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02-05-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理石墙体上。这个数字几乎占了当天珍珠港灾难中全部的遇难人员2388人的半数。人们甚至没有去打捞遇难者的尸体,怕惊醒了已经安息的灵魂。由于这次集中伤亡的惨重教训,美国国防部作出规定,凡有亲人参军的都不能在同一个部队里服役。战争发生的那一天,被定为美国的“国殇日”。流逝的半世纪岁月似乎丝毫没有冲淡战争灾难的遗迹。面对好像刚刚下沉的“亚利桑那”号,人们仿佛还能听见殉难者的临终呻吟,仿佛还能看到燃烧的战舰火光冲天。
珍珠港的确是美国最年轻的一个州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世界旅游史上最富特色的观光点之一。整个的参观过程被设计为亲临现场式的历史灾难的切身体验。它不仅让每一个美国人不忘国耻,牢记血的教训,而且也让来自五大洲的游客感到新奇和震撼,足以启发无尽的想像和深思,给人留下毕生难忘的回味和追忆。
我参观时所想到的是:珍珠港事件终于引发美国人更加残酷的报复:世界上第一颗在人群中炸响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帝国崩溃的过程。核子武器空前巨大的摧毁性力量虽给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历久常新的创伤记忆,但是它的更大范围的负面效应是:从根基上打破了人类理性永远进步的神话。
无独有偶,参观珍珠港一年后,恰逢2001年的影坛盛事:好莱坞大片《珍珠港》在全球公映。7月中旬在日本上映前,导演麦克贝和男主角班艾佛列特抢先在东京举行了名为“爱在东京”的电影招待会,让数万名日本影迷先睹为快。日本人对珍珠港的了解来源于他们的历史教科书,其中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记述,有“珍珠湾攻击”这个名目。影界的传媒为《珍珠港》在日本作宣传时,只用英文片名“Pearl Harbor”以及片假名,这种障眼法的效果是让年轻一代不会联想《珍珠港》说的就是日军突击珍珠港的历史。在影片的宣传海报中,男女主角的造型,却移花接木到借用《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格调,这就把上一代日本人的铭心刻骨的历史记忆改换成这一代日本人喜闻乐见的言情传奇了。历史就是这样一位可以任人打扮的新娘子。
但二十一世纪的影片《珍珠港》到底不是二十世纪的经典片《魂断蓝桥》。《珍珠港》中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命运,是在日军发动的战争背景下造成的。因此日本人对美军的感情一定较为复杂,那里边糅合着加害和受害的双重意蕴。战后的一代所接受的历史教育中,闭口不讲日本军国主义作为侵略者的真相,却对广岛、长崎遭受的原子弹后遗症念念不忘。这样就必然助长了日本人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历史印象,况且是全世界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度。日本观众看影片《珍珠港》的反应可谓五味俱全。他们坚决维护民族自尊的态度,在媒体的采访中表露得很清楚。一名日本年轻女子说:“我不觉得日军可恶,因为我是日本人。”一位旅居日本的中国观众看到:一名中国妈妈和她的日本丈夫,带着他们的女儿来看。小妹妹说:“日本军真够聪明,趁美国人不留意,来一个大突击。”站在旁边的妈妈赶紧敲了一下她的小脑袋,不好意思地说:“还以为带她来看,可以让她看出日军侵略的可恶性,没想到她却……”这位旁观者感叹道:“要使日本人从历史中学习和平是那么困难的事。要教育日本人,只有像美国那样把它摧毁一次!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我想多数人也可能无法苟同这位同胞的激愤之语。以暴治暴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式,相反,它只能证明教育的失败。否则任何恐怖主义都会找到堂而皇之的行动理由了。
我不知道来珍珠港实地参观的众多日本游客是否会从中得到和平的教育。但愿这些足以勾起战争回忆的遗址和遗物不会再度燃起敌对和仇恨的火焰。
妙剧尤需慧眼看
? 陈 章
在2001年12月28日《杂文报》上,束学山先生在《真的还想再活500年》一文中说:“……封建皇帝一个个以历史主人公的姿态从古墓爬出来……从《雍正王朝》到《康熙王朝》,中国的主流电视剧以‘正说’的光明理由为中国人的皇权思想和奴才意识不停地补课。”
2002年1月10日《南方周末》上,秦晖、张柠、张耀杰、张灏等先生的文章,也清一色地与束学山先生持相同看法。
与束学山诸位先生的看法完全相反,我认为,近年来的清廷剧,从《雍正王朝》到《康熙王朝》,中国的主流电视剧,以正说的光明理由,以婉转、巧妙的表现形式,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客观上起到了倡导民主法治的效果。下面就以最近刚播毕的《康熙王朝》为例:
康熙为朝中明、索二相的党争搅得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向祖母孝庄吐苦水。孝庄听罢开导他:“当皇上就要善于利用党争,没有党争,这国倒难治呀!”亲政不久的康熙听罢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你看,封建专制统治者利用党争治天下,还怕没有党争!这还有老百姓好日子过吗?
