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椤伽大义今释(1965) >

第31章

椤伽大义今释(1965)-第31章

小说: 椤伽大义今释(196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象之主者,它是无所作的。但如来法身,并非有为有作,所以乃是常而非常。如果如来法身是无常的,等同有为有作之物,例如身心五阴的能所作用,都无自性,阴境界坏灭了,作用和现象也就断灭了。但是如来法身,却非断灭的。大慧啊!一切有所作成的,都是无常,例如瓶子和衣服等物,有所作成,便有坏灭,所以无常。如果一切都是无常,那么一切智,以及一切功德方便等法,也应该都属于无常了。因为这些也都是出于有作的阿!可是一切所作,又都是如来的相和用,因为有和无,本来都无自性,也无差别之因可得。所以我说如来法身,既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其次,如来法身,也并非如虚空一样的常住,如果像虚空一样的常住,那么,所谓圣智和功德具足,便都是没有意义的事了。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正因为它离常和无常,非同异,离俱和不俱,所以无言语可说,有说即落于边见,便成为错误。如果如来法身,是无生常住的,那么,例如兔马等角,也是无生常住的,它就不能具足方便,能生万法了。也正因为它不是无生常住的,所以如来法身是非常的。但是还有余事,可证如来法身是常住的,是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内证身觉所得智,是无间常恒,清净不变的,所以说是常住。大慧啊!无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法性是毕竟常住的。声闻、缘觉们,他们不知诸佛如来都是无间常住的,而一般愚痴凡夫们更不能觉知这道理。

佛法是否常存

大慧啊!如来所得智,是般若的成就,不是心、意、识和身心五阴、根尘、界处等妄想熏习所成。三界一切诸法,都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却不从妄想所生。所谓常和无常,是二边对待之法,既落相对,就不是一,唯有了然于不二寂静者,方知一切诸法的不二无生之旨。所以如来应世,证得正觉,既不是常,也不是无常。乃至有言语可说,妄生分别,就落在常或无常的谬误里。如果灭了分别妄觉,就远离愚痴凡夫们的常和无常的妄见,心自寂静。须知寂静之慧,是远离了常和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妄想熏习之所生。”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众具无义者。小常无常过。若无分别觉。永离常无常。

从其所立宗。则有众杂义。等观自心量。言说不可得。

(这是说:一般不知真义的人,就会产生常或无常的对待妄见,如果妄心不生分别觉知,就永离这些边见和执著了。无沦落于何种境界和理论,既有所立,便有对待的理论纷然杂陈,这些无非都是妄心分别之所生。如果观一切诸法,无非都是自心现量的境界,本来便了不可得,也就无言语可说了。)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槃。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诸馀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不觉自心,所现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次第不生。余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解脱,修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七识流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进,余外道见,不能倾动,是名住菩萨不动地。得十三昧道门乐。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向自觉圣趣。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贤圣种性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藏识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今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 而与七识俱 二种摄受生 智者则远离

如镜像现心 无始习所薰 如实观察者 诸事悉无事

如愚见指月 观指不观月 计著名字者 不见我真实

心为工伎儿 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 妄想观伎众

唯识的精义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请佛为我们解说身心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入、十八界的生灭作用,既然都是无我,那又是谁在生灭呢?一切愚夫们,只依于生灭的流转,却不知尽灭苦因,所以不识涅槃,流浪于生死。”佛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善和不善的因,它能创造六道众生生死的因缘,譬如能变幻术的伎师,变化各种人物,他所变现的各种东西,却没有我和我所作的作用。一切愚夫们,因为不自觉内证其中事理,所以遇根、尘、识三缘和合,就随业力而入各种种类的生趣了。外道们不知比理,便执著另有一造物主的存在,这都是因为无始以来,被虚妄恶习所熏,才有这些妄见。其所以名为如来藏,或藏识,是由于和无明等七识同则俱生(第七识名为末那,即是俱生我执意根和异熟等作用,合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共为七个识。)犹如大海中的波浪,重重连续,长生不断,如果远离了生灭无常,觉知无我,便内证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了。其余的诸识,是有生有灭的,意识等等的念念起灭,便形成了七个识,它们都是因为不实的妄想所生,执著各种境界,执著各种形状和名相,不能觉知诸法色相那是自心所现。愚夫们不知此中苦乐之因,所以不得解脱,只是被各种名相所缚,由贪恋浮生尘境而生贪著。如果不起妄想攀缘的因,那些根尘觉受都灭,识相次第不生,自心妄想不起,便不生苦乐等觉受,于是就进入受想都灭了的灭尽定中,便得四禅了。

