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 >

第47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第47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所提出之修正案,不加改订,即行承诺,此系表示原则。至 
于本项及(四)(五)两项,皆为例外,应特注意。 
       (三)以此次最后之通牒要求之各项,中国政府倘能承认 
时,四月二十六日对于中国政府关于交还胶州湾之声明,依然 
有效。 
       (四)第二号第二条土地租赁或购买,改为暂租或永租, 
亦无不可。如能明白了解,可以长期年限。且无条件而续租之 
意,即用商租二字亦可。又第二号第四条,警察法令及课税承 
认之件,作为密约,亦无不可。 
       (五)东部内蒙古事项,中国于租税担保借款之件,及铁 
道借款之件,向日本政府商议一语,因其南满洲所定之关于同 
种之事项相同,皆可改为向日本资本家商议。又东部内蒙古事 
项中商埠一项,地点及章程之事,虽拟规定于条约,亦可仿照 
山东省所定之办法,用公文互换。 
       (六)日本最后修正案第三号中之该公司关系人,删除关 

… Page 364…

民国演义                                                             ·355· 

系人三字,亦无不可。 
       (七)正约及其他一切之附属文书,以日本文为正,或可 
以中日两文皆为正文。 
      日置益递交此书,也不再置一词,匆匆去讫。袁总统即召 
集要人,连夜会议,未得要领。越日上午,续议一切,亦不能 
决定。至下午二时,又召集国务卿左右丞各部总长,及参政院 
长黎元洪,并参政熊希龄、赵尔巽、梁士诒、杨度、李盛铎等, 
开特别会议。由陆总长先行报告,然后袁总统出席开议。大众 
计无所出,惟陆海军总长,与参政中的激烈人物,尚主张拒绝, 
宁可决裂。袁总统只沉着脸,淡淡的答道 :“山东、奉天一带, 
已遍驻日兵,倘或交涉决裂,他即长驱直入,我将如何对待? 
实力未充,空谈何益?与其战败求和,不若目前忍痛,从前甲 
午的已事,非一殷鉴么?”试问甲午之衅,谁实启之?今乃甘 
心屈辱,想是一年被蛇咬,三年怕烂稻索。徐世昌亦接着道: 
 “越能忍耻,才得沼吴,现在只可和平了事,得能借此交涉, 
返求自强,未始不可收效桑榆呢 。”语虽近是,无如全国上下, 
未肯卧薪尝胆奈何?大众闻言,不敢主战,随即多数赞成,决 
定承认。当由袁总统饬令备文答复,复经再三讨论,方拟定复 
文,派外交部员施履本,赍交日使察阅。日置益尚要求第五项 
下,添入“日后协商”四字,且言万不能省。施履本不能与辩, 
带还原书,乃再行改正。其文云: 
      中国政府,为维持远东和平起见,允除第五项五款,应俟 
日后另议外,所有第一、二、三、四项各款,及第五项关于福 
建交换文书之件,照日本二十六日修正案,及通牒中附加七条 
件之解释,即日承诺,俾中日悬案,从此解决,两国亲善,益 
加巩固。中政府爰请日使择日惠临外交部,整理文字,以便早 
日签定。此复。 

