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经济史-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左右传到汉堡,以后又陆续传到西欧的其它商业中心。
清算制度是与商贸发展密切相关的又一项重要制度。这种制度首先出现
在12世纪90年代的大香槟集市,以后传播到里昂、安特卫普、法兰克福和
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商业集市上。这种制度使商人们参加集市时可以不带现
金,而用信用购货。他们只须在也来参加集市的放款组织的帐上记下这笔帐;
集市过后,各个放款组织把各个顾客的债权债务加总,其差额才用现金支付。
14世纪以后,更发展为用汇票支付。当然,这种清算业务仅占每个集市上一
部分的贸易,而不可能是贸易的全部。
… Page 34…
4。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与发展
中世纪后期,西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
展,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因此,14—15世纪时,西欧
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到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生产获得进一步的
发展。
(1)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14至15世纪,在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米
兰等城市以及法国的里昂、巴黎,德意志的科伦,尼德兰南部佛兰德尔的布
鲁日、根特、伊普尔、亚拉斯以及英国的伦敦等地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
萌芽。14至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出现,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
程度的产物。商业资本特别是国际贸易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发达的国际
贸易,不仅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行会手工业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同时也加速了商业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使得商人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由此
吸引了大批破产农民和逃亡农奴流入城市,从而促进了行会手工业向工场手
工业的转化。
14至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具体表现主要是手工工场的出
现。它们基本上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条途径是在行会制度发展的基础
上,从行会手工业中分化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行会组织的建立,其目的原
本是为了避免竞争和防止分化。但是,由于商品生产有其自身的必然规律,
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的结果,行会手工业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分
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得以产生。手工业者不断分化之后,少数富裕起来
的行东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不愿意受到行会的约束,开始突破行会的规章
制度。他们设法添置生产工具、增加雇工人数、使用新技术,极力扩大生产,
并且按照自己的需要采用更有利的销售形式。为了获得充分的劳动力供应和
减少竞争者,他们利用自己所把持的行会机构尽可能延长学徒期限,还通过
提高成为正式行会会员条件等手段竭力阻挠帮工升为行东。此外,他们还吸
收破产的手工业者和失去土地的农民,使这些劳动者成为自己的雇工。这样,
原先行会作坊的性质就起了变化,逐渐成为资本家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工
场。另一条途径是商人资本控制小生产者,把他们变成为雇佣工人,从而形
成由商人掌握的手工工场。中世纪城市的手工业者,一般都被组织在行会之
中,但在城郊及广大农村地区,还散布着许多小手工业者和大量从事家庭副
业的农民。这些手工业者和从事家庭副业的农民,由于交通不便和对市场的
陌生,他们在经营中都存在原料购买和产品的销售问题。即使他们中有些人
能够自己承担这些业务,由于他们的生产规模小,生产又不很稳定,勉强承
担这些业务的结果往往是生产效率的降低。为此,在城乡之间渐渐产生了包
买商人。这些人直接从乡村的手工业者手中收购产品,同时向他们供应原料。
这些人一部分由城里的商人转化而来,有些可能是由乡村中较为精明的手工
业者发展而来。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他们不但提供原料、收购产
品,还进而为乡村的手工业者提供生产工具、资金以及生活必需品,以保障
生产稳定进行,从而逐渐把乡村小手工业者与市场的联系完全切断。这样,
小手工业者实际上已成为领取原料、在自己家里干活、计件领取报酬的劳动
者,包买商则成为控制生产和销售的资本家。这种分散的家庭手工业的性质
… Page 35…
同样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由于手工工场的产生有不同的途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手工工场形式。
大致说来,手工工场可以分为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14至15世纪,尼德兰
