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南传大般涅槃经 >

第7章

南传大般涅槃经-第7章

小说: 南传大般涅槃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  「阿難,有四種人應值得為之造塔,何者為四?
    「(1)正等正覺如來應值得造塔。(2)辟支佛應值得造塔。(3)如來的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4)轉輪拢鯌档迷焖
    「阿難,云何正等正覺如來應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為正等正覺如來的塔』之時,那將使很多人內心平靜及愉快。他們既得內心平靜快慰,於身壞命終之後能轉生快樂的天界。阿難,此為正等正覺如來應值得造塔的理由。
    「阿難,云何辟支佛應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為辟支佛的塔』之時,那將使很多人內心平靜及愉快。他們既得內心平靜快慰,於身壞命終之後能轉生快樂的天界。阿難,此為辟支佛應值得造塔的理由。
    「阿難,云何如來之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為如來聲聞弟子的塔』之時,那將使很多的人內心平靜及愉快。他們既得內心平靜快慰,於身壞命終之後能轉生快樂的天界。阿難,此為如來的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的理由。
    「阿難,云何轉輪拢鯌档迷焖咳羧四罴埃骸捍藶楣秸缔D輪王的塔』之時,那將使很多人內心平靜及愉快。他們既得內心平靜快慰,於身壞命終之後能轉生快樂的天界。阿難,此為轉輪拢鯌档迷焖睦碛伞
    「阿難,此為四種人應值得為之造塔。」

        ※         ※ 

13  爾時尊者阿難走入精舍,立於門楣,哭泣自念:『現在我還是一個聲聞,未獲道果,而慈愍的導師即將入涅槃!」
    爾時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阿難在何處?」
    「世尊,尊者阿難走入精舍,立於門楣,哭泣自念:『現在我還是一個聲聞,未獲道果,而慈愍的導師即將入涅槃!』
    於是薄伽梵語某一比丘說:「比丘,你稱我名告阿難說:『阿難師兄,導師喚你。』」
    「是,世尊。」該比丘回答說,遂走向尊者阿難所在處。到已,他告尊者阿難說:「阿難師兄,導師喚你。」
    「是,師弟。」尊者阿難回答說,遂走向佛陀所在處。到已,向佛作禮,退坐一面。
14  當尊者阿難就座後,薄伽梵向他說:「止止,阿難,不要自苦,也不要哭!是否我於往昔曾告訴你萬物實性如此,其與我們最親近者將要與我們分別隔離?當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離的必然性,不要其解離,此何可能?且必無此理。阿難,很久以來,以你的慈而善的愛行、愛語、愛念親近於我,永不更變及莫可計算,甚堪嘉獎。阿難,當自精勤,不久你也將獲得漏竟。」
15  爾時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於過去世正等正覺阿羅漢諸佛有忠盏氖陶邽橹T如來服務,正如阿難之對於我。而未來世若有人作正等正覺阿羅漢諸佛,亦有忠盏氖陶邽橹T如來服務,也正如阿難之對於我。
    「諸比丘,阿難為一智者,他知何時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外道及其信徒等去覲見如來是最為適宜。
    16  「諸比丘,阿難有四種希有特伲:握邽樗模俊怪T比丘,若有(1)比丘眾往訪阿難,郑б娽崴麄兂錆M欣悅,彼遂向之開示法要。他們對其所說充滿欣喜;當阿難默然不語,則諸比丘殊覺不安。
    「諸比丘,若有(2)比丘尼、(3)優婆塞、(4)優婆夷往訪阿難,郑б娽崴麄兂錆M欣悅,彼遂向之開示法要。他們對其所說也充滿欣喜;當阿難默然不語,則諸比丘尼等殊覺不安。
    「諸比丘,轉輪拢跤兴姆N希有特伲:握邽樗模
    「諸比丘,若(1)剎帝利、(2)婆羅門、(3)居士、(4)沙門等眾往郑мD輪拢酰P見後他們充滿欣悅,彼遂向之開示法要。他們對其所說充滿欣喜;當轉輪拢跄徊徽Z,則他們殊覺不安。
    「諸比丘,正如此,阿難有此四種希有特伲H舯惹稹⒈惹鹉帷炂湃炂乓谋娡L阿難,郑б娽崴麄兂錆M欣悅,彼遂向之開示法要。他們對其所說充滿欣喜;當阿難默然不語,則彼等殊覺不安。
    「諸比丘,此為阿難的四種希有特伲!

