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民共愤,与其失出,宁可失入,免得后有负言,因此问一连
十,问十连百。就是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亦无非长跪座
前,上言旧制大逆,应该惩及九族,今蒙陛下大恩,止及一身,
天下幸甚。及退朝归舍,口虽不言,却是仰屋叹息,暗暗呼冤,
惟无人敢为直陈。臣自知死罪,理在必伸,死亦无恨了 。”明
帝意乃少解,谕令退去。过了两日,车驾亲幸洛阳,按录囚徒,
得理出千余人。时适天旱,俄而大雨,明帝亦为动容,起驾还
宫。夜间尚恐楚狱有冤,徬徨不寐,起坐多时,马皇后问明情
由,亦劝明帝从宽发落,于是多半赦免。唯颜忠王平,不得邀
赦,竟在狱中自尽。侍彻史寒朗,自悔监狱不严,就系廷尉,
明帝不欲穷治,只将朗免去官职,释归薛县故乡。任城令袁安,
擢为楚郡太守,莅任时,不入官府,先理楚狱,查得情迹可矜,
即具奏请赦。府丞掾吏,并叩头力争,谓纵容奸党,应与同罪,
断不宜率尔上陈。安奋然道 :“如有不合,太守愿一身当罪,
… Page 231…
后汉演义 ·225·
决不累及尔曹 !”也是一条硬汉。到了复谕下来,果皆许可,
得全活四百余家。明帝且下诏大赦,凡谋反大逆,及诸不应宥
诸囚犯,尽令免死,许得改过自新。一面敬教劝学,尚德礼贤,
凡皇太子及王侯公卿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
马氏诸子立学南宫,号为四姓小侯,特置五经师,讲授经义。
他如期门羽林诸吏士,亦令通孝经章句。此风一行,人皆向学,
连匈奴亦遣子肄业,愿冰陶熔。义士如范式李善等,俱由公府
辟举,破格录用。
式字巨卿,山阳人氏,少游太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
字元伯,游罢并告归乡里,式与语道:“二年后拟过拜尊亲。”
劭当然许诺。光阴易过,倏忽两年,劭在家禀母,请具馔候
式,母疑问道 :“两年阔别,千里结言,难道果能践约么?”
劭答说道 :“巨卿信士,必不误期。”母乃为备酒餐,届期果
至,升堂拜饮,尽欢乃去。已而劭疾不起,同郡人郅君章殷子
征,日往省视,劭叹息道 :“可惜不得见我死友!”子征听了,
却忍耐不住,便问劭道 :“我与君章,尽心视疾,也可算是死
友了,今尚欲再求何人?”劭呜咽道 :“君等情谊,并非不厚,
但只可算为生友,不得称为死友;若山阳范巨卿,方可为死友
哩 !”郅殷两人,未曾见过范式,并觉得似信非信。越数日,
劭竟告终,时式已为郡功曹,梦见劭玄冠垂缨,曳履前呼道:
“巨卿!某日我死,某日当葬,君若不忘,能来会葬否?”式
方欲答言,忽然惊觉,竟至泣下。翌日具告太守,乞假往会,
太守不忍拂意,许令前往。式即素车白马,驰诣汝南。劭家已
经发丧柩至圹旁,重量逾恒,不肯进穴,劭母抚棺泣语道 :
“元伯莫非另有他望么?”乃暂命停柩。移时见有单车前来,
相距尚远,劭母即指语道 :“这定是范巨卿!”及素车已近,
果然不谬。式至柩前,且拜且祝道 :“行矣元伯!死生异路,
… Page 232…
后汉演义 ·226·
永从此辞?”寥寥十二字,已令人不忍卒读。众闻式言,并皆
泣下。式即执绋引柩,柩已改重为轻,当即入穴。式又留宿圹
间,替他监工,待至墓成,并为栽树,然后辞去。如此方不愧
死友。
后来式又诣洛阳,至太学中肄业,同学甚众,往往不及相
识。有长沙人陈平子,与式未通謦咳,却已知式为义士。一夕
罹疾,服药无效,逐日加剧,势且垂危,妻子含泪侍侧,平子
欷殻в胗锏馈。骸拔椅派窖舴毒耷洌乓寰祝梢酝兴馈N议狻
后,可将棺木舁置巨卿户前,必能为我护送归里,汝切勿忘!”
