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36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36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一”运动变化而为对立的双方,即“二”(阴和阳,天和地),再由“二”运动变化产生新的统一体“气”(“气”在甲骨文及金文中均作三,与三字相似而混同。
  详见于省吾《卜辞求义》),“气”再运动变化而为万物,万物是阴阳二气对立的统一体。是为老子宇宙生成论。下联全句则见《老子》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谓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此为老子的四大存在关系论。“天师洞”本无可言者,倘以道教语组织之,亦徒见堆砌。联集《老子》语,便觉自然,亦有余味。老子哲学思想,此两语亦足以尽之。联语采用“顶针格”,层次明晰,易于记诵。  (蒋竹荪)

  青城山天师洞客堂

  福地证因缘,萍水相逢,谁是主人谁是客
  名山推管领,蒲团静坐,半成隐士半成仙

  联谓在此洞天福地上有这样一个清静的道观,真是天赐良缘。
  人们在这里偶然相遇,如萍水相逢,谁是客人谁是主人呢?在青城这座名山,被推举为执事者,在蒲团上打坐习静,既是隐士,也是神仙啊。因缘,指机缘。萍水相逢,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管领,执事。蒲团,用蒲草编成团形垫具,佛、道教徒们用以打坐、跪拜。联语写出一座著名道观的特殊环境,给人以人间仙府之感。  (吴关镛)

  青城山天师洞斋堂
  郑燮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此为作者旅游四川时所作。斋堂即道士饭厅。上联说,寺后翠竹万竿,扫来的竹叶,足以烹茶。青城茶素有名,山泉亦是佳水,惟烹煮之法,陆羽《茶经》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此处就地取材,以竹叶充之,可见其简朴。下联说,山前松荫覆地,把松根劈碎,便能煮菜。菜根无味,但古人云:“性定菜根香.”《朱子全书.学四》谓:“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矣。”全联描绘了山中道士简朴生活的风貌,也点明修行人必须经过清苦的历练。上联迭用“叶”字,下联叠用“根”字,以“叶”对“根”,十分工稳。  (蒋竹荪)

  青城山建福宫委心亭

  草亭闲坐看花笑
  竹院敲诗带月归

  建福宫位于青城山丈人峰下。联意谓在草亭中闲适地坐着,尽情地欣赏山花;在竹林掩映的道院中推敲诗句,乘着月光慢慢归来。花笑,为拟人手法,比喻花容之美。联语表现了悠闲恬静的生活情趣,格调淡雅清新,对仗工整,生机盎然。“闲”与“敲”,“看”与“带”显出作者对文字的锤炼能力。  (谢燕华)

  青城山建福宮宁封殿

  晓钟历历,晚磬泠泠,细参个里机关,凡处境无非梦境
  岚气重重,云峰乙乙,饱看天然图画,不学仙也是真仙

  相传轩辕帝曾拜青城山的宁封子为五岳丈人。建福宫,唐称丈人观,宋改今名。内有宁封殿。这是一幅写景的佳构。上联描述道观内部。从晨钟暮磬声中渲染宁封殿这个道教修道的幽静之所。“历历”、“泠泠”,形容声音清越可闻。个里机关,指宫殿里周密巧妙的布置。细细加以体察,使人觉得人世间如同梦境。下联描绘道观四周的自然景色。从岚气云峰中衬托出一派仙景。岚气,山中雾气。乙乙,此处形容山峰在云雾中难以露出之状。山里雾气重重,云中山峰若隐若现,饱览了如画的风光,自然产生一种飘飘欲仙之感。联语切景入题,通过声音和形象的描绘把人带入仙境梦境,令人神往。使人脱俗忘怀。  (吴关镛)

  青城山怡乐窠

  小憩自然凉,何幸今生来福地
  登临勿谓苦,会当绝顶看朝阳

  上联谓游人登攀青城山,巾途在凉亭小憩,凉爽宜人,浏览山景,疲劳消半,因此感到来此福地,三生有幸。下联是瞻望前程,犹言到达绝顶还需付出辛劳,从而激励登山者继续前进。“会当”句用杜甫《望岳》诗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联语平白如话,隐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张君宝)

  青城山古黄帝祠
  于右任

  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
  问龙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卫神州

  传说黄帝曾来青城山访贤,故后世立祠祭祀。上联颂黄帝功绩,目前已有四亿子孙立足世界并蓬勃发展。草昧,蒙昧时代。四百兆,即四亿。下联分析原因,是什么道理呢?是五千年传统文化哺育并捍卫了它。龙蹻(qjao),传说黄帝曾向宁封真君问龙蹻飞行之道,《龙蹻经》又为仙人所读之书。翊(yi)卫,辅助。五千年文化,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此联写作上节奏舒婉,赞颂黄帝,勉励炎黄子孙,词语庄重堂皇,充满民族自豪感。  (陈家铨)

