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美国文学简史(下) >

第10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美国文学简史(下)-第10章

小说: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美国文学简史(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有时写得紧张、兴奋,他只肯抽时间吃一顿饭。

  美国另一位大作家威廉·福克纳把沃尔夫列为当代美国作家中的杰出者,而自己却退居第二位。福克纳说:“我敬佩沃尔夫,因为他竭尽全力把自己要说的活都说了,甚至情愿把文体、连贯性以及所有精确的原则抛开,希望把人类心灵的一切感受,真切地集中到一点上。”

  事情确实是这样,沃尔夫在写作时,他的题材是他自己,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他毫不掩饰,毫不顾忌,痛快淋漓地道尽他的情怀,雄辩地表示他个人的态度。除了惠特曼之外,再没有一个主要的美国作家象沃尔夫这样宣扬自我,这样滔滔不绝,这样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镇,父亲是一个稍有资产的农场主,母亲是位教师。在他的一生中,前四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临海的塞利纳斯谷地。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农庄、牧场培养了斯坦贝克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

  斯坦贝克在中学时代就开始练习写作,并在校刊上发表作品。中学毕业后,斯坦贝克来到斯坦福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就学期间还干过不少艰苦繁重的体力活:在牧场当过农工,在路队做过运输工。这些劳动生活使斯坦贝克对普通劳动人民,尤其是对墨西哥人、印第安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他们的愿望和心理非常熟悉。他早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三十年代穷苦劳动人民的命运和意愿。

  斯坦贝克最早的小说有《金杯》(1929)、《天堂的牧场》(1932)和

  《献给一位不知名的神》(1933),这些作品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斯坦贝克第一部受欢迎的小说是《玉米饼坪》(1935)。小说的背景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地区。主人公丹尼从战场上归来,继承了两所房子。他把其中的一所租给了他的穷朋友。这些人没有工作,混一天算一天,偶尔干些鼠窃狗偷的事。最后,丹尼因饮酒过度去世,朋友们烧掉他的房子以表纪念。

  小说描写了流浪汉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乐观、单纯无邪的性格。作者认为,只有在这种人身上,才有未被金钱腐蚀的纯真天性。作品幽默风趣,初步显示了斯坦贝克的艺术风格。

  1936年,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胜败未决》问世。在这部反映农业工人罢工斗争的小说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写这些生活在层层剥削和压迫之下的农业工人的苦难遭遇。

  1937年出版的《人与鼠》生动地描写了这两个相依为命的流浪农业工人朗尼和乔治的命运。书名引自彭斯的诗句:“鼠与人设计的最好打算常常落空。”小说运用一个寓意深刻的细节:当田野被犁耕翻时,一只不幸的田鼠失去了它的窝,象征着主人公朗尼、乔治在资本主义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必然命运。朗尼和乔治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朋友。朗尼力大无比,智力却只抵得上一位低能儿童;乔治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很有主见。他们来到一家农场,希望积一点钱后去购置土地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间小房子,还有厨房,一天工作六、七个小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样低微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农场主的儿子侮辱朗尼。朗尼在无意中捏死了农场主的儿媳。乔治为了不让好朋友朗尼受到折磨,含着眼泪开枪把他打死。结果在精神上受到莫大的刺激。朗尼和乔治都象那只田鼠一样,被一架无形的铁犁弄得粉身碎骨。

  小说出版后受到美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很快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成为美国文艺界轰动一时的剧目,获得1938年“纽约戏剧评论奖。”

  三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再次出现严重危机,地主趁机把租给农民的土地收回再卖给畜牧资本家,于是在资本家派来的拖拉机的推撞下,大批农民只得拖儿带女、离乡背井踏上了流浪的旅途,到据说能靠力气吃饱饭的西部去谋生。当时,在通往加利福尼亚州的公路上挤满了这些流浪的农民,但那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悲惨的命运。据说在1937年,斯坦贝克曾跟随一群来自俄克拉亥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路上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动,作家的正义感促使他拿起笔来写下美国现代社会这一页黑暗而悲惨的历史。

