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烽戎底定(第二部) >

第31章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31章

小说: 烽戎底定(第二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真万确!小人一直看到他出了城门才回来禀报的。”

  马峰望了刘继元一眼,说道:“国主先安睡一会儿吧,臣这就去准备车马。”

  刘继元苦笑一声道:“这是啥时候,还能睡得着觉?”大概是受了马峰那句话的影响,他不由打了个哈欠,真有些困意了,于是站起身来:“也好,睡不着就躺会儿吧!”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刘继元被马峰唤醒:“国主,动身吧。”

  刘继元从来没有被人从梦中叫醒过,不过今天他一点儿也不犟,应声爬起,揉了揉眼,跟着马峰出了屋。

  一辆敝旧的车子在寂静中轧轧地朝城北走来,车旁是马峰骑马护送,后边跟着一二百名校卒。一直到了城门前,马峰厉声问道:

  “谁在当值?”

  黑洞洞的城凹里跑出一个中年校官,奔到马峰面前,不由叫了一声:

  “是马枢密!”

  “是你?”马峰一阵惊喜,原来此人正是自己枢密府里的一个旧吏,后来自己从枢密使的职位上退休在家,就再也没见过,一晃已经两年多了。“张立?”

  “正是下官!”叫张立的汉子规规矩矩地答道。

  这又是一个天做其美,如此一来,送刘继元出城的事就比原来设想的简单多了!马峰把张立叫到一边,悄悄对他说了事情的原委。张立听罢,先是一愣,面带难色,随后爽快应道:“马枢密放心,小人这就命人打开城门!”

  沉重的城门吱呀呀地慢慢打开,随后是一阵士卒绞动绳索铺放吊桥的嘎嘎声,桥刚放稳,马峰等便拥着刘继元快速出了城。

  “马枢密!”张立压低声音在喊。马峰刚扭回头想与他搭话,只听张立说了句:“一路 
 
 
走好,小人不能送你了!”马峰看见一道寒光倏然一闪,紧接着便是一声惨叫,张立的身体摇晃了两下,栽在吊桥上。

  “张立!”马峰脱口叫道。“你,你……”他觉得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既发不出声也喘不上气,眼泪哗地流了出来。

  探出车帘的刘继元问了一句:“怎么回事?”

  马峰策马赶来,哽咽了一声没有回答。

  “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守门校张立拔剑自刎了!”马峰控制着情感“唉”了一声。“他知道杨业父子不会饶过他,只能走这条路。”

  “那他为什么不随我们一起出城?”刘继元大惑不解地问。

  还没等马峰回答,城楼上猛然间火把通明,有军校在大叫:

  “放走了什么人?什么人?”

  随后是拽吊桥、关城门的声音,还有士卒们叫喊的嘈杂声。马峰往马背上加了一鞭,“快!”一行人马顷刻间消逝在夜色之中。

  围城的宋军离此并不远,车马还没有跑上劲,便已抵达了潘美大营门口,赵光义、潘美、赵廷美、卢多逊等人如约等待在这里。刘继元从车上下来时,宋朝君臣昂首阔步地迎了出来。没有来得及准备素车白马的刘继元袒露着一臂,腰间系着在马峰府上临时凑合来的一条白布,屈下身子跪倒在赵光义等人面前,口称:

  “伪汉罪臣刘继元叩见大宋皇帝陛下!愿皇帝陛下保我河东生灵免遭兵火。陛下万岁,万万岁!”

  马峰跪在刘继元身后,随行而来的校卒们都已被宋军引到别处去了。

  “膝行向前!”卢多逊朝刘继元和马峰高喝一声。

  两个人跪着向前爬了四五步止住,刘继元伸出双手,在赵光义鞋面上摸了一把,重新跪好,再次说道:

  “伪汉罪臣刘继元叩见大宋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赵光义这才开口说话,因为前面那些过场都是刘继元必须要完成的。

  “叩谢陛下!”刘继元颤颤抖抖地站起来,头仍旧低着,不敢面对眼前的宋朝君臣。

  赵光义问道:“刘继元,你想到今日了吗?为何不及早归降?”

