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 >

第7章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第7章

小说: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命的猴子作为食物充铮6廖薷卸餍牡匾允坊鞔蚰呛镒拥耐贰H欢腥坏廖抟凰坎_恨地默默忍受头上的伤痛,而且继续帮那人脱离野兽的威胁。通过在树上跳跃,它以滴血的方式为那人指出一条走出森林之路。'
  三、为了解说具有忍辱的菩萨是绝不放弃只说真实话 的修行,即使是被他人错误与丑化地形容他时。
  四、因为佛陀要在解说无我观法之后,再解说法忍观 想法47(Dhammanijjhanakkhanti)。
  
  (8) 在真实之后即举出决意:
一、 因为真实通过决意而达到圆满。对于一个决意只说真实话的人,即使在受到生命威胁时也绝不动摇。
二、 为了在解说真实之后,指出菩萨对自己的誓愿的坚决与不动摇之责任感。
三、 为了解说只有已了解有关波罗蜜之人才有能力修习与圆满波罗蜜。而已了解真谛(如实知见诸法)的人才能决意地修习诸波罗蜜,在面对种种对抗力时也毫不犹豫地圆满它们。

  (9) 在决意之后即举出慈:
一、 因为慈心有助于生起决意为他人之福利而奉献。
二、 为了在解说决意行善之后,指出如何才能真正地为他人带来福利。(决意修习波罗蜜的菩萨的心时常安住于慈爱。)
三、 因为只有已具备坚决与不动摇之决意于为众生的福利奉献时,菩萨才能以慈心平稳地实践他的悲愿。
  
  (10) 在慈之后即举出舍:
一、 因为舍净化慈。(只修慈而不修舍是可能被戴上慈心面具的欲欲欺骗的。)
二、 为了指出如何在助人反受他人伤害时保持舍心。(菩萨带着慈爱的心为众生之福利而奉献,他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原谅众生对他所做出的一切伤害。)
三、 在解说如何修习慈心后,再指出如何修习从慈心中更上一层的舍心。
四、 为了指出菩萨对祝福他的人也能保持平稳舍心之非凡修养。
  
  我们的导师世尊即以上述的适当次序解说十波罗蜜,是本着开示的原则,而不是随便与错乱的排列。
  
第五篇:什么是波罗蜜的相、
作用、现起与近因?
  首先我们先解释何谓相、作用、现起与近因。之后我们再讨论十波罗蜜的定义、涵义和它们共同与个别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只有通过直接观照每一个究竟名法(paramatha…nama)和色法(paramatha…rupa)之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才有可能证得超越我见(atta…ditthi)的智慧。同样地,只有在了解十波罗蜜共同与个别的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之后,我们才会对它们有明确的认识。因此,经典常对波罗蜜做出这四方面的解释。
  相(lakkhana):注疏提供的定义是: “Samabbam va sabhavo va; dhammanam lakkhanam matam。”
  相有两种:
一、 共相(samabba)是共有的;
二、 特相或自性相(sabhava)是某一法特有的特别素质,而不与他法共有。
  
  '例如色法中的地大(pathavi)有两种相;即是:
  (a)  无常、苦、无我;
  (b)  硬。
  其中(a)是与其他三大(水、火、风)共有的共相,而(b)硬则是地大专有的特相,而不与其他三大共有。
  
  作用(rasa):也作味。注疏提供的定义是: “kiccam va tassa sampatti; rasoti paridipaye。”
  作用有两种:
一、 执行作用(kicca rasa)是实行的作用;
二、 成就作用(sampatti rasa)是获得成果的作用。
  
  现起48(pacupatthana):注疏提供的定义是:“phalam va paccupatthanam…upatthanakaropi va。”
  当人们对某法(心之目标)深入观照时,在他的心中会呈现出:一、有关那法的本质;二、有关它的作用;三、有关它的原因;四、有关它的成果。现起是指有关法的本质、作用、原因或成果,当中任何一个呈现在他心中。
  近因(padatthana,也作足处):注疏提供的定义是: “Asannakaranam yam tu; padatthananti tam matam。”──「导致某个究竟法生起的最接近原因。」
  那么,十波罗蜜的上述四个素质是什么呢?答案是:首先这十波罗蜜皆共有:
一、 援助众生为相。
二、 提供援助给众生为执行作用,或不犹豫地修习波罗蜜为成就作用。
三、 现起是呈现在修行者心中,希望他人获得福利之本质,或佛果。
四、 近因是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以下是个别波罗蜜的定义与专有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1)  布施波罗蜜(dan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舍思,是愿舍弃自己本身和所拥有的身外物给他人的舍思。(思的巴利文是cetana,是一个心所法,业力即是由它产生。)
一、 它的相是舍弃。
二、 作用是消灭对布施之物的执着。
三、 现起是呈现在修行者心中的不执着,或是获得财富与投生至善界。
四、 近因是可供布施之物,因为只有它存在时,布施才可能发生。
  