  青城山上清宮重门

  钟敲月上,磬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
  鸟迭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青城天下幽”,是千百年来,游人对青城山的赞颂。联语描绘了一派迷人的景色:暮钟悠悠,明月冉冉,鸟语花香,风清云绕。作者在勾画了青城山上清宫的地位与环境后,又以选择问句的形式,渲染出一种飘渺朦胧的气氛;也勾勒出游人至此的神秘感受。并写出环境之清幽。  (王明珍)

  灌县二王庙(一)

  凿內江口以平秋汛,导外江水以慰春耕,盈亏系此身二千年,利溥害除,恩波永照秦时月
  深滩低堰乃安其流,截角抽心乃顺其势,典型在西蜀十四载,科金律玉,敷土同垂禹贡经

  二王庙,坐落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都江堰的创建者、秦蜀郡守李冰及子二郎的祀庙。建于南北朝,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朝敕封李冰父子为王,遂易今名。现有建筑系清代重修。上联颂李冰父子筑堰治水、造福人民的伟业。“凿内江口”、“导外江水”两句,是概述李冰治水方法:把岷江分作内外二支,一引水灌溉,一排洪泄水。“盈亏系此身”,二千余年来都江堰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巨大的水利效益。溥,通“普”,普及。秦时月,指都江堰,此为秦时建,喻李冰父子的功绩。末二句有一种人去物留、音杳德在的感慨。下联是对李冰及历代治水经验的概括与评价。
  深滩低堰,是治水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的省略,截角抽心,是“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省略。李冰在蜀十余年间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留下了不少治水经验,而这些“典型”业绩与治水的“金科玉律”,则是华夏民族的宝贵财富。敷,遍。禹贡经,即《尚书.禹贡》,这里代指李冰及后世治水经验的总结。本联比较详尽地评述了都江堰的巨大效用和李冰父子的治水功业,可看作是都江堰的介绍和对李冰父子的评传。  (张君宝)

  灌县二王庙(二)

  一门两禹
  六字千秋

  对联仅用八个字,高度概括和颂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功绩。
  上联颂扬李家一门涌现出两位夏禹式为民治水的伟人,创下的业绩世人永远不会忘怀。下联评赞李冰提出的“深淘滩。低作堰”的六字治水诀光照千秋,永垂后世。联语用辞极其精练,以四个数词与四个名词结合,简明扼要,易读易记。  (谢燕华)

  峨眉山洪椿坪(一)

  比洪崖胜地如何?听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空渺渺
  有椿树撑天不老,任风刀霜剑,花开花落自年年

  洪樁坪在峨眉山腰,是一座林木葱茏、环境清幽静雅的山间古刹。现存殿宇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所建,寺前有古老洪椿树,故名。每当炎夏清晨,常有靡靡细雨向庭院洒落,令人感到清爽,人称“洪椿晓雨”,“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即写此景。出句直以一问句发端,引出江西的传为黄帝之臣洪崖炼丹处作比,来强调此地的出尘迈俗,风景绝异。江西的洪崖虽有石壁陡绝、飞泉奔注,但何及这里“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的空洞缥缈的境界。下联直写本地,并紧紧扣住洪椿树抒怀。俗传寺前数株椿树是春秋时代所植,故有“撑天不老”之誉。风刀霜剑,比喻自然界乃至人世间虽有各种严酷事实,椿树仍旧根深叶茂,花开花落,年复一年。联语洒脱传神,令人回味不尽。  (张君宝)

  峨眉山洪椿坪(二)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
  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上联大意:兴致来时,在落花前醉倒,天空当作衾被,大地就是枕席.有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其乐陶陶,兀然而醉”之意。下联大意:名利心息灭了,忘却躯体和智慧,领悟到古往今来不过一瞬间。机息,名利得失的机心息灭。坐忘,《庄子.大宗师》:“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蜉蝣,虫名。寿命极短,朝生夕死,此喻短暂的时间。联语从空间(天地)和时间(古今)两方面抒写了作者追求精神解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直觉体验。  (蒋竹荪)

  峨眉山洪椿坪(三)
  爱新觉罗.玄烨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此联出自《五灯会元》卷八:“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內煮山川。”按佛教华严宗教义之一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分析说:“一”是“十”的基数,“十”由十个“一”构成,无“一”即无“十”,可知一就是十;同理,十中每个一的自体,也就是第一个“一”,十之本身无独立自性,所以说十即是一。由此推论,多与一,一与多,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都是相等关系。那么,一粒米中可知世界之广,半边锅可知天地之大。  (蒋竹荪)

  峨眉山万年寺弥陀龛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摩得人心一样平

  凡游峨眉,取道“天下第一山”大门牌坊,去清音阁,登金顶,必首经万年寺,寺中即可见弥陀龛排空而立。本联取佛家偈语格式,宣诵菩萨宏愿:祈祷佛手之垂,实现人心之平。从这个“摩”字,可以品味出安详的垂手动态,体现出我佛慈悲之怀。以这庄严佛像,发海潮音,垂手之因,就可结出吉祥之果,希望大千世界,人心一样平和,既无尔虞我诈,亦不狗苟蝇营,皆大欢喜,永弭刀兵,此般若无碍之真谛,亦峨眉传世之因缘。这一通大乘法用通俗的口语道出,游人读来,更加亲切易懂。  (何以聪)

