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50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50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句,分章析句,引申为句读训诂,古人常以为鄙。《汉书.夏侯胜传》:“章句小儒,破碎大道。”不过,章句在以后即为宋儒的观点。
  所谓句里乾坤者是。朱熹引《二程语录》:“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此在汉学历来是明理根本。事事追溯渊玄,则易成空谈。这是两种学派不同的地方。  (钱剑夫)

  赠人(二)
  粱奉直

  欲知世味须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上联意谓,要想知道人世滋味,必须刻苦自励,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去亲身体验。世味,人世滋味。唐玨《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尝胆,春秋时越国被吴国击败,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夜里在柴草上睡觉,吃饭前先尝苦胆,立志报仇雪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下联意谓,要懂得人情冷暖,只须看花的变化,既看到它盛开时的多彩多姿,也看到它凋落时的冷清凄凉。联语要求人们了解社会和人生必须作长期观察与亲身体验,阅世要广要深。  (唐 音)

  赠人(三)
  费丹旭

  合冲气于特秀
  援雅范以自绥

  出句意谓当含冲和之气于秀丽之中。冲气,冲和之气,《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特秀.,特别秀丽。对句意谓引高雅的规范来自求安适。雅范,高雅的规范。自绥,自安。作者遵循儒家的道德准则,一片仁心,安贫乐道,于万分困顿中作出此语,自是高人一等。虽贫病而早死,其高尚精神仍长留人间。  (钱剑夫)

  赠人(四)
  寿 ■〈钅尔〉

  装点野人家,海棠铺绣,梨花飞雪
  尽占闲中静,风篁啸晚,石笋埋云

  绍兴人寿■〈钅尔〉工金石、词章,喜集句。有友人住北京宣南,庭有海棠、梨花.兼具竹石之胜,特以此联相赠。上联集自莲社《诉衷情)和东山《柳梢青》,下联集懒窟《青玉案》和筼房《高阳台》。格律工稳,切合友人住处景物,文字不假雕琢,一气呵成,好像原句即为此而设,虽出集录,犹胜自制。  (周 监)

  赠人(五)
  林则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此为集句联。上联见《老子》第48章,讲求学、求道的方法。
  意谓追求知识学问,要天天增加,越积越多;从事道德修养,要天天减少私欲妄见,越减越少,这样才能返回朴质境界。下联引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句,讲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最勇敢的人好像胆怯的样子,最有智慧的人好像笨拙的样子。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乎外部表现,而决定于内在生命力的充实。联语表达了道家的思想观点,前者告诉人们,认识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方法;后者告诉人们,现象与实质之间有时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时候。  (蒋竹荪)

  赠人(六)
  林則徐

  偶然风雨惊花落
  再起楼台待月明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受诬陷被革职,旋又遣戍新疆伊犁,在流放新疆途中,于陕西写下这首赠送友人的对联,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志。上联以“偶然风雨”暗指受黜之事,写来轻松。这只是偶然的挫折,一场小风雨,打坏了些许花朵,“惊”动者,仅此也。下联用“再起楼台”表示重新努力的决心。月明,隐喻皇帝的明鉴,这是关键所在。一个“待”字传出作者的深切企盼。这是一幅身处逆境中的述志联,作者于个人祸福,轻描淡写,置之度外,对国家朝廷,着语沉重,眷眷系念,表达了林则徐不畏挫折、积极报国的可贵品质和进取精神。  (丁 仪)

  赠人(七)
  粱启超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或者。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  (钱剑夫)

  赠人(八)
  章炳麟

  清明初近风光动
  万物咸登石首来

  上联谓初近清明,景色趋新。风光,指景色。唐卢照邻《元日述怀》诗:“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下联谓万物昭苏,俱登石首。石首,城名,即南京石头城。《初学记》卷六引隋薛道衡《祭江文》:“直趋金陵,行登石首。”此形似春联,亦寓颂祷之意。联语清新质朴,惜对仗尚欠工稳。  (钱剑夫)

  赠人(九)
  康有为

  恪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上联“恪勤”意为恭敬勤恳。语出《国语.周语上》:“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全句勉励友人珍惜光阴,勤奋努力。下联用乾隆帝题三希堂联下句。怀抱,意为抱负。作者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朝夕勤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要胸怀大志,有放眼观古今、一心为天下的非凡抱负。全联虽运用成句,然立意高远,堪为陶情励志的箴言警句。  (顾伟列)

