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经济学-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府就会竭泽而渔,将变成了殖民地的原生产大国榨取干净,使这个殖民地永远陷于贫困。
这也就是说,外商控制下的出口导向经济实际上是一场钓鱼游戏:它先给被控制国家带来一点经济暂时增长的好处,但这个好处不过是钓鱼的诱饵。一旦某个国家被这个诱饵引诱上钩,它将被控制其对外贸易的外商剥夺全部的政治和经济主权,最后被其榨取干净。
知道了这一段历史,我们就可以理解,印度独立之后经济上的保护主义为什么那么强烈。那实在是吸取了变为英国殖民地的教训,基于不保护民族产业就会变为贫穷的殖民地的认识。
可惜的是,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印度当年演出过的一幕竟又在中国上演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中国政府在30多年中大力推进本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化,使中国具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从而形成了极为丰厚的人力资本。这样丰厚的人力资本和极低的工资水平,使投资的外商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以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变成了外商投资的首选之地,最近一些年每年的外商实际投资都达400亿美元以上。
而在这样的外商投资大潮面前,有关部门不仅丧失了起码的警惕,而且滑向了甘当外商中国代理人的歧路。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势,拼命地向外商赠送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使民族产业在本国领土上倍受打击,以此来帮助外商消灭中国的民族产业。
在这样的偏袒政策下,200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2004年底中国实际累计使用外资金额已达5621亿美元。从1992年到现在,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由7%增长到33%,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7。5%发展到10%左右,外资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目前已达到近60%。再加上70%以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中国已经开始落入了外商控制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面对中国陷入的殖民地化前景,国内要求减少外资流入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使外商在中国的代理人们焦急万分,赶忙动用一切手段来为外国资本说话。在这样的背景下,《环球时报》2005年1月28日第13版发表了“本报记者龚雯”的文章,题目就是“5621亿美元外资,不多”。这篇文章将“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等人捧出来当成权威“发表意见”,甚至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都拉了出来,以论证“我国不存在利用外资额过度的问题”。
可就是这篇文章本身所列数字,已经清楚地说明外商控制中国经济到了什么程度。那个“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说,外资“占到我国机电产品销售额的70%,高新技术产品的84%”。面对这样的数字,他竟然还说:“从各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例看,外资只是在少数行业占有较大份额”:“此外,由于外商投资企业销售额中的40%左右为出口额,因此总体来讲,目前外资在国内并未形成垄断”。
懂得现代经济的人都知道,机电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产业的核心,在这两个产业上取得优势是一国工业现代化的关键。这两个产业的绝大部分落入了外资手里,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还有什么希望?胡景岩等人的逻辑简直荒唐,在他们看来,外商掌握了中国的现代产业、占有了中国工业的三分之一、甚至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60%,这还都不算“外资垄断”,非得外商掌握了中国的所有产业、占有了中国工业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全部,才能谈什么“外资垄断”!
说“外商控制了”什么,根本就不需要外商占有它的全部,甚至不需要外商占有其大部分。即使迟至18世纪,印度西部古吉拉特的重要港口苏拉特的贸易也只有大约12%是由欧洲人控制的(Frank,第2章,1。(6)),这并不妨碍西欧殖民者完全控制甚至完全垄断印度的海外贸易,也不妨碍英国“商人”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在这个1 8世纪正式将印度变为英国的殖民地。
胡景岩等人近年的言行表明,中国现在不仅已经出现了地道的外商代理人,而且这种人已经占据了中国的某些要害部门。这又与印度18世纪的情况十分相似。前边已经指出,在18世纪,印度出现了一批英国的代理人,他们在欧洲人与印度商人发生冲突时坚决地站在欧洲人一边,帮助欧洲人损害印度商人的利益。而中国现在的这些外商代理人已经和当时英国在印度的代理人一样:他们对自己的祖国陷入外商控制之下不仅不表忧虑,反而欣喜万分;他们对外商控制本国对外贸易还嫌不够,非要让外商掌握本国的全部经济领域、把本国的企业全部赶尽杀绝。
