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

第21章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第21章

小说: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诗》毛传说应该的:“不
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像这类例子。如果删去这个“也”
字,就完全成了残缺的句子。《诗》说;”青青子衿。”毛传解释说:“青
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时候,斜领下连到衣衿,所以把领叫做衿。
孙炎、郭璞注释的《尔雅》,曹大家注释的《列女传》,都说:“衿,交领
也。”邺下的《诗》版本,既然没有“也”字,各位学者就荒谬地解释说:
“青衿,青领,这是衣服中两处地方的名称,都用青色作装饰。”用来解释
“青青”二字,这个差错就大了!又有官从世俗流行之学的人,听说经传中
常常须用“也”字。就按自己的意思加上去,往往加得不是地方,就更加可
笑了。

【注释】

①语已:即语尾。助句:即语助词。
②经传: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
③伯:指兄弟徘行,伯为老大。殳(shū书):古兵器,杖类。
④回,指颜回,孔子学生。空(kōng 控):贫穷。
⑤第一个“风”,指《诗经》的十五国风;第二个“风读去声,通“讽”
微言劝告的意思。
⑥傩:作“难”。
⑦废阙,缺漏这里指句子不完整。
⑧衿:衣的交领。又指古化读书人穿的衣服。
⑨曹大家(姑):即班昭。班固之妹。
⑩衿:衣的交领,又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
(11)交领:古代交叠于胸前的衣领。
俗学:世俗流行之学。这里指盲从世俗流行之学的人。
【评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语言,丰富精当,往往少一字则不足,添一字
则多余,”也”字虽为助词,随意增减,亦贻笑大方。


一四九、擅改文字南辕北辙

《礼·王制》云:“裸股肱①。”郑注②云:

“谓捋衣出其臂胫③。”今书皆作擐甲之擐④。国子博士萧该云:“擐
当作捋,音宣,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案《字林》,萧读是,徐爰
音患,非也。

【译文】

《礼记·王制》说:“裸股肱。”郑玄的注释说:”捋衣出其臂胫。”
现在的人把“捋”字都写成擐甲的“擐”字,国子博士萧该说:“擐应当作
捋。读音是‘宣’,擐是表示穿着的字,没有露出手臂的含义。”依照《字
林》,萧该的读音是正确的,徐爰认为此字读音作“患”是不对的。

【注释】

①股肱:大腿和小臂。
②郑注:郑玄用的注。
③捋(宣)xuān:同“揎”。挽起衣抽露出手臂。
④擐(患):贯穿;穿着。
【评语】

不解其又,乱用文字,是一种不严肃的行为,汉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用法已约定俗成,有其独特含义,不可擅自改动,南辕北辙。

一五○、不识原委妄下断语

《汉书》:“田肎贺上①。”江南本皆作“宵”字。沛国刘显,博览经
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显子臻。不坠家业。

读班史,呼为田肎。梁元帝尝问之,答曰“此无义可求,但臣家旧本,
以雌黄改‘宵’为‘肎’”。元帝无以难之。吾至江北,见本为“肎”。

【译文】

《汉书》说:“田肎贺上。”江南的版本都把“宵”写作“宵”字。沛
国人刘显,博览经籍,特别精研班固的《汉书》,梁代称他为《汉》圣。刘
显的儿子刘臻,不失家传儒业,他读班固的《汉书》时,读作“田肎”。梁
元帝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他,他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含义可求,只是我家
里传下的旧本中,用雌黄把‘宵’字改成了‘肎’字。”梁元帝也没办法难
住他。我到江北后看见那里的版本写作“肎”。

【注释】

①田肎:人名。即肯的本字。
【评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读书做学问应持有的态度,岂能妄
加评判,为已遮羞?

一五一、不知变通有悖情理

《汉书·王莽赞》云:“紫色郌声,馀分闰位①。”盖谓非玄黄之色②,
不中律吕之音也③。


近有学士,名问甚高④,遂云:“王莽非直鸢膊虎视⑤,而复紫色郌声。”
亦为误也。

【译文】

《汉书·王莽赞》说:“紫色郌声,馀分闰位。”大致是说(王莽)不
是玄黄正色,不合律吕正音。最近有位学士,名声很高,竟然说:“王莽的
长相不但是老鹰的肩膀、老虎的目光,而且还是紫色的皮肤、青蛙的嗓音。”
这可弄错了。

【注释】

①紫色:不正之色。郌(wā蛙)声:不正之声。闰位:非正统的帝位。
②玄黄: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此处用以表示正色。
③律吕: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后亦用以指乐律或音律。此外用以表示
正音。
④名问:名声,名望。
⑤鸢(yuān 冤):老鹰。鸢膊,老鹰的肩膀。
【评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死抠文字,不知变通,此乃愚夫所为。读书学
习,既要认真还要灵活,二者缺一不可。

一五二、不知源流谬种流传

简策字①,竹下施朿②,末代隶书③,似杞、宋之宋,亦有竹下遂为夾
者;犹如刺字之傍应为朿,个亦作夾。徐仙民《春秋、礼音》,遂以筴为正
字,以策为音,殊为颠倒。《史记》又作悉字,误而为述,作妬字,误而为
姤,裴、徐、邹皆以悉字音述,以妬字音姤。既尔,则亦可以亥为豕字音,
以帝为虎字音乎?