        ※         ※   

17  當其作如是語已,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請不要在此鄙陋小城,荒毀之地,證取涅槃。因為更有大城如:瞻波、王舍、舍衛、薩克陀、柯善必、波羅奈等,請薄伽梵於其中之一證取涅槃,彼處多諸富有的剎帝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信佛弟子。他們對如來的遺體將致敬仰。」
18  「止止,阿難,不應作如是語:此是一鄙陋小城,荒毀之地。阿難,往昔有一王名大善見。他是一正直之人,以正直御世,擁有七寶,征服全球,為四天下之主,并為人民保護者。此大善見王之首都名拘舍婆提,即在此拘尸那羅城。其城枺鏖L十二由旬,南北寬七由旬。
    「阿難,此拘舍婆提首都甚為廣闊繁榮,人民匯集,充滿各種食品,正如諸天之首都阿拉卡曼達,廣闊繁榮,民眾及諸天神薈集,各種食品充滿。阿難,拘舍婆提首都亦復如是。
    「阿難,此拘舍婆提首都日夜發出十種聲音,如:象聲、馬聲、車聲、鼓聲、手鼓聲、琵琶聲、歌聲、缽鐃缽聲、鑼聲及「吃、喝、嬉笑聲」。
19  「阿難,你去拘尸那羅通知該地的馬拉說:『瓦舍塔們,今晚更末如來將取涅槃,你們請自便,不要後來自責說:『如來在我們的鄉村圓寂,而我們失去最後覲見的機會。』
    「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他遂著衣持缽,有另一比丘作伴,走向拘尸那羅。
20  爾時拘尸那羅的馬拉正集於會廳商議公事。尊者阿難走向該會廳。到已,他告訴馬拉說:『瓦舍塔們,今晚更末如來將取涅槃。你們請自便!不要後來自責說:『如來在我們的鄉村圓寂,而我們失去最後覲見的機會。』
21  聞尊者阿難如是語已,馬拉們與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慘悽,中心憂傷,當一念及:「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他們或披頭散髮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而哭。
    爾時馬拉們與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慘悽,中心憂傷走向烏帕瓦塔那、馬拉的娑羅樹林尊者阿難的所在處。
22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思維:「若我許拘尸那羅的馬拉們一一向佛作禮,恐全部禮佛未畢即將天明。今且令彼等分隊站立,每家為一隊向世尊引見說:『世尊,今有某某馬拉與其妻子,侍從,親友等頂禮佛足。』」
    尊者阿難遂將拘尸那羅的馬拉們每家組成一隊向薄伽梵敬禮說:「世尊,今有某某馬拉與其妻子侍從親友等頂禮佛足。」
    採用如此方法,尊者阿難於一更時分已令拘尸那羅的全部馬拉進前禮佛。

        ※         ※ 
 
23  爾時有一撸姓咛K跋陀抵達拘尸那羅。彼聽說:「今晚三更時分沙門喬達摩將入無餘涅槃。」
    於是撸姓咛K跋陀如是思維:「我曾從諸長老、師父與弟子撸姓咛幝剚恚骸赫日X阿羅漢如來之出世是甚為希罕。』但在今夜三更時分沙門喬達摩即將入涅槃。今我心有疑。然我對沙門喬達摩有信心;我想他能揭示真理,用釋我之疑惑。」
24  於是撸姓咛K跋陀走向烏帕瓦塔那﹒馬拉的娑羅樹林,尊者阿難的所在處。到已,他向尊者阿難說:「尊者阿難,我曾從諸耆宿長老、師父與弟子撸姓咛幝剚恚骸赫日X阿羅漢如來之出世是甚為希罕。』但在今夜三更時分沙門喬達摩即將入涅槃。今我心有疑。然我對喬達摩有信心;我想他能揭示真理,用釋我之疑惑。尊者阿難,或者我也被許可去見沙門喬達摩?」
    「止止,朋友蘇跋陀,請不用勞擾如來,他很倦乏。」
    第二第三次撸姓咛K跋陀向尊者阿難說:(其詳見上)
25  當薄伽梵聽到尊者阿難與撸姓咛K跋陀的談話,彼告尊者阿難說:「止止,阿難,不用阻攔蘇跋陀,且聽他瞻仰如來。隨彼所問,是因求知而問,非為勞擾;而隨我所答,彼將迅速了解。」
    於是尊者阿難向撸姓咛K跋陀說:「請進,朋友蘇跋陀,如來已給了許可。」
26  撸姓咛K跋陀遂走向佛前致敬,與之互相問訊後,即就座其側,白佛言:「喬達摩,彼諸宗教領袖,門徒之首領,教派之創建者,遠近知名,群眾欽仰其為賢者如:(一)富蘭迦葉,(二)末伽梨憍舍梨,(三)阿浮多,翅舍欽婆羅,(四)波浮迦旃延,(五)薩若毘耶梨弗,(六)尼犍子等,依照其自稱,是否他們已徹底了解諸法?或有了解,或有不了解者?」
    「止止,蘇跋陀,且放下:『依照其自稱,是否他們已徹底了解諸法?或有了解,或有不了解者』,我將向你說法,且專心諦聽!」
    「是,世尊」,撸姓咛K跋陀回答說。
27  於是薄伽梵說:「蘇跋陀,若於任何法中無八拢勒撸瑒t無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若於任何法戒中有八拢勒撸瑒t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今我法戒中有八拢溃K跋陀,亦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外道諸師之法皆空幻,無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
    『蘇跋陀,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自出離已來,
      已逾五一年。
      道法廣闊界,
      常撸а惭銎螅
      於其領域外,
      實無沙門果。  不但無第一沙門果,且無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外道諸師之法皆空幻、無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
28  當其如是語已,撸姓咛K跋陀白佛言:「世尊,你之法語優妙絕倫,正如傾者扶之,晦者顯之,迷途者示以正道,住黑暗者示以明燈,因而有眼者能視外物。薄伽梵以眾多譬喻為我開示真理亦復如是。因此,世尊,我皈依佛法僧,甚願能許我在佛前出家及受具足戒。」
29  「蘇跋陀,若人先為外道門徒,欲來此法戒中出家或受具足戒,他應有四月試習;四月期滿,諸比丘喜悅聽其出家或受具足戒。但我宣佈此事是因人而異。」
    「世尊,若人先為外道門徒欲來此戒法中出家或受具足戒,此人應試習四月;四月期滿,諸比丘喜悅,聽其出家,或受具足戒。現我願試習四月,四月之後,諸比丘喜悅聽我出家或受具足戒。」
    爾時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阿難,聽許蘇跋陀出家。」
    「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
30  爾時游行者蘇跋陀向尊者阿難說:「阿難,你親從導師霑潤而為此僧團之弟子,你獲大饒益,你得大福利。」
    是時撸姓咛K跋陀於薄伽梵之僧團出家并受具足戒,尊者蘇跋陀於受具足戒之後即堅定精勤,離群獨居。不久即證得最高梵行境界。為此之故,族姓子捨棄各種家庭利益與舒適而出家。杖唬冬F世以自力證取最高目標。他自知生死已斷,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今生後不再有來生。
    尊者蘇跋陀成了阿羅漢之一,
    他為薄伽梵所化的最後弟子。
                                 
