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第11章

世界现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11章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际旱冰联合会                1924年      国际登联合会          1932年 

     国际草地曲棍球联合会          1924年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1932年 

     国际皮艇和划艇联合会          1924年      国际业余橄槛球联合会 1934年 

     国际象棋联合会                1924年      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1934年 



     这一时期,竞技运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比赛项目上,不仅传统的同 

身体练习有联系的运动项目广泛开展,还出现了诸如汽车赛、摩托车赛、水 

上技术运动、航空和滑翔运动以及各种模型运动等技术性运动项目。同时, 

各种单项运动的国际比赛蓬勃发展,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1926年,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比赛设有男子团 

体、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项目。这以后每年举行 

一届。 

     1928年,国际足联开始单独组织国际足球比赛,并规定不限制运动员的 

业余和职业资格,每4年举行一届。第一届世界足球锦标赛是1930年在乌拉 

圭举行的。 

     这一阶段,首次举行的重大世界性单项运动竞赛还有:世界举重锦标赛 

 (1922年);世界滑雪锦标赛(1925年);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1927年); 

世界射箭锦标赛(1931年);世界皮划艇锦标赛 (1938年),等等。 

     此外,在欧洲还举行了多项欧洲锦标赛。首次举行的有:欧洲举重锦标 

赛 (1921年);欧洲击剑锦标赛(1921年);欧洲拳击锦标赛 (1924年); 

欧洲游泳锦标赛(1926年);欧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1929年);欧洲花样 

滑冰 (女子)锦标赛(1930年);欧洲田径(男子)锦标赛(1934年);欧 

洲篮球锦标赛 (1935年),等等。 



                   2。奥林匹克运动及区域性运动会的开展 



      (1)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20年代以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奥委会 


… Page 47…

成员国进一步增多,阿根廷、保加利亚、厄瓜多尔、爱沙尼亚、菲律宾、海 

地、印度、爱尔兰、波兰、墨西哥、摩纳哥、乌拉圭和拉美各独立国家以及 

中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等都先后加入进来。 

     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前夕,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组织召开了各个 

国际运动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预备会议,大会批准了游泳、田径、体操、滑 

冰、滑雪和击剑等运动项目,并决定在奥运会召开期间设立奥运村和奥林匹 

克火炬接力,同时将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作为两类比赛形式固定下来。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共举行了五届奥运会,其中运动成绩最出色的是 

1932年7月30日到8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这次运动 

会上,仅田径和游泳项目就创造了49个奥运会纪录和19个世界纪录。几乎 

在所有比赛项目中,第九届奥运会所达到的成绩都被刷新。在洛杉矶还首次 

修建了供运动员食宿的奥运村。 

     在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同时,冬季奥运会也出现了。第一届冬季奥运会是 

1924年在法国沙莫尼举行的,共有293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运动大项、14 

个小项的冠军角逐。挪威的“滑雪皇帝”托尔列依弗·哈乌格是冬季奥运会 

的第一个胜利者,他夺得了3枚金牌和1枚铜牌。 

     冬季奥运会也是每4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内举行。 

      (2)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产生 

     大学生体育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1923年5 

月,国际大学生联盟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大学生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正式 

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924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波兰的华沙举行。这次比赛只有田 

径项目。1927年,在罗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增加了足球、网 

球、游泳和击剑项目,并决定从1928年起举办冬季大学生运动会。这以后又 

相继在巴黎、多特蒙德、都灵、布达佩斯、巴黎和摩纳哥共举办了8届,摩 

纳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已增加到10项。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第一届于1928年在科尔基拉达姆佩佐举行,到 

1939年共举办了6届。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展,扩大了各国大学生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了 

国际体育竞技运动的总体发展。1935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国际学联运动 

部,将其列为自己属下的一个机构。 

      (3)地区性竞赛运动的开展 

     ①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产生于本世纪初。1911年9月,菲律宾、中 

国和日本基督教青年会美国干事联合发起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决定每两 

年举办一次远东运动会。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以下简称“远运会”)在马尼拉举行。到 

