 五灵脂 桃仁(去皮尖,各等分) 
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x鸡矢醴散x(《宣明》) 
大黄 桃仁(去皮尖) 干鸡屎(各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汤调下。 
x夺命丹x 治瘀血入胞衣,胀满难下。服此血即消,胞衣自下。 
炮附子(半两) 牡丹皮(一两) 干漆(一两,碎之,炒令烟尽) 
为末,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熬成膏,和匀丸如桐子大,温酒下五七丸。 

卷四胀满统论
食胀
属性:(一名谷胀) 
饮食过节,停滞中焦,其症吞酸嗳气,恶闻食臭,得食则益甚。经云∶饮食不节,起居 
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是也。是宜消而去之,甚则下之,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x枳实导滞丸x 
大黄(一两) 枳实(麸炒) 黄芩 黄连(俱酒炒) 焦神曲(各五钱) 白术(土炒) 茯苓 
(二钱) 
为末,蒸饼为丸。 
x人参丸x(《外台》) 疗久心腹痛胀,痰饮不下食。 
人参 白术 枳实(各六分) 浓朴 青木香 大黄 槟榔(各六分) 茯苓(八分) 橘皮(五分) 
蜜丸桐子大,生姜、大枣煎汤,送下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 
x无碍丸x 治脾病水横流,四肢胀满。 
木香(五钱) 京三棱(炮) 蓬莪术(炮) 槟榔 郁李仁(汤浸去皮,各一两) 大腹皮( 
为末,炒麦芽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卷四胀满统论
热胀
属性:热聚于里,口干便闭。经云∶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是也。 
x枳壳锉散x 治热症胀满。 
浓朴 枳壳 桔梗(各半两) 炙草(一钱) 大黄(蒸,三钱) 
锉,每服三钱,姜五片,枣二枚,乌梅一枚,煎服。 
愚按∶热胀有二,假令外伤风寒有余之邪,自表入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实腹满,仲景 
以大 
承气下之。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结于中,而成胀满者,宜清热导湿,东垣中满分消丸主之 
。 
x中满分消丸x 治中满热胀,有寒者勿用。 
黄芩(一两二钱) 黄连(炒,五钱) 姜黄 白术 人参 炙草 猪苓(各一钱) 茯苓 
干姜 砂 
仁(各二钱) 枳实 半夏(各五钱) 浓朴(姜制,一两) 知母(炒,四钱) 泽泻 陈皮(各 
为末,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热白汤下,食后,量病患虚实加减。 

卷四胀满统论
寒胀
属性:其症有二∶有寒气袭表而胀于外者,经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 然不坚,腹大 
,身尽肿,皮浓,以手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有寒气入于里而胀于内者,盖 
阴气凝聚,久而不散,内攻肠胃,则为寒中胀满泄利之症,经云∶脏寒生满病是也。在表者 
温而散之,在里者温而行之。 
x温胃汤x 治冷则气聚,胀满不下食。 
熟附子 当归 浓朴 人参 半夏曲 橘红 生姜(各一两) 炙草(一两) 川椒(去合 
锉散,每服三钱。 
x木香塌气丸x(《元戎》) 
丁香 胡椒(各三钱) 郁李仁(四钱) 白丑 枳实(各一两) 槟榔 木香 蝎尾(各半两) 
为细末,饭丸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姜汤下。 
此温行之剂,治单腹胀最妙。若胸胁胀满,一身面目尽浮,鼻塞咳逆,清涕出,当用 
小青龙汤二三服,分利其经,却进消胀药。 

卷四胀满统论
实胀
属性:胃气实则胀也。脉大坚,便秘,按之痛。仲景云∶腹满按之痛者为实,可下之。经云∶ 
中满者泻之于内,又云∶下之则胀已是也。 
x沉香交泰丸x 治胀而大便燥结者。 
沉香 橘红 白术(各二钱) 浓朴(五钱) 吴茱萸 枳实 青皮 木香 茯苓 泽泻 
当归(各二钱) 大黄(酒浸,一两) 
为末,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温汤下,微利为度。 
x四妙丸x 治老幼腹胀,血气凝滞,用此宽肠顺气。 
商州枳壳(浓而绿片者,去穣,四两分作四份) 一用苍术(一两同炒) 一用茴香(一两 
同炒) 一用莱菔子(一两同炒) 一用干漆(一两同炒) 
炒黄后,去四味,只取枳壳为末,以四味煎汁煮面糊丸,桐子大,每食后米饮下五十丸 
。 

卷四胀满统论
虚胀
属性:中气虚衰,脾胃不健而三焦痞塞,是为气虚中满。经云∶足太阴虚则鼓胀也。其脉软, 
其色白,其症腹胀,按之不痛,溏泄肠鸣,宜温养阳气为主,塞因塞用也。 
x参术健脾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缩砂 浓朴(姜制,各一钱) 炙草(三分) 
水姜煎服。一方无甘草,有麦芽、山楂,因甘能满中。 

