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 >

第34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第34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匈奴连兵围攻,尚历旬不下,可见他兵力有限,不难击走。 
今诚使酒泉敦煌二太守,各率精骑二千人,多张旗帜,倍道兼 
行,出赴急难,臣料匈奴疲敝,必不敢当,大约四十日间,便 
可还军入塞了 !”章帝依议,乃使征西将军耿秉,出屯酒泉, 
行太守事;即令酒泉太守段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提,调发张掖 
酒泉敦煌三郡人马,及鄯善骑士,共得七千余人,星夜赴援, 
终因道途辽远,未能遽至。时已改岁,下诏以建初纪元。适值 
京师及兖豫徐三州,连月不雨,酿成旱灾,章帝令发仓赈给, 
且下咨消灾弭患的方法。校书郎杨终上疏,略谓近时北征匈奴, 
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怨苦所积,郁为戾 
气,请陛下速行罢兵,方足化戾成祥云云。司空第五伦,亦赞 
同终议,独太尉牟融,与司徒鲍昱,上言征伐匈奴,屯戍西域, 
乃是先帝遗政,并非创行,古人有言,三年无改,方得为孝, 
陛下不必因此加疑,但当勤修内政,自可回天。昱又专名上书, 
谓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狱,即楚王英事。逮系至千余人, 
或死或徙,窃念大狱一起,冤累过半,且被徙诸徒,骨肉分离, 
孤魂不祀,更为可悯;今宜一切赦归,蠲除锢禁,能使死生得 

… Page 254…

后汉演义                                                            ·248· 

所,当必上迓休祥!章帝乃诏令楚案连坐,及淮阳事牵累,流 
戍远方,尽可回里,共计得四百余家,相率称颂。会接酒泉太 
守段彭捷书,报称进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 
生口三千余人,北匈奴骇退,车师复降。章帝阅毕,当然心慰, 
不再发兵,但交河城与柳中相近,同在车师前庭。段彭等所得 
胜仗,只能救出关宠,未遑顾及耿恭。适值关宠积劳病殁,谒 
者王蒙等,欲引兵东归,独耿恭军吏范羌,时在军中,固请迎 
恭同还。诸将不敢前进,惟给范羌兵二千人,从山北绕行。途 
次遇着大雪,平地约高丈许,还亏羌不辞艰险,登山过岭,吃 
尽辛苦,方得到疏勒城。城中夜闻兵马声,疑是虏骑凭陵,登 
城俯瞰,互相惊哗。范羌忙遥呼道 :“我就是范羌,汉廷遣我 
来迎校尉哩 !”城上闻言,始欢呼万岁,开门出迎,相持涕泣。 
越宿恭与俱归,只挈亲吏二十六人,出疏勒城,余众任他逃生。 
恭行未里许,后面尘头大起,虏骑陆续追至,当由恭率范羌等, 
且战且走,经过许多危险,才生入玉门关。亲吏已死了一半, 
只余一十三人,统是衣履穿决,困顿不堪。中郎将郑众守关, 
乃为恭等具汤沐浴,并出衣冠相赠,一面上疏奏陈恭功略云: 
      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 
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 
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 
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不胜幸甚。 
      章帝得奏,尚未答复,恭已驰入洛阳,司徒鲍昱,复奏恭 
节过苏武,应加爵赏。乃拜恭为骑都尉,恭司马石修,为洛阳 
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范羌为共丞,余九人皆补授羽林军将。 
赏亦太薄。恭母先殁,恭追行丧制,有诏使五官中郎将马严, 
赍赐牛酒,劝令释服,夺情就职。恭既退闲,奈何不许追服? 
寻复迁恭为长水校尉,恭只得受命,莅任去讫。章帝不欲再事 