… Page 365…

民国演义                                                              ·356· 

      复文缮就,即于五月九日,由陆总长徵祥,曹次长汝霖, 
赴日本使馆,当面送交。还要亲手送去,真正可怜。过了一天, 
 日使日置益,赴外交部答谢。至十五日,日置益复至外交部迎 
宾馆,开条约会议,无非是照日本修正案,加入七条件解释, 
及各项来往照会,共同订定,作为中日合约。到了二十日,两 
造文书,统已办齐,乃商定二十五日,在外交部迎宾馆,彼此 
签字。约中署名,一面是大日本国大皇帝特命全权公使从四位 
勋二等日置益,一面是大中华民国任命中卿一等嘉禾勋章外交 
总长陆徵祥,互相比较,荣辱何如?共计正文三份,换文十三 
件,换文即照会。小子前已叙录约文,看官即可复阅,毋庸一 
一重述了。应用简笔。袁总统恐丧失权利,或致众愤,除密电 
各省将军巡按使,劝令维持秩序,静图自强外,又下令约束军 
民云: 
      环球交通,凡统治一国者,莫不兢兢于本国之权利。 
      其权利之损益,则视其国势之强弱以为衡。苟国内政治修 
明,力量充足,譬如人身血气壮硕,营卫调和,乃有以御寒暖 
燥湿之不时,而无所侵犯。故有国者诚求所以自强之道,一切 
疲玩之惰气,与虚骄之客气,有邱山之损,而无丝毫之益,所 
宜引为大戒。我中国自甲午、庚子两启兵端,皆因不量己力, 
不审外情,上下嚣张,轻于发难,卒至赔偿巨款,各数万万, 
丧失国权,尤难枚举。当时深识之士,咨嗟太息于国之将亡, 
使其上下一心,痛自刻责,涤瑕荡垢,发愤为雄,犹足以为善 
国,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 
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予以薄德,起 
 自田间,大惧国势之已濒于危,而不忍生民永沦浩劫,寝兵主 
和,以固吾圉。民国初建,生计凋残,含垢忍辱,与民休息, 
而好乱之辈,又各处滋扰,为虎作伥。予以保国卫民,引为责 

… Page 366…

民国演义                                                              ·357· 

任,安良除暴,百计维持。不幸欧战发生,波及东亚,而中日 
交涉,随之以起。外交部与驻京日本公使,磋商累月,昨经签 
约,和平解决。所有经过困难情形,已由外交部详细宣告,双 
方和好,东亚之福,两祸取轻,当能共喻。虽胶州湾可望规复, 
主权亦勉得保全,然南满权利,损失已多,创巨痛深,引为惭 
憾。己则不竞,何尤于人?我之积弱召侮,事非旦夕,亦由予 
德薄能鲜,有以致之。顾谋国之道,当出万全,而不当掷孤注, 
贵蓄实力,而不贵骛虚声。近接各处函电,语多激烈,其出自 
公义者,固不乏人,亦有未悉实情,故为高论,置利害轻重于 
不顾,言虽未当,心尚可原。乃有倡乱之徒,早已甘心卖国, 
而于此次交涉之后,反借以为辞,纠合匪党,譸张为幻,或谓 
失领土,或谓丧主权,种种造谣,冀遂其煽乱之私。此辈平日 
行为,向以倾覆祖国为目的,而其巧为尝试,欲乘国民之愤慨, 
借簧鼓以开衅,极其居心,至为险很。责人不责己,如公道何? 
若不严密防范,恐殃及良善,为患地方 ,尤恐扰害外人,牵 
动大局。着各省文武各官,认真查禁,勿得稍涉大意,致扰治 
安。倘各该地方,遇有乱徒借故暴动,以及散布传单,煽惑生 
事,立即严拿惩办,并随时晓谕商民,切勿受其愚惑。至于自 
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 
功。仍望京外各官,痛定思痛,力除积习,奋发进行。我国民 
务扩新知,各尽义务,对于内则父诏兄勉,对于外则讲信修睦, 
但能惩前毖后,上下交儆,勿再因循,自可转弱为强,权利日 
臻巩固。切不可徒逞血气,任意浮嚣,甲午、庚子,覆辙不远, 
凡我国民,其共戒之!此令。 
      此外又有外交部通电,陈述交涉经过状况,及颁布条约全 
文,声言 :“徵祥身任外交,奉职无状,一片爱国愚忠,未能 
表白于天下,特恳请大总统立予罢斥,另选贤能,以补前愆” 