  “启奏皇帝陛下,罪臣从去年就有归朝之心,怎奈朝中多有敢死之徒,胁迫罪臣,罪臣无奈至今,还望陛下恕罪恕罪!”

  马峰接着说道:“罪臣马峰昧死可证!”

  “敢死之徒以何人为首?”赵光义逼问道。

  “启奏陛下,乃罪臣家将杨业。”刘继元应声回答。

  “朕看你刘继元如果没有杨业一门,早就挺不到今天了!”赵光义颇为赞许地夸了杨业一句。“你真该好好地感谢你这位大忠臣!朕料杨业明日还会拼死抵抗。其实朕完全可以乘你大开城门之际顺势杀进城里,可是朕没有这样做,你知道为什么吗?”

  “罪臣不知,望皇帝陛下开启愚蒙!”刘继元吓得哆嗦不止。

  “因为那样做会被杨业看不起!”

  “陛下,陛下切莫再动兵矢,城里的士卒们已经疲惫至极了!”刘继元领悟到赵光义明天要与杨业决战的态度,慌忙又跪在地上,连叩四五个头。“罪臣情愿再回城中,劝杨业归降天朝!”

  赵光义不想多说,吩咐卢多逊道:“带他休息去吧!”

  这一夜许多人都没有入睡,次日凌晨,宋军重整军伍,又威风凛凛地里三层外三层围在太原城外,土坛上摆放着许多巨石炮料,数万士卒人手一副弓箭,昨天搭在城外墙上的数百架云梯像一条条金彩带,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四面。

  戎装金甲的杨业果然走上了北面城头。微风轻轻吹着他颌下的花须,苍劲之情,隔着很远都能体会出来。身边站着的青年便是六郎杨延昭,左手竖戳着一杆金枪,像守护神一样纹丝不动。

  “杨业!”潘美用略带沙哑的嗓门吼着。“你主刘继元昨夜已降,你还要为谁而战?”

  “哈哈!”杨业仰天大笑,那声音直往天上冲腾。“潘美呀潘美,你只是我杨业的手下败将,宋朝无人,竟用你来做主帅?你不是问我为谁而战吗?你听着,我只为‘杨业’两个字而战!”

  “怎么样?”赵光义瞥了身边的刘继元一眼。“你还要说吗?”

  “罪臣说大概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刘继元听了杨业的话,退缩了。

  “潘将军!”赵光义看着潘美气得铁青的脸,不紧不慢地说道:“下面的事全是你的了,朕只管吃枣,不管打枣!”说罢,转身朝土坛下走去,卢多逊、赵廷美等随侍于其后。

  潘美挺起手中的钢枪号令三军:

  “冲上去!”

  震荡山河的叫喊声,一阵紧似一阵的金鼓声,伴着将军炮此起彼伏的闷响声,简直要把个太原城架空起来。成群结队的士卒霎时间扑满城下,又像成群的蜂子般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城外墙。久经战事的杨业明显感觉出宋军的主力在南城,于是对杨延昭交待了几句,便策马朝南城驰去,刚拐过弯,果见两支宋军正在拼死地登城,守城的汉卒人数不多,透出不支之状。眼见得一个宋兵头顶洞子快要登上城来,杨业掣过身旁士卒的枪,朝宋兵狠狠掷去,正中那人下腹,哇哇惨叫着滚落下去。怎奈成排的宋兵蜂拥而上,纵然有一百个杨业,也难以抵挡了。摔下宋兵的那架梯子又爬上来一个壮汉,临到城堞时,下面一个士卒将他猛力一推,壮汉顺势登上城楼,刚刚站稳,便摘掉了洞子,露出一张与杨业同样苍劲的脸。原来此人竟是李汉琼!只见他熟练地抽出别在后背上的钢刀,朝杨业道:“敢问尊姓大名!”

  “代州杨业!”杨业用余光瞥见身边一个握弓的汉卒,冷不丁一把抓过弓来,顺手狠命一扫。李汉琼猝不及防,急忙躲闪时,弓把子已经重重地击在了他的头上,李汉琼顿时满脸流血,被打了个趔趄。杨业刚想再击,跳上城头的另一个宋兵举刀隔住,救下主将。李汉琼见宋兵已经上来数人,大喊一声:

 
 
 
  “活捉杨业!”