近年来,不少人开始争论我国会不会“拉美化”、如何防止“拉美化”。其实依中国目前的形势看,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会不会“拉美化”的问题,而是如何防止“印度化”的问题,是如何避免陷入18世纪以前印度的那种困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 第1版
Frank, Andre Gunder: Reorient: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中译本《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德里苏丹国”、“莫卧尔王朝”、“印度次大陆史”、“东印度公司”等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09、俄罗斯私有化的罪魁丘拜斯激起民愤
按:丘拜斯在俄罗斯主持私有化,在使极少数人暴富的同时降低了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这激起了俄罗斯人民群众的义愤。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就在报上读到:一位俄罗斯记者在理发时说自己是丘拜斯的亲戚,理发师当即愤怒地说:“对不起,如果您竟是他的亲戚的话,我就只能对您不客气。”可见丘拜斯当时在俄罗斯已经不得人心到什么程度。而在以后的大选中,以丘拜斯等人为首的“右翼联盟”连5%的选票都没得到,无法再进入议会。
尽管已经无法在政坛上混下去,可是靠了他的老主子叶利钦撑腰,丘拜斯还是谋得了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公司”总裁的职位,继续在经济上祸害俄罗斯人民。
以丘拜斯对俄罗斯人民所犯下的罪行论,对他真是不杀不足以谢天下。可正因为如此,他这一类靠为资本主义复辟当急先锋而发迹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精英”们也就成了根本不思退路的“过河卒子”,早已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更丧心病狂地到处鼓吹掠夺人民式的私有化。2003年初,丘拜斯和盖达尔等“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私有化总设计师”们公然大吹大擂地举行会议,不仅公开支持美国侵略伊拉克,而且自报奋勇地要为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设计伊拉克的经济改革方案”,将伊拉克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石油公司私有化。
不用问,这样在美军刺刀下实行的“私有化”必定会把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送到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美国垄断企业手中,把世界人民和阿拉伯国家人民宝贵的石油资源变为美国垄断资本的惊人暴利。丘拜斯等人当时配合小布什所作的丑恶表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这些“掠夺型私有化”的代表们已经黔驴技穷,沦落到了要靠美国侵略者的武力来强制性地推行自己“政见”的境地。他们的历史知识看来接近零,因为直接的军事暴力从来也不是美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强项。
可惜的是,伊拉克反美武装的抵抗战争进行得太成功,以致美国侵略者在占领伊拉克以后不久就放弃了直接将伊拉克石油公司“私有化”的方案。否则的话,按照我的预计,美国石油垄断企业在夺得“私有化”了的伊拉克石油公司后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会很快激起伊拉克人民的愤怒。只要有任何经济上的衰退(这在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伊拉克人民就会以伊朗“伊斯兰革命”式的起义来推翻美国的傀儡政权。而那时的伊斯兰革命者会把丘拜斯之流当成与美军一样的死敌来追杀。那本来是丘拜斯这样的人所最应得的下场。
摘自6月9日《外滩画报》,吴敏杰文:
“都是丘拜斯惹的祸!”
这句口头禅在俄罗斯已经流传近10年,它出自前总统叶利钦之口。近日一首同名歌曲又开始流行,起因正是5月25日的莫斯科大停电。也难怪:10年前,丘拜斯是“私有化设计师”,大搞“强盗式资本主义”;10年后,他成了“电力改革操盘手”,大停电造成10亿美元的惨重损失。
“每人能分到两辆伏尔加”
1992年2月,不到37岁的丘拜斯被叶利钦提升为副总理。到了秋天,由丘拜斯负责推出的私有化证券开始向俄国公民出售,让每个公民享受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收益,可用于购买企业股份或转让、出售。
按当时俄“国资委”估计,全俄的1。5亿人口人均可分到1万卢布。丘拜斯宣称,一张私有化证券能买到两辆顶级的伏尔加轿车。
然而,由于卢布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大大贬值,证券尚未到手,其价值就已微乎其微。当时每张证券的黑市价格只有40美元,还不够买几斤食糖。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丘拜斯将自己的债券投资于一家基金,每年只能获得红利1。5美元。
“都是丘拜斯惹的祸!”
私有化行动导致80%的国有资产落入私人手中,有人一夜暴富,更多的人则成了穷光蛋。面对种种指责,丘拜斯甚至坦言:“无论把财产分给谁,哪怕是分给强盗,只要把财产从国家手里夺过来就好。如果强盗变成了自己资本的有效主人,他也就不会再做强盗了。”
正是这种“强盗理论”孕育了一批在俄政坛呼风唤雨的寡头政客。寡头们为当权者提供各种赞助,当权者反过来保护寡头们的利益,两者联手主宰了整个国家。寡头专政导致经济瘫痪、物价飞涨、卢布贬值和社会保险瓦解。
迫于竞选需要,1996年1月叶利钦炒掉了名声欠佳的丘拜斯的第一副总理职务。罪名是“几乎一分钱没要,就把大工业卖掉了”。从此,“都是丘拜斯的错!”这句叶利钦的原话变成一句家喻户晓的口头禅。
不听话?断电没商量!