四禅的灭尽定

如果是善于修行真谛解脱者,他不生解脱的妄想,殊不知不离不转,才名为如来藏。识所藏者,才名为藏识。藏识含藏七识,流转不灭,其所以生起流转者,都是因为妄想的攀缘作用,才引起诸识的生灭。这就不是声闻、缘觉们所修行的境界。因为不知人无我和法无我,及自他的共相摄受,使有了身心的五阴、十二根尘、十八界的生灭。如果证见如来藏,所谓五法、三自性、人无我和法无我,(此处诸名相,详见前三卷),便寂灭清净了。由此从菩萨地依次相续转进,就不会被其余的外道谬见所动摇,便能进入菩萨的第八不动地,可以得到十种三昧的道门乐,纯粹在三昧正觉所持的境界中,观察不可思议的佛法,只缘愿力自发不愿享受三昧之乐,不住寂灭的真际,所以不趋向自觉圣趣的如来地。这种境界,是不同于一切声闻、缘觉,以及外道们所修行的途径。这是得到菩萨境界的十贤圣的种性道,及如来的意生身之智,离三昧行的无为之乐,得无功用道。所以说:修大乘菩萨道的人,要求上上胜进者,应当自觉内证清净的如来藏,转了识和藏的作用,不被名相所缚。大慧啊!如果没有藏识的现象和作用,所谓如来藏的体性,就本来了无生灭的。可是一切凡夫和圣者,都是有生灭的作用,一般大乘的修行者,因为了知识藏的关系,虽然自觉内证圣智,现前使能住于法乐境界,但他们仍然不舍功德方便,勇猛精进而不休息。一切声闻、缘觉们,虽然也知道了如来藏和识藏的道理,但他们却只是一心要入涅槃。可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受无始以来客尘烦恼的污染,虽一再用心求证,但所见的仍是不净的识藏而已,却非如来现证的境界。大慧啊!所谓如来,只是亲证的现前境界,犹如掌中看阿摩勒果一样,历历分明。我对于这个道理,曾以神力宣扬令胜鬘夫人(注四十四),及利智满足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阐扬藏识等名相,和前七识是同时俱生的,为解脱声闻等的执著。使他们切实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所以胜鬘夫人秉承佛的威神,演说如来的境界,却不是声闻、缘觉及外道们的境界。如来藏和藏识的微妙差别,唯有佛及其他的利智依义菩萨们的智慧境界,才能分明了知。所以要你和其他修大乘的善萨们,当勤加修学,切莫但凭多闻知觉,便作知足之想。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

(这是说:所谓如来藏的意义和境界,是很深奥微妙的,它是和末那(俱生我执)、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同时俱生的。它具有产生能取和所取的两种功能,显现空无和幻有的作用。唯有大智大慧者,才能远离现象而证得如来藏。)

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

(这是说:如来藏正像一大圆镜,依他而起,便会显现物象,我们也名它为心。其实,这个心的作用,都是无始以来,受习气染污熏习而生,如果依实相来观察,这一切都本来无事的。)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这是说:佛所说的法,也无非都是直指本来无事的法门,犹如以手指月,只希望人们因指见月而已。无奈一般愚夫,便误认指头为月亮,只知执著名相,却不能见到名相所指的真如实际。)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这是说:万法唯心,一切唯识,八个识便是妄心的分层作用,而妄心也就是八识的总名。所以依心论识,妄心犹如工于演戏的技师,意识犹如戏中的配角,而前五识的作用,犹如一群善于变演戏法的戏剧班子,出这些人物的组合以演出身心的种种现象。于是自己的妄想,又来欣赏自己,或悲叹自己,所以说妄想是演员又是观众。其实,演员和观众,幕前和幕后,堂上和堂下,那是一群剧中人,曲终人散,依旧是一片虚无。)

(注四十四)胜鬘夫人: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嫁阿窬阇国为王妃。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窬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我及余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来自觉地。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分别趣相者。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入如来自觉圣趣。离于断常有无等见。现法乐正受住,现在前。大慧,不觉彼五法自性识,二无我,自心现外性。凡夫妄想,非诸贤圣。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诸圣贤。佛告大慧:愚夫计著俗数名相,随心流散。流散已,种种相像貌,堕我我所见,希望计著妙色。计著已,无知覆障,故生染著。染着已,贪恚所生业积集。积集已,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以愚痴故,不能知。如幻、野马、水月,自性离我我所。起于一切不实妄想。离相所相,及生住灭。从自心妄想生。非自在、时节、微尘、胜妙生。愚痴凡夫,随名相流。大慧,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识所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大慧,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之地。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舍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得无所有境界故,得菩萨欢喜地。得菩萨欢喜地已,永离一切外道恶趣。正住出世间趣。法相成熟,分别幻等一切法。自觉法趣相。离诸妄想。见性异相。次第乃至法云地。于其中间,三昧力自在,神通开敷。得如来地已。种种变化,圆照示现,成熟众生,如水中月。善究竟满足十无尽句。为种种意解众生,分别说法。法身离意所作。是名菩萨入如如所得。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为三种自性入于五法,为各有自相宗。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复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我生。是故大慧,此五法者,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觉圣智,诸地相续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复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馀,是说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始终无觉,于诸法无展转,离不实妄想,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施设显示于彼,随入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当自方便学,亦教他人,勿随于他。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五法三自性 及与八种识 二种无有我 悉摄摩诃衍

名相虚妄想 自性二种相 正智及如如 是则为成相

详说名相等法的内义

这时,大慧大土又问:“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究竟道理,是怎样分别的?”佛回答说“五法,便是名、相、分别(妄想)、正智、如如。如果修行的人,证入如来的自觉圣趣,远离有和无等常见和断见,现前证得法乐的三昧正受之时,便可见到这些法相,始终不外一心。如果不自觉五法,三自性、二无我等法,只是一心所现,却在心外追求法性,那都是凡夫的妄想,不是圣贤的境界。”大慧又问:“什么是愚夫的妄想所生,不是圣贤的境界呢?”佛回答说:“愚痴凡夫们,执著世俗的种种数字,以及名词和现象,便随妄心流浪,而不知所归。如此流散不已,便产生种种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