言毕再强起作书,略说旅京得病,不幸短命,自念妻弱儿幼,
未能携榇归籍,素仰义士大名,用敢冒昧陈请,求为设法,倘
得返葬首丘,存殁均感云云。书既写就,嘱妻使人送与范式,
掷笔即逝。妻子依嘱办理。式方出门,未遇使人,至事毕归寓,
见门前遗置棺木,已觉惊异,及入门省视案上,拾得平子遗书,
展阅一周,竟至平子寓所,替他妻子安排。令得引柩回家,且
亲送至临湘,距长沙止四五里,乃将平子原书取出,委诸柩上,
哭别而去。平子尚有弟兄,闻知此事,亟往追寻,那范式已早
至京师,不及相见了。此事比前事尤难。长沙官吏,也有所闻,
因乘掾属上计时,汉制郡国州县,每岁应入呈计簿,故称上计。
表奏范式行状,三公争欲罗致,驰书征召,式尚不肯起;嗣经
州吏举为茂才,方才诣阙受官,累迁至荆州刺史。式既到任,
行巡至新野县,县吏当然相迎。前有导骑一人,伛偻前来,式
似曾相识,就近审视,确是同学友孔嵩,便把臂与语道 :“汝
莫非孔仲山么?”仲山系嵩表字,嵩南阳人,家贫亲老,特隐
姓埋名,为新野县佣卒,至此不便再讳,只好直认。式复叹息
道 :“尔我尝曳裾入都,同游太学,我蒙国厚恩,位至牧伯,
尔乃怀道隐身,下侪卒伍,岂不可惜?”嵩笑答道 :“侯嬴长
… Page 233…
后汉演义 ·227·
守贱业,侯嬴,系战国时魏人,年七十,为大梁门卒,信陵君
闻名,往聘,嬴不肯起。晨门自愿抱关,见《论语》。孔子欲
居九夷,士不得志,贫贱乃是本分,何足叹息呢?”也是一个
志士。式敕县吏派人代嵩,嵩以为受佣未毕,不肯退去。及式
还官舍,当即上登荐牍,未几即由公府辟召。嵩就征赴都,途
次投宿下亭,有数盗前往窃马,闻知为嵩所乘,互相责让道:
“孔仲山乃南阳善士,怎可盗他坐骑呢?”盗亦有道。遂将马
送还,当面谢罪。后来式迁庐江太守,嵩亦官至南海太守,并
有循声。可见得义士所为,穷达不移,正自有一番德业哩!就
是李善亦南阳人氏,从前本为李元家奴,建武中南阳患疫,元
家相继病殁,惟孤儿续才生数旬,家资却有千万,诸奴婢互相
计议,欲将婴儿杀死,分吞财产。善独力难支,潜负续逃隐瑕
丘,亲自哺养,乳竟流汁,得饲孤儿,历尽许多艰苦,方得将
续逐渐养成。续稍有知识,即奉善若严父,有事辄长跪请白,
然后敢行。闾里都为感化,相率修义。及续年十岁,善挈续归
里,诉诸守令,守令乃捕系诸奴婢,一鞫即服,分别诛戮,仍
将旧业归续收管,嗣是善义声远闻。时钟离意方为瑕丘令,上
书荐善,有诏令善及续并为太子舍人,公府复引善入幕,委治
烦剧,事无不理,因再迁至日南太守。善从京师赴任,道出南
阳,过李元墓,预脱朝服,持锄刈草,亲治鼎俎,供诸墓前,
跪拜垂涕道 :“君夫人!善在此!”及祭毕后,尚留居墓下,
徘徊数日,然后辞去。既至日南,惠爱及民,怀来异俗。再调
为九江太守,途中遇病,仓猝寿终。续为善持服,如丧考妣,
后来亦官终河南相,以德报德,两贻令名,岂不是行善有福么?
