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新作:管理三国志-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这些被称为企业的船,也因为这些层出不穷的漏洞和防不胜防的危机,而变得吉凶难卜,令人心惊肉跳。【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7。 曹操对人才有两个定义: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能够为我所用。这就是典型的渔夫式管理。
曹操是一个渔夫式的老板,也是一个很善于利用人才的管理者。他也因此被很多企业家和管理工作者看做是一个伟大的CEO,或者是一个优秀的HR。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发布过一道《求贤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贤人,指的是道德上的贤良之人。曹操推翻了传统的定义,他认为所谓贤人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能够为我所用。他举例说,即使是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像吴起那样杀妻求将的人才,他都会“得而用之”。
陈平盗嫂受金,是说他在家跟自己的嫂子偷情,在单位大搞贪污腐败。曹操认为,尽管陈平有很多道德上的污点,但他却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的基业,因此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才。
至于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为了博得上司的信任,他竟然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甚至连母亲去世也不回家奔丧。曹操认为,尽管吴起是一个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但只要他带兵打仗,就一定会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才。
在另一道《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曹操更明确地说道:“真正的人才,大都有他们各自的缺点,绝对不可以因为这些道德上的缺失而否定他们的才能。”很多学者赞美说,曹操这种选拔人才的心态,显示了他“海纳百川”、“唯才是用”的“博大胸怀”。
事实上,曹操始终保持着这种“唯才是用”的心态。早在10年前,也就是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大战的时候,就发生过“曹操跣足迎许攸”的故事。许攸原来是袁绍的谋士,有贪图钱财的毛病,总觉得袁绍给他的待遇太低。刚好许攸的家人犯了法,许攸因此遭到袁绍的训斥。于是,许攸一气之下就投奔了曹操。曹操正在睡觉,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不得了,“跣足”——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他。因为曹操知道,尽管许攸禀性贪鄙,但此时此刻却是一个相当有利用价值的人。
曹操果然料得不错,许攸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情报,并且向他提出了有效打击袁绍的计谋。根据许攸提供的情报和计谋,曹操袭击了袁绍设在乌巢的粮仓,极大地动摇了袁绍的军心,官渡大战的局势也因此发生重大转变。曹操以最初的弱势兵力,彻底打败了他的劲敌袁绍。
然而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并没有继续重用许攸,也没有给许攸多少物质上的待遇。许攸感到很失望,竟然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阿瞒,你没有我,怎么会得到冀州呢?”曹操听了,回答说:“你说的没错。”然后一笑而过,依然没有对许攸做出任何奖赏。后来,许攸经过邺城东门,满怀怨愤地对左右从人说:“他们曹家没有我,不可能出入此门。”曹操听到这句话,觉得许攸已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便假手于许褚,杀了他。
某些学者评价说,由于曹操这种“海纳百川”、“唯才是用”的“博大胸怀”,使得他的麾下人才济济,并因此成就了他的大事业。
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向曹操学习,采用这种“唯才是用”的渔夫式管理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8。 如果说官渡大战的胜利,是因为曹操幸运地得到了许攸的话,那么赤壁大战对于曹操而言,运气就不是那么如意了。渔夫的管理学就是这样,总是摆脱不了运气的怪圈。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把曹操的团队称为公司。相对于他的手下而言,他的确是一个做老板的人。只不过他们那个时候把老板叫做主公。袁绍的手下把袁绍叫做主公,曹操的手下把曹操叫做主公。古之谓主公,今之谓老板,意思大约是一样的吧?至于听命于曹操的这些人,也就可以称之为员工了。
我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把《三国演义》看做是若干个公司的经营历史,请问你会到哪个公司去求职?调查的结果,55%的人愿意去曹操的公司,29%的人愿意去刘备的公司,16%的人愿意去孙权的公司,没有人去吕布的公司、袁绍的公司或者荆州刘表的公司。从这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情况。其中最令人感叹的是,人们总是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这也正好印证了日本人的一句话:“无法打胜仗的将军手下无人跟从。”
董卓是一个失败者,吕布是一个失败者,袁绍是一个失败者,刘表是一个失败者……相对于这些失败者而言,曹操却是一个光彩照人的成功者形象。在赤壁大战以前,他简直就是一个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横扫千军的战争神话。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随后而来赤壁大战却无情地粉碎了他的神话。
如果说官渡大战的胜利,是因为曹操幸运地得到了许攸的话,那么赤壁大战对于曹操而言,运气就不是那么如意了。我在前面说过,“成功=技巧 运气”。于技巧而言,曹操是一个相当有军事谋略的人,尤其在利用人才方面,的确可以称得上长袖善舞。但是,无论他怎样长于技巧,也总是被奇怪的运气弄得惊慌失措。
赤壁大战的失败,不仅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会,也让他的公司暴露出了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问题。那么,曹操的公司在管理上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为什么他也像老渔夫圣地亚哥那样,总是无法摆脱运气的怪圈呢?