  转瞬之间,杨业已被十几个宋兵团团围住。李汉琼忍着头痛,也挥刀来战。杨业只顾举着钢枪左挥右舞,无人能近得他身,却不防身后一个健卒抡起钢枪,狠狠地朝杨业后腰击去,杨业顿觉眼前一花,什么也不知道了。

  满地都是烂绳索,李汉琼顺手捡起一条扔给健卒:“捆起来!”

  憋了好多天气的宋兵成团成团地从四面城墙攀上来,也不管汉卒投降还是抵抗,能搠死的搠死,能砍死的砍死,更有些杀红了眼的校卒把打趴下的汉卒抬到城墙边,一个又一个地掼下去,太原城里一片血雨腥风!

  后晌时分,牢牢捆在一张床板上的杨业被宋兵抬到了刘继元旧宫前。眼前密匝匝全是宋人,杨业明白,太原失陷了。

  赵光义站在他面前,与他对视了片刻,开口问道:

  “李穆呢?”

  杨业把眼微微闭上,没有回答。

  “陛下,陛下,李穆大使身体安好,就在杨业府中。”

  “朕要亲眼看到才能算数。”赵光义执拗地说。

  杨业终于开口了:“我杨业顶天立地,不会杀一个手无寸铁的秀才。想我杨业一生没有遇见敌手,今日败在李汉琼手下,羞耻啊!把我抬到南城去,我要从城墙跳下去洗刷耻辱!”

  赵光义点头,对远处站着的李汉琼说道:

  “杨将军要到南城去死,朕想看他怎么个死法!你替朕在这里守着伪宫,还有你孙全照,也留在这里!”

  西天上出现了一片彩霞,绚丽极了,那光彩照在人脸上,映得个个黑里透红。潘美、赵廷美、卢多逊、钱俶、荆嗣等宋臣簇拥着赵光义,像一股大潮般朝南城涌去。李汉琼集结好自己的部下,还有没跟赵光义走的崔彦进、姚桦哥各部,人数众多,此时显得十分嘈杂。直到天黑下来,赵光义还没有回来,士卒们开始四处寻找吃的喝的,有的校卒对刘继元的伪王宫感到好奇,东瞧瞧西看看,一时间士卒们游来走去,乱哄哄没了章法。

  突然间,嗡嗡的人群里有人大喊了一声:

  “皇帝殡天了!”

  这一声吼不打紧,两三万人顿时像炸了窝:

  “什么?皇帝刚才还好好的嘛!”

  “皇上咋殡天的?”

  “是真的吗?”

  “是刘继元殡天了吧?”

  “那怎么办?咱可不能没皇上啊!”

  “又要有新皇上登基了?”

  消息像插上了双翅,片刻之间越传越邪乎,校卒们不知所以,又听得有人在尖声叫嚷:

  “要立武功郡王为新皇帝啦!”

  “武功郡王?”

  “好哇!”

  “……”

  孙全照见势不妙,跃马挥刀,扯足嗓门大吼道:

  “都给我闭嘴,谁再胡说我就杀了谁!”

  他近处的一团团士兵静了下来,可是偌大一个王宫,如此之众的校卒,凭他这一吼,哪能镇得住?他怒不可遏地勒起马头,那马嘶鸣了一声,奋起前蹄,也不管前头有人没人,竟在人群中乱撞了起来。他竖着双眉横着钢刀朝两边的士卒继续叫道:

  “谁敢再胡说?啊?谁敢再胡说?”

  不知是哪个不长眼的跳到孙全照马前,冲他嚷道:

  “皇上刚殡天,你就敢乱杀人?你想反……”

  话音未落,孙全照手起刀落,那士卒连一声也没来得及哼,便被砍死了。周围的士卒们先是愣住了神,片刻,众人又大叫起来:

  “有人谋反!”

  “砸死他!”

  “皇上万岁!”

  不知是谁尖叫起来:“快看哪,皇上回来啦!”

  这一声比什么都灵,人群自近及远渐渐静了下来。孙全照奔到赵光义马前,惊惶地禀奏道:

  “陛下,刚才有人要谋反,要立武功郡王为新帝!陛下……”

  “胡说!”赵光义厉声训斥道。“岂有此理!来人,把孙全照捆起来!”





