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纳税-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国际经济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要有规范,包括税收也应规范,而且要与国际惯例衔接。 改革初期形成的一些税收条例,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所适用的一些税收条例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有一些可继续适用,有一些需要改进,需要有新的条例来代替它。要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按照公平税负的原则和操作上的方便,内外两套税制并存的情况要尽快改变。
22
新编纳税指南3
二、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次税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通过改革,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税制,为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奠定基础。1。
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设计税制,建立以新的、规范化的增值税为主,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也就是说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领域普遍推行增值税;有选择地对某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在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建筑安装、文化体育、娱乐业、服务业、无形资产销售和不动产的转让等产业征收营业税,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提高部分税目的税额使之与增值税相配套。与此同时,废止原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工商统一税条例,停止征收烟、酒专项收入。2。
基本保持原有的税收规模。 这次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总体上保持平衡,这是设计新税制税负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它既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又不增加企业的总体负担,有利于税制改革的顺利出台。 但是,由于税收结构的变化,纳税环节的改变,产品之间、企业之间的税收负担发生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在设计方案时已注意到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尽量使之减少到最低限度,以顺利推出这一步改革,同时在操作上尽量把工作做细,尽可能减少震动。3。
保持对外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外商投资企业
23
4新编纳税指南
和外国企业自194年1月1日起适用国务院发布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新税制后,增加的税负,在已批准的经营期限内,最长不超过5年,退还其多缴的税款。
三、税制改革的遵循原则
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公平税负是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一个重点要求,要逐步解决目前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税率的问题,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和完善流转税,使各类企业之间税负大致公平,为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竞争创造条件。1。
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调节,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2。
体现简化税制的精神,重点在增值税的改革上,一是税率档次尽可能少,由原来的12档简化为2档税率;二是计算方法尽可能简单,对一般纳税人采取购进扣税法,凭购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税款予以抵扣,对小规模纳税人按一个征收率计算征收。3。体现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通过调整税制结构,合理划分税种和确定税率,实行分税制,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通过税制改革,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使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加强。4。
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4
新编纳税指南5
四、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部分:一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把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所得税合并,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 二是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从194年起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下一步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出台后,不再执行目前承包企业所得税的做法。 三是流转税的改革。 改革以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组成。 全面推行增值税是流转税改革的重点。新的增值税税率档次由原来的12档简化为2档,即一档基本税率17%,一档低税率13%,此外,对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 其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统一实行规范化的凭发票注明税款的购进扣税法,对购进固定资产等的税金仍不予扣除,对小规模纳税人也不实行税款抵扣办法。新的增值税适用于所有的内外资企业,在计税方法等方面也作了重大改进。 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 四是其他税种的改革,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遗产与赠与税等。 此外,对一些零星税种也进行调整,或并或撤,同时适当调整税率(税额)
,下放权限等。
五、税制改革的意义
194年实行的新税制,是新中国税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无论是它所涉及的范围还是从它变革的深刻性来说,都不亚于第二步利改税和198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
25
6新编纳税指南
统一内资企业的所得税,改变了按所有制性质设置税种的做法,有利于公平税负和促进平等竞争。 原来的企业所得税按所有制性质划分为四种,税率不一,优惠各异,造成企业税负的不平等。这次税制改革,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规范了税前扣除项目和列支标准,在保证税基不被侵蚀的基础上,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名义税率,取消国有企业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取消调节税,规范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税负和平等竞争创造了条件。采用了国际上比较规范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减少了重复征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协作,根据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我国新税制采用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体现了公平、中性、普遍、简化的原则。“公平”
,即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流转税,对少数商品以征收消费税的形式进行特殊调节。“中性”
是指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在计税扣除了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对购进投入生产原辅材料中的已纳税额实行抵扣,避免了重复征税,使得同一产品不会因为企业组织形态不同,经历的交易次数不等而承担不同的税负。“普遍”是指增值税覆盖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形成了一种生产流通无处不在的税收体制。“简化”
,即彻底简化了税率。 总之,这些原则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国际市场接轨。
26
新编纳税指南7
第二节 税收基本知识
一、税收的特征和作用
税收,亦称“赋税”
、“租税”
、“捐税”。它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国民收入中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规范形式。 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特征包括强制住、无偿性和固定性。无论在什么社会经济形态下,税收总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种分配形式,总以国民收入中剩余产品为分配对象。它与利润、利息、地租等“私经济”分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以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而执行的社会职能为依据,与摊派、募捐、收费等“公经济”
分配形式及历史上自由献纳等收入形式的主要区别是具有规范性。税收特征,亦称“税收形式特征”。它是税收分配形式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质的规定性。 税收特征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其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社会公共需要与劳动者个人消费不同,它具有社会所有成员直接共享的性质。 作为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的个别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利益上既无法确定其具体数量,也不可能直接付费。 这就决定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费用不可能按市场方法解决,而必须由国家通过税收形式来取得,税收的特征就是由社会公共需要的这种性质决定的。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7