… Page 255…

后汉演义                                                            ·249· 

西域,诏罢戊己校尉,及都护官,召还班超。超尚寓居疏勒国, 
奉诏将归,疏勒国全体惊惶,不知所措。 都尉黎弇流涕道 : 
 “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与其后日死亡,不如今日魂 
随汉使,送与东归 !”说罢,即引刀自刎。超虽然悲叹,究因 
皇命在身,未敢迟留,便启行至于置国。国中王侯以下,闻知 
超越境东归,并皆号泣,各抱超马脚,相持不舍。超大为感动, 
留抚于置,越旬日复至疏勒。疏勒两城,已投降龟兹,与尉头 
国连兵背汉。超率吏士斩捕叛徒,击破尉头,疏勒始得复安。 
于是拜本陈状,仍请留屯西域,章帝才收回前命,准超后议, 
事且慢表。且说马太后平素谦抑,从未举母家私事,有所干请, 
就是兄弟马廖马防马光,虽得通籍为官,终明帝世未尝超迁, 
廖止为虎贲中郎,防与光止为黄门郎。及章帝嗣位,即迁廖为 
卫尉,防为中郎将,光为越骑校尉。廖等倾身交结,冠盖诸徒, 
争相趋附。司空第五伦恐后族过盛,将为国患,因抗疏上奏道: 
      臣闻忠不隐讳,直不避害,不胜愚狷,昧死自表。 
       《书》曰:“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传》曰:“大夫无境外之交,束脩之馈。”近代光烈皇后, 
虽友爱天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其后梁窦之家, 
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诛之。自是洛中无复权戚,书记请 
托,一皆断绝。又谕诸戚曰 :“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 
天,事不两施 。”臣常刻著五脏,书诸绅带。 
      而今之议者,复以马氏为言。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城 
门校尉防以钱三百万,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 
又闻腊日亦遗其在雒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日用羊三 
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臣愚以为不应经义,惶恐,不敢 
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有以安之!臣今言此,诚欲上忠 
陛下,下全后家,伏冀裁察。 

… Page 256…

后汉演义                                                            ·250· 

      疏入不报,且欲加给诸舅封爵,独马太后不从。建初二年 
四月,久旱不雨,一班谄附权戚的臣工,且奏称不封外戚,致 
有此变;未知他从何处说起。有司请援照旧典,分封诸舅。章 
帝即欲依议,马太后仍坚持不许,且颁敕晓谕道: 
      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邀福耳!一语道着。昔王氏五侯, 
同日俱封,黄雾四塞,不闻澍雨之应。见《前汉演义》。夫外 
戚贵盛,鲜不倾覆,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又言 
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且阴卫 
尉即阴兴,系阴后兄弟。天下称之,省中御者至门,未尝不衣 
冠相见,此蘧伯玉之敬也!伯玉,春秋时卫人。新阳侯指阴兴 
弟就,曾封新阳侯。虽刚强,微失理法,然有方略,据地谈论, 
一朝无双。原鹿贞侯,指阴兴兄识,曾封原鹿侯,殁谥曰贞。 
勇猛诚信。此三人者,天下选臣,岂可及哉?是马氏不逮阴氏 
远矣!吾不才,夙夜累思,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故 
不惮屡言,而亲属尤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吾言 
之不立,而耳目为之塞也!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 
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熏之饰者,欲以身率下也!以为外亲 
见之,当伤心自敕,但笑言太后素好俭耳。前过濯龙门上,见 
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苍头衣绿褠,领袖正白, 
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 
其心,而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 
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 
特此布诏以闻。 
      这诏传出,群臣自不敢复言。惟章帝览着,不胜感叹,再 
向太后面请道:“汉兴以后,舅氏封侯,与诸子封王相同,太 
后原谦德虚衷,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呢?且卫尉年高,两校 
尉常有疾病,如或不讳,使臣遗恨无穷,今宜及时册封,不可 