唤醒世人。独叶令王乔,具有幻术,每月朔望,尝自县诣阙入
朝,独不见有车骑相随,朝臣并惊为异事,明帝亦为动疑,密
令太史伺乔踪迹。太史复称乔将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
… Page 234…
后汉演义 ·228·
于是静待凫至,举网抛凫,变做一舄。诏令尚方官名。验视,
乃是前时赐给尚书官属,舄尚如新。尤奇怪的是当乔入朝,叶
县门下鼓自能发声,响彻京师。后来空中有一玉棺,徐降至叶
县大庭,吏人用力推移,终不能动。乔恍然曰 :“想是天帝召
我呢 !”乃沐浴衣服,僵卧棺中。俄而属吏就视,已无声息,
越日才为盖棺,舁葬城东,土自成坟。是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
好是负重过甚,疲惫不堪,百姓益以为神,替他立庙,号叶君
祠。吏民祠祷,无不应验;若有违犯,立致祸殃。或说他即仙
人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相传为吹笙缑岭,跨鹤升天。是
真是假,小子亦无从证实,但究不如范式李善等人,可为世法
呢!小子有诗咏道:
淑世应当先淑身,子臣弟友本同伦;
试看义士临民日,不借仙传化自神。
还有高尚不仕的志士,也有数人,待至下回再表。广陵王
荆,与楚王英罪案相同,而楚狱独连坐数千人,岂楚事更甚于
荆事耶?荆有三十举兵之言,见诸史传,谅必非后人虚诬。英
则私造图书,而镌刻之为何文,未尝详载,是荆之罪证已明,
而英之罪证,尚有可疑。英死而案已可了矣,乃辗转牵引,连
累无穷,至寒朗拚生力辩,方得少回君意,何明帝之嫉视楚狱
若此?意者其以英为许氏所出,不若荆之为同母弟欤?然以同
母异母之嫌,意为轻重,明帝亦未免不明矣。若范式李善,信
义可风,为古今所罕有,类叙以风后世,著书人固自有苦心也。
… Page 235…
后汉演义 ·229·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
却说东汉初年的高士,最著名的是严子陵,子陵已见前文。
后来复有扶风人梁鸿,与妻孟光,偕隐吴中。鸿字伯鸾,父让
尝为王莽时城门校尉,迁官北地,使奉少皞祭祀,遭乱病殁,
鸿无资葬父,用席裹尸,草草瘗埋。后来受业太学,博通经籍,
因落魄无依,不得已至上林苑中替人牧豕,偶然失火,延及邻
居,当即过问所失,用豕作偿,邻主人尚嫌不足,乃愿为作佣,
服劳不懈。乡间耆老,见鸿非常人,免不得代为气忿,交责佣
主,佣主人始向鸿谢过,将豕还鸿。鸿不受而去,仍归扶风。
里人慕鸿高义,争与议婚,鸿一一辞谢。惟同县孟氏有女,年
已三十,体肥面黑,力能举臼,尝择配不嫁,父母问为何因?
女答说道 :“须得贤洁如梁伯鸾,方可与婚。”貌陋而心独明。
父母闻言,便托人代达女言,传入鸿耳。鸿喜得知己,就向孟
女家纳聘,女既许字,即预制布衣麻屦,及筐筥织绩等具,及
吉期已届,不得不盛饰前往。相处七日,鸿不与答言,孟女乃
跪请道 :“妾闻夫子高义,择偶颇苛,妾亦谢绝数家,今得为
夫妇,两意相同,乃七日不答,敢不请罪?”鸿方与语道 :
“我欲得布衣健妇,俱隐深山,今乃着绮罗,敷粉黛,岂鸿所
愿?鸿所以不便与亲呢 !”孟女道:“夫子深甘高隐,妾自有
衣服预备,何必劳心?”说着,即退入内室,不消片时,已将
盛饰卸尽,改易布衣椎髻,操作而前,鸿大喜道 :“这才不愧
为梁鸿妻,能与我同志了 !”因名孟女曰光,字曰德曜。同居
… Page 236…
后汉演义 ·230·