第五章竟

迴向文

    普為出資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及法界無量罪苦眾生迴向:

  同消無量煩惱障  同消無量果報障
  同消無量諸業障 同消無量諸災障
  同消無量諸病障 同得平安增福慧
  同植無上菩提因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傳大般涅槃經                   

                       巴  宙  譯 

第  六  章


01  爾時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阿難,汝等中若有人作如是思維:『導師的教言已畢,我們無復有導師。』實非如此,不應作如是觀。阿難,我為汝等所建立的法與戒,於我去世後應為汝等的導師。」

        ※         ※ 

02  「阿難,「朋友」一詞為現時諸比丘互相沿用的稱呼,於我去世後不應再用。阿難,年長的比丘應呼年幼比丘的名或姓,或稱「朋友」;但年幼者應稱年長者為「大德」或「尊者」。

        ※         ※ 

03  「阿難,於我去世後,若僧團同意可以捨微小戒。」

        ※         ※       
 
04  「阿難,於我去世後應向彊那比丘施行梵罰。」
    「但,世尊,何名梵罰?」
    「阿難,聽任彊那比丘隨意說話,諸比丘不應與之交談,不勸告他,亦不教訓他。」

        ※         ※ 
 
05  爾時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若比丘心中於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當諮詢,不應後業自責說:『當面對導師時,我等未能親向如來諮詢!』」
    他如是語已,諸比丘皆默然。
    第二及第三次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若比丘心中於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當諮詢,不應後來自責說:『當面對導師時,我等未能親向如來諮詢!』」
    至於第三次諸比丘仍皆默然。
    於是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若你們是為了尊師,故不發問,可令其友人互相轉達。」
    他如是語已,諸比丘仍皆默然。
06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掌婷畈豢伤甲h!我深信此大眾中洠в幸槐惹痨斗鸱ㄉ赖扔兴笠伞!
    「阿難,你之所說是出自淨信。但如來也確知此事:在此大眾中洠в幸槐惹痨斗鸱ㄉ赖扔兴笠伞0㈦y,於此五百比丘中連最落後者亦取得預流果,將不墮惡趣,亦決定證取正覺。」

        ※         ※   
 
07  爾時薄伽梵語諸比丘說:「諸比丘,現在我勸告汝等:諸因緣法含固有毀壞。大家應自精勤,證取道果!」
    此為如來的最後遺教。

        ※         ※ 

08  於是薄伽梵即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定。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阿□樓馱說:「大德阿□樓馱,薄伽梵已入圓寂!」
    「朋友阿難,如來尚未圓寂,他是入於滅想定。」
09  於是薄伽梵從滅想定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如來立即入於涅槃。

        ※         ※ 
 
    當佛陀逝世時有大地震甚可驚怖,并有天雷響震。
    於佛陀滅度時梵天沙航拔諦以偈頌曰:
        世間諸有情
        皆當捨諸蘊;
        導師亦若此
        世間無比倫。
        昔賢承繼者,
        智慧知見深,
        而今竟涅槃。
    於佛陀涅槃時帝釋因陀羅以偈頌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而復滅,
        寂滅為樂。
    於佛陀涅槃時尊者阿□樓陀以偈頌曰:
        已捨諸貪欲,
        得證淨涅槃。
        大賢損壽時,
        心安耄远ā
        心定不可搖,
        戰勝死痛苦。
        正如明燈滅,
        心解脫亦然。
    於佛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