8新编纳税指南
强制性。 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用法律形式,对征、纳双方权力与义务的制约。 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借财产所有权。 国家征税不受财产直接所有权归属的限制,国家对不同所有者都可以行使征税权。 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国家和国有企业的税收关系,也具有强制性特征。 这是税收形式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形式的根本区别。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 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它使税收明显地区别于国债等财政收入形式。 无偿性决定了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并成为调节经济和矫正社会分配不公的有力工具。 税收无偿性的形式特征,是对具体纳税人说的。固定性。 指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课税对象和课征额度。 也称确定性,可以理解为规范性。 税收固定性的含义包括三个层次,即课税对象上的非惩罚性,课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课征比例上的限度性。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罚没、摊派等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税收的公平原则,以及保证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作用,是以这种固定性为前提的。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作为特定分配范畴的质的规定性,并不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改变。 任何社会制度下的财政分配只要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就是税收。税收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集聚财政资金的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规
28
新编纳税指南9
模宏大的长期任务,需要巨额资金。 其中大部分都需要由国家集中筹措并使用。 在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企业独立核算实行盈亏责任制的新经济形势下,税收成为国家筹集四化建设资金的主要形式。 它通过法律规定而进行的强制、无偿、固定性的课征,对于国家有计划地和及时、足额、稳妥、可靠地取得财政资金,具有重要作用。 为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税收的这一艰巨任务,通过工商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现行税制集聚资金的能力大为提高。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税收收入逐年大幅度上升,尤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柱。 税收集聚财政资金的作用是通过具体税种实现的,是将分散的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及居民手中的资金,依税法规定适时地集中起来,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第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经济杠杆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建立起以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种手段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其中,税收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经济杠杆。 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是借助于正确的税收政策、优化的税收制度及具体税种来体现的。调节的目的在于促使微观经济活动尽可能符合国家宏观决策的要求。 调节的方面:一是对总量的调节。 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平衡而稳定发展的首要前提。 适度的税收总量及各项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政策,可以调节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使之趋向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二是公平税负,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协调各经济成分的发展,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使私
29
01新编纳税指南
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税收负担一致,有利于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公平竞争,促进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协调发展。三是对产业及产品结构的调节。 政府制订的产业政策决定税收的调节方向,通过针对不同产业或产品设计高低不等的税率,通过市场机制与价格相配合,调节产品利润,特别是调节因产品价格不合理等原因形成的差别利润,引导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与此同时,还能够为不同纳税人提供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促使他们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以针对部分特殊商品,设立税种,通过调节消费者的需求,达到调节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目的。 而诸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税之类的特别税,则直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节。 四是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智力资源等,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带来盈利的物质条件。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了有助于合理地配置各类资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也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五是对居民收入水平的调节。改革开放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的差距,甚至因分配政策失当而造成社会分配不公,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适当调节居民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六是调节对外经济往来,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权益。 通过涉外税法的建立和健全,不仅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而且能够引导“三资”企业选择符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
30
新编纳税指南11
投资与经营方向,加快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步伐。第三,监督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 税收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在税收征管工作过程中得到体现。 税务部门严格执法,对纳税人的生产、销售、财务、成本核算、利润及财产状况等,都要进行认真的计算与考核,以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端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方向,这对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那些走私贩私、投机倒把等不法经营,要运用税收工具,给予严厉打击,充分发挥税收限制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的特殊作用。
二、纳税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
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课税主体”
、“纳税义务人”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指公民个人;法人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如企业、社团等。 不同税种的纳税人是由课税对象的性质决定的。 如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公民个人。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只能是企业单位。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纳税人进行分类。 如按照经济性质可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等;按国民经济部门可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机关、部队等;按国籍可分为中国人和外国人等。 对纳税人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利于体现税收政策中合理负担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层次的关系。 负税人和纳税人是两个不同概念。 当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
31
21新编纳税指南
纳税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