1934年,远运会分别在上海、东京、马尼拉等城市共举办了10届。参加者 

除中、日、菲三国选手外,印度派了4名运动员参加了第9届运动会的表演, 

第10届又吸收了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192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远运会及“远东体协”。为了与奥运会相 

协调,远运会从1927年起改为每3年举行一次,1930年以后又决定每4年 

举行一次。在奥运会的影响下,比赛项目、规则、记分制和丈量方法都逐渐 

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 

     远运会开始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棒球、网球和游泳7个项目, 


… Page 48…

每项设一个锦标,另设一个总锦标。以后又逐渐列入了日本式摔跤及其它运 

动项目。1923年第六届起设有女子项目。 

     在远运会召开的同时,印度、阿富汗、锡兰和巴勒斯坦分别于1934年和 

1938年联合举行了两次西亚运动会。 

     ②加勒比运动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国际奥委会和拉美奥委会 

的倡议,跨越中、南美洲的“拉美运动会”开始筹备, 

     ③巴尔干运动会。巴尔干运动会的举办是1926年在雅典举行的田径足球 

锦标赛上决定的,1930年起,全部奥运会项目都被列入该运动会的内容。 

     巴尔干运动会的显著特点是,除了主要的比赛外,一些单项比赛,安排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分期举行,成绩也分开计算。到 

1940年,巴尔干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1届。 

     ④全英运动会。全英运动会是英联邦成员国召开的运动会。 

     第一届全英运动会于1930年在加拿大力米尔顿召开,1934年和1938年 

又分别在在伦敦和悉尼举办过两次,固定比赛项目有田径、拳击、举重、摔 

跤、自行车和击剑等。 


… Page 49…

                 六、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苏维埃 

政权建立到二次大战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文化教育 

事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苏联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工作,通过对旧 

的文化教育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 

育学,以及社会主义新闻制度,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1。苏联教育制度的发展 



    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即着手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对沙皇时代和二月 

革命后资产阶级政府时期的教育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努力建立社会主义教育 

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30年代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对教 

育进行了调查和整顿,使教育按社会主义方向正常发展。卫国战争时期,为 

适应战争需要,苏联曾对教育进行调整。纵观苏联教育发展史,这一时期教 

育制度的发展变化影响深远。 

      (1)20年代苏联教育的改革 

    苏维埃政权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国民教育事业,并着手进行全面的 

教育改革,力图把旧教育制度改革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建立以马克思主 

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初几年的教育改革。第一,教育领导机构的建立和 

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的实行。 

     十月革命前,沙俄的旧教育是封建农奴制性质,受东正教直接影响和控 

制,其主要特征是:双轨制,等级性、宗教性,男女不平等及民族歧视等。 

1917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教育体制未能根本改变沙俄旧教育特 

征。学校仍旧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者仍然处于文化落后,无权受教育的状 

态。 

     因此,革命胜利后在教育上采取的重大行动首先是夺取教育领导权。1917 

年11月9日,成立了领导全国国民教育工作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的主 

席是安·瓦·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年)。他于11月11日发表《告居 

民书》,宣布新政权在国民教育方面的基本原则与任务: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使人民普遍识字;建立世俗的、消除等级差别的统一学校;对学校教育、教 