【译文】

简策的“策”字,是“竹”下面入一个“朿”,后人的隶书,写得就像
杞国、宋国的“宋”字,也有在“竹”下竟放一个“夾”字的:就像刺字的
偏旁应该是“朿”,现在也写成“夾”一样。徐仙民的《春秋左氏传音》、
《礼记音》就是以“筴”为正字,以“策”作读音,完全弄颠倒了。《史记》
又在写“悉”字时,误写成“述”,在写”妬”字时,误写成“姤”,裴骃、
徐邈、邹诞生都用“悉”字给“述”字注音,用“妬”字给“姤”字注音。
既然这样,难道也可以用“亥”字为“豕”字注音。以”帝”字为“虎”字
注音吗?

【注释】

①简策:编连成册的竹简。
②朿:音次(ci)。
③隶书,字体名。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
【评语】

民间文字的乱用,与书籍上的错误是分不开的,自古皆然,要解决文字
使用上的混乱现象,须正本清源,从书籍入手,“无错不成书”的现象再也
不能持续下去了。

一五三、索求古籍虑状同源


张揖云:“虚,今伏羲氏也。”孟康《汉书》古文注亦云:“虙,今伏。”
而皇甫谧云:

“伏羲或谓之宓羲。”按诸经史纬候①,遂无宓羲之号。虑字从虍,宓
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而《帝王世纪》因更立名耳。
何以验之?孔子弟子虙子贱为单父宰,即虑羲之后,俗字亦为宓,或复加山。
今兖兖州永昌郡城,旧单父地也,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乃曰:“济
南伏生,即子贱之后。”

是知虙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以为宓,较可知矢。

【译文】

张揖说:“虙,就是现在所说的伏羲氏。”孟康《汉书》古文注也说:
“虙,就是现在的伏,”而皇甫谧却说:“伏羲,有人也称之为宓羲。”我
查阅了各种经书、史书、纬书以及占验之书,就没有宓羲这个称号。虙字从
“虍”,宓字从“宀”,下面部分都是”必”,后代人传抄,就误把虙写成
了宓,而皇甫谧的《帝王世纪》据此又另外立了一个名称,用什么来验证它
呢?孔子的学生虙子贱担任单父的长官,他就是虙羲氏的后代,俗字也写作
“宓”,有的又在宓下如个“山”。现在兖州永昌郡城就是过去单父的地盘,
东门有一个“子贱碑”,是汉代竖立的,那上面就说:“济南人伏生,就是
子贱的后人。”由此可以知道“虙”与“伏”,自古以来就是通用字,后人
误把“虙”写作“宓”的事实,就明显可知了。

【注释】

①纬候:纬,指纬书。其书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
兴废,多迷信内容。候,指占验之书。
【评语】

汉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总体而言,趋势是
由繁趋简,所以,过去的一些俗字已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正规文字,近年来,
一些出版物竟相采用繁体字貌似新潮,实为陈腐,复古之风,实不可长。

一五四、误尸为口司马有误

《太史公记》曰①:“宁为鸡口,无为牛後②。”此是删《战国策》耳

③。案:延笃《战国策音义》曰④:“尸,鸡中之主,从,牛子⑤。”然则,
“口”当为“尸”,“後”当为“从”,俗写误也。
【译文】

《史记》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化。”这是节取《战国策》中的文字。
按:延笃的《战国策音义》说,“尸,鸡中之主。从,牛子。”这样看来,
鸡口的“口”字应当作“尸、字、牛後的“後”字应当作“从”字,世俗浒
的写法是错误的。

【注释】

①《史太公记》:汉、魏、南北朝人称司马迁《史记》为《太史公记》。
②此二句谓宁做进食的鸡口,小而洁;不做出粪的牛后,大而臭。牛后:
牛肛门。
③删:晋取,采取。
④延笃:字叔坚。汉南阳犨人。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以文章名于时。

⑤《尔雅翼·释》引此二句即作“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并释云:”
尸,主也,一群之主,所以将众者。从、从物者也,随群而往,制不在我也。”
此二句比喻宁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使。

【评语】

一部《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因此扬名
千载,永垂不朽,岂料如此大家,亦有文字之失。我辈常人,岂敢师心自用,
随意行文。

一五五、版本有异传抄有误

应劭《风俗通》云①:“《太史公记》:‘高渐离变名易姓②,为人庸
保③,匿作于宋子④,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有客击筑⑤,伎痒⑥,不能无
出言。’”案:伎痒者,怀其伎而腹痒也。是以潘岳《射雉赋》亦云:“徒
心烦而伎痒。”今《史记》并作“徘徊”,或作“徬徨不能无出言”,是为
俗传写误耳。

