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06年第05期-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 录 :::。。。
[本刊特稿]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范小克
[文化思考]
关键词时代..............................张芝梅
幻孕症效应与学术泡沬.........................蒋劲松
热爱大自然的人............................止 庵
我们能往前走多远?..........................刘 蓉
对法治的精彩三问...........................赵运仕
私家藏书的绝唱............................宋 萍
风尘的想象与写真...........................傅 谨
[学术评论]
有选择的社会记忆...........................王纪潮
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的拓荒之作.....................陈梧桐
重构五四新文化的形象.........................林分份
[法政论坛]
西方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刘绪贻
隐性的契约与隐性的交易........................桑本谦
[东亚视野]
东京的地铁..............................董炳月
[讲演录]
关于“无原则的批判”的演讲......................彭富春
[序与跋]
“思想”的累与痛...........................高 华
永恒的一瞬:《大巴山重庆老知青剪影》序................邓 鹏
[书人书事]
为接朝霞顾夕阳............................薛小和
《国民字课图说》...........................龚明俊
读书七痼癖..............................宁 可
[影像阅读]
毕业,结束与开始...........................刘 宏
[读书时空]
千秋一曲家国梦............................庞 旸
工作世界与闲暇世界..........................张志伟
初期佛教史的如实清理.........................张诒三
[新书过眼]
新书过眼..................................
[域外书情]
域外书情..................................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 范小克
实践证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照搬西方模式不符合国情。同样,发展循环经济也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一、循环经济的定位
在我国,循环经济的理念已超出环保业的范畴,并成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经济概念。国务院参事徐嵩龄认为,“如果说,二十余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那么循环经济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国务院为此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循环经济促进法》列入立法计划。可当人们认真面对循环经济时却很难准确定位,甚至当新华社记者采访2006年全国“两会”时竟发出了“力戒循环经济冷漠症”的感叹。
这是由于,认识循环经济有“三难因素”:
1.概念宽泛,难以理解。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之争由来已久,有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等同于垃圾经济概念,即如何处置废物;有的认为循环经济是指发展经济的一种战略,或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化过程,或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甚至还有人认为循环经济的概念不够科学。如果望文生义地去推理,“循环”和“经济”这两个词都有太多、太宽泛的涵义,将这两个包罗万象的词结合在一起的效果,不免使人产生过多的似是而非的困惑,致使循环经济非常容易被神化为“一循环就灵”,或庸俗化到“什么都可以装”。
2.曲高和寡,难以问津。循环经济具有多学科交织、跨行业共进的架构特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操作已发展得非常复杂,一个企业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等循环经济的数据及相关关系,需要多种专门知识组合起来才能搞明白。
3.形式多样,难以掌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的禀赋不同、市场配置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关联产业的成熟度不同、体制和文化不同,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在外国能够实现的循环经济模式,直接拿到中国来或许就成为“末端治理”;即便是成功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也可能会受到循环经济产品市场容量等多方面的制约而失败。
虽然采用“循环经济”这个名称显得过于宽泛,而且理论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循环经济公认的定义、明确的边界和相应的区分标准,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现实的情况是,发展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不管如何争论,这个名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国内对“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含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已经基本达到了共识。这样,就为我们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上去认识循环经济,从“为我所用”的角度去掌握循环经济创造了条件。
由此,“循环经济”可以定位成为统领生态农业、清洁生产、节约型社会等众多次级概念的“纲举目张”的基本概念,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和落脚点,完全可以取代以GDP为代表的“速度经济”的基础位置。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分类指导。以下,将循环经济区分为“自然循环经济”和“工业循环经济”、“主动型循环经济”和“被动型循环经济”等几种类型,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需要明确的三个基本层面
科学发展观需要的是从基本事实出发的概念,需要的是从实践出发的创新,需要的是简洁明晰的思想路线,需要的是能够调动民众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切忌“唯洋”,拘泥于对西方循环经济理论的诠释,照搬西方循环经济的操作模式;切忌“唯上”,看不到人民群众无限的创新能力,看不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自然属性和发展的阶段性
生态经济的理念可以运用于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自然循环经济”贯穿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始终。充分利用“自然循环经济”,不仅是中华祖先的优秀传统,也是“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自人类有经济形态以来,掠夺式的线性经济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路线,一直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着,是在比较中存在、在斗争中发展的。
在《吕氏春秋·义赏》中,即对掠夺式的线性经济进行了批判:“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曾经指出:“旧石器时代几百万年,人与自然关系是协调的,这是渔猎文化的优势。距今一万年以来,从文明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出现,刀耕火种,毁林种田,直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就,是以地球濒临毁灭之灾为代价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通过对古代和近代若干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掠夺式农业的后果,并得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玛雅文明、两河文明等许多原始农业文明的消失,清晰地表明在线性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会造成经济基础的崩溃,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毁灭。