  赠人(十)
  陶行知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上联提出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的原则。认为教师育人,先须正己,要以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学养去影响教育学生。下联主张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劳力,指体力劳动。劳心,指脑力劳动。知与行相互联系,不可割裂,所以要真正精通学问,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也就是在“劳力”的基础上“劳心”。联语言简意明,寓理深邃。  (顾伟列)


  格言

  格言(一)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是摘句联,摘自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对联揭示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却别寓深意。上联颂一代新人崛起,下联赞前贤让位于后哲。正因如此,一代胜过一代,似芳林繁花不断,流水向前不停。联中“催”、“让”二字用得十分恰切。“催”者,状“新叶”茁壮,写出林间一派生机;“让”者,描绘“流水”波波相续,浩荡汪洋,永不枯竭。对联托物寓意,令人赏心悦目,遐想连翩。  (施绍文)

  格言(二)
  杨士奇

  不畏官司千状纸
  只怕乡民三寸刀

  杨士奇为明建文时人,曾任礼部侍郎、大学士等官。其子横行乡里,杨得知其罪行,写此联加以告诫,然其子不知改悔,终于伏法。上联说不怕诉讼案件多。下联的“三寸刀”指“三寸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后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为“三寸舌”。这里“三寸刀”意思是指乡民的“三寸舌”,百姓的议论好像刀子一样厉害啊。此联对仗工整,尤以“千状纸”对“三寸刀”为佳。“千状纸”极言其多,“三寸刀”极言其小,一多一小,突出“三寸舌”威力之大。梁章鉅在《楹联丛话》中说:“人谓此联可为’巨族药石”‘。  (甘 桁、殷有娣)

  格言(三)
  徐 渭.

  任铁任金,定有可穿之砚
  日磨日削,从无不锐之针

  此为作者题九山草堂之格言联。上联典出《新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桑)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卒以进士及第”。“任铁任金”是喻砚之质地坚硬而耐磨,然而“定有可穿”是说韧劲的可贵、努力不懈是导向成功之路。下联典出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李白感其意,还卒业”。是说恒心的效果,努力不怠的重要。“定有”对“从无”、“可”对“不”,正反相对,形式下变中有变,斩钉截铁,铿锵有力。  (郑凤森)

  格言(四)
  袁崇焕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袁崇焕,明末大臣,屡有军功,为人磊落方正。撰此联以自警。
  上联讲心术。《管子.七法》:“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这里的“心术”指心地、思想意识,即应具诚实之心,外济万物,处事有度,宽以待人,虽萌之于心,却天地可鉴,因此要加强自身修养,不做有负于人的事。言为心声,行系言果,作者在下联进而提出个人一言一行,应注意为后代楷模。联语立意甚高,遣词明白如话,而有笼括万象之态。  (施绍文、黄德金)

  格言(五)
  阎若璩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阎若璩(qu)一生勤奋好学,曾集陶弘景、皇甫谧语贴于楹柱自勉。意思是:即使一事没搞清弄懂,也算是自己的一大耻辱;遇到学者有机会必请教,因此很少有空闲的日子。阎氏自幼口吃,天资愚钝,但他刻苦学习,一心专注于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终于日积月累,成了有清一代著名的考据家。联语上句重在“学”,下句重在“间”,为意对。  (施绍文)

  格言(六)
  吴敬梓

  正身以俟时
  守己而律物

  此联出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在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去拜见老师的长生牌位,在堂屋中间墙上看到了老师的这幅亲笔对联。上联本《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正身,即修身。俟时,是等待时机,有所作为.下联是说为人处世要安分守己。守己,指安守本分。律物,对待万事万物。
  对联强调自身修养,上句表现了传统儒家积极用世的生活态度,下句则含有道家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过这两种思想并不矛盾,在我国封建社会士大夫思想中,它们往往是互相补充的。  (丁 仪)

  格言(七)
  钱 沣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
  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上联“爱半文不值半文”,语甚尖锐。意谓贪财爱钱者不值半文,别以为世上没有了解你这种品德的人。下联言做事要精益求精,做一事要精通一事,不能苟且粗疏,这样心才能安然。庶几,这里有大概、也许可以的意思。对联语言质朴,理易通晓,堪称箴铭。
  上联为否定句,所谓“爱半文”或“不值半文”均属虚指;下联为肯定句“作一事须精一事”是实指。上下一反一正,对得自然而又工巧。此联一作陶澍撰。  (甘 桁)

