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毕达哥拉斯把哲学即爱智慧本身就理解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是人们所选
择的一种比追逐名利要好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道路。这是他们一切言行的目的
所在,他们全部学说和世界观里都贯穿渗透着这种基本精神。而且我们可以
说,在毕达哥拉斯那里,爱智慧或哲学讲的不是同宗教清楚地区别开来的事
情,毋宁说是彼此不分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活动。不过由于哲学和科学实质上
与宗教有别,这种区别因素在米利都学派那里已经出现,毕达哥拉斯学派实
际上更有所发展,所以后人看他们的思想时还是可以把二者加以区别的。但
既然他们自己并没有严格分开,而是保持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在着重研
究他们的哲学时,也不可不注意这种联结。实际上他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
更多地还是表现在他们的宗教意识之中,而纯粹科学和哲学的方面只是为了
对它作理论上的论证与说明,所以我们的研究也应从考察他们的宗教意识开
始。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团体的宗教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灵魂不朽的看法上,
认为灵魂可以在人的各世里,在人和动植物身体中轮回;而更重要的,是灵
魂通过净化可以摆脱轮回而与天上的神灵同在,即神化。简言之,即灵魂轮
回说与灵魂净化说。在毕达哥拉斯团体里盛行着种种奇奇怪怪的宗教性的清
规戒律,例如,不许吃动物的心和豆子,不要用刀子拨火,不要使天平倾斜,
要经常把行李卷好,房子里不要有燕子,床上留下的躺过的印迹必须抹平,
不要在剪下来的指甲和头发上小便和行走,等等。我们不妨略举一些以便了
解他们的真实用意和思想。其中有些就表现了他们的相当原始的观念。禁止
吃豆子,是他们非常强调的一条,因为据说豆子像睾丸。又像冥界之门,像
整个的宇宙,它充满生命,里面有死者的灵魂,又有说法认为人同豆子同出
一源,甚至认为埋在地里的豆子会有一种经历,说它会变成人形,如小孩的
头。总之,豆子有这么多重要的意义,同生命、人、灵魂不能分,这样当然
就绝对不应该去吃它了。
原始人把一个人的影子、画像、身上掉下的任何部分(指甲、头发之类)
都看作同这个人有关,甚至能影响和决定这个人的命运,如果这些东西被敌
人所得,就会危害这个人。毕达哥拉斯团体禁止在剪下的指甲、头发上小便
和行走,不要在床上留下身体印记,本是这种原始神秘互渗意识的残留。我
们知道,后来的各种巫术,也是在这种残余的原始神秘意识里生存和保持的,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里赵姨娘让马道婆剪纸人儿扎针念咒,以图谋害宝玉
的性命,也属于这种意识在作怪。对此我们并不生疏。但是毕达哥拉斯团体
里的戒律并不只是这些意义,更多的则是些道德意义的教条,这就涉及到社
会观生活观和灵魂如何修养净化的方面。例如,不要使天平倾斜,这就是要
维护正义公平,不应做不义的事;不要用刀子拨火,意味着不要用刺耳的话
来伤害别人的感情、挑起争端;燕子爱叽叽喳喳,不要在房里有燕子,就是
要求沉默与思考,不应多说话乱说话;而经常要把行李卷好,则意味着要随
时准备去旅行,灵魂要随时准备去转入下世或升天。这些就不是单纯的迷信
了,而是在神秘戒律中表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各种看法。
可以说毕达哥拉斯及其团体的灵魂观,是从图腾意识(万物有活力、神
秘地互渗、彼此有亲属关系等)中抽象出来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采取灵魂轮
… Page 92…
回说,不仅是受古老观念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用意,因为这些轮回使人的灵
魂有可能获得许多经历与知识。当毕达哥拉斯宣称自己具有能保持这些经历
的记忆力时,他的博学多识和智慧就显得是有根据的了。但是他们宗教意识
中的灵魂观的重点还不在此,对于灵魂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净化,要上升为
纯洁的灵魂,达到摆脱在一切肉体中轮回的神的境界。这被他们视为是人的
灵魂所能企求的最高幸福。它本是奥尔菲教义的核心,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
为这是灵魂必须追求的根本目的。
… Page 93…
4。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 (约公元前540—前470年),古代希腊伊奥尼亚唯物主义
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小亚细亚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
自然》一书,尚存百余多残篇。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属于古代伊奥尼亚唯
物主义学派,但他的学说与古代南意大利学派也有密切联系。由于他的思想
的独特性和深刻性,人们称他为“晦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其他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宇宙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气,气生
水,水生土,而土又还原成火。火可以化生一切,一切又复归于火。他认为,
生成了的宇宙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世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他以“日
新”比喻万物的变化。认为“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辩证法思想,指出宇宙间充满对立和矛盾。他以弓弦
和琴弦比喻二力的相反相成,说美妙的乐声来自琴弦和弓弦两种力量的结
合。他看到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并且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万物之父,也是
万物之王。在他看来,宇宙万物变动不居,但却可以认识,因为变化是按照
一定分寸进行的,是可以测量、可以计算的。他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哲
学范畴来运用,以此说明万物变化的尺度和规律。认为灵魂对事物的认识,
就是认识事物的“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猜测到事物的产生、变化有自己的
规律性,他把这种规律性称为“逻各斯”。黑格尔把“逻各斯”解释为理性
的规律。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指万物变化的普遍的“尺度”。尽管其意思
已经接近“规律”了,但在大多数场合它只是指事物的数量关系。赫拉克利
特认为,宇宙本身有自己的尺度,它的变化是按比例、有秩序地进行的。这
个尺度不是在个别人的意识中,也不是在普遍的理性中,而是存在于宇宙本
身之中。赫拉克利特关于“逻各斯”的思想,是对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所作的
天才猜测。那末,事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
是什么呢?赫拉克利特对此作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对立统一的思想。据柏
拉图指出,“赫拉克利特在某个地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他把万物比
作一道川流,断言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赫拉克利特还说过:“我
们走下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这比当时流行的“一切皆
变”的思想更深刻些,它已看到“变”的根本原因是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
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他通过善与恶、生与死、日与夜、睡与醒、少与老、
疾病与健康、热与冷、干与湿等矛盾现象来说明对立统一是普遍的现象。
赫拉克利特不仅看到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结合,而且非常重视对立
面的相互斗争以及相互转化。看来,他注意到南意大利学派毕达哥拉斯关于
“对立是存在物的始基”,一切都是和谐的,类似音调的和谐等观点。赫拉
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
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战争是普
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他还说:“在
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
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赫拉克利特懂得相反相成的道理,
提出了所谓“二力背反”的观点。他认为“分离的东西本身是结合在一起的,
就象弓和琴形成和谐一样。”意思是:对立物的关系在力量上是相反的,但
却处于统一和谐之中,而且只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才能构成和谐。这
就是弓与琴的关系。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和谐与不和谐究竟何者更为重要?