第十五回 征幽州败绩还京

  太原城被打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赵光义命将士们把战死的士卒拉到城西高冈处分别埋葬,又按照周朝以来的习俗,在大坟前写上“大宋阵亡将士三十人之墓”、“伪汉阵亡将士五十人之墓”一类的木牌,也算是最简单的墓碑吧。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辉煌胜利,赵光义下令将太原城改名为平晋县,取“平定三晋之地”的意思。太原在唐朝时叫做并州,赵光义感到这么大一个州不该从大宋版图上消失,于是又下令将太原城南的榆次县升为并州,移太原一半民众到榆次填充不足,迁移之事交给了荆嗣的姚桦哥。汉将杨业经赵光义觉悟威化 
 
 
,终于委心归顺了宋朝。为了表示对杨业的不疑,赵光义把他的杨家军如数交还给他,让他率领杨延昭等仍回代州,杨业被任为大宋的第一任代州知州。为了保证他的俸禄,赵光义还命他兼任汴京以西的郑州知州,这样就可以享受两个知州的待遇。宋朝建国以来,同时担任两个州知州的还从来没有过。杨业是个忠鲠之人,见宋朝皇帝对他如此敬重,临别之前跪在赵光义面前叩了三叩,泪水纵横地表示:自今以后,定要为大宋江山守好北边门户,若需径讨契丹,他将万死不辞。又恳求赵光义不要薄待刘继元,赵光义爽快地答应下来。

  代州的事安排已定,赵光义又命新从湖南衡州调回来的张齐贤率领一彪军马戍守在忻州,担任了第一任忻州知州。诸事就绪,赵光义把潘美、李汉琼、崔彦进、钱俶、陈洪进、郑彦华、王侁诸将帅召进行宫。尽管传言拥立德昭为帝的事使他心里结下了个大疙瘩,但此事他心中有数,现在还不是理论的时候。拿下北汉这个重大的胜利,给他带来的刺激非常强烈,他今天把众将帅宣来,就是想与他们商议是否继续向契丹挺进,何时挺进。小小耶律贤,胆敢不听自己的劝告,最终还是给刘继元发出了两路援兵!哼,你既可来,我亦可往,来而不往,非礼也!

  众将帅坐定,也都为军士喧哗拥立赵德昭的事感到紧张,不知赵光义如何处置。然而赵光义绝口未提此事,开口便道:

  “朕的宏图大业不想就此中辍,眼下我军将士斗志正盛,契丹新失北汉,心中必然惶恐,朕意欲乘此良机,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宣众将来议。”

  一听打仗就兴奋的崔彦进拍着大腿叫道:“好主意嘛!这回可真能打过瘾了,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陛下!”潘美接着说道。“臣举双手赞成乘胜攻打契丹,只是陛下风餐露宿三月有余,不能再继续辛苦了。臣的意思是把攻取燕云的事交给臣等,陛下安銮回京,不消数日,臣等便将捷书传到京城,若是失利,甘愿以军法受戮!”

  王侁点头赞成,只是觉得有口恶气不但没有吐出,反而被赵光义堵了个死:他原想把杨业临阵搠死,以报开宝九年那一枪之仇,不想赵光义不但没有杀他,还让他当了代州知州,和自己这样的老将平起平坐了,心中大不服气,又不好直说,于是乘机献策道:

  “陛下,臣以为契丹背盟,理当教训!杨业号称杨无敌,他若真心降我大宋,理当为陛下冲锋陷阵,建立功勋,否则何以服众?”

  虽然众人都能听出王侁的话外之音,但他摆出来的理由可谓冠冕堂皇。再说众将领也犯不上偏袒杨业,所以不加可否,单看赵光义怎么发付。

  “王爱卿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赵光义慎重考虑过安排杨业的事。“现在朕要去攻打幽州,谁能保证耶律贤不来个声东击西,暂弃幽州,反过来攻我代州?众爱卿不要忘了,契丹人对代州可是轻车熟路,地形地利比我宋人更清楚。朕命杨业去守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