数月,毫无间言,孟光独发问道 :“妾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
奈何寂然不动,莫非欲低头相就么?”鸿从容答道 :“我正欲
徙居哩 !”一面说,一面即摒挡行李,搬入霸陵山中,耕织为
业,琴书自娱;暇时搜集前代高士,如四皓以来二十四人,共
为作颂,借以为励。四皓,并隐居商山,见《前汉演义》。后
来复隐姓改名,与妻子避居齐鲁间,转适吴中,依居富家皋伯
通庑下,替人赁舂。每日归餐,孟光已具食以待,不敢在鸿前
仰视,举馔相饷,案与眉齐。事为皋伯通所闻,不禁诧异道 :
“彼既为人作佣,能使妻相敬如此,定非凡人。”乃邀鸿在家
食宿,鸿得闭门著书,共十余篇。已而病剧,始将真姓名相告,
且出言相托道 :“我闻延陵季子,曾葬子嬴博间,不归乡里,
亦愿举此相托,幸勿令我子奔丧回乡 。”伯通面为许诺。及鸿
已殁,伯通为寻葬穴,至吴要离冢旁,得有隙地,便欣然道:
“要离烈士,伯鸾清高,可令相近,地下当不致岑寂了。”恐
怕是志趣不同。安葬已毕,孟光挈子拜谢,仍回扶风去讫。鸿
有友人高恢,少好黄老,尝隐居华阴山中,与鸿互相往来,及
鸿东游思恢,尝作诗云 :“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
想念恢兮爰集兹,嗣终因道远音稀 。”不复相见,恢亦终身不
仕,相继告终。还有扶风人井大春,单名为丹,少时亦在太学
受业,通五经,善谈论,京中人相语云 :“五经纷纶井大春。”
建武末年,沛王辅等,留居北宫,皆好宾客,遣使请丹,并不
能致。信阳侯阴就,为阴皇后弟,向五王求钱千万,谓能使丹
召。五王即出资相给。阴就却暗嘱吏役,出丹不意,把他强劫
至府,故意用菜饭饷食。丹推案起立道 :“丹以为君侯能供甘
旨,故强邀至此,奈何如此薄待呢?”就闻言后,乃改给盛馔,
并亲自陪食,食毕就起,左右进辇。丹从旁微笑道 :“夏桀常
用人驾车,君侯岂也愿为此么 !”两语甫毕,盈庭失色,就不
… Page 237…
后汉演义 ·231·
已用手挥辇,徒步趋入,丹亦扬长自去,卒得寿终,这且不消
细叙。
且说明帝在位十余年,国家方盛,四海承平,只有汴渠历
年失修,常患河溢,兖豫百姓,屡有怨咨。明帝意欲派员修治,
适有人荐乐浪人王景,善能治水,乃召景诣阙,令与将作谒者
官名。王景,调发兵民数十万,往修汴堤。汴渠自荥阳东偏,
至千乘河口,延袤约一千余里,王景量度地势,凿山开涧,防
遏要冲,疏决壅积,每十里立一水门,使水势更相回注,不致
溃漏,于是修筑堤防,得免冲激。好容易缮工告竣,已是一年
有余,糜费以百亿计。但东南漕运,全赖汴渠,从前河汴合流,
水势泛滥,运船往往出险,至王景监工修治,分泄河汴水道,
漕运方可无忧了。是时哀牢夷酋柳貌,率众五万余户,乞请内
附,明帝当然照准,遣使收抚,乘便勘验地形。哀牢先世有妇
人沙壹,独居牢山,捕鱼为生,一日至水中捕鱼,偶触一木,
感而成孕,产下男孩十人。忽水中木亦浮出为龙,飞向牢山,
九孩骇走,一孩尚未能行,背龙坐着,龙伸舌舐儿,徐徐引去。
沙壹时亦惊避,待龙去后,返觅十孩,却是一个不少,惟幼孩
从容坐着,毫不慌张。沙壹系是蛮人,声同鸟语,常谓背为九,
坐为隆,因名幼孩为九隆。语近荒诞。后来诸孩长大,九兄以
幼弟为父所舐,必有吉征,乃共推为王。可巧牢山下有一夫一
妇,生得十女,适与沙壹十儿相配,遂各娶为妻室,真是无巧
不成话。辗转滋生,日益繁衍。九隆回溯所生,不忘本来,因
令种裔各刻画身体,状似龙鳞,且背后并垂一尾,缀诸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