… Page 94…
照赫拉克利特的意见,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他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
见的和谐更好。”“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
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例如,自然便是雌和雄配合起来,而不是将
雌配雌,将雄配雄。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
的东西。”可见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意识到对立面的斗争在事物变化中
的重要作用。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古希腊辩证法的最高成就。正因为如此,
恩格斯才指出,古希腊“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
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列宁则把赫拉克利特称为“辩证法
的奠基人之一”。
德谟克利特 (约公元前460—前37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
的创立者之一。他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曾周游各地。他一生写了许多
著作,著名的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等,流传下来
的只有一些残篇。他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
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他在继承留基波哲学思想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的原子唯物论思想。
原子与虚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原子是一种最
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也是实
在的存在。原子在虚空中急剧而零乱地作直线运动。由于原子的大小、形状、
次序和位置不同,原子彼此的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他用原子和虚空学说解
释自然界的许多复杂现象,反对宗教神话观念。他认为原始人在森严的自然
现象面前感到恐惧,由于无知,于是猜想神灵是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其实,
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
我们再具体阐述一下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宇宙观。原子论派认为,一
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那么,所谓原子和虚空又是什么东西
呢?他们说“原子”是一种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属性是绝对
的“充实性”,即每个原子本身都毫无空隙。“虚空”是空洞的空间,也就
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和虚空不可见,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德谟克利特把
原子叫做“存在”,把虚空叫做“非存在”,所谓“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
而只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和存
在同样是实在的,“虚空并不比坚实不实在”,“存在者并不比非存在者更
实在”。由于原子是绝对的充实体,每个原子内部没有任何空隙,所以原子
也是不可再分的,不可穿透的。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
别,都是相同的,并不是有某种特殊的属性。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形状、体
积 (大小)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原子构成万物,但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
它们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原子又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推动,而就在事
物本身之中。当然,为什么原子自己能运动,这一点原子论派没有能解释,
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事物的矛盾性。但是,原子自动说显然是一种素朴的辩证
法思想。
原子自动说是原子论学说中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因为正是由于原子本身
能运动,因而原子能结合或分离,从而形成宇宙万物。根据原子论派的说法,
原子和虚空形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具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
的无限数量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四面八方上下左右急剧而凌乱地运动着
(如日光中的尘埃那样),彼此碰撞,形成一些涡旋,在涡旋运动中不同形
… Page 95…
状 (有凸有凹,有钩有槽)或不同体积的原子结合起来,由于原子的排列次
序和位置不同,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混合物。因此,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是由
它们本身的构造,即原子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
事物的性质如冷热、色、声、味等的差别,都归因于原子的不同。如黑色相
应于粗糙的原子,白色相应于光滑的原子。原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事物的
性质也发生变化。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变化无不都是由于原子的结合
或分离。又因为虚空 (空间)是无限的,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是永恒无休止
的,所以宇宙也是无限的,有无数的世界在不断产生和消灭,我们这个世界
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原子论派力图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乃至精神现
象。例如,据文献记载,德谟克利特就用原子说来解释磁石吸铁。他认为磁
石和铁是由相似的原子构成的,但磁石的原子更精细,原子间的虚空更多,
原子活动能力较强,容易向铁移动,钻进铁的微粒中,并使这些微粒运动起
来,因为铁组织较紧,原子空隙较小,而磁石组织较松,原子空隙大,所以
铁原子向外扩散就流向磁石,于是铁本身也就被拖向磁石,产生磁石吸铁的
现象。我们知道,早期希腊哲学家大多不能科学地解释磁石吸铁这类自然现
象,如泰勒斯就断言那是因为磁石有灵魂。德谟克利特用原子的运动来解释
磁石吸铁固然还很牵强,但他显然是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体现出更多的
唯物主义思想。除此以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原子论派还用原子的运动来解
释灵魂,断然反对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观念。如德谟
克利特就认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类原子和构成火的原子一样,是
圆形的,光滑精致,运动最速,因此最生动活跃。这类原子聚合时,形成灵
魂,散布于全身;当它们分散时,灵魂消亡,生命也就此完结了。这种看法
在当时说来确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唯物主义主张。
原子论派用原子的涡旋运动来解释宇宙万物,这就是说事物的生灭变化
都有其自己的原因,都有严格的必然性。德谟克利特说:“一切都遵照必然
性而产生。”所以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神意决定万物发展的宗教迷信观,也反
对目的论的观点,强调要寻求事物的原因。他认为找到天下一件事物的原因,
其快乐有甚于当波斯国王。毫无疑问,这里正表现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
的决定论观点,因而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