学内容实行革命变革;培养教师队伍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国 

民教育经费预算;吸引工农兵群众参加教育事业的管理;广泛地组织成人文 

化教育机构等等。1917年11月中旬又分别发布《告全体教师书》和《告学 

生书》,要求教师与工农合作,学生接近工农。 

     1918年1月,苏维埃政府下令取消官僚的学校管理机构——学区,各地 

中小学由工农代表苏维埃领导。并根据人民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教会同国家 

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的命令,宣布信仰自由,禁止在学校内讲授宗教科 

目和举行宗教仪式,教会不能干涉学校事务。这在制度上消除了宗教对国民 

教育的控制。同年5月又决定实施男女合校,改变过去教育上性别歧视现象。 

     第二,建立统一劳动学校。 

     1918年10月,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统一学校规程》和《统一 

劳动宣言》。所谓“统一”主要是指学校类型是统一的,低、高两级是相互 


… Page 50…

衔接的;“劳动”主要指学校要进行综合技术劳动教育,所有儿童都要参加 

体力劳动,而且应该培养儿童社会生活的能力。 

     这两个文件提出尽快实施普及义务初等教育;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世俗 

的,真正民主的,劳动人民能受到教育的学校;取消革命前各种类型的学校。 

建立学制为9年的“统一劳动学校”;学校之前设幼儿园;各级学校互相衔 

接。文件规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实行学校综合技术化的原则。文 

件中还提出尊重学生人格,反对对学生的惩罚。取消一切考试,以分组学习 

代替班级授课,并规定实行由全体学生和全体工作人员组成学校集体自治的 

基本原则。 

     1921年新学制作了调整,主要原因是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造成经济 

困难,平定战争以后重建经济工作对技术人员和工人需求增加。原来的学制 

9年缩短为7年,原来的8—9年级改为进行各种专业教育的中等技术学校。 

     第三,高等学校招生改革。 

     为了使工人和农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开始实施高 

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措施。 

     1918年8月,人民委员会议通过了列宁亲自起草的《关于苏俄高等学校 

的招生问题》。指出要在高等教育中废除有产阶级的特权。无产阶级和贫困 

农民出身的人应该被招收进大学学习。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所作出的高等学校 

招生规章中规定:“一切年满16岁的公民都有可能成为高等学校的学生,不 

需要什么考试,也不需要缴什么毕业证书。” 

     这个招生制度改革一方面扩大了工农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但另一方 

面也导致生源质量不能保证。为了弥补它的缺陷,在全国的高校设立“工人 

系”,后来发展为“工农速成中学”,实际上成为高校的预科,这些学校的 

任务就是补足工农青年文化知识,以适应大学教育。第四,扫盲。 

     1919年,人民委员会颁发了扫除文盲的命令,动员识字的人参加扫除文 

盲的运动。全国到处建立扫盲站,提出每一个识字的人都应该教不识字的人。 

扫盲工作迅速取得了效果。苏联的扫盲运动,提高了国民素质,到50年代全 

国范围内消除了文盲。这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 

     第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 

文化教育。制定并实行了一条发展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文化教育 

路线,积极扩大民族学校的学校网。到1920年,民族学校及其学生数都有成 

倍的增加。 

     ②2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实践。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学前教育只是为有钱 

人服务的。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决定学前教育必须成为国家事业,学前 

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1919年苏联建立“儿童保护委员 

会”,大力扩展学前教育机关网。1929年更在全国开展学前教育运动。 

     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幼儿教师。国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 

所需人才。1918年在莫斯科开办学前教育讲习班,20年代初,又在新开办的 

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和国立莫斯科大学第二分校附设了学前教育 

科系。到1928年时,苏联已有4所高校培养学前教育的管理人才和教学法专 

门人才,有23所师范学校培养教养员。 

     同时,国家组织力量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广泛研究。 

     在普通教育方面,对教学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改革。为了适应“统 


… Page 51…

一劳动学校”新体制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作了变动。1923年至 1924 

年,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发了苏维埃学校必须执行的教学大纲,该大纲把学生 

在校要学的知识分为自然、劳动和人类社会三个单元,称为综合教学大纲。 

这个大纲破坏了学科的系统性,学生不能学到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巩固旧 

的技巧。这个大纲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20年代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 

制在学校里广泛流行,其后果就是教学质量下降。 

     1918年苏联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 

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都是学生中的学习、劳动的积极分子。他们在团结全体 

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劳动,培养自觉纪律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在校外教育机关的各种活动中,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往往成为青 

少年中的模范。 

    20年代,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