普京上台后对寡头的整肃让丘拜斯颇为不快。2000年5月,已担任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公司总裁两年的丘拜斯,加入议会反对派“右翼力量联盟”,并被推举为主席。
随后,他开始利用起手中的大权。这家电力垄断企业拥有72家地方电力公司,37家州电力厂,供电服务遍及俄全境11个时区,因此大部分地区都有求于这位“电老虎”。
据官方的《消息报》报道,为获得供电保障,各地区被迫向丘拜斯讨好,而丘拜斯曾根据自己的意愿切断整个地区的冬季供暖,比如远东的海参崴。有时该公司甚至根据丘的授意,随意断掉军事部门的电力供应。俄国防部称早在2002年,几乎所有的军区、舰队和各军兵种基地都被断过电。
全国最不受欢迎的政客
种种“劣迹”让不少俄罗斯人将丘拜斯的名字与贪污、盗窃和欺诈联系在一起。根据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一项调查结果,丘拜斯是2003年俄罗斯最不受欢迎的政治家,而2004年的民调结果表明,有33%的俄罗斯人不信任丘拜斯。
一些人甚至恨不得置丘拜斯于死地,迄今至少已发生过四次针对他的暗杀行动。最新的一次发生在3月17日上午,上班途中的丘拜斯座驾突遭炸弹袭击和冲锋枪扫射,所幸无人遇难。
私有化还要搞到底
尽管屡遭唾骂和暗杀,丘拜斯仍然誓言要把统一电力系统公司私有化。早在1998年被叶利钦任命为公司总裁不久,他就提出了这一目标。他的设想是,将公司分割成10个电力公司,通过私有化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战略投资人、改进设备及出口电力。
但有专家认为,私有化会破坏国家统一的电力系统,降低其可靠性,并导致美英式的大停电;另外分割后的电力公司会被只关心利润的跨国公司收购。
5月25日莫斯科大停电事故发生后,俄国家社马传出要求丘拜斯辞职的呼声。
尽管杜马未通过相关议案,丘拜斯也拒绝主动辞职,但政治评论员雅尔采夫指出,不排除丘被解职的可能性:一来事故损失巨大,丘难脱罪责;二来电力是国家战略资源,而丘是叶利钦时期寡头政客的代表和目前反对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当局一直在寻找收拾他的机会。
6月4日,普京总统再次站出来炮轰统一电力公司,使丘拜斯的前途更加阴云密布。
10、自由贸易是亡国的先兆?
偶然在中译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加尔各答”条下读到:加尔各答这个印度的最大城市“1596年始见记载。169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此建立贸易点。1717年莫卧尔帝国允许英在印自由贸易,对加尔各答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1772年成为英属印度首府”。
1717年莫卧尔帝国允许英国在印度自由贸易这个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在仅仅40年后的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普拉西战役中获胜,以武力占领了整个孟加拉。而莫卧尔帝国对整个印度的统治则于1761年结束。
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的西方殖民者于16和17世纪相继来到印度,在其东、西海岸占夺据点,进行海上劫掠和掠夺性贸易。荷兰、英国和法国各自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它们推行这种殖民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工具。
但是也就在西方殖民主义者刚刚来到印度的16世纪初,莫卧尔王朝统一了印度次大陆的北部一直到中部。莫卧尔帝国与中国的明朝和清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18世纪出现的俄罗斯帝国并列,同为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帝国之一,也成了西方国家征服东方的最大障碍。莫卧尔帝国的瓦解为英国征服整个印度扫清了道路。到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几乎统治了整个印度次大陆。莫卧尔帝国之亡,也就是印度次大陆的“亡国”,是印度次大陆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开始。
显然,1717年莫卧尔帝国允许英国在印度自由贸易,是莫卧尔帝国衰落并走向瓦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是半个世纪后莫卧尔帝国亡国的先兆,而且是一个世纪后整个印度次大陆亡国的先兆。
11、这笔账一定要算(整理者:伐卖国的商务部)
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的全体会议上,像往年的“两会”期间一样提出和通过了许多提案。新闻媒体对这些提案作了许多报道,连我也为评论这些提案而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