  只有在透彻地明了这四个共有与四个专有的素质之后,才是真正地认识了布施波罗蜜。如此则能明确地掌握到布施是具有舍弃相的行为;同时它有消灭使施者执着布施之物的贪欲的作用;也有不执着或获得财富与善界的现起;而其近因则是可供布施之物。对其他波罗蜜也应当能够如此掌握。
  
  (2)  持戒波罗蜜(sil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善身语业。根据论藏的定义则是离心所(virati cetasika)与实行当行之善的思心所(cetana)。
一、 它的相是不让身与口为恶,而保持它们行善;它的另一个相是作为一切善业的基础。
二、 作用是防止道德沦落(即防止造三种恶身业与四种恶语业),它也有帮助获得无瑕疵、无可批评的完美道德之作用。
三、 现起是身与语的清净。
四、 近因是惭(hiri,羞于为恶)与愧(ottapa,害怕为恶)。
  
  (3)  出离波罗蜜(nekkhamm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出离心识(vibbana)与心所(cetasika)。出离是指在感受到「欲乐目标」或「事欲」(vatthukama)、「烦恼欲」(kilesakama)与其他生命界的不圆满之后所生起的舍弃欲界之愿。
一、 它的相是舍弃欲欲(对欲乐的欲求)与欲界。
二、 作用是看透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
三、 现起是远离欲欲与欲界。
四、 近因是悚惧智(samvegabana)。
  
  (4)  智慧波罗蜜(pabb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透视诸法之共相与特相的心所。
一、 它的相是透视诸法之实相,或是毫无错误地观照目标的共相与特相,有如一个熟练的射手一箭即射中红心。
二、 作用是有如灯般照明其目标(驱除掩盖事物之本质的黑暗愚痴,moha)。
三、 现起是不混乱,有如向导为迷失在森林中的旅人引路,或是对目标不再愚痴的成就。
四、 近因是定力或四圣谛。
  
  (5)  精进波罗蜜(viriy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为众生之福利所付出的身与心之努力。
一、 它的相是奋斗(吃得苦)。
二、 作用是支持与提升跟精进同时生起的素质,令它们不会在行善的努力上松弛下来。
三、 现起是对抗有损害善业的昏沉、无心力。
四、 近因是悚惧智(samvegabana),或八精进事(viriyarambavatthu)。
   
  (悚惧智是对生、老、病、死、轮回、恶道的危险之惧怕而形成的智慧。)
  八精进事:八个助长精进的因素,两个关于维修工作;两个关于远游;两个关于生病和两个关于食物。
  两个关于维修的因素:
一、 某人可作此想:「我需要修补袈裟。那时我将难以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世尊的教导。我必须在还未修补之前更努力修行。」
二、 在修补之后,他想「我刚完成修补工作,修补时我不能专注于世尊的教导,现在我应更努力修行来补救这损失。」
  
  两个有关远游的因素:
一、 他想:「我必须远行,在旅途上是难以专注于佛陀的教导的。我必须在远行之前更努力修行。」
二、 远游之后,他想:「我刚完成远行,远行时我不能专注于佛陀的教导,现在我应更努力修行来补救损失。」
  
  两个有关生病的因素:
一、 刚生小病时,他想:「我感到不适,这病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我必须在它还未变得更糟之前努力修行。」
二、 复原之后,他想:「我刚刚病好,它任何时候都可能再来。我必须在旧病未复发之前努力修行。」
  
  两个有关食物的因素:
一、 当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时,他想:「刚才托钵只得到一点食物,吃得少可保持身轻体健不昏沉,我应即刻努力修行。」
二、 当获得足够的食物时,他想:「充足的食物给我精力修行,我应即刻开始努力。」
  
  以上是八个激起精进力的因素,与这八个因素对立的是八懈怠事(kusitavatthu),即:
  当某人需要做维修工作时,他想:「这将使我感到疲倦,我应在未修补之前先好好睡上一觉。」当他有远行时也作此想。当稍微感到不适时,他即埋怨身体虚弱而去睡大觉;当吃得饱时他只管打瞌睡,因为肚子太重了。当修补完毕或刚远行回来,或是刚病好,或吃不饱,他就发牢骚,说:「我很累,我要休息。」如此,愚痴的人为自己多找藉口而不努力修习善法。
  八精进与八懈怠事记载在《长部?巴帝迦品?僧吉帝经》(Digha Nikaya; Pathikavagga; Sangiti Sutta)里。
  
  (6)  忍辱波罗蜜(khanti)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忍受他人恶待自己的忍耐力。(根据论藏则是在忍耐的时候生起以无瞋为主的心所与心识。)
一、 它的相是耐心地忍受。
二、 作用是克服喜欢与厌恶的事物的影响力。'对于无忍耐心的人,在遇到喜欢的事物时贪欲即生起;遇到厌恶的事物时则不喜欢或生气。如此,他已被可喜与不可喜的事物打败。具有忍耐心的人在面对贪和瞋时能够稳立不倒与不受影响。因此忍辱足以克服任何感官的目标(六尘)的影响力,包括可喜与不可喜的事物。'
三、 现起是耐心地接受可喜与不可喜的事物,或是不与它们对抗。
四、 近因是如实知见诸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7)  真实波罗蜜(sacc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而只说实话及言而有信。'根据论藏则是离心所(virati…cetasika),或思心所(cetana…cetasika)或是慧心所(pabba…cetasika),这有视情况而定。'
一、 它的相是诚实不欺的言语。
二、 作用是指明事实。
三、 现起是圣洁、美妙。
四、 近因是身、语、意的清净(诚实)。
  
