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释迦牟尼佛广论.白莲花论 >

第26章

释迦牟尼佛广论.白莲花论-第26章

小说: 释迦牟尼佛广论.白莲花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王反驳说:〃难道众人说你出家你就非前往寂静地不成?像你这样具一定功德之人,若仅仅知道遵奉别人言辞实不应该。你不出家又有何等不合理之处?世间愚笨之人素喜胡说八道,无智之人胡言乱语有何真实意义?将这些谣言牢记心间定会遭到世人讥讽,更何况依之行事?〃
  商主又继续申辩说:〃祈请国王勿如此嘱咐于我,人们所讲有道理之善言善语,我们最好尽力遵行。人、天均称你为名符其实之国王、法王,若你制止善法实属非法,你理应帮助行善之人,勿辜负别人能促成我广积功德之希望与评价。若国王能够开许我出家请求,则你自己名声也会因之流布四方。否则,你所拥有之名誉又能有多大实在意义?就如干涸之水一样,你之名声断不可能增上。人之声名若遭到毁坏,要想恢复实在难上加难。正如毒蛇窝一样的家,只能引起争论,实在应该舍弃。因此请大国王勿再阻挠我出家意愿。你本来对民众就具有慈悲情怀,此次一定要开许我,我是诚心诚意想远离散乱之地、前往寂静林中出家苦行。〃
  国王最终开许商主出家请求,他终于得以如愿前往林中苦行。正准备动身之时,亲友、眷属全来到面前苦苦挽留,他们边哭边拉住他双脚,又用粗暴、温和等种种语言劝阻他。有人言:〃如你出家,那么多未办妥之事留给谁来处理?〃也有人说:〃你难道对亲友就无一点慈悲?〃众人以种种方式试图令商主不要出家。
  而商主则坚定说道:〃诸位朋友,如我以放逸之心行非法之事,你们理应以种种方式劝阻我;而我是到清净森林中苦行修善,你们为何要横加干涉?若你们真不愿离开我,就干脆与我同去森林,这一点你们能否做到?你们不让我出家,为何却又同意我与怨敌战斗或加入作战大军中?对此等事情为何偏偏就要答应?如你们只看见在家功德和所谓去森林中苦行之过失,此乃说明你们已被邪知邪见误导。我只希求功德善法,你们本该随我一道出家。世间情感有甚稳固之处?就似舞者跳出千姿百态舞蹈一般,易变不定。若你们与我感情深厚、不愿离开我,就应随我一同前往森林中苦行,实不应该再这样制止我。〃商主以温和语气如是说道。
  随后,商主便自己前往森林中苦行,以不放逸之精进态度努力行持善法、守护清净戒律、修行禅定。
  具智之人仅仅听闻别人宣说有功德之话语都不会放弃,更何况获得功德后再将之失毁更是不可能发生。因此,若别人说出自己是比丘、居士或修行人、证悟者等此类具功德之言辞,以此称呼自己,自己应审慎观察自相续,同时心中如是思维:别人对我这般评价,我实不应辜负他们,一定要成为具有此种功德之人。不具备之前,自己理应心生惭愧。此种方式才为大乘菩萨所应禀持之行迹。
  孔雀王愈加美丽
  久远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不仅财富圆满,更有一美丽无比之无喻姆王妃,王妃对国王也非常贪执、爱恋。当时在大雪山南方之山林里,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变为一只孔雀王,名为金色孔雀王。它身色端严,嘴由珍宝长成,拥有五百眷属。
  孔雀王后来有次于中夜时分,在鹿野苑城市上空飞翔时发出悦耳鸣叫,恰巧无喻姆王妃此刻正坐在王宫顶层,她听到鸣声后便问梵施王:〃如此妙音是谁发出?〃国王面露困惑之色说道:〃好妃子,我对此事也不大清楚。只是听说在大雪山南方栖息有一只金色孔雀王,众人都说它鸣音悦耳动听。王妃闻言便向国王要求说:〃大王无论如何也要为我逮着这只孔雀王。〃国王面呈难色答言:〃这只飞禽平日看上一眼都非常困难,更何况要逮住。〃王妃则不依不饶撒泼道:〃如得不到孔雀王我会立刻死去。〃