… Page 367…

民国演义                                                              ·358· 

云云。参政院长黎元洪,亦发一长电除自己引咎外,兼责典兵 
大吏,平日观望,且愿辞去参谋总长一职。还有陆军总长段祺 
瑞,复电言“始终主战,奈各部长及参政院诸公,多半主和, 
 口众我寡,致蒙此耻,已呈请辞职避贤,免至积垢”等语。其 
他书函杂沓,不胜枚举,总之是民国以来第一种国耻,全体吏 
民,须时时记着,卧薪尝胆,发愤图存,我中华民国前途,或 
尚不至灭亡呢。大声疾呼,愿国民热度,勿再效五分钟! 
      自国家经此一蹶,总道袁总统惩前毖后,开诚布公,把一 
副鬼鬼祟祟的手段,尽行改变,一心一意的整顿起来。就是那 
当道诸公,也应激发天良,力图振刷,效那范蠡、文种的故事, 
生聚教训,徐图兴复。谁知总统府中,愈觉沈迷,京内外的文 
武官吏,依旧是攀龙附凤,颂德歌功,前时要求变政的人物, 
已尽作反舌鸟,呈请辞职的达官,又仍做寄生虫,转眼间桐枝 
叶落,桂树花荣,北京里面,竟倡出一个筹安会来。慨乎言之。 
这筹安会的宗旨,是主张变更国体,会中的发起人,乃是几个 
不新不旧、亦新亦旧的大名角,顿时惹起风潮,闹得四万万人 
民昏头磕脑,也不知怎样才好。小子有诗叹道: 
      亡羊思补已嫌迟,何事彼昏尚不知? 
      怪象日增名巧立,“筹安”二字向谁欺。 
      究竟这班大名角,是何等样人?待小子下回表明。 

      五九国耻之由来,孰使之?袁氏使之也。袁氏欲借日本以 
利己,日本即借袁氏以利国,出尔反尔,咎有攸归。观袁氏之 
约束军民,有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吾谓袁氏不必责人,第 
返而自责可耳。不然,约已成,权已丧,勉图补苴且不遑,尚 
欲潜图帝制为耶?观筹安会之发生,而袁氏之甘心媚外,其情 
弊愈不可掩矣。 

… Page 368…

民国演义                                                              ·359·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 

      却说筹安会发起,共有六人,这六人为谁?第一个姓杨名 
度,第二个姓孙名毓筠,第三个姓严名復,第四个姓刘名师培, 
第五个姓李名燮和,第六个姓胡名瑛。杨度是前清保皇党中翘 
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向是好友,革命以后,复夹入民党里 
面,嗣复得老袁信任,充参政院的参政。孙毓筠是革命健儿, 
辛亥一役,曾在安徽地方,出过风头,癸丑后,组织政友会, 
与国民党脱离关系,也充参政院参政的头衔。严復是素通英文, 
兼长汉文,从前翻译西书,很有名望,因他是福建侯官县人, 
尝呼他为严侯官,此次袁总统创设参政院,采访通才,就把他 
网罗进去。刘师培前名光汉;博通说文经学;上海《国粹丛报》 
中,尝见他的著作,确是有些根底,袁总统也特地招徕,命他 
参政。李燮和乃陆军中将,革命时攻打南京,他曾与列。还有 
一个胡瑛,尝随宋教仁厮混几年,不知何故变志,也投入袁氏 
幕中。各叙履历,回应上文不新不旧亦新亦旧二语。这六人结 
做寅僚,镇日里聚首一堂,不是谈风月,就是论时事。可巧总 
统府中,有一位外国顾问官,系是美国有名的博士,叫做古德 
诺,他倡出一篇大文,历言民主政体,不及君主政体。何不条 
陈本国,乃来倡导中国耶?杨度见了此文,得着依据,正好随 
声附和,借酬宠遇,当与孙毓筠、严復等五人,秘密商量,乘 