  《愤怒的葡萄》(1939)描写的约德祖孙三代是其中的一户,他们被资本家的“拖拉机”赶出了俄克拉亥马,变卖了全部家当,换来一辆破旧汽车,一家十三口向西部逃荒。在途中,老一代经不起劳累,相继去世;年轻的吃不了苦,中途离散,他们到了“黄金的西部”,只剩下八口。但加利福尼亚并非“淘金天堂”,大批劳动力的到来使资本家肆无忌惮地压低工资,警察与民团又以种种借口对他们进行刁难和勒索。可是为求生存的农工们并不气馁,他们互助友爱,同舟共济,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作者笔下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富有极大的感染力。凯绥是一个牧师,随约德一家人逃荒。他在大批农民受尽压迫奴役的事实面前,渐渐怀疑自己所宣传的宗教教义。等到他目睹警察暴行之后,他才懂得穷人团结组织的意义。他积极组织罢工斗争,虽然不久他被警察打死,但他所宣传的道理却教育了许多人。

  约德是受到凯绥鼓舞的一个,他是约德一家老小的主要劳动力。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凯绥被警察打死,他就打死那个警察。他通过斗争领会到许多真理,体会到“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的灵魂,只是大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他下决心走凯绥走过的道路,表示“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

  小说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约德的母亲。她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用言语和行动来激励儿女们。奶奶死在车上,是她用惊人的毅力陪伴着尸体。约德打死警察后,她支持他的行动,将仅有的七元钱交给他叫他去逃生。她的心胸广阔和伟大,在深重的灾难面前还鼓励儿子:“有钱人即使发了财还是要死……我们的路倒是越走越宽广。”

  《愤怒的葡萄》是一部出色的社会小说,它真实、及时、典型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写出了新一代年轻人反抗情绪的增长,体现了人们对那种使之贫穷化、奴隶化的不公正制度的必然愤怒。小说以巨大的真实性获得群众的好评,它在俄克拉亥马的发行量超过了最畅销的小说《飘》,许多读者认为小说真实可信。196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为斯坦贝克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提到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的观察”,这个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来自 《愤怒的葡萄》。

  1947年,斯坦贝克的另一部优秀小说《珍珠》问世。这个中篇小说是根据墨西哥的一个民间传说改编的,一个普通的奇闻轶事变成了一篇控诉金钱罪恶,描绘劳动人民受欺侮的一部血泪史。印第安渔民奇诺因无钱给小孩治病,到大海去采珍珠,偶尔捞到了一颗硕大无比、明亮匀称的珍珠。他满以为自己的一切愿望都可以实现了。可是伴随珍珠而来的是人们对他的珍珠的觊觎与争夺。奇诺本人受到袭击而受伤,渔船被砸坏,房子被烧毁。他到镇上去出售,珠宝商们串通一气狠压价格。他被迫带着妻子、儿子逃亡。一路上遭到伏击和追捕,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夺枪打死追捕者,可是他的儿子却死在这批强盗的枪口之下。他和妻子沉重地走回海边,把珍珠扔进了大海。他一个人毕竟战胜不了比他强大得多的罪恶势力,但他决不向他们屈服。

  在这个期间,斯坦贝克还写过一些反法西斯作品。二次大战期间,他作为战地记者,到过欧洲战场。他晚年的作品有《烈焰》(1950)、《伊甸园的东方》(1952)、《晦气的冬天》(1961),艺术水平和思想水平较战前作品逊色。

  作为三十年代美国文坛上崛起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斯坦贝克的小说大都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后期作品则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他的创作背景往往是广阔的农村,他的创作主题通常是有关人类苦难和人类尊严的严肃现实问题。只要正义、平等的制度未在全球普遍实现,那未斯坦贝克的这些作品就有永久存在的价值。

  批评的世纪

  二十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而现代美国文学的发展又与现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休戚相关。不少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同时是文学批评家,而许多颇有建树的文学批评家也从事小说或剧本的创作。

  1901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首先设置了美国文学教授一职,这标志着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不再被视为仅仅是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可是美国文学批评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处于“游击战”的状态,第一次大战前有地位的批评家寥寥无几,批评家们对作家和作品的评价采取零打碎打的方针,或是注意了文学与社会、文化变革的关系而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

  文学批评的启蒙人物乔尔·伊莱亚斯·斯宾加恩(JoelElias Spingarn,1875—1939)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和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新批评》一书中强调以美学原则作为判断文学作品的基础和依据,批评家必须学会既了解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道德之间的差异,又懂得提如何在批评中使它们在本质上统一起来。

  范·魏克·布鲁克斯(VanWyck Brooks,1886—1963)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文学批评,是一个有影响的批评家。他在代表作《美国的成年》(1915)中对美国文学采取充分肯定的立场,认为美国社会的清教徒主义传统对美国文化起着破坏作用,认为清教徒主义过分强调了物质的价值而忽视了生活的美学侧面。他热情地称赞惠特曼所继承的自由民主精神为最真切的美国精神,力求从美国文学的发展中找到根本的动力和思想。