卷四
积聚统论
属性:积者,累积之谓,由渐而成,重而不移。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痛无定所。故曰 
积者阴气,聚者阳气。 
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未必成积 
。风 
寒之邪,不遇痰食气血,亦未必成积。经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 
络脉伤,血溢肠外,与寒相搏,并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积,此之谓也,经论心肝肾皆有积, 
心曰伏梁,心下坚直,如梁木也。肝曰肥气,胁下气聚如复杯也。肾曰奔豚,往来上下如豚 
之奔也。又有伏瘕、疝瘕、瘕聚、血瘕。伏瘕者,伏结于内。疝瘕者,冲痛如疝。瘕聚者, 
聚散不常。血瘕者,血凝成瘕也。《难经》又补脾肺之积。脾曰痞气,气痞而不运。肺曰息 
贲,响有声也。巢氏又有 瘕之辨,谓其病不动者, 也;虽有癖而可推移者,瘕也。 者 
征也,有形可见也;瘕者假也,假物成形也。张子和又分九积。酒积者,目黄口干。食积者 
酸心腹满。气积者,噫气痞塞。涎积者,咽如拽锯。痰积者,涕唾稠粘。癖积者,两胁刺 
痛。水积者,足肿胀满。血积者,打扑肭疼。肉积者,赘瘤核 。各治法详见本方。 
许学士云∶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所喜者诱之,则易愈。如 砂、阿魏治肉积; 
、麦芽治酒积;水蛭、虻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积;牵牛、甘遂治水积;雄黄、腻粉治 
痰积;礞石、巴豆治食积。各从其类也。若用群队之药分其势,则难取效。 

卷四积聚统论
肥气
属性: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 疟,连 
已。咳,肺病也。积气上攻至肺则咳,侮所不胜也。 疟,三日疟也,肝所生病为往来寒热 
,连岁不已者,积不去则疟亦不已也。 
x温白丸x(《局方》) 通治五积及十种水气、八种痞气、五种淋疾、九种心痛、七 
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癫痫、翻胃噎塞、胀满不通。 
紫菀(去苗) 菖蒲(九节者,去毛)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 柴胡 浓朴(姜制,各 
一两) 桔 
梗(去芦) 茯苓(去皮) 皂荚(去皮子弦,炙) 桂枝 干姜(炒) 黄连 川椒(去目及闭口 
者,微炒出汗) 巴豆(去皮膜油) 人参(各半两) 川乌(炮去皮脐,八钱) 
为细末,入巴豆研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丸、七丸,生姜汤送下,临卧 
服。有孕忌服。易老云∶本方治肥气,加柴胡、川芎。 
x鳖甲丸x 治肥气体瘦,饮食少思。 
鳖甲(一枚重四两者,洗净,以醋和黄泥固济背上可浓三分令干) 京三棱(炮,制) 枳 
壳(麸 
炒黄,各三两) 川大黄(锉,炒,二两) 木香(忌火) 桃仁(去皮尖双仁,用麸炒微黄,细 
研如膏,一两半) 
上除鳖甲外,俱捣为细末,后泥一风炉子,上开口,可安鳖甲,取前药末,并桃仁膏, 
内鳖 
甲中,有好米醋二升,时时旋取入鳖甲内,慢火熬令稠,取出药,却将鳖甲去泥净,焙干, 
捣为细末,与前药同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空心临卧各一服。 

卷四积聚统论
伏梁
属性:经曰∶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心为火脏 
,心受邪,则火内郁而烦也。 
x温白丸x 加石菖蒲、黄连、桃仁。 
x桃奴散x 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 
桃奴(三两) 
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桃奴是桃实着树不落,正月中采者是也。 

卷四积聚统论
痞气
属性: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饮食 
不为 
肌肤。脾气行乎四肢,脾气既痞,四肢无以受气,故不收,不收犹不举也。脾色黄而合肉, 
气痞不运,热郁于中,故黄色外见,而肌肤日削也。 
x温白丸x 加吴茱萸、干姜。 

卷四积聚统论
息贲
属性: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肺 
主气而合皮毛,肺郁成积,壅于内者不能卫于外,故洒淅寒热,痹于上者不复降于下,故喘 
咳发肺壅。壅,痈也。 
x温白丸x 加人参、紫菀。 

卷四积聚统论
奔豚
属性:经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 
令人 
喘逆,骨痿少气。肾为水脏而喜凌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肾居下焦,而善逆,故令人 
喘逆。肾合骨而为气之根,故骨痿少气。 
x温白丸x 加丁香、茯苓、远志。 

卷四积聚统论
气积
属性:气滞成积也。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故王宇泰云∶治积之法,理气为先 
,气 
既升降,津液流畅,积聚何由而生。丹溪乃谓气无形,不能作聚成积,只一消痰破血为主, 
误矣。天地间有形之物,每自无中生,何止积聚也。戴复庵只以一味大七气汤,治一切积聚 
x大七气汤x 
香附(一钱半) 青皮 陈皮 桔梗 官桂 藿香 益智 莪术 三棱(各一钱) 甘草( 
为末,每服四五钱,姜三斤,枣一枚,水煎服。 
肝积肥气,用前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肺积息贲,用前汤加桑 
皮、半夏、杏仁各五分。心积伏梁,用前汤加石菖蒲、半夏各五分。脾积痞气,用前汤下 
红丸子。肾积奔豚,用前方倍桂加茴香、炒楝 
子肉各五分,此《济生方》也。《指迷》有半夏、无三棱。《统旨》有元胡索、姜黄、草蔻 