… Page 369…

民国演义                                                              ·360· 

此出点风头,做一回掀天震地的事业。孙毓筠、严復等相率赞 
成,大家靠着十年芸窗的工夫,互凑几句强词夺理的文字,不 
到半日,已将宣言书及入会章程统行拟定,其词云: 
      我国辛亥革命之时,国中人民,激于情感,但除种族之障 
碍,未计政治之进行,仓猝之中,创立共和国体,于国情之适 
否,不及三思。一议既倡,莫敢非难,深识之士,虽明知隐患 
方长,而不得委曲附从,以免一时危亡之祸,故清室逊位,民 
国创始,绝续之际,以至临时政府正式政府递嬗之交,国家所 
历之危险,人民所感之困苦,举国上下,皆能言之,长此不国, 
祸将无已。近者南美中美二洲共和各国,如巴西、阿根廷、秘 
鲁、智利、犹鲁卫、芬尼什拉等,莫不始于党争,终成战祸。 
葡萄牙近改共和,亦酿大乱,其最扰者,莫如墨西哥,自爹亚 
士逊位之后,干戈迄无宁岁,各党党魁,拥兵互竞,胜则据土, 
败则焚城,劫掠屠戮,无所不至,卒至五总统并立,陷国家于 
无政府之惨象。我国亦东方新造之共和国,以彼例我,岂非前 
车之鉴乎?美国者,世界共和之先达也,美人之大政治学者古 
德诺博士,即言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则尤不 
能不用君主国体,此义非独古博士言之也,各国明达之士,论 
者已多,而古博士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得失,自为深 
切明著,乃亦谓中美情殊,不可强为移植。彼外人轸念吾国者, 
且不惜大声疾呼,以为吾民忠告,而吾国人士,乃反委心任运, 
不思为根本解决之谋,甚或明知国势之危,而以一身毁誉利害 
所关,瞻顾徘徊,惮于发议,将爱国之谓何?国民义务之谓何? 
我等身为中国人 ,民国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 
默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治安。 
将于国势之前途,及共和之利害,各攄所见,以尽切磋之义, 
并以贡献于国民。国中远识之士,鉴其愚诚,惠然肯来,共相 

… Page 370…

民国演义                                                               ·361· 

商榷,中国幸甚。发起人杨度、孙毓筠、严復、刘师培、李燮 
和、胡瑛。 
      ''附筹安会章程'' 
      第一条 本会以发挥学理,商榷政论,以供国民之研究为 
宗旨。 
      第二条 愿充本会会员者,须具入会愿书,由本会会员四 
人以上之介绍,理事长之认可。 
      第三条 本会置理事六人,由发起人暂任,并互推理事长 
一人,副理事长一人。 
      第四条 本会置名誉理事若干人,参议若干人,由理事长 
推任。 
      第五条 本会置干事若干人,由理事推任之,其事务之分 
配,随时酌定。 
      事务所暂设北京石驸马大街。 
      宣言书及章程,统已备齐,当即推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 
为副,严復、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四人为理事,就在预定地 
点,设立事务所,新开场面,悬起一块招牌,就是“筹安会” 
三大字。京内人民,还是莫明其妙,看那筹安会招牌,只道国 
中果然出了伟人,能把这风雨飘摇的民国,筹划的安安稳稳, 
倒也是千载一时的盛遇。后来看到宣言书,才识会中宗旨,要 
想改革国体,把袁大总统舁上台去,做一个革命大皇帝,于是 
一传十,十传百,统说这个筹安会,是产出皇帝的私窠子,将 
来是凶是吉,尚难分晓。正在疑义未定的时候,那京中已是警 
吏如林,不准他街谈巷议,稍一漏言,便牵入警局,请他坐在 
拘留所中,多则几十天,少亦三五天,小百姓营业要紧,自然 
不敢多言,免滋祸祟。想袁氏应曰,余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有一班痴心妄想的人物,纷纷入会,都想做点投机事业,希图 

… Page 371…

民国演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