南部的佛兰德尔分散的手工工场较为普遍。以毛纺织为例,这种分散型手工
工场的具体情况是:富裕的商人们先到市场购买大宗羊毛原料,然后交给分
住各处的家庭手工业者梳洗纺线;商人们收取了毛线后再分给家庭手工业者
分别织成毛呢;收取成品后,再组织染色和包装以及出售。这些分散型的手
工工场,由于生产者经常从事某一生产环节的劳动操作,技术日益熟练,场
地虽然分散在各处,但具有有机的分工合作,因而劳动生产率显著地提高了。
在英国,15世纪时也出现一些毛纺织手工工场。它们由半农半工的家庭手工
业发展而来,也是采用分散型的方式。包买商人控制着纺、织、整、染等整
个生产过程,分居各处的家庭手工业者各执一业,分工合作。14至15世纪,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毛纺织手工工场则大多具有集中型特点。集中型手工工场
由于劳动分工和协作的具体形式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不同工种
的劳动联系起来的手工工场。另一类是同一工种的劳动,只是按工序的差别
而分工联合的手工工场。前者的情况,例如制造马车的手工工场,需要把木
匠、马具匠、钳工、旋工、漆匠、画匠等十几个独立的各个门类的手艺工人
联合起来作为该手工工场的内部分工。而后者的情况,例如制鞋业,过去独
立个体的手工业者是自始至终参加制鞋的全过程,现在的制鞋手工工场中却
分有若干工序,即下料、剪裁、制底、纳鞋、打楦等,在工序上各有分工,
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佛罗伦萨的毛纺织手工工场,是由毛纺织业的内部分
工发展起来的,已经具有后一种集中型生产的一些特点。但是,这些手工业
工场在集中生产的基础上,也往往将部分工序分散给破产的手工业者加工。
手工工场之外,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也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在采矿业
中,小生产者的合伙就开始向以雇佣工人劳动为主的股份公司转化。在国际
贸易的航运业中,从商人的合伙制逐渐产生只提供货物而坐享其成的职业贸
易商和提供货币资本而提取利润的资本家。在建筑业中,从富裕的建筑手工
工匠中出现了建筑承包商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包工队。此外,在农业中,
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在英国有着鲜明的反映。15世纪刚刚形成的
英国独立小农阶层,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很快就发生了阶级分化。一部分
小农逐渐贫困破产,沦为雇农;少数则上升为富农,租进地主的庄田,购买
破产农民的土地租佃权,使用雇佣劳动,逐渐成为租佃农场主。
上述14至15世纪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表明了在封建社会
内部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这对于世界经济史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
义。但是,应该指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是稀疏和微弱的,还不
足以引起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
(2)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欧加速发展起来。这除了商品货币经济
和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自身的客观要求之外,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
班牙和葡萄牙在远洋探险中对美洲的发现以及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是一
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它不仅引起了西欧各国对海外地区的殖民掠夺,直接促
进了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还使西欧的商业和国际贸易空前发展,
并引起商业性质和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大量金银流入欧洲,
使物价猛烈上涨,引起了“价格革命”。因为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进
… Page 36…
行远洋探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掠取黄金和白银。它们的这个目的是基本达
到了,大量金银因此潮水般涌进欧洲。据统计,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
全欧洲的黄金储量由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储量由700万公斤
增加到 2100万公斤。这些金银大量流入流通领域,引起了长时期的物价上
涨。由于这次发生的物价上涨涉及到工农业全部商品,且前后持续了一个世
纪之久,上涨幅度又高达几倍之多,因此,经济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
其影响所及,波及西欧大多数国家。“价格革命”对西欧封建制度解体时期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影响。城乡雇佣工人的生活下降
了。在英国,商品价格平均提高155%,而工资仅增长30%;在法国,商品
价格提高120%,而工资仅提高了24%。农村贫苦农民和城市平民日趋贫困
和破产,他们在经济上日益受制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准
备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产阶级一面利用城乡廉价劳动力,一面又按不断
