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背后的讲坛-伏尔泰与卢梭的文学创作-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这还是卢梭的思想在作怪。在卢梭看来,婚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婚姻是一种美德的体现,而美德又是与他所说的自然状态相适应的。而且,在当时卢梭还写过一本书,在书中肯定了人类的婚姻关系。当然,卢梭的这种思想是有感而发的。当他目睹了上流社会的人们以损害婚姻关系为代价来寻欢作乐时,他的这种思想无疑是对那种淫乱的男女关系导致的道德风尚的沦丧的一种纠正。但是,当他把婚姻关系笼统地作为一种他所特指的合乎自然,又把不侵犯别人的婚姻笼统地当作了一种美德时,他似乎就陷入了一个怪圈:爱情是自然的,婚姻也是自然的,二者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所以圣·普乐和朱丽爱得死去活来是自然的,他们没有以自己的行动损害朱丽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因此,痛苦是他们必然的选择,悲剧是他们合理的结局。然而,当卢梭强调爱情的自然时,他似乎忘了自然的婚姻必须以自然的爱情为基础,这是一个最自然的前提,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却是最大的不自然。在此基础上,损害这种不自然的婚姻关系就是合乎最高的道德原则,即自然原则。
不过,尽管由于卢梭本人的矛盾使《新爱洛绮丝》显得阴郁、沉闷、充满了浓烈的感伤色彩,但是,它在当时的反响仍是巨大的,因为从这部作品里,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感情的烈火的燃烧。在这种烈火里,虚情假意的贵族文学现出了它的原形。
贵族文学是贵族阶级生活的产物。十八世纪法国贵族阶级的生活极为腐朽靡烂,最高统治者从摄政王、路易十五到玛丽·安东尼奈特 (王后,路易十六之妻),其骄奢淫佚、放荡不羁都是闻所未闻的。贵族因此竞相效尤,奢侈享乐、淫乱靡烂之风弥漫整个上流社会。在这种风气下,为贵族阶级享乐生活服务的精致的烹调术、舒适的房屋建筑、肉感鲜艳的室内装饰,纤巧轻灵的罗珂珂雕刻都大为时髦;给那些闲得发愁、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提供精神享受的文学产品也应运而生,且品种繁多,花样不断翻新。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为贵族上流社会提供了精致的文学食品的是普莱服和马利伏,他们的作品全都是以贵族男女关系为题材的。普莱服的小说以同情和感伤的笔调写任意出卖肉体和灵魂的荡妇,故有“感伤小说”之名;马利伏的喜剧和小说专写贵族男女勾搭、结交过程中的互相探测、互相挑逗、打情骂俏的心理,被称为“心理分析喜剧”和“心理分析小说”。此外,更有笔调猥亵、趣味病态的色情文学与他们二人遥相呼应。文学本来是清白的,可是文学却在贵族的把玩中变得肮脏一片了。
所有的文学都是以表达感情为前提的,贵族文学所不例外。但是由于贵族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的文学,所以里面传达出的感情也是病态的。然而,这样一种感情却被贵族视为文明的典范。在他们看来,一切高尚细腻的感情,特别是爱情,都是文明的产物。只有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产生爱情这种精致的情绪。女人是在穿上了女人的衣服之后才成其为女人的,在这之前她只能算是女性,而没有女人又谈不上有爱情。因此,当时的许多人相信,只有为爱情蒙上一层面纱,才能让它变得高尚起来,使它更有价值;越是用委婉、含蓄、隐晦的言辞把它包藏起来,它才越显得细致、精致。而这样一种感情和感情表达方式在马利伏等人的作品中又有了最完美的体现。他们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在交谈过程中总是一个追一个逃,一个进一个退,充满了隐晦、含蓄、模棱两可的言辞,隐约地讲出心事,轻声地发出叹息,以符合传统,也就是符合文明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相思病。在卢梭看来,这种讲究的谈吐、伪装起来的温情脉脉所表达出来的爱情,这种高雅的礼仪培植出来的爱情,这种精致的文明修饰出来的爱情,是矫揉造作、极不自然和滑稽可笑的。他认为爱情和所有的一切一样,也应该处于自然状态。处于这种自然状态的爱情是猛烈的、火山爆发似的,而绝不是马利伏笔下跪着的恋人去亲吻手套尖时,还不忘记使自己的姿态保持优美。
所以,在《新爱洛绮丝》中,卢梭用诗意的笔调描绘出了贯穿在男女主人公身上的那种健康的、神圣的、自然的感情:圣·普乐尽管有骑士的品质和美德,心中的感情炽热得却象烈火。当他在克拉伦斯树林里第一次亲吻朱丽时,引起的是触电般的感觉和感情的大火;当朱丽俯身回吻圣·普乐时突然昏厥,而这种昏厥又完全不是马利伏作品中那种卖弄感情式的昏厥,而是猛烈的感情在健康、纯真的少女身上所引起的强烈反应。
真正的感情在《新爱洛绮丝》中爆炸了。它向文明的社会发出了挑战,它对畸变的趣味进行了清算,它让那些高雅和细腻杂交而成的爱情怪胎在自然的爱情面前害羞、嫌丑、无地自容。也正是这种纯洁的、自然的感情,激发了当时许多人的健康情趣,复活了他们被层层掩埋起来的感情。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小说在当时反响也是空前的,许多读者在阅读它时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甚至因为这部小说,卢梭还引起了许多妇女的好感,她们深信卢梭写的就是他自己的历史,他就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她们想去卢梭那里看看朱丽的肖像;她们深信,“一个人不可能把他没体验过的情感写得那么生动,也只有根据自己的心灵才能把爱情的狂热这样地描绘出来”。
