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经典战役-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又遭到敌人的几次袭击,迫使特种空军后备队对B中队实行整编,以便迎接新的战斗。
1963年12月印度尼西亚部队又对沙巴子的加拉巴干村发起了进攻,打死8人,打伤19名皇家马来团的人员。当他们准备撤退时,遭遇到廓尔喀人的伏击,打死相当大一部分敌军,他们对驻军挑起的进攻总能得到报复。截至当时为止,以前英军一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作战,这次敌人的进攻可谓是捅了马蜂窝,既然是赤裸裸地上阵,特种空军后备队决心将战斗打到印度尼西亚的后院。
边界的交火
1964年1月,一队英国巡逻战士发现了印度尼西亚部队宿营在沙巴和沙捞越的边境。这次则是英军没有事先警告而发动了突然袭击。在短暂的战斗中,7名印度尼西亚人被打死,其余的人则突围逃出边境。战后检查战斗遗留的文书,英军战士发现了印度尼西亚陆军参与近来数次进攻的无可辨驳的证据,这正是苏加诺总统一直在否认的事实。在证据面前、苏加诺下令停战,讲和,结束敌对行动。
停战仅持续了几个星期,不久,印度尼西亚人又离开了谈判桌,重新举起了矛头对准英国部队及其支持者。这次他们可谓是胆大包天,没有掩盖不是印度尼西亚游击部队而是他们的正规军参与作战的事实。
1964年3月7日,印度尼西亚陆军第一次公开在沙捞越西南边境附近发动了反对英国部队的行动。印度尼西亚陆军都是一些出色的战士,只是有可能就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熟知英军不准跨越边界线追捕他们,他们常常是进攻人数较少、不是他们对手、易受攻击的驻军。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几天后,他们袭击了廓尔喀人。
然而,这次廓尔喀人早有防备,在直升机提供的空中掩护下,他们用炮火击退了来犯之敌。之后特种空军后备队专心准备敌人的进攻,开始在印度尼西亚国土上进行秘密巡逻,沿边境线建立联合的炮火支援基地,确保在印度尼西亚人胆敢再次进犯时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
特种空军后备队采用数人一组的巡逻队方式渗透到加里曼丹巡逻,这一做法十分危险,一旦与印度尼西亚人交火,他们得知只能依靠自己求生,不会有英国部队救援,因为从技术上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战士们穿着正规的英国陆军服装,配有标准的7.62mm0.3英寸自动装弹步枪,一旦被杀或被俘,也能确保英国政府不至于落入窘境或难堪的境地。在那种状况下,政府可声称这些英国人为普通士兵,在丛林中因迷失方向而在无意中跨越了边界。
在边境地区,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巡逻队收集印度尼西亚人及其行动的情报,绘制成供他们自己使用或日后与越境作战的常规英国部队使用的详细地图。他们竭力设法使巡逻时间控制在三个星期之内,以免造成战士和跟踪能手身心疲惫。完成几次任务后,战士们轮流回到赫里福德休养,这是人人梦魅以求的事情。
伴随战争的日趋尖锐,特种空军后备队也开始使用现代化武器,如美国制造的5.56mm0.22英寸阿玛利特自动步枪和搜索机关枪,它们是丛林作战的有效武器。虽然在婆罗洲的其他英军使用火力较猛的7.62mm0.3英寸通用机枪,特种空军后备队却不喜欢它们,因为这种枪本身太高,不适宜远程巡逻。相反,他们倒是宁愿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流行的布伦式轻机枪。
适应婆罗洲的环境
开始时,特种空军后备队士兵都觉得婆罗洲的条件极为恶劣,伴随着对丛林战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士兵们不知不觉地慢慢将丛林视为朋友而不是敌人。尽管丛林中滋生有不计其数的有毒植物、蛇和其它危险物,也就使得每个士兵不得不时时慎防周围的作战环境,不过士兵们和跟踪能手很快便学会了如何寻找同印度尼西亚军秘密作战的合适埋伏地。当然,士兵们的对手也决非无能的等闲之辈,特种空军后备队必须争取先发的策略,确保自己的生存。
在越境战斗中,使特种空军后备队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上级对他们可进行的战斗类别的限制。根据规定,士兵们严禁对印度尼西亚部队寻起大规模的进攻,以免造成较大的伤亡。根据开始时下达的命令,对抗时仅限于“打了就跑”的交火,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打第一枪的人通常会获得胜利。
越境作战持续几个月之后,印度尼西亚人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在边境的基地军营里,他们再也不能享受以前那样的舒适,开始进一步向加里曼丹境内转移,求得安全。
此时,特种空军后备队和廓尔喀人向其渗透的距离限制在5公里3英里之内,后来才逐步扩大到20公里,他们被人叫做“脚步轻快的了人”,因为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敌人而不被发现。
克拉雷战斗