剧中的李光地,原是一位雄才大略、洁身自好的青年才俊。入朝为官时间长了,卷入明、索党争漩涡。先受害入狱,东山再起后以怨报怨,为置政敌于死地,用尽心机,不择手段……你看,一个不好的制度,就这样将好人变成了奸诈之徒。
康熙爱女蓝齐儿与李光地相爱,康熙也喜欢李光地,还想亲自为他俩主持婚礼。但因政局需要暂缓与噶尔丹的矛盾,不惜“棒打鸳鸯”,将蓝齐儿远嫁乌鲁木通。蓝齐儿找曾祖母孝庄哭诉,孝庄却对她说:“孩子呀,我也是过来人哪!当年皇太极战死,福临(顺治)年幼,我也不得不嫁给手握重兵、觊觎皇位的多尔衮,直至顺治亲政,才将仇敌多尔衮暴骨扬灰,这一切,都是为了咱大清哪。”为了大清利益,皇太后的肉体、尊严和皇家公主的爱情、自由都可以不顾,这样的专制制度,你能指望它保护人民的权益吗?很巧,此时正是西方诗人发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时代最强音的时候——你还不能从蓝齐儿的悲剧中看出编剧的良苦用心、大家手笔吗?
剧中的宝日龙梅,曾以钗代牌托太监将自己献与康熙。那天晚上康熙见过来侍寝的不是册封过的嫔妃而是宝日龙梅,他摇手说:“不行,这不符规矩。”待到康熙平噶尔丹回朝路上,宝日龙梅再次为他献身时,他毫不客气地将她揽入怀中,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山坡上行云播雨——当时在朝中,他有后宫佳丽三千,面对宝日龙梅他讲规矩;外出行军,征途寂寞,有美人投怀送抱时,他就一点规矩都不讲了。行文至此,即使未看过《康》剧的读者,也该心领神会了:宝日龙梅两度为康熙献身,看似闲笔,实乃编剧匠心所在:封建专制制度里,什么规矩不规矩,全看统治者需要不需要!
清廷第一次攻台失败,错在康熙,但他却归咎于姚启圣,贬他回乡丁忧。康熙的知心人儿容妃于心不忍,推心置腹地对康熙说:“皇上,姚启圣没错呀。”这时,康熙倒也向容妃说体己话:“朕也知道是自己错,但我是大清皇帝,是天子,我怎么能错呢?”你看,封建专制者就是这样——“我怎么能错呢”?!因为封建皇权不受制约,康熙首次攻台可以诿过于人,差点还导致清军第二次攻台惨败。
当年康熙准备九月九日到南京祭明太祖陵,他为了要在朱元璋墓前骄傲地宣告:台湾,已被我康熙拿下!这可是天字第一号的“首长工程”,因此康熙不顾风向不利,不顾将帅泣血上呈要求推迟出兵日期,严令施琅:一定要在八月五日之前出兵。三百多年前的海战,风向几乎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幸亏八月四日改刮西北风,施琅攻台得手,要是当时“西风不与施琅便”,清廷水师必又遭灭顶之灾,攻台得胜纯属侥幸!看到这里,我拍案叫妙! 《康》剧写康熙两次攻台,情节虽不连贯,但草蛇灰线,暗伏玄机,别具深意。它告诉观众,统治者的权力若能受到制约,康熙首次攻台的错误若能得到弹劾,他就不可能再瞎指挥,在风向不利的情况下严令施琅定时出兵第二次攻台。
在我们这一代所接受的教育中,外国传教士几乎都是给中国带精神鸦片来的。前年,冯骥才先生还有文章说“鲁迅上了传教士的当”,可见传教士不但骗人,而且骗术十分高明。《康》剧中的几位传教士,给中国带来的却是“三骆驼”,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并为康熙讲解地球为什么有四季变化……你还不能从中看出《康》剧在还传教士历史本来面目方面的积极意义吗?
一部二十四史,鲁迅先生就能独具慧眼,从其“字缝”中看出“吃人”二字来,近年来充斥荧屏的清廷剧,只要你能调换一下审视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从中看出其揭露封建专制之罪恶的正面意义来。
康熙还想再活五百年
? 王 果
《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据说火爆得很,也不知道依据的是什么,说收视率已经超过多少多少了。姑且就算这些消息真实可信,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也只说明我们的观众可看的好电视剧太少了。
这戏里有许多大违常识的剧情,所谓的硬伤,业经许多明眼的人士指出来,虽然还有更多没有说到的,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只想说说这戏里的一首歌。那段时间里,每次听到戏开始时候的这首主题歌,我就很不痛快。这首歌的歌词故作大言,听起来气势汹汹,满唬人的,但实际上文理不通,逻辑混乱,思想内涵更是荒唐可笑,在中央电视台每晚黄金时段这样粗着嗓门理直气壮地唱,让我们听众都不免脸红。
比如说歌词中“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一句,我真不知道写歌词的先生凭什么这样写?是不是在心里还沾沾自喜自以为得意?