  峨眉山清音阁
  赵朴初

  天著霞衣迎日出
  峰腾云海作舟浮

  阁在峨眉山牛心岭下,山环水抱,风景秀丽。上联描绘日出之景。满天朝霞,五彩纷披,在迎接冉冉上升的红日。下联刻划云海之景,谓山峦在云海中奔腾,峰尖有如小舟,起伏荡漾。作者善于抓住峨眉奇景,用拟人手法,把朝霞满天比为天著霞衣;又把云绕峰头,比为船浮云海,十分形象生动。  (唐音)

  峨眉山双飞桥
  刘光第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双飞桥,在四川乐山县峨眉山清音阁。桥跨“黑龙”、“白龙”两水之间,故名。两水汇合处,有巨石突兀,状如牛心,名“牛心石”。
  上联写桥,谓桥如两道彩虹,比翼双飞于翠微景色之中。下联写石,谓石挺立于二水交汇之处,万古永恒。上联原作“双桥两虹影”,后杨樵谷改为“双飞”,把静态改为动态,使全联更富有神采。  (陈家铨)

  峨眉山报国寺

  秋月朗晴空,五夜山风狮子吼
  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

  寺在峨眉山麓,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清康熙更名报国寺,取“报国主恩”之意。寺背靠凤凰坪,左依伏虎山,为入山门户。上联说,秋夜月朗中天,五更的阵阵山风好像佛祖宏亮的声音。五夜,五更。狮子吼,比喻佛音。《传灯录》谓:“释迦牟尼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下联说,菩萨开导弟子,传经说法,天上曼陀罗花纷纷散落。花雨,《法华经.序品》云,佛祖讲经时天空普降曼陀罗花。象王宫,普贤菩萨骑象,称为大象王菩萨,此指佛教道场。联语将目前景物与佛教历史典故结合起来,使人如置身佛门清净道场之中。  (蒋竹荪)

  峨眉山报国寺方丈室
  于右任

  立身苦被浮名累,
  涉世无如本色难。

  1935年夏,作者游报国寺,见客堂有当时显贵赠方丈果玲的诗幅,觉方丈好名之心未泯,因撰此联以劝。上联谓立身苦被浮名所累,其苦实不堪言。儒家向来重视名声,孔子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后出的《孝经.开宗明义章》更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但佛教认为诸法空相,一切世俗的差别、界限,终属虚幻,浮名实不值得去追求,而因追逐浮名带来的烦恼困苦,更成身心之累。下联谓处世最难的是保持本来面目。人生在世,不能不受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习惯等意识形态的制约与束缚。要依自己本来纯净的心志行事,实为不易。联语词句浅近,而含意深远。据说果玲和尚读后,深感愧怍,有所憬悟。  (周艺)

  峨眉山伏虎寺(一)
  王曰曾

  山色溪声,领略几许禅机,过去未来现在
  花香鸟语,普示无边圆觉,碧莲白象青狮

  伏虎寺原名龙神堂,宋时改今名。上联说,山色溪声,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中,可悟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的一些禅理。山色溪声,苏东坡有“溪声便是广长舌(佛的说法讲经),山色岂非清净身”的诗句。下联说,在释迦、普贤、文殊座前,花香鸟语,显示着圆满的佛性。碧莲,释迦坐莲台,借指释迦。白象,普贤骑象,借指普贤.青狮.文殊骑狮,借指文殊。圆觉,圆满的佛性。此是禅宗讲悟道之联。禅宗自居教外,单传心印,不立文字,讲究顿悟。常用比喻、隐语或动作来启发人,要人们自己去领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蒋竹荪)

  峨眉山伏虎寺(二)
  赵朴初

  山色千重眉鬓绿
  鸟声一路管弦同

  此为作者7l岁再度游峨眉山时所作。上联写峨眉山千山万壑,翠色扑面而来,似乎要把眉毛鬂角都染黑了。绿,乌亮之色。
  唐李白《怨歌行》:“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鬂。”宋范成大游峨眉山诗有“如今雪鬂应堆绿”句。下联说沿途鸟声婉转,如同奏出清脆悦耳的乐章。联语概括了作者游山所见所闻所感.峨眉山万绿满望、鸟声盈耳,一片生气勃勃,似乎人也鬓发变黑,返老还童。其兴奋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蒋竹荪)


  贵州省

  贵阳甲秀楼

  烟雨楼台山外寺
  画图城郭水中天

  贵阳甲秀楼之秀、闻名四海,本联就着意刻划此楼之秀。甲秀楼以楼阁景物结构掩映见长。且看,楼台蒙上一层烟雨,已富朦胧秀致,而这秀致独处山外,不太近又不太远,刚好够上领会这一份朦胧秀致的距离,这是环绕山的视角描摹出的楼的秀色。城郭宛若画图,已令人向往于其整齐洁净的秀态,而这番秀态又都倒影水中。这是环绕水的视角描摹出的又一种秀色。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