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0期 >

第20章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0期-第20章

小说: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0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一样,她将自己的感情、“人欲”谨慎地包裹在礼教、“天理”的紧身衣里。这印证了一个说法:“那一己之情从原则上来说是不可通约的,在将人的个性完全消灭以前,人与人要在情感上达到完全一致是困难的、几乎不可能的,一切强求一致的愿望必将带来爱的幻想、失望的酸楚、孤独的凄凉,以及嫉恨、冷酷和庸俗的无事空忙和龃龉。”⑧
  过分克制自我的欲求,也影响了薛宝钗的生活质量。“用意志来完全控制冲动,虽然道德家有时作这样的宣传,而为了经济上的需要,也往往被迫这样做,但实际上是不适当的。人的生活,如果专门给目的和愿望所支配而完全排斥冲动,会变成一种使人厌倦的生活;使生命力消耗殆尽,结果会使人对于原来要达到的目标,变为冷淡和漠视。”⑨宝钗的确获得了“冷美人”的称号。缺失感情的宝钗也的确是不幸的。她待人接物能够面面俱到,赢得贾府上下人的赞颂,但她缺乏真正的知己,不能亦不肯倾诉内心于人。她不能充分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就无法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她总是在关注别人的不幸,及时予以帮助,而她自身的不幸却被别人和自己都忽略了,也得不到及时的拯救。她经过长年的苦熬最后所获得的荣誉,并不能抵偿她心灵的悲剧,最终也不免像李纨的曲子《晚韶华》所说的那样:“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秀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三、顾及人伦大义,缺乏真诚声音。
  中国人以讲究礼数而著称,这些礼数对确立稳定的人际关系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反过来又培养了中国人的一种作伪的人格,进而相互猜疑、攻讦,不免产生了真诚危机和信誉危机。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史学领域。历史学家编撰史书,应当恪守“史德”,不能“遵命”,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然而这是一件多么需要勇气与胆识的事情,有多少历史学家因坚持“不虚美,不隐恶”而招致灾祸,喋血书稿,于是流行着孔子所倡导的“春秋笔法”,不将自己的褒贬态度明确表达出来,明哲保身。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
  宝钗做人圆通,迎合他人,不惜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想法,也是为了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元春送灯谜让人猜时,“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但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她与贾母、王夫人日常交谈时,也往往会为了迎合上意,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如此一来,人们只看到她的种种言行,却很难看清她的真实动机与感受,更看不到现代意义上的内心冲突、文化冲突。人们往往用由此及彼的方式,去推想她在某种场合的表现是否出于真心,是否是“绵里藏针”、“隔山镇虎”之类的算计。于是,喜欢她的人,从善意上面理解她的行为;不喜欢她的人,往往从恶意上面去理解她的行为;如此一来,宝钗就成了一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形象。清代就有人说道:“宝钗阴险毒辣,以黛玉之稚气,当然不是对手。盖黛玉多心,乃无手段;宝钗多心,手段又辣故也。”⑩如果她像探春、黛玉那样敢爱敢恨、知行合一,谁还会对她的善意真情、一举一动产生怀疑呢?宝钗一味地世故深沉,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犹如雾里看花,“行藏只自知”,最终即使是她真心实意也被视为在“作伪”,即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她在任何险恶、残酷的环境下,似乎都能够做到不失礼节,保全自身。如果她像元妃一样遭遇一场所谓的政治斗争或宫廷政变,说不定能够化险为夷,不至于像元妃那样死于非命,弄得曹雪芹交代此事时遮遮掩掩,讳莫如深。
  四、长相美而不媚,缺乏青春活力。
  女性美是个复杂的话题,人类对女性美的歌颂可谓“罄竹难书”,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脸形、眼睛、身段、还有乳房上。较为原始、经典的文献是《圣经·雅歌》“你的两乳好像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对小鹿”,以及意大利中世纪诗人艾略斯托所形容的“波浪般动荡的两只苹果。”可见女性的魅力往往在于一个“媚”字,如何将自身的青春气息予以动态性的展示。