… Page 257…

后汉演义                                                            ·251· 

稽留 !”马太后抚然道:“我岂必欲示谦,使帝恩不及外戚? 
但反复思念,实属不应加封。从前窦太后欲封王皇后兄,窦太 
后,即文帝后,王皇后,即景帝后。丞相周亚夫,上言高祖旧 
约,无军功不侯;今马氏无功国家,怎得与阴郭两后,佐汉中 
兴,互相比拟?试看富家贵族,禄位重迭,譬如木再结实,根 
必受伤,决难持久。况士大夫私望侯封,无非为上奉祭祀,下 
图温饱起见。今祭祀已受大官赐给,衣食更叨御府余资,如此 
尚嫌不足,还想更得一县,岂非过贪?我已深思熟虑,决勿加 
封,幸毋多疑!从来人子尽孝,安亲为上;今屡遭变异,谷价 
数倍,正当日夕忧惶,不安坐卧,奈何先营外封,必欲违反慈 
母苦衷?我素性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顺!待至阴阳调和, 
边境清静,然后再行汝志,也不为迟,我庶可含饴弄孙,不再 
预闻政事了 !”义正词严,不意宫廷中有此贤母。章帝听了, 
只好俯首受教,唯唯而退。马太后又手诏三辅,凡马氏姻亲, 
如有嘱托郡县,干乱吏治,令有司依法奏闻。太后母蔺氏丧葬, 
筑坟微高,太后即传语弟兄,立命减削。外亲有义行上闻,辄 
温言奖勉,赏给禄位;否则召入加责,不假词色。倘或车服华 
美,不守法度,即斥归田里,杜绝属籍。于是内外从化,被服 
如一,诸戚震恐,不敢逾僭。又在濯龙园中,左置织室,右设 
蚕房,分派宫人学习蚕织;太后尝亲去监视,饬修女工。又与 
章帝晨夕相叙,谈论政事,并教授小王《论语》经书,雍容肃 
穆,始终不怠。备录后德,可作彤史之助。 
      至建初三年,册立贵人窦氏为皇后。后为故大司徒窦融曾 
孙女,祖名穆,父名勋,并骄诞不法,坐罪免官。融年近八十 
乃殁,赐谥戴侯,赙赠甚厚;独因子孙不肖,尝令谒者监护窦 
家。嗣由谒者劾穆父子,居家怨望,乃勒令窦氏家属,各归扶 
风原籍。惟勋曾尚东海王强女泚阳公主,许得留住京师。偏穆 

… Page 258…

后汉演义                                                            ·252· 

又赂遗郡吏,乱法下狱,与子宣俱死,勋亦坐诛。惟勋弟嘉颇 
尚修饰,从未违法,乃授爵安丰侯,使奉融祀。勋遗有二女, 
貌皆丽姝。女母鞮阳公主,常忧家属衰废,屡次召问相士,详 
叩二女吉凶。相士见了长女,俱言后当大贵。女年六岁,即能 
为书,家人皆以为奇。至建初二年,二女并选入后宫,风鬟雾 
鬓,丰姿嫣然,并且举止幽娴,不同凡艳。家虽中落,尚不脱 
大家风度。章帝已闻女有才色,屡问傅母,及得见芳容,果然 
倾城倾国,美丽无双。当下引见太后,太后亦不禁称赏,另眼 
相看。时宫中已有宋梁诸贵人,为章帝所宠爱;至二窦女入宫 
后,压倒群芳,居然夺宠。长女性尤敏慧,倾心承接,不但能 
曲承帝意,直使宫廷上下,莫不想望丰采,相率称扬。次年三 
月,竟得立为皇后,女弟亦受封贵人。可惜两女虽有美色,却 
未宜男,入宫承宠,倏已两年有余,不得一子。惟宋贵人已有 
一男,取名为庆,章帝急欲立储,乃立庆为皇太子。窦皇后未 
便阻挠,但心中很是怏怏,免不得从此挟嫌了。貌美者,心多 
阴毒,试看下文自知。会因烧当羌豪滇吾子迷吾,连结诸种, 
入寇金城,杀败太守郝崇诏,烧当羌,见二十四回。转寇陇西 
汉阳,杀掠尤甚。章帝乃命马防为车骑将军,令与长水校尉耿 
恭,调集兵士三万人,出讨叛羌。司空第五伦谓贵戚不宜典兵, 
上书谏阻,章帝不从。防即受命专征,大破羌人,斩首虏四千 
多名,余众或降或溃;惟封养种豪布桥等二万余人,尚屯驻望 
典谷,负嵎不下。防又与恭进击,复得大胜,布桥亦穷蹙请降。 
当下露布告捷,奉诏征防还都,留恭剿抚余种。恭复选有斩获, 
声威远震,所有众羌十三种,约数万人,皆诣恭投诚。先是恭 
出陇西,曾奏称故安丰侯窦融,前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子 
固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使他镇抚河西;车骑将军马防,不 
妨屯军汉阳,借示威重。这也是为防划策,免他远劳,哪知防 