  (8)  决意波罗蜜(adhitthan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行善毫不动摇之决心。'根据论藏则是下定决心时所生起的心识与心所。'
  一、它的相是修习波罗蜜、舍离(caga)、善行(cariya) 之不动摇决心。
  二、作用是克服与菩萨行对立的恶法。
  三、现起是修习菩萨行之坚贞不移。
  四、近因是菩萨行(波罗蜜、舍离、善行)。
  
  (9)  慈波罗蜜(mett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为众生之福利与快乐所做的奉献。根据论藏则是无瞋心所,adosacetasika。
一、 它的相是希望众生富有与快乐。
二、 作用是为众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九个瞋恨的因素。
三、 现起是平静、友善。
四、 近因是视众生可接受的一面。(若视众生为不可接受,慈心是不可能生起的。)
  
  (10)  舍波罗蜜(upekkha)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对一切可喜与不可喜之法采取平衡与不分别的态度,舍弃爱与恨。'根据论藏则是中舍性心所。'
  一、它的相是对爱与恨采取中立的位置。
  二、作用是减轻爱与恨。
  三、现起是减轻爱与恨。
  四、近因是自业智(众生是自己所造的业之主人)。
  
  以上每一个波罗蜜的解释皆有「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这一个合格标准。这两个基本素质时时刻刻皆存在于菩萨的心流中,而只有以它们为基础的布施、持戒等才是真正的波罗蜜。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简短的说,它们是:
一、 至上愿(abhinihara);
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三、 四佛地(Buddhabhumi);
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
五、 省察智(paccavekkanabana):观察不布施等的坏处和布施等的好处;
六、 十五种行(carana)、五种神通(abhibba)及它们的组成部份。
  
至上愿
  至上(abhi)是指正等正觉。愿(nihara),是指朝向,或意向;由此至上愿即是愿得正等正觉。
  在第一次被授记成为菩萨时,修行者必须具备八个条件,即:
一、 他必须是人;
二、 必须是男人;
三、 修行已圆满至可在那世成为阿罗汉;
四、 遇见在世的佛陀;
五、 出家;他必须出家为比丘或是一位相信业报的修行者;
六、 圣洁成就;他必须拥有四禅八定与五神通;
七、 增上行;极强的诚意,不惜为佛而牺牲自己的性命;
八、 极深之欲;极强的善欲,不畏艰难地去成就佛果。
  
  当具备以上八个条件时,至上愿才有生起的条件。其时,菩萨即会不必受任何人指点之下如此思惟(如须弥陀隐士):
  「当我脱离苦海之后,我必须渡脱众生;当我得以解脱娑婆世界之锁后,我必须渡脱众生;当我成功克服六根后,我当教导众生克服它们;当我消灭内心烦恼之烈火后,我必须去平静众生有如在火中燃烧之心;当我证得涅槃最美妙的寂静后,我当与众生分享此乐;当我消灭自己的三种生死轮回之火49后,我当消灭焚烧众生之火;当我清除自己的烦恼之后,我当使众生获得清净;当我证得四圣谛之后,我当把它教给众生。(简而言之,我当为成佛而奋斗,再去解救众生。)
  (没有具足八条件的这类思惟并不是至上愿。)
  如此,成佛之愿这大善心(mahakusalacitta)及其心所则连续不断与强烈地生起。这发愿成佛的大善心与心所即是至上愿,也是十波罗蜜的基础。
  事实上,只有至上愿生起之后,他才能被佛陀授记为菩萨。被授记之后,「波罗蜜思择智」即会顺序发生,再决意修习诸波罗蜜至圆满。
  至上愿的相是内心倾向于正等正觉;作用是发愿成佛与希望成佛之后解救众生,让他们得证涅槃;现起是菩萨行的根本条件;近因是大悲心(或是主要的辅助条件已达到圆满。有关方面过后将会讨论。)。
  至上愿的目标是不可思议的佛果与无边世界众生的福利,因此是波罗蜜、舍离(caga)、善行(cariya)这些菩萨行的基础,也是拥有无比力量的最崇高善法。
  简短地分析此特别力量:
  在至上愿生起的那一刻,菩萨即已准备好进入「大菩提乘行道」(mahabodhiyana…patipatti)。他已肯定将在未来成佛。在至上愿生起之后,这一切已是不退转的了,因此他被称为菩萨。(当一个人还未具备至上愿时,他还不配被称为菩萨。)
  从那一刻开始,菩萨完全倾向于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