  金陵十二钗虽有环肥燕瘦之别,但都是美女。宝钗“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宝玉亦将她比做杨贵妃,可见其国色天香。但她的美是静态的,绘画式的美;强调贞静的她,静多动少,喜怒不形于色,面目表情缺乏变化,缺乏生命的鲜活色彩,也就无法充分展示女性动感的美,无法让人心神动摇。她第一次出场亮相时,并没有黛玉。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衣着朴素,不喜装饰,举止大方得体。但这是产生不了女性的诱惑力的,因为“装饰和衣服的发展,一面所以培养羞怯的心态,以抑止男子的欲念,一面亦正所以充实献媚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地刺激男子的欲念。”'11'她唯一展示女性诱惑力的就是那次露出的雪白的手臂,然而那只是昙花一现。她的眼睛也没有给人深刻的印象,大约只是时常关注地望着别人而已,并非含情脉脉的。相比之下,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以个人气质在三姐妹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动态的美;黛玉不仅有天生丽质,而且有后天的风流妩媚劲儿,她的一颦一笑都别有一番风情,令人醉倒。宝钗何尝有黛玉“咬着手帕子笑”的风姿?黛玉比划呆雁的样子时,将手中的手帕甩向宝玉,打到宝玉的眼睛,看着宝玉唬一跳,还“摇着头儿笑”,做出一本正经解释的样子,眼睛被打痛的宝玉本有几分不快,但看到黛玉娇嗔可爱的样子,早已心神荡漾,“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黛玉生气时可以绞香囊、焚诗稿,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被她的感情所牵引,爱她所爱,恨她所恨。好动的湘云也给大观园带来清新的少女风范,高兴起来开怀大笑,生气起来言辞激烈;一会儿以新异的穿着让人侧目,一会醉卧花荫让人爱怜。她的种种不安分成就了她别样的美丽。
  而宝钗总是面目平静,处于一种等待状态,让人难以感觉到她内心的涟漪。这颇似朱熹故里徽州的女人。由于“徽人不蹲家,经营走四方”的传统,徽州男人出外经营,女人辛勤持家以致分别十几年、几十年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身为徽州人的胡适回忆道:这里“一对夫妇的婚后生活至多不过三十六年或四十二年,但是他们一辈子在一起同居的时间,实际上不过三十六个月或四十二个月——也就是三年或三年半”。曾有一个徽商作《新安竹枝词》一首:“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徽州相比别处有两多:一是女人用具、玩具多,如美人靠(一种石椅)、九连环(一种铜制品)等,让女人聊以消愁解闷;二是贞节牌坊多,这里是“程朱阙里”,更增添了女人们安分守节的“决心”。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就有“徽州府烈妇殉夫”的故事,徽州秀才王玉辉让女儿为病故的女婿殉葬,还仰天大笑:“死得好!”小说虽是夸张,却道出了徽州女人凄风苦雨的独特人生命运和她们身上流淌的一种悲剧人生格调,而这似乎就是宝钗后半辈子的生动写照。
  
  用“上善若水”、女人韧性之类的词语来赞颂处于等待状态的女子,显然是不够的。宝钗行动时总是以娴静为主,即使笑也是嘴唇的机械运动,仿佛仅仅为了应酬,倘若她没有那么多的才情,她就真的像迎春一样索然无趣了。她只有在扑蝶的时候才充分显示出少女的生机,而这一点生命的亮色,又迅速被无意中偷听到小红的私情而涤荡干净。她的安静、沉稳、老实,都是以压抑生命的热力来实现的。这种自觉地对生命热情的压制,使她过早地显示出于年龄不相适应的成熟。女性的可爱的特性在她身上逐渐消失、褪去,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作为女性,对封建礼教的认同使她不仅牺牲了生活乐趣,还牺牲了女性的魅力和爱情。
  五、打造冷美形象,缺乏亲近感觉。
  “山中高士晶莹雪”,雪再晶莹也是冷的,山中高士也是让人可敬而不可亲的,所谓“高处不胜寒”。宝钗端庄严肃、雍容大度的风范、气质让人敬重,而这种“冷香丸”式的“冷美人”形象,也使得她难以获得贴心的朋友和异性伙伴。
  她秉承古代仁人君子的“慎独”的精神,处处保持着距离感,也就处处显示出优越感。依照宝钗的美貌才情,本来是有足够的资本引起宝玉爱慕的,但是她的严肃不二的态度,让宝玉欲言又止,正所谓“宝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岂于宝钗前反生远心哉?盖宝钗之行止,端肃恭严,不可轻犯,宝玉欲近之,而恐一时有冒渎,故不敢狎犯也。” '12'不能亲近狎昵,也就难以产生亲密之情。宝玉看见宝钗的丰腴臂膀时心猿意马,最终还是感叹不能生在黛玉身上,毕竟他还敢与黛玉有一点肌肤之亲,黛玉也不过娇嗔地骂他一声胡闹而已。宝钗因宝玉挨打而动情时,宝玉被她的真情大为感动。如果宝钗能有更多流露感情的举动,相信宝玉也不会避着她。而宝钗不仅没有这样,反而刻意在宝玉面前做出正气凛然的样子。就是与宝钗观念相似的袭人,不仅对宝玉用心呵护,也还迁就宝玉之意,与之谈“春风秋月”、“粉淡脂萤”,使宝玉能够与她畅谈心爱的少女话题,甚至还迁就地与之偷试了一回风月浓情。宝钗将对待宝玉的态度定位于社交性的,因为宝玉对众少女怀有特别的依恋之情,她就格外地有些警惕。她每一次到宝玉那里,都有着堂而皇之的理由,显得从容不迫,正大光明。“宝钗待下愚尚且和平亲密,何及于兄弟前有远心哉?盖宝玉之形景已泥于闺阁,近之则恐不逊,反成远离之端也。故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 这种理性的处理方式是无法赢得宝玉之爱的。贾琏喜欢尤二姐、平儿和多姑娘,多半也是因为王熙凤是个“泼辣货”,夫妻同床异梦。
  倘若从能否得到宝玉的真心呵护这一点来说,宝钗是一个失败者。她严肃的言行举止使她的女性魅力大打折扣,她僵化的思想让具有叛逆色彩的宝玉远离了她,而她对爱情畏之如虎的态度更成为她获得爱情的障碍。宝钗感情上的过分内敛也是现代人难以接受的,她即使爱宝玉并与黛玉公开竞争,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她从未在宝玉身上多下工夫,而是放在人际应酬上,有意无意地创造了宝二奶奶最佳人选的外部舆论。