中国5000年的农业耕作史,土地连续利用,复种指数很高,但是地力并没有消失和枯竭,许多耕作体系至今还在使用,说明作为经济基础,可充分利用自然力的“自然循环经济”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同时说明,循环经济的基本形态是“自然循环经济”,是从掠夺式的原始农业中发展出来的,经历了由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了对资源进一步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了传统工业化“大量开采、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西方循环经济也初露端倪——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一章中已经描述了市场经济中发展出来的循环经济:“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化学的进步,发现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
在这个阶段中,农业也同样出现了问题。石元春院士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近两百年,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引发了农业的科技革命,进而产生了工业化的农业。有了化肥、农药、地膜和拖拉机等能源和物质进入原有的闭合式体系,传统农业变得更加开放了,开始进入一个更大的循环系统。带来的结果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成本和高资源环境的代价,农民的收入不高;而且是不可持续的。”
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增长性,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需求具有无限性;而生态环境具有稳定性,对资源的供给具有有限性。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资源与环境双重危机制约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污染治理,主要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而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造成环境污染以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我国的环保业也在重复着这个过程。例如,投资600亿元的淮河治理
“零点行动”历经10年,水质又回到了治污前的状态;两个环保“十五”计划执行到中期时即相继夭折——几次重大环境治理行动的效果说明,照搬发达国家“末端治理”的模式不符合国情。
“末端治理”路线走不通,循环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现代循环经济理论的早期表现是二寸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k·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地球如果不想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就要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在巴黎发布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着重指出:“除非大大减缓资源使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100年后的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度,必然导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水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得到双赢;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上,才能有效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中央决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人们又给循环经济赋予了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和最高理念是生态经济。段宁同志在《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物质代谢与循环经济》中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人类使用的物质将达到完全循环,最终实现人类未来必然要发展的一种理想经济形态”——生态循环经济乃至循环型社会。他提出的“人类循环经济的发展成功的五条标准”为:
①人工合成和生产满足人类各种活动所需功能的全部初级原材料,完全停止自有人类以来从地球上开采矿物质的历史;
②人类活动的一切最初驱动能量来自于,且仅来自于太阳;
③各种生产和经济过程所需的物质达到最小化;
④各类物质代谢产生的废物在数量上低于环境容量,在毒性上小于动植物阈值;
⑤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包括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就业机会达到人类期望值。
可见,实现这种最高理念的循环经济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历史过程(见循环经济示意图)。
从人类经济发展史和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中可以认识到:
①不能将循环经济机械地孤立起来认识,应依照经济发展史的脉络进行纵句的系统研究,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进行横向的深入探讨。
②采取工业方式解决工业污染物的“工业循环经济”与充分利用自然力的
自然循环经济”,都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是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弃物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工业循环经济”与“自然循环经济”在现代循环经济中是两个不同的侧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③农业和工业各自的发展进程,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和谐一不和谐一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农业还多循环了一次。
④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现代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有传承的,决不仅仅是“新型的工业化”,也不是“全新的经济理论”,更不是经济形态的突变。
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找准与现实经济形态的结合点。
2.我国古代循环经济的哲学思想及实践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承认,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有许多都是符合现代循环经济理念的。例如:
《周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与现代生态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周易》提出的世界结构模式为“三才者,天地人”、“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吕氏春秋·审时》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苟子在《天问》中写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管子·五行》篇中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都是指人类的行为要遵循自然法则;
《礼记·中庸》提出“唯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现代生态学思想完全吻合;
阴阳学说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