  布鲁克斯毕生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对于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的偏爱使他对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产生了偏见。他的主要问题在于回避矛盾,主张调和对立面。否认美国文学作品有高雅和低俗之分,脱离了自己所处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图回到人们都与世无争的极乐净土中去。

  埃德蒙德·威尔逊(Edmund Wilson,1895—1972)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就结识了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年轻作家,后来对他们的作品都作过十分中肯的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曾赴法国参加军队救护队,他跟同时代的多斯·帕索斯和海明威一样用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失望与愤懑,出版过诗歌散文集。但他的建树主要在文学评论方面。《阿克瑟尔的城堡》 (1930)介绍评述了造就现代象征主义派代表作家乔伊斯和艾略特等人的全部文化背景,指出了他们的共同倾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书一直是了解现代象征主义文学最权威的入门作品。

  三十年代,威尔逊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伤痕与弓》(1941)是一部从文化、哲学和历史的角度,对文学进行解释,对作家进行评价的论文集。

  《爱国主义的血块》(1962)属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文学研究的力作。威尔逊曾用“人道主义”来概括自己的创作。他的“人道主义”所关心的是贫困中的下层人民。他的文学评论涉及当今社会里的作家和读者,当今时代的思想活动,充满生活气息,今天读来也同样令人感到清新流畅。

  亨利·路易斯·门肯(Henry Louis, 1880—Mencken1956)是一位锋芒毕露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与人合作创办了《美国信使》杂志,以该杂志为阵地激烈地批评了美国所谓“民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缺陷,指出美国在文化上所表现出的贫困。同时门肯又坚决主张摆脱欧洲对美国的“保护”,建立起本国的文明。在文艺方面,门肯提倡创作自由,反对种种清规戒律,认为“作家有描绘他周围生活的自由,他怎么看就怎么写,他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他的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都曾给与同时代的人以深刻的影响。他支持当时遭到攻击的新作家德莱塞,对辛克莱·刘易斯、詹姆斯·卡贝尔和舍伍德等青年作家多所提携一时间,门肯简直成了美国文学批评界的领袖人物。“新人文主义”

  二十年代,“新人文主义”流派在美国文学批评界逐步形成。新人文主义者继承了十六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人文主义传统,所以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学派”。欧文·白壁德(IrvingBabbitt,1865—1933)和保尔·艾尔墨·莫尔(Paul ElmerMore,1864—1937)和诺曼·福斯特(Norman Forster,1887—1972)是“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

  新人文主义批评家主要从道德和宗教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他们注重作品的内容,反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可以变得完美无缺的观点,以及自然主义关于人在社会和环境力量前无所作为的观点。文学对于新人文主义者来说是一种道德上的力量,或者说是近乎“世俗宗教”。然而,他们的文学批评几乎不涉及作品的美学价值。1929年底,在美国文坛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新人文主义的论战,“新人文主义”学派的保守观点受到了包括“新批评”学派艾伦·泰特等人在内的一批评论家的尖锐批评。

  左翼文学批评

  经济危机期间,在许多作家向左翼阵营靠拢的同时,文学批评也出现了新的局面。许多批评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他们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入手,着重评价文学作品是如何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的。例如V·F·卡尔弗顿所著的《更新的精神》(1925)、《美国文学的解放》(1932),格兰维尔·希克斯的《伟大的传统:对南北战争以来美国文学的理解》(1933)以及高尔德与人合编的选集《美国的无产阶级文学》 (1935)等,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

  迈克尔·高尔德 (Michael, 1894Gold—1967)自 1926年主持《新群众》杂志的编务以来,把美国文学界的进步人士团结在杂志的周围,使其成为美国左翼运动的一个堡垒阵地,为美国进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1934年起,他在美国共产党机关报《工人日报》上开辟了《改造世界》的专栏达十五年之久,他的绝大部分深刻、尖锐、发人深省的短评、杂文和散文小品都是在这一专栏中发表的。他始终努力把敏锐的目光指向社会,把引导人们如何去认识这个社会当作自己的责任。《改造世界》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改造世界》(1937)和《空心人》(1940)两部书即是这个专栏作品的结晶。

  高尔德在为数可观的文艺评论中,坚持了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进步方向;同时,他还是“约翰·里德俱乐部”的创始人,参预了美国作家协会的发起组织工作,并同许多作家如德莱塞、辛克莱、斯坦贝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