对此,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在这一点上,人们想得是对的,的确,我这部小说是在最炽热的心醉神迷中写出来的;但是人们以为必须有实在的对象才能产生出这种心醉神迷的境界,那就想错了:人们绝对意识不到我的心能为想像中的人物燃烧到什么程度。”
由此看来,这部小说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作者在这部书中投注了一种激烈的感情。正因为卢梭把他自己那种自然人的感情移植到了他们所想像的两个人物身上,才使得全书通篇激情汹涌,逼人心魄。
不能忘记的是这部小说还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情景交融。
路易十五和摄政时期,无论是在贵族文学中还是在贵族们的现实生活中,客厅和花园都是他们谈情说爱的最好去处:在花园的林荫小道上,在客厅寂静的角落里,高雅的绅士和轻薄的贵妇人,装扮成小丑和小丑的情妇,调情卖俏、浪声软语。这是他们的化装舞会,这也是他们表达爱情的理想之所。而客厅和花园也就成了他们的装饰感情的风景。自然,那种精巧的室内布置,那种典雅的亭台楼阁与他们那种纤细的感情和乖巧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和谐的。但是,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话,那只是一种缺少生机、缺乏活力的情景交融。
在法国文学中,是卢梭首次使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走出了户外,走进了真正的大自然中。为了避免繁琐,现在,就让我们看着著名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是怎样描绘卢梭笔下的取景地吧。
卢梭的雕像今天耸立在日内瓦湖南端狭长部分的一个小岛上。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地方之一。从这个小岛上过去,再过一道桥,就可以看到罗纳河激起白色的泡沫奔腾湍急地从湖里流出去。再往前走几步,可以看到它白色的急流和阿尔夫河灰色的雪水汇合在一起,两条河并排地流着,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在远处,在两座高大的山岭之间,可以看到顶上覆盖着白雪的勃朗峰。傍晚时候,当这两座山岭的色彩暗下来时,勃朗峰的积雪皑皑,就像白色的玫瑰。大自然仿佛把一切形成对比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即使在最暖和的季节,当你走近这灰色的泡沫四溅的山间急流时,空气会变得冰一样地凉。只要再走一小段路,在一个避风的角落,你会感到夏天那样热,再往前几步,你可能碰到严酷的秋天,迎面吹来刺骨的寒风。人们很难想像这里空气清凉的程度和风的强度。只有太阳和夜空闪烁的星星使人想到这是南方。这里的星星不像北方那样,亮晶晶地嵌在遥远的天上,而像是松松地悬在空中似的;而空气吸起来使人感到是一种浓郁的有份量的东西。
由湖上坐船到维卫,在这个市镇后面的阿尔卑斯山麓是一片片树林和南国的葡萄园。在湖的那一边,矗立着蓝色的巍峨陡峭的悬岩,阳光照射在山腰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图样。那儿的水也不像日内瓦湖水那样靛蓝。在晴朗的夏天船行在湖上时,湖水灿灿发光,就象嵌着金钱的蓝缎子。这儿简直是一个仙境,一个梦境,高大的群山在天蓝的湖水上投下暗蓝的影子,明艳的太阳给天空抹上了富丽的色彩。船再往前行就到了蒙特里厄,这里西龙石堡一直伸延到湖里,这是一所监狱,中世纪暴虐的统治者曾在这里设置了种种残酷的刑具。这个发生了种种野蛮恐怖行为的地方却位于如此秀丽迷人的景色之中。这里湖面更加宽阔,风景不那么独特,气候比维卫更有南方特点。天空、阿尔卑斯山和湖水融成一片神秘的蓝色。从蒙特里厄向克拉兰走去,可以在栗树林停一停,这地方现在仍叫作“朱丽林”。这里是一块高地,从这里可以看到蒙特里厄隐蔽在湖湾里。你只要向四周望一望,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对自然的热爱从这里一直传遍整个欧洲。这里是卢梭的家乡,是他 《新爱洛绮丝》的取景之处。
我们知道,卢梭一生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是他心灵唯一的真正的故乡。而在卢梭的眼中,大自然并不是由一堆无知无觉的物件拼凑而成的死的世界,而是真正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的所在。白云的游动、湖水的波澜、树林的低语、虫鸟的鸣叫,构成了一个丰富、完整、和谐的空间。而由于它们远离尘世的喧嚣,摆脱了文明的污染,所以,它们的所有行为都是服从着自己心灵的意愿的,它们是一群鲜活、自然、蓬勃、纯洁、善良的生命,它们因此也就成了卢梭最理想的精神寄托之所。而大自然似乎也就是因为有了卢梭才呈现出了它的全部魅力。“别去谈论别人,还是谈谈大自然吧”,这是卢梭晚年经常和他的朋友说的一句话。在这里,卢梭仿佛在说,人与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人已被文明糟蹋得一无是处了,只有在自然那里才能找到一个纯净的空间。而能够与这种纯净的空间融为一体的只能是自然人。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的前提,卢梭才在《新爱洛绮丝》中把他的男女主人公放到那么大的一个空间里,让壮美与柔美与他们作伴,让高山与湖水为他们传情。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放飞自己的感情,而这样的感情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有坚实的依托。自然的人,自然的物,自然的感情就这样和谐共处,组成了一个完美、纯净的世界。