上升的价格出售产品,获取高额利润。在经营方法上与资产阶级相近的贵族
和上层富裕农民,也因此加强了自己的经济地位。而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
币地租的封建贵族因此受到很大损失。他们入不敷出,财富和地位都不断沦
落。“价格革命”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加速了西欧资本
主义生产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加速发展是 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生产获得巨大成功的最重
要表现。这一时期,分散型手工工场在工场手工业中依然居于突出地位,特
别是在各类纺织业和铁器业中更是如此。在这些行业中,生产单位是无数作
坊、城市小屋和农村茅舍,生产者是工匠、半工半农的小手工业者和他们的
亲属或少数几个助手,他们使用自己的手工织机、丝带架、铁砧等。他们主
要靠商人供应原料和收购产品来维持生计,特别是使用昂贵的原料和为远方
市场生产的小手工业者更是如此。但与14至15世纪的同类手工工场相比,
包买商如呢绒商、五金商等对这些家庭手工业者的产品销售的控制已大为加
强。
集中型手工工场虽然在14—15世纪时已经出现,但和那时的分散型手工
工场相比,显得更加微弱。它大多由行会作坊发展而来,因而仅存在某些发
达的城市,规模不大,并限于少数行业。由于大部分这类手工工场往往也将
部分工序分散给附近的破产手工业者进行加工,还具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
特点,马克思称之为“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因此,其中的大部分从严格的
意义上来看,也不能看作集中型手工工场。当然,就一般意义而言,那些以
集中生产为主的手工工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集中型手工工场。16世纪中期以
后,集中的手工工场有了较大发展。这是因为在分散的手工工场生产形式下,
包买商往往把原料以至工具分布在几十英里内上百户家庭手工业者手中,在
农忙时,家庭手工业者又往往停下来去做农活,所以,在管理上必然存在许
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与此同时,这种无法监视的生产,也常常使包买商的原
料遭到损失,而且在产品规格上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资本原始积累达到
一定程度之后,便转而建立集中的手工工场。
这一时期,手工工场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在英国,呢绒手工工场得到
巨大的发展。并由原来的分散型生产转变为以集中型生产为主。一些富裕的
行东和包买商,利用手中的资本购置场房、生产工具和原料,把一些破产农
民和贫困的手工业者雇佣为工人,集中在手工工场内分工生产。有一首描述
16世纪英国呢绒业手工工场的歌谣曾写道:“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
… Page 37…
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少
女二百人,……户外又一屋,贫儿一百人,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
穷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
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
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从这首歌谣中,可以看出这个手工工场
的规模和分工之细。起码在工序上已有检、梳、纺、织、修剪、浆、染和扦
制等分工。在英国,呢绒手工工场发达的地区有:东南部的诺福克、塞福克、
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剑桥,西南部的牛津以及北部的兰开夏和约克郡等。
17世纪雇佣几百人的呢绒手工工场在英国已相当普遍,少数大型的手工工场
雇工达1000多人,乃至2000人。呢绒的出口,则每年达25万匹。在英国,
除了呢绒业之外,这一时期的采矿、冶金、造船、造纸、酿酒、建筑、玻璃、
肥皂、火药等行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手工工场。例如,1560年创立的皇
家采矿公司开采的铜矿,便由英国一些知名人士认股,而且还招收了德国资
本。同时创立的矿产与制炮公司,采矿与冶金联营,其原始的36股资本,由
伦敦大商人和著名的贵族认购。这些公司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集中的手
工工场。在法国,手工工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呢绒、纺织、印刷、陶
瓷和玻璃等行业都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时形成了手工工场。1467年里昂设
立了第一个丝织工场。1470年在巴黎成立印刷工场。诺曼底、普瓦都、皮卡
尔、朗该多克等地的手工工场在呢绒纺织业中发展较快。布列塔尼、曼恩的
麻织业和里昂都尔的工场丝织业都很发达。1546年,仅都尔一城就有织机约
8000架。巴黎则以化妆品和珠宝业闻名。法国的印刷业亦发展较快。16世纪
中期,巴黎有印刷所约71个,因印刷技术较为复杂,所以印刷业多为集中的
手工工场。在采矿和冶金方面,法国也出现一些手工工场。如道斐那的铁矿
开采和冶炼。总的看来,法国手工工场不论人数和规模,其发展情况同英国
相比较为落后。主要形式还是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大多也为几
十名工人的小型规模,数量也不多,总共只有近200家。法国的手工工场到
17世纪中期中世纪宣告结束以后才有更大的发展。并且,这一时期法国的较
大型的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大多是在政府鼓励和扶植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