  梵施王平时对无喻姆王妃就恩宠娇纵,此时一听王妃说要死去急忙安慰她说:〃你千万不要如此焦虑,我马上下令命猎人、捕鸟者火速将孔雀王抓获以宽你心。〃国王于是命令所有猎人、捕鸟者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捕获孔雀王,并要将之送至王宫。如能抓获则善妙非常;若逮不住孔雀王,则定斩不饶。
  这些人听命后均非常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便带上各种捕鸟工具纷纷前往大雪山之南。他们将大网放置于孔雀王必经之地,但它无论走到哪里,只需用眼一扫,所有网结就自然解开。就这样,众人在七日中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法逮住孔雀王。
  孔雀王此刻则心生悲悯,它对众人说道:〃你们这些受雇之人为何要到这里遭受如是疲倦、劳累之苦?〃众猎人、捕鸟者就回答说:〃孔雀王,你应了知,我们受梵施王派遣,为免丧身失命才致如此劳顿。〃孔雀王听罢道出实情:〃你们用网根本就抓不到我,不过若国王真欲见我,就请他先庄严城市,七日之后,再令四种军队前来迎接,我才可以前往。〃
  众人回去之后向梵施王如实禀白,国王即刻装饰城市,后又派马车、军队前往大雪山南方迎接孔雀王。孔雀王立于珍宝严饰之马车上,一路发出悦耳鸣叫。梵施王与眷属皆欢喜难言,他们以大恭敬心将其接到鹿野苑所在城中。刚抵城门口时,孔雀王又发出动听音声,且传遍整个城市。城中众人均以欢喜心分列两边观瞻,他们向王妃惊喜喊道:〃孔雀王已亲自来到城中。〃
  无喻姆王妃欢喜非常,连忙恭敬上前观看,而国王则用鲜花、水果供养、承侍孔雀王。梵施王后于国务繁忙时不觉心中思量:我如此忙碌,谁能代我经常承侍孔雀王?而王妃正好又具智慧又广闻多学,想来她定能好好承侍孔雀王。〃想及此,国王便对无喻姆说:〃好王妃,你应如我那样承侍孔雀王,喂与饮食、关怀照顾。〃自此之后,王妃则担当起承侍之责,她天天以鲜花、果实供给孔雀王。
  无喻姆后又喜爱上另一男子,并与他约定在孔雀王所居花园中准时见面。而当两人如约会面时,孔雀王则向他俩宣说佛法。结果男子闻听后心生惭愧,再不欲与王妃行邪淫,他便先行离去。王妃却心中暗想:孔雀王已了知我之丑事,它若用人言将之禀告国王,国王定会将我处死。念及此,王妃便在饮食里掺和进毒药送与孔雀王。谁料它吃下毒药后反而更加美丽,色泽更胜从前。
  看到王妃心生怀疑,它便向王妃解释说:〃你自己贪爱别人,又认为我会告发,于是便欲毒杀我。但以此种方式,你根本无法损伤我一根汗毛。〃
  王妃听罢立即口吐鲜血,并得上严重疾患,且于死后直堕号叫地狱。孔雀王则安乐自在、重获解脱,它后来回到自己原先栖息之地,又继续对其它众生宣讲佛法。
  当时之梵施国王即为后来之舍利子比丘;当时之无喻姆即为现在之婆罗门狡诈姆。
  千辐轮相之渊源
  无数劫之前,有一国王名马车姆,统领八万四千小国。后得一太子名慧光,即是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太子慧光具有远远超越一般人所及之智慧,国王理所当然就将之作为王位继承人。后国王去世,众人正欲为太子行加冕大典时,太子却对众大臣说道:〃我不能登上王位,因行非法之众生若被我以杀头方式加以处罚,则我本人亦造下大罪业。故而若众生皆能行持十善道,我方才愿当国王。〃众人于是就说道:〃我们定厉行善法,请你务必当上国王。〃
  慧光这才同意举行加冕大典,并最终登上王位。他当国王以后,要求国人都必须行持十善业。魔王闻听后则顿生妒意,他以造假方式将众多信件寄给众人,信中写道:〃众人以前所做善业无有丝毫感应,故而大家以后均可放心大胆广行恶业。〃
  众人在接到魔王以国王名义所写信件后,都不敢相信其中所说话语,他们满怀蹊跷请求国王予以澄清。国王也深感惊讶,他想:我从未写过这封信,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越想越觉奇怪,他便非常想了知此信到底从何而来,人们心态会否因之而生变化。于是他就出宫观察探访。