因此,这是一种真正的情景交融。只有在卢梭那里,只有在一个崇尚自然、理解自然、委身于自然的自然人那里,这种真正的情景交融才会出现。当我们现在愈来愈生活在一个被文明(当然不是卢梭意义上的文明)所组装起来的空间中的时候,当我们愈来愈习惯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了的时候,当我们的感情愈来愈被冰冷的理性打磨得那么精致那么纤细的时候,回忆一下卢梭,我们不是也能获得一些遥远而温馨的记忆,领略一下纯朴和粗犷的涵义,修补一下我们那将要枯萎了的生命吗?
三、把儿童当成儿童
1762年,卢梭出版了他的第二部哲理小说《爱弥儿》,它的副标题是《论教育》。此书一出版,立刻遭到焚毁的厄运,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许多国家;也就是因为这本书,卢梭被骂作是“无神论者”、“上帝的敌人”而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那么,为什么这本书就那么让封建统治者和教会胆战心惊呢?而且卢梭本人也是信奉宗教的,他始终承认上帝的存在,为什么他又被说成是上帝的敌人呢?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能在《爱弥儿》中找到答案。启蒙思想家梅叶曾经说过:政府和教会是朋比为奸危害人民的匪徒。这种说法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当时摆在启蒙思想家面前的任务主要只有两个,其一是砸烂君权,其二是捣毁神权。如果说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的锋芒是直接指向了君权,那么《爱弥儿》却是直接指向了神权——因为《爱弥儿》中讨论是教育问题,而教育从来就是教会的世袭领地。这样看来,卢梭的 《爱弥儿》是真正击中了教会和政府的要害,所以他们恐慌了。
《爱弥儿》第四卷的题目是《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在这一卷里,卢梭通过牧师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宗教观、上帝观。
在《忏悔录》中,卢梭坦白地说他从来没有离开宗教,但他又是“常常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宗教”的。从《爱弥儿》第四卷里,我们看到了他所理解的上帝。实际上,卢梭心目中的上帝是不同于基督教的那个上帝的。他反对把上帝说成是人格化的神灵,但是他认为要回答上帝究竟是怎样的,又超出了人的理智能力:“他是否创造了物质、身体、灵魂和世界,我可不知道。创造的观念在我是模糊的,是我的智力所不能理解的。”他认为只能通过认识自然的秩序,去推想上帝是君临宇宙的最高绝对存在。他声称,我把所有一切的书都合起来,只有一本书是打开在大家的眼前的,那就是自然的书。正是在这部宏伟著作中我学会了怎样崇奉它的作者。所以,他明确指出,他所赞同和阐述的,“就是以自然宗教为限”。
由此看来,自然就是他心中的上帝,因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在《新爱洛绮丝》中卢梭对大自然的风光进行了那样动情的描绘,为什么在《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由》中又继续赞美了庄严灿烂和自然景色。大自然,是贯穿在卢梭作品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与此相对应,当他对自己的自然宗教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肯定之后,又把矛头指向了基督教的上帝,“这种宗教的神是最不公正的,是最残忍的暴君”,而基督教义的最不公正之处,就在于它的违背自然。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清楚了《爱弥儿》与它的主人遭遇厄运的原因了。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爱弥儿》。
《爱弥儿》与其说是一部长篇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长篇论著。作为小说,它的故事是简单的,甚至简直就可以说没有故事。全书共分五卷,前四卷叙述爱弥儿从初生到成年的四个时期的年龄特征、成长过程和对他应进行的教育,末卷叙述了对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最后爱弥儿与苏菲在一个荒岛上结婚,组成了家庭。
很显然,这部小说的重点是在论教育上的。全书贯穿着两条鲜明的线索:一是回归自然,一是发展天性。这也是卢梭始终贯一的主张。
从理论基础上来看, 《爱弥儿》是以性善论对封建统治者、特别是天主教义一向标榜的原罪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否定。原罪论肯定人的天性恶劣,肯定压制天性和君主专制是合理的。而在《爱弥儿》中却完全相反,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而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尊重人首先就要尊重人的天性,其次是顺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