卷四积聚统论
血积
属性: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涩。妇人产后及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病。或忧怒伤其内, 
风寒 
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逆,六输不通 
,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此之谓也。 
x加减四物汤x(东垣) 治妇人血积。 
熟地 当归 川芎 芍药 肉桂 广皮 三棱 干漆(炒烟尽,各等分) 
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丹溪当归丸,无桂、漆,有神曲、百草霜,酒和丸。 

卷四积聚统论
伏瘕
属性:经云∶小肠移热于大肠为伏瘕。河间云∶大肠热气菀结,津液消耗,腹痛秘涩,槟榔丸 
x槟榔丸x 
槟榔 大黄(锉碎,炒) 枳壳(麸炒,各二两) 木香 桃仁(去皮尖炒) 大麻仁(另研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酒下无时。 

卷四积聚统论
石瘕瘕聚
属性:石瘕者, 血留止,结硬如石,即血瘕也。经云∶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 
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亦 
名瘕聚。经云∶任脉为病,男子七疝,女子瘕聚。此之谓也。 
x(新定)x 
大黄(三钱,用酒同三棱、蓬术浸一宿,去棱、术不用,炒)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 
桂(三钱) 附子(四钱,炮) 木香(一钱半) 青皮(二钱,醋炒) 当归(五钱) 干漆(二钱半,炒烟尽) 
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汤下,温酒亦可。 

卷四积聚统论
米瘕
属性:干德中,浙江有慎恭道,肌瘦如劳,惟好食米。缺之则流清水,情似忧思。食米顷,顿 
常。众医莫辨。后遇蜀僧道庶,以鸡屎及白米各半合,共炒为末,水一盏调服。良久,病者 
吐出如米形,遂瘥。其病为米 是也。 

卷四积聚统论
肉积
属性:x阿魏丸x 
阿魏 山楂肉(各一两) 连翘(五钱) 黄连(六钱五分) 
上三味为末,以阿魏醋煮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白汤下。 
x又方x∶治肉积虫积,一应难消难化,腹中饱胀疼痛,皆能取效如神,不伤元气。 
京三棱 莪术(并醋炒) 自然铜 蛇含石(并醋淬七次,各二钱) 雄黄 蜈蚣(全用, 
钱二分) 木香(一钱半) 辰砂 沉香(各八分) 铁花粉(用米醋炒,一钱) 天竺黄 阿魏 
全蝎(洗,焙干) 芦荟(各四钱) 冰片(五分) 
上为极细末,用雄猪胆汁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分,重者一钱,五更酒送下,块 
消即止,不必尽剂,用黑狗胆汁丸亦妙。 

卷四积聚统论
通治诸积
属性:x《宣明》三棱汤x 治 瘕 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胀,饮食不下。 
京三棱(二两) 白术(一两) 蓬术 当归(各半两) 槟榔 木香(各七钱半) 
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 
x《三因》散聚汤x 治九气积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则心腹绞痛,攻刺腰胁 
半夏 槟榔 当归(各七钱半) 浓朴(姜制) 枳壳 茯苓 附子(炮) 川芎 吴茱萸 
(汤炮) 炙草(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 桂心 橘红(各二两) 
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温服。大便不利加大黄。 
x诸积太仓丸x 
陈仓米四两,以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尖同炒,至米香豆黑,勿令米焦,去豆不用, 
再入橘红四两,为末,和丸桐子大,姜汤送下,五丸,日二。 
x万病紫菀丸x 
即温白丸加羌活、独活、防风。 
x万病感应丸x 
即温白丸减去川椒,加下药∶羌活、三棱、甘遂、杏仁、防风(各一两五钱) 威灵仙( 
一两) 

卷五
头痛统论
属性:头,象天,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然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 
变, 
五贼之逆,皆能相害。或蔽复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因与真气相薄而为痛也。因风而痛者 
,抽掣恶风,有汗而痛。因暑热而痛者,或有汗、或无汗,则皆恶热而痛。因湿而痛者,痛 
而头重,遇天阴尤甚。因痰饮而痛者,亦头昏重而痛,愦愦欲吐。因寒而痛者。恶寒而脉绌 
急。气虚而痛者,遇劳则痛甚,其脉大。血虚而痛者,善惊惕,其脉芤。 
东垣治头痛,大率皆以酒芩、酒连、酒柏加风剂,如清空膏、安神散、清上泻火汤之类 
,但 
杂用羌、防、升、柴、 、蔓等药,殊欠纪律,学人师其意可也,《元珠》茶调散,简要可 
用。 
治头风久痛,须加芎、归、红花少许,非独治风,兼和血止痛也。细茶最能清上风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