  格言(八)
  谢子修

  知足知不足
  韦为韦弗为

  此联集古人名言而成。出句“知足”指物质享受、权力地位的欲望,要有个限度,《老子》说“知足不辱”,知足可不受屈辱,即此意。“知不足”指学问、事业的进取心,因学问、事业都没有尽头,所以不能满足。《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必须虚怀若谷,前进不已。对句“有为”即有所作为,指以积极用世的精神匡时济世,建功立业。《孟子.滕文公》“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将以有为也”,即此意。“有弗为”指对不合正义的事情坚决不做。《孟子.告子》“由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论语.子路》“狷者有所不为”,即此意。全联意思是,对于物质欲望要知足,对于学问、事业的追求要永不满足;对人类进步的事业必须积极参与,对于违反正义的事情坚决抵制。短短十个字,充满辩证法,言近而旨远,可为立身、处世、治学的座右铭。  (蒋竹荪)

  格言(九)
  陶顺甫

  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
  从来有名士不取无名钱

  这是一副劝勉人们处世的格言。失意,指不得意而灰心失望,对这种人更应多加劝慰,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如果多说自己的“得意事”,就会使对方更加失意而难堪。下联的“无名钱”,指来路不明的钱财。一个爱惜名誉的人不会去取不义之财。联语对仗工整,“失意人”对“得意事”,以“有名士”对“无名钱”,造成句中自对的强烈反差,使联句更具魅力。  (王国廷)

  格言(十)
  朱恂叔

  厚性情,薄嗜欲
  直心思,曲文章

  上联“厚性情”,本《老子》三八“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谓为人应厚道,不可刻薄。“薄嗜欲”语本《国策.楚策三》“节身之嗜欲以百姓”,意谓不可贪欲无度.嗜欲深者天机浅。下联告诫人们,做人贵在耿直,作文则贵在曲折有致。袁枚《随园诗话》三:“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二句即由此化用。全联“厚”与“薄”,“直”与“曲”反义相对,前呼后应,属对极工,文意音节,俱飒爽协畅。  (顾伟列)

  格言(十一)
  陈宝玺

  虽痴人可与说梦
  惟至诚为能前知

  痴人说梦,谓对傻子说假话。语见《冷斋夜话》卷九:“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五灯会元.道行禅师》:“痴人面前不得说梦。”意谓对蠢人说荒唐话,恐他相信。后比喻愚人凭荒唐想象说根本办不到的事。上联是反语,即使对方是愚痴之人,也不妨与他坦诚说话,意谓对人对事不抱成见。下联说,如果你有高度的诚心,就可以有预见。“至诚”句,《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即至诚的人,是祸是福,一定有预感。  (唐 音)

  格言(十二)
  蔡福田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地十亩皆种松

  这是清人蔡福田集黄庭坚诗句作出句,梅尧臣诗句作对句成联。上联认为教子当重视思想文化教育,以使开卷有益。下联以贤者须具有青松不凋之坚贞节操。前人有联“贫不卖书留子读,老犹栽竹与人看”,亦同此意,只是取譬稍异。此联则旨趣更为鲜明。
  联语以“万卷”对“十亩”,喻教子读书应多多益善;以“教子”对“种松”,形象地表明育人最重高洁不移之心志。“可”,指读书可能发挥之作用;“皆”,则必当如此,操守不能或移。此虽集句成联,犹同己出,更见意趣。  (施绍文)

  格言(十三)
  李有年

  阅尽人情知纸厚
  踏遍世路觉山平

  一般常识,纸总是薄的。“人情薄如纸”,以纸喻人情之薄;“命薄如纸”,以纸喻命之薄。然而作者在识破人情之后,竟断言纸还是厚的,那么,可推知人情之浇薄已远不如纸。同样,山路崎岖不平是常识,而作者踏遍世路之后,竟断言山还是平坦的,那么,人生旅途之险峻坎坷,可以想见。“纸厚”、“山平”之说,属于“反语”修辞法。其中“知”、“觉”都是感情判断而非理智判断。此种“以悖理言至情”往往能产生惊世骇俗的艺术效果。  (商启予)

  格言(十四)
  朱归愚

  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惭衾

  上联集自《列子.力命》:“鬻熊语文王曰:’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自长、自短,是自以为是、自以为非的意思。如果加以引申,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说得过分好,不见得有所增长,把自己某些缺点说出来,也不至于损害自己。刘向说得更彻底一些:“自损者益,自益者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