请听下一讲——赤壁之歌。
第9节:管理学的出路(1)
第四讲:管理学的出路
对于曹操而言,赤壁大战就好比是一场赌博。我们的企业家赌的是钱和时间,曹操赌的却是百万将士的性命。他以为他会赢,他也曾经赢过多次。他赢过吕布,赢过袁术,赢过张绣,甚至赢过官渡之战的那场豪赌。可是,在赌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富可敌国的豪门巨贾,也同样可能输得倾家荡产。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那种赌博似的管理模式呢?
渔夫的管理学往往具有赌博的特点。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效益,并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商场如赌场,职场亦如赌场,每个人都在追求所谓的效益最大化。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客户在追求效益最大化;老板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员工也在追求效益最大化——我们就这样陷入了一场争名夺利的战争。
曹操算得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赌棍,但他却不可能每一把都赢。我们在前面说过,在渔夫的管理学里,有一个令人伤感的成功方程式:“成功=技巧 运气”。你的赌技可以训练得非常机巧,但你却无法保证你永远有好的运气。就像老渔夫圣地亚哥那样,有时候他打得到鱼,有时候却打不到鱼。你呢?有时候你会赢,有时候却会莫名其妙地输,甚至输得很惨,惨到身败名裂。
难道企业管理真的只能是一场赌博吗?难道我们只能用赌博的方式经营自己的人生吗?赌场上的不确定性,是如此让人感到迷茫而有风险、甚至于极度地悲观。
第10节:管理学的出路(2)
在讲述曹操的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别人的案例。案例中的这个人,是中国商业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企业家。他曾经在朝歌开办一家牛肉食品公司,后来又在孟津改行经营面粉,好像还开过酒店,贩卖过厨房用品……总之,有时候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有时候又亏损得厉害。如此这般地几经挫折,几度奋起,到了晚年再一次遭遇到无限凄凉的失败,甚至连老婆也跟他闹起了离婚。然后,他孤零零地一个人来到渭水河边,在那里痛心疾首地问:“老天爷呀,我是如此努力进取,如此刻苦经营,可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多灾多难呢?”
这个人是谁呢?他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该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呢?他就是姜子牙,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管理学专家。人们常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姜太公,说的就是他。【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29。 中国的商业文明,其实起源于商朝,那时已经出现了现代管理学所谓的企业家。
30。 姜子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企业家。他的故事将会带领我们走向另外一条路,那条路就是管理学的出路。
朝歌是商朝的首都,孟津也是商朝的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商人的这个“商”,商业的这个“商”,就起源于商朝的这个“商”字。要追述中国的商业文明,就必须从商朝说起。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兴旺,手工业也颇具规模。于是,从事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的商人也随之出现。到商朝后期,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以肉食品为例,从黄牛的养殖、贩运、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姜子牙当年就在朝歌开办过一家牛肉食品公司,并且占据了全城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他还是商朝王室、贵族府第的供应商。我们看《大长今》,朝鲜王室就有许多供应商。当年姜子牙就是商朝王室的供应商。直到今天,在河南还有一种地方特产,就叫朝歌牛肉。
姜子牙的一生,和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极为相似。他做过很多种生意,除了牛肉食品之外,还贩卖过厨房用品、开过酒店,后来又到孟津经营过面粉……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但这些传说并非毫无依据。我们查阅古代的文献,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牙郎”的资料。所谓“牙郎”,不是牙科医生,而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商人”。商朝以前谓之“牙郎”,商朝以后谓之“商人”。姜子牙的名字,其实就表明了他的“商人”身份。
有时候他的生意做得很好,有时候又亏得厉害。用我们今天话说,就是几经挫折,几度奋起。到了晚年再一次惨遭失败。老婆也跟他闹起了离婚,输得家徒四壁、妻子离散、一贫如洗。据说那一年他已经72岁了,也有人说他已是80岁的高龄,总而言之,他已经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还会有什么作为呢?