1964年9月,印度尼西亚人在一次空袭过程中对柔佛省发动了进攻。另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则对西海岸进行了袭击。从印度尼西亚人的角度来说,这次进攻以失败告终,因此他们又恢复了婆罗洲的战争。与此同时,英国部队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越境袭击。然而在官兵的正式言谈中,这一切似乎都未发生,成为高度的机密。从外交上来说,印度尼西亚也未与英国正式交战。
然而特种空军后备队有一种特别的武器是使印度尼西亚人胆战心惊的、那就是美国制造的克莱莫杀伤地雷。在马蹄形罩内,每枚地雷装有几百个金属球轴承。一旦爆炸,这种装置能使有效距离内中弹的士兵致命。根据战术环境要求,这种地雷不以用电的方式或压力传感器引爆。事实上,它就如同躺睡着的战士,当印度尼西亚人在丛林中摸索行进时,它牵动着每个敌人的神经。当然,特种空军后备队也要特别留心地雷的位置,否则也会造成自己的伤亡。为了确保不会发生自己人误伤自己人的事故,一次仅允许一个英国部队在加里曼丹边境活动。
虽然印度尼西亚人遭到了打击但他们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回击英国部队。在一次特殊任务中,特种空军后备队对敌人基地的目标侦察,这时他们突然发现绝大部分敌人士兵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根本不知道,当他们忙于观察印度尼西亚人的基地时,基地的主人早已渗透到沙捞越准备对第2炮兵部队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第2炮兵部队驻扎在普拉面马普村,这时已调去参加克拉雷战斗,营地留下的人员甚少。
印度尼西亚人用轻机枪和迫击炮发起了进攻,很快摧毁了年轻部队的外围防线,由于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当他们即将摧毁基地时,年轻士兵发起了殊死的反击,终于赶跑了敌人。对于英国士兵来说,这可是“忍辱偷生”遭受到的最后一击。从此以后,他们便在加里曼丹以一种公开的方式进行战斗,印度尼西亚人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局势显然急剧地向不利于他们的方向转化。
1966年3月,印度尼西亚人对文莱的英国部队发起了进攻,遭到迎头痛击,彻底地失败。从加里曼丹出发的一支50人部队,进攻结束后仅13人幸存。对于苏加诺总统的政治图谋来说,这次进攻可谓是盖棺定论,意识到没有能力打败英国部队之后,印度尼西亚的总参谋长终于在1966年8月11日与马来西亚签订了和平协议。对于特种空军后备队来说,这真是一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战役。不过在马来西亚非常时期,特种空军后备队所学到的经验教训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应用,且收到了无与伦比、刻骨铭心的效果。
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天铤作用
承认印度尼西亚人是有经验的丛林战士,承认特种空军后备队和廓尔喀人难以在这样的环境正常发挥,正显示了后者卓越的职业作风和军事技能,方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适应异国的地形,在敌人的后院打败如此强大的敌人。毋庸置疑,特种空军后备队在击败印度尼西亚人的战斗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他们使用“争取民心”的方法赢得了当地群众信任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为了他人的利益,特种空军后备队一连几个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然而,如果没有这些部落人民的眼睛和耳朵,无论是在婆罗洲作战的特种空军后备队,还是常规的英国部队,他们在阻击印度尼西亚军队时都会遇到无法估量的困难。
这场战役的引人之处还在于特种空军后备队在加里曼丹作战时的伤亡代价极小。在完成纵深侦察任务时,只有极少量人员不幸牺牲。
同样,特种空军后备队也出色地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不仅如此,他们在婆罗洲丛林中得到的种种经验和教训,后来成为澳大利亚特种空军后备队在越南战争中战胜对手的法宝。
第二部分
第3章 特种空军后备队在远东理建(1)
第三章
一首古老的英国谚语说道:“如果世上有比被迫去打仗还坏的事,那便是强迫别人去打仗。”这句谚语正是应了特种空军后备队业已失业;然而,马来西来的国内反对党派造反导致了一位前特种空军后备队的老兵使其重新复活。
1950年,一名恐怖分子在马来西亚成功地完成任务后负伤被捕。经过赢取当地人民的信任和封锁恐怖分子可能的活动区域,特种空军后备队改变了马来西亚的局面。
完成马来西亚凯马要塞的任务后,特种空军后备队伞兵利用临时搭的绳桥跨越河流。图中的一名伞兵在使用斯特恩式冲锋枪的人员掩护下过河。
1953年,特种空军后备队伞兵与当地的侦察兵在马来西亚部丁明歌地区进行沿河巡逻。在整个“马来西亚非常时期”,这些侦察兵以追踪者和向导而著称。
站在马来西亚斯皮克门山脉上的特种空军后备队伞兵。前2名士兵配备着李·埃菲彩德MKV之卡宾枪,这是一种短开型的MKV型步枪。第三名伞兵手持用途很多的著名布朗式轻机枪。
1953年,特种空军后备部队伞兵在一次搜索行动中跳伞空投到马来西亚丛林,建立警戒营地。由于死亡事故过大,一种叫做“跳树”也就是跳伞到树顶的方法被抛弃。