… Page 259…

后汉演义                                                            ·253· 

反恨恭荐引他人,夺他权威,因此奉诏还都,即嗾令监营谒者 
李谭,劾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章帝不察真伪,反将有功无 
罪的耿校尉,严旨催归,遽令下狱;侥幸得免死罪,褫职回里, 
饮恨而终。汉待功臣,毕竟刻薄。马防竟得逞志,权焰愈张。 
到了建初四年,海内丰稔,四境清平,有司复请加封诸舅,章 
帝遂封防为颍阳侯,廖为顺阳侯,光为许侯。马太后未曾豫闻, 
及封册已下,才得知晓,不由的喟然道 :“我少壮时,但愿垂 
名竹帛,志不顾命;今年已垂老,尚谨守古训,戒之在得,所 
以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长期不负先帝, 
裁抑兄弟,共保久安。偏偏老志不从,令人唏嘘,就使百年以 
后,也觉得赍恨无穷了 !”廖防光等闻太后言,乃上书让邑, 
愿就关内侯。章帝不许,始勉受侯封,退位就第。是年太后寝 
疾,不信巫祝小医,戒绝祷祀,未几竟崩,尊谥为明德皇后, 
合葬显节陵。小子有诗赞道: 

           俭节高风已足钦,谦尊更见德深沈; 
            东都母范能常在,国柄何由属妇壬。 

      明德太后葬后,章帝顾及私恩,加封生母。欲知封典如何, 
待至下回再表。 

      耿恭以孤军出屯塞外,部下吏士,不过数千,累撄强虏之 
口,能战能守,百折不挠,此诚为东汉良将,非人可及。为章 
帝计,正宜亟选大员,拔恭出围;乃段彭等第救关宠,不救耿 
恭,微范羌,恭之不遭陷没者仅矣。至郑众鲍昱,相继上请, 
犹第拜恭为骑都尉,未就侯封;而于马氏私戚,必欲与之爵赏, 
何其私而忘公,不顾大局耶?马太后谦抑为怀,始终不欲加封 

… Page 260…

后汉演义                                                            ·254· 

兄弟,观其殷勤教诲,语语出自至诚,不第为皇室计,抑亦为 
母家计。而章帝终违慈训,致贻长恨之叹,甚且信马防之谗间, 
屈死耿恭,章帝其亦有惭为子、有愧为君矣乎?而明德马后, 
则固足千古矣! 

… Page 261…

后汉演义                                                            ·255·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 

      却说章帝生母,本是贾贵人,见二十五回。因为马太后所 
抚养,故专以马氏为外家,未尝加封生母;就是贾氏亲族,也 
无一人得受宠荣。至马太后告崩,乃策书加贾贵人赤绶,汉制 
贵人,但服绿绶,惟诸侯王得用赤绶。安车一驷,宫人二百, 
御府杂帛二万匹,大司农黄金千斤,钱二千万,安享终身。这 
也毋庸细说。惟校书郎杨终,上言国家少事,应即讲明经义, 
近年文士破碎章句,往往毁裂大体,不合圣贤微旨,当仿宣帝 
博征群儒,讲经石渠阁故事,永为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