【译文】

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太史公记》:‘高渐离变名易性,为人庸
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有客击筑,伎痒,不能无出言。’”
按:所谓伎痒,就是怀有那种技艺很想表现,心痒难耐。因此,潘岳的《射
雉赋》也说:”徒心烦而伎痒。”现在的《史记》“伎痒”二字都写作“徘
徊”,或者写作“徬徨不能无出言”,这是因为世俗在传抄时写错了。

【注释】

①应劭: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臣西南)人,字仲远,献帝时,任泰
山太守。著有《汉官仪》十卷、《风俗通义》三十卷。《风俗通》:即《风
俗通义》。内容以考释议论名物、时俗为主。
②高渐离:战国末年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
始皇时,他曾在易水边击筑送行。秦朝建立后,他刺杀秦始皇未遂,彼杀。
③庸保:受雇而被役使的人。
④宋子:县名。
⑤筑:古代弦乐器名,形如琴,十三弦。
⑥伎痒:谓有所擅长,遇机会即欲表现如痒难忍。伎,通技。
【评语】

书籍在传抄时(或其它原因)会发生失误,易导致以讹传讹,因此读书
务须慎重,既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一五六、亦为妒不得言媚

《太史公》论英布曰①:“祸之兴自爱姬,生于妬媚,以至灭国②。”

又《汉书·外戚传》亦云:“成结宠妾妬媚之诛③。”此二“媚”并当作“ ”, 
亦妬也,义见《礼记》、《三苍》。
且《五宗世家》亦云:“常山宪王后妬。“王充《论衡》云:“妬夫
妇生,则忿怒斗讼。”
益知是妬之别名。原英布之诛为意贲赫耳。


不得言媚。


【译文】

《史记》中太史公评论英布说,“祸之兴自爱姬,生于妒媚,以至灭国。”
另外。《汉书·外戚传》也说:“成结宠妾女石媚之诛。”这两个“媚”字都

应当作“”字,也就是妬,这个字的含义见于《礼记》、《三苍》。况
且《史记·五宗世家》也说:“常山宪王后妬。”王充《论衡》说:“妬
夫妇生,则忿怒斗讼。”更可明白“”是“妬”是别名,推究英布被杀

的原因,是因为他怀疑贲赫,所以不能说成“媚”。

【注释】

①《太史公》:即《史记》。英布,汉初诸候王,六县(今安徽六安东
北)人,曾坐法黥面,故又称黥布,楚汉战争中,背楚归汉,立为淮南王,
汉初,以彭越、韩信相继为刘邦所杀,举兵反叛,战败被杀。
②以上三句,盖言英布谋反被诛的起因,英布欲反之时,其爱姬生病,
与中大夫责赫饮于医家。英布怀疑二人有染,欲捕贲赫。赫至长安告发英布
欲反之事。朝廷追查此事,英布遂反,终至兵败被诛,故《史记》谓“祸之
兴自爱姬”,妬,同“妒”。
③此言赵飞燕事。赵飞燕为汉成帝皇后,与其妹赵昭仪专宠十余年,皆
无子。成帝死后,司隶解光奏言赵氏杀后宫所产诸子,汉哀帝未子追究。平
帝即位,赵被废为庶人,遂自杀。
④ (mào 冒):男子嫉妒妻妾,也泛指嫉妒。
⑤常山宪王:即刘舜,汉景弟少子,立为常山王,卒谥宪。刘舜多幸姬,
引起王后妒忌,故刘舜病时,王后不常侍病。及刘舜死,此事被告发,汉朝
廷遂废王后。
⑥意:怀疑。《广雅·释言》:“意,疑也。”
【评语】

用字应知其含义,似是而非,草率行文,必然辞不达意,笔下有误,即
使智如太史公者,亦不例外。

一五七、世俗有误林应为状

《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丞相隗林、丞相王绾等,议于海上。”
诸本皆作山林之“林”。开皇①二年五月,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②,旁有
铜涂③镌铭二所。其一所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④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⑤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凡四
十字。其一所曰:

“元年,制诏丞相斯⑥、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刻辞焉。
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
此诏□左,使毋疑。”凡五十八字,一字磨灭,见有五十七字,了了分明。
其书兼为古隶⑦。余被⑧敕写读之,与内史令⑨李德林对,见此称权,今在
官库;其“丞相状”字,乃为状貌之“状”,爿旁作犬;则知俗作“隗林、,
非也,当为“隗状”耳。

【译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八年,丞相隗林、丞相王绾等,议于
海上。”各种本子部写作山林的“林”字。隋文帝开皇二年五月,长安百姓
掘得一个秦代的铁称锤,旁边有镀铜的镌刻铭文二处,其一处说:“廿六年,


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
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共四十字。其另一处说:“元年,制诏丞相斯、
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
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