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像一个老乞丐似的到处流浪。这一天,他来到了渭水河边,失魂落魄地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发呆。他看见河水中有几个渔夫,在那里往来打鱼。他想起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渔夫?一辈子追名逐利,苦心经营,到头来却遭遇到“浪花淘尽英雄”的凄凉晚景。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已经风流云散,他的眼里充满了绝望,甚至有过投河自尽的念头。当然,如果他真的投河自尽了,中国的历史就很可能会改写成另一番模样。
就在那时,他的眼前忽然闪过一道灵光。在这道灵光的启示下,他制作了一副特别的渔具,坐在渭水河边,像渔夫一样在那里垂钓。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游戏。从此之后,不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会披着蓑衣坐在那里,去享受那种与众不同的体验。
注意喔,他的“渔钩”是直的!直的“渔钩”怎么能称之为渔钩呢?直的“渔钩”怎么挂得上鱼饵呢?直的“渔钩”怎么钓得上鱼呢?他究竟想干什么?【学员问答】
学员A: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所以,姜太公的钓鱼技巧是与众不同的。我想,他那时可能在反思什么。通过反思,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生策略。
第11节:管理学的出路(3)
学员B:他好像在策划一件事。通过这个策划,他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后来,他当上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俗话,大约是明朝人说的,距离姜太公钓鱼,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可是,请你们想想看吧,有谁愿意上钩呢?无知的傻瓜才会上钩呢!
刚才那位学员说:他后来不是当上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吗?所以,周文王就是他钓上来的一条大鱼。
按照这种说法,姜子牙似乎设计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渔钩——他在策划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人们在纷纷传说,看啊,这个疯老头,竟然用这种奇怪的方式钓鱼,这真是千古奇谈啊!于是,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评议。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就惊动了周文王吗?由此看来,姜子牙之所以用直的“渔钩”钓鱼,为的是用一种有创意的方式求职。
可是,这种说法对吗?想想看吧,姜子牙失败了一辈子,他有什么长处值得周文王垂顾呢?你们看看那些风云一时的企业家,昨天还在台上,西装革履,油头粉面,俨然一副成功者的模样——可是,今天他们在哪儿呢?因为有违法的记录,他们成了监狱里的罪犯;或者因为破产,他们成了让人笑话的穷光蛋。姜子牙也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笑话,周文王怎么会去聘请这样一个笑话呢?
更何况,他已经是如此的苍老,如果他还在钓鱼,只能说明他贼心不死。而这种哗众取宠的求职技巧,也只能让他显得更加荒唐。要知道,周文王是相当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被这种荒唐的把戏蒙蔽自己的双眼呢?
由此可见,姜子牙垂钓周文王的说法,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不过是一个事后的猜测,一种想当然的猜测。
可是,姜子牙后来的确成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呀,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事实呢?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周文王到来之前,姜子牙这个人有了某种革命性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自作聪明的姜子牙,而是一个大彻大悟的姜子牙。忽然之间,他拥有了一双洞明世事的慧眼。
那么,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31。 没有了巧妙的渔钩,没有了芳香的鱼饵,也就没有了贪婪的野心和所有的阴谋诡计。
32。 当野心和阴谋诡计消失的时候,有一种对于生命的爱,会像晨光一样照亮黑暗的心灵。
巧妙的渔钩和芳香的鱼饵是钓鱼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在渭水河边垂钓的时候,他是不可能用那只直的“渔钩”钓到鱼儿的。可是,没有了巧妙的渔钩,没有了芳香的鱼饵,也就没有了贪婪的野心和所有的阴谋诡计。
当野心和阴谋诡计消失的时候,生命也就恢复了他原有的纯净。这里再也看不到野心勃勃的渔夫,只看到自由自在的风、自由自在的流水、一群游来游去的鱼儿、和一个沉思的老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石破天惊的亮光强烈地撞击着姜子牙。他忽然惊讶地发现,鱼儿在快乐地游动,小鸟在快乐地鸣叫,柳树的枝条在快乐地随风摇曳……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在快乐地成长。他问自己:既然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是快乐的,为什么我不快乐呢?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也可以去看一看,到没有被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中去看一看,你们也会发现: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是快乐的,只有人会不快乐。
鱼儿们在随意地游动着,小鸟们在自由地飞翔着,柳树们在快乐地成长着,它们的生活透露了一种神秘的暗示。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姜子牙终于读懂了这种暗示,终于在心领神会中理解了生命的本来意义。还是那一身蓑衣,还是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