本来康熙还想再活多少年和我无关,他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但经查,康熙死于公元1722年,如果他再活五百年,就会活到2222年,不光我和我的家人与其同时,我的子子孙孙不知多少代也不幸与他同时了,不能不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妨碍,所以,他的这一想法就和我的生活有了牵连,让我不能不站出来说明我的观点。
假设康熙再活五百年,那他还是不是皇帝呢?如果不是皇帝了,再活多少年对他都没有什么意义,完全可以不活。如果还是皇帝,那我们广大革命群众和这位好几百岁老不死的皇帝怎么相处呢?见面磕不磕头呢?山不山呼万岁呢?自不自称奴才呢?留不留辫子呢?进不进科场呢?随便想到的问题就有这么多,其他更深层的妨碍还多得很。
中国的皇帝想长寿的,多不胜数,但我敢说没有一个“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因为皇帝的贪心要大得多,想的都是千秋万岁,万寿无疆,区区五百岁,做皇帝的怎么会看在眼里?从这一点看,这位作词的先生就差了火候,讨好皇帝也讨好不来,若是放在有皇帝的时候,不山呼万岁,却说皇帝还能再活五百岁,没准皇帝会龙颜大怒,把他给拉出去砍了。
和这位康熙皇帝同时代的黄宗羲先生,早就在《原君》一文中指出,皇帝就是“茶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独夫民贼,凭什么天下的财货女子都要供皇帝一个人淫乐?就算是“好皇帝”也不行!两相对照,我们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不脸红吗?
所以,康熙还想再活五百年,我不同意。
司马懿为何不进“空城”
? 王宇清
孩子的直觉,有时真的是不可忽视的。大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小孩子有时却会觉着很奇怪。就拿我来说吧,小时候听大人讲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时,心里就一直纳闷:那个绝顶聪明的司马懿,他为什么竟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难道他真就那么傻?
后来一天天长大,读《三国演义》了,这个问题仍旧作为一个巨大的问号,一直都悬在自己的脑子里面,久久不去。
似乎不能仅仅用“多疑”二字作为司马懿突然撤兵的惟一理由。那样,似乎总显得过于草率了,况且也难圆其说。是啊,连一个中等智商的人,只要他稍微地去想一想,比如,派出一支小部队先行攻入城去试探一下;或干脆派大兵先将空城包围起来再说(反止他司马懿手下带着十五万大兵,而当时蜀方正遭惨败,已不可能组织起任何强大的反击了),倒要瞧你诸葛亮这琴,究竟能弹到几时?
然而没有!这些措施一样都没有!这些个连我们普通人都能想得到的、显而易见的现成办法,那一向以能征善战且老谋深算著称的司马懿,竟然全都没有想到。面对眼前的那座小小空城,司马懿所做出的惟一反应竟是——退兵!太反常了!而这反常行为的背后,莫非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道的玄机?
司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举措,或许只有在那小小“空城”之外的更大空间里,我们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解说。
我们知道,司马懿这个人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满着艰险的。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牵制。曹操在世时,就对司马懿一向很有戒心。他曾对华歆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即位后,司马懿一度被新主重用,青云直上,做官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后来到了曹睿做皇帝时,司马懿领兵与诸葛亮对垒,在战场上成为诸葛亮的劲敌。战场上的数度交锋,诸葛亮是充分领教过司马懿的厉害的。但中国人的“聪明”就体现在,打仗也好,竞争也罢,不喜欢凭“实力”,不喜欢靠“真本事”。好比这诸葛亮吧,他就不太愿真刀真枪地去跟司马懿干。这诸葛亮每每遇到强劲敌手时,通常更喜欢跟对手搞阴谋。这不,他仅是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猜疑,稍稍使了那么点儿坏,就把这堂堂的司马大将军给拉下了马!
诸葛亮使出的坏点子叫“反间计”。他派人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的谣言,同时又四处张贴司马懿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曹睿果然信以为真。而朝中司马懿的那班同僚们,像很多中国人这种时候通常都会表现的那样,纷纷地对他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真正肯替他求情说话的,极少。幸亏大将军曹真可惜他司马懿是个难得人才,上奏力保,司马懿才侥幸捡了一条命。但那显赫的职位自然是保不住的,他便只得回家去养老了。
风云变幻,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败曹军,曹魏全军上上下下,没有人能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着,曹魏的江山就危险了!
事情有时就是这样的耐人寻味,国家的危机,对某些人来说,往往却反而倒是好事,是机会。这说法看似荒谬,却被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着。司马懿的复出,就正可做个极好的例子。魏国面临着的严重危机,使魏主决定重新起用司马懿。而那本来已打算着要老死家乡的司马懿,在这曹魏国难当头之际,竟然戏剧性地时来运转了。
司马懿是何等样人。经此大起大落,他何尝还不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能临危授命被任命为“平西都督”,在某种意义上讲,竟全靠的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满朝的文武,此时只有他司马懿可在疆场上与诸葛亮去一较高低。有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