  不是以爱情为前提的婚姻也是可以和睦相处的,但宝玉不是那种安于平静生活的人,与宝钗的精神追求是格格不入的。“薛宝钗,她是最善于生活在这个现存世界里的人,是最合适生活于现存世界里的人,是最甘心和满足生活于这个现存世界里的人,而这世界却是宝玉所厌恶的,所以她便不能投上宝玉的心” '13',“宝玉始终对于宝钗是不满意的,这因为他俩的人生观,绝对不能相容的” '14'。薛宝钗注意到社会舆论对婚姻的影响,却没有注意到,在两个人的世界中,心灵的默契和交融才是根本。换上另外的男性,一个有着现实想法的男性,会将宝钗作为最合适的妻子,与其相携到老,但宝玉不是那样的人,他始终沉溺于精神的求索中,他的想法总是与那些“正常人”迥然不同,他在异性那里不仅寻求一般意义上的温柔体贴 ,还寻求精神沟通的快乐。宝钗得到了世界,却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人。“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宝玉的感情游移不定,所谓“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连村姑二丫、袭人表妹也想收到自己房里,这也是宝钗的尴尬处。宝钗金锁上的铭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是一个命定的反语;在婚姻是女性生活全部的封建时代,宝钗的失败又是怎样的惨痛啊!
  必须注意到,宝钗的一些人格缺憾并不是个人性的,她对封建礼教、理学的信奉,使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和牺牲品。她身上的这些不足,在传统中国人身上是很有普遍性的。宝钗虽然有支配自己命运的能力,但被世俗观念束缚着,自动放弃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总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在爱情上是如此,在婚姻上也是如此。宝玉拒绝那种庸常的生活,她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高鹗在续书中,让“金玉良缘”战胜“木石前盟”,但宝钗所获得的宝玉已经是痴痴愚愚的,她自己无意中成为别人所策划的掉包计的对象,是如何尴尬、落泪,该有多少难言之隐。宝玉最终还是横心出家,留下了宝钗与遗腹子相依为命,苦度余年。而且按照其他不同的说法,宝钗不是早亡,就是与宝玉分离,总之是想做贤妻而不可得。宝钗和黛玉的爱情角逐,一个赢得了婚姻,一个赢得了爱情,但面对着“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宝玉,宝钗又将是怎样的心情呢?林黛玉是“死葬”,她是“活葬”,死去的自然是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则在心狱中倍受煎熬,很难说哪一个更不幸一些。历来的读者大都将同情、怜悯之心倾注给了黛玉,这对于终身被误的宝钗来说是多么不公平!
  从情节结构的安排上看,薛宝钗的人生悲剧也是戏剧性的。她本是一个被“强化”的女性,是一个被“神化”的完美的淑女形象,具有全方位的才华与能力,赢得了大观园所有人的尊重。但是,事与愿违,薛宝钗完美的淑女形象本身就孕育了不完美的人生结局,由于贾宝玉的出走,使她最终落了个“金簪雪里埋”冷落、凄苦的下场。
  
  注解:
  ①王新华:《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之我见》第157—158页,武汉出版社2005年1月版。
  ②俞平伯先生根据宝钗和黛玉俩经常合写、对比的事实,提出著名的“钗黛合一说”,这虽然不能当作小说的技术性因素,但是也不妨看作是曹雪芹或宝玉的女性审美倾向,这种入世情怀与出世情怀相结合的模式无疑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可以用来分析许多小说的内在因素。
  ③此种看法可参阅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北京出版社1979年10月版。
  ④王蒙:《红楼启示录》第190页,三联书店1991年5月版。
  ⑤'法'利科:《解释的冲突》,转引自王先霈等主编的《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版。
  ⑥'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第1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12月版。
  ⑦'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246—2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⑧邓晓芒:《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第78页,东方出版社1999年5月版。
  ⑨'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第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12月版。
  ⑩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88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1'蔼理士原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第37页,三联书店1987年7月版。
  '12'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33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2'同注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