李·埃菲尔德5号步枪
只要可能,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小队经常会使用直升飞机,就在广阔地面上方盘旋,将特种空军后备队小分队人员投放到马来西亚的丛林开阔地带。
大 事 记
时 间 1950—1960年
地 点 马来西亚
活 动 当英国公民及女雇员遭到杀害后,特种空军后备队
在马来西亚重建,参加了同极端主义恐怖分子的战
斗。在人们称做的“马来西亚非常时期”,特种空军
后备队逐渐掌握了丛林战的技战术。
时 间 1963—1966年
地 点 婆罗洲(今日的加里曼丹)
活 动 特种空军后备队又返回丛林,因印度尼西亚部队和
反政府游击队反对组建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特种空
军后备队与他们展开了战斗。
从左到右莱尔下士,布鲁斯·默里中尉和伞兵唐宁在马来西亚丛林中经过历时122天的马拉松式巡逻之后返回基地时的合影。
这位战士参加过马来西亚的战斗,他穿帆布和皮制的靴子,身穿草黄色的军服。除了一支澳大利亚欧文轻机枪之外,他很少携带其它装备。
特种空军的一支巡逻队在婆罗洲沿一条浅浅的河流中慢慢地前进。走在前面的伞兵手持一支斯特林轻机枪,走在他后面的伞兵手中的武器是FNFAL自动步枪。
一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正等待着从文莱的热特撤离。在与印度尼西亚部队冲突的过程中,他身负重伤,左腿和膝盖都包扎着绷带。正因为特种空军后备队在马来西亚取得了胜利,他们才被召到印度尼西亚参战。
特种空军后备队伞兵在婆罗洲观察直升飞机至丛林地带降落。经过修筑和整理后,这种丛林地区可供直升飞机执行补给任务。同样,当出现伤病员需要治疗时,直升飞机也可作为运送工具发挥作用。
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医生在为小孩检查身体。这种做法也是极为成功地“争取民心”活动的一部份,它赢得了当地部落人民群众的信任,获得了他们的帮助。
挥舞着英国国旗的伊班部落群众将俘虏的叛乱分子交给英军审讯。与当地部落群众的密切伙伴关系,使得特种空军后备队截获敌方行动的重要情报。
特种空军后备队人员手持机枪坚守在阵地上。
特种空军后备队人员也会不时地停下来煮茶,但AK步枪始终不离手,即使睡觉也是如此,休息后,他们还要仔细地清除各种可能的痕迹,以防跟踪者尾随。
在婆罗洲向上游行动时,特种空军后备队官兵为了保护武器装备干燥,他们用当地的小木船过河。沿着河流小溪行军要比在密集的丛林中艰难进行快得多。
特种空军后备部队巡逻队在丛林前哨检查装备,准备参加沙捞越的战斗。注意,他们没有携带笨重武器,钢盔也换成了简易的帽子。图左边的伞兵正在向弹匣中装填子弹。
阿曼绿山是一个不毛之地,右边的山顶上可以看到泰鲁夫石板。在这样的地形中,一支小部队便可轻易的牵制住一支大规模的部队。
0
第四章 绿山与亚丁
英国与阿曼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年代。官方关系正式始于1789年,当时英国与马斯喀特的苏丹签订了友好条约,给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阿曼享受商业权利以换取皇家海军的保护。阿曼是一个商业贸易国家,当时不断受到海盗的骚扰。签订条约后,在皇家海军的帮助下,彻底地根除了海盗的侵犯。从此,英国人与阿曼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历届政府领导人的关注下,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后来这种友好关系突然出现了危机,不仅对英国、对整个西方世界也是如此。
关系恶化的根源起因于石油。阿曼当时在阿拉伯沙漠的地底下发现了大量的石油,一下子突然变成了最富有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易受到攻击的国家。此外,阿曼的地理位置处于重要的战略要道,它可以俯视整个霍尔木兹海峡,是相当数量的西方油轮必经之地。正因为这两个原因,英国人立即意识到现在与阿曼的关系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英国政府及其大使衷心希望所有新的阿曼领导人都应向西方盟国表示友好。
然而在1952年,英国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非常脆弱不利的地位。就在这时,沙特阿拉伯入侵了阿布几和马斯喀特的部分领土,濒临入侵阿曼的边缘,英国政府也准备与沙特人对抗。尽管英国竭力希望以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冲突,但阿曼最终明白无误地表明,若要与阿曼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英国必须实践友好条约的承诺,为他们提供军事援助。
开始时,英国向阿曼部队派出了军官,作为他们的战术顾问,帮助他们赶走沙特人。总的来说,这一做法获得了部分成功。后来阿曼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原本一场规模不大的叛乱,一直发展到苏丹的部队没有能力平息它。这次暴动由阿曼的伊玛目加利十阿里和塔利布两兄弟发动,得到了绿山地区的谢赫苏莱曼汉亚的支持。暴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