  魔王则在路上幻化成一身陷烈焰中之可怜人,他嘴里不停高声哀号,国王便问:〃你为何落此境地?〃魔王诡辩说:〃我以前令众人广行十善,以此缘故,我现在感受如是痛苦。〃国王马上问道:〃如是让人行善,自己怎可能感受此种痛苦?如你令众人皆行十善,不知他们到底得未得到安乐?〃魔王回答说:〃他们均已得到安乐,唯有如我这样劝别人行善法者才落此痛苦境地,受我劝化者则绝不会感到丝毫痛苦。〃国王听罢高兴说道:〃只要他们能获致安乐善果,自己再感受痛苦也无有任何后悔之处!〃魔王闻言立即消失不见。
  国王到处令人行持善法,并时时赞叹善法功德,大家信受奉行,时刻牢记三门行善。国王后来以此福德而拥有金轮宝等七轮宝,并逐渐成为转轮王,让四大部洲众生皆行善法。
  世尊因地时如是亲行十善,并令众人亦行十善。以此因缘,后来成佛时,世尊脚掌便具千辐轮相。
  另外,久远之前有普救、善成两商主,各人皆拥有四万商人眷属。善成素喜寂静,后便在一仙人前出家,并终获缘觉果位。商人们则因不见善成踪影而到处寻找,但始终都未找到,他们便将情况告之普救。普救告诉众人务必要找到善成,于是,八万商人便开始在各处广泛搜寻,最后终于见到缘觉。众人诧异问道:〃你为何要舍弃我们前往寂静之地?〃
  因大尊者只依靠身体为别人说法而不以言语宣说之故,缘觉就幻现出自身出火、闪电等种种神变令众人生信。普救则令八万商人供养缘觉,并说道:〃供养他之功德日后定会成熟果报。〃众人便广行各种令缘觉比较满意之供养。普救商主随后又教导这些人守持五戒。
  当时之普救商主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
  善恶果报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鹿野苑色哈乐婆罗门之子,名为善寻,其兄弟名为恶寻,也即后来之提婆达多。为前往海中取宝,二人各带五百名眷属出发。因此地离大海非常遥远,在距大海尚有七天路程时,众人已将口粮全部用尽。当此生命垂危之际,善寻等人饥饿难耐之时,便开始祈祷天尊等神明。结果他们遥遥望见远处出现一繁茂果林,众人急忙赶过去,发现那里还有清净泉水。大家边吃喝边感叹道:〃此乃我们供养天尊果报现前。〃天尊还亲自告诉众人道:〃你们可砍下果树树枝,如此便能满足一切所需。〃众人就依言砍下一根树枝,孰料它竟变成美味饮料。再砍第二棵树枝时,它又变成百味甘美饮食。大家全都津津有味享用起来,心满意足之后又砍下一棵树枝,此次它又变成妙衣;再砍时又现出各种珍宝。众人原本就带有很多牲口以备装宝所需,这下全部派上用场。
  恶寻此时也率众抵达那里。他看见前面诸人砍断树枝时皆现出种种珍宝,便以贪心打起如意算盘:如果将树根砍断,肯定能捞取更多珍宝。他于是便准备从树根挖起。
  善寻看到则心生不悦,他对恶寻等众人说:〃我们遭遇违缘、困苦时,多亏这棵树救助我们,因此希望你们万勿砍断它。〃但恶寻等人根本不听,善寻不愿见此树被砍倒惨象,便无奈离开树林。恶寻则马上开始砍挖树根,结果当他砍断树根时,突然冒出五百罗刹,将恶寻等五百人全部吞食。
  又诸菩萨众即便舍弃自己身体,亦不欺骗众生,定要守护誓言。
  无量劫前,释迦牟尼佛曾为一狮子,名肢具,它对一切众生均有大慈大悲之心。肢具以水果、树叶为生,住于人迹罕至之山洞中。
  后有俩公猴、母猴生下两只小猴后便将猴崽交与狮子,自己前往别处。而一名宝剑之老鹰王一日忽将两猴崽叼至山岩上欲加吞食,肢具狮子见之就以偈颂方式对老鹰王说道:〃皈依我之两猴崽,望你切勿吞食之。〃老鹰王则刁难说:〃你是兽中之王,如能舍弃兽王之身,我则可将两小猴奉还,否则定要吃掉它俩。待我吃完后飞上虚空,你又能奈我何?〃
  兽中之王就告诉宝剑说:〃我宁可舍弃自己,也要救下这两小猴。自我发菩提心后,从未说过妄语。为利益众生,我今天甘愿舍身。〃老鹰王看它菩提心坚定,便将两只小猴统统放掉,且对狮子说道:〃大兽王,你无需再舍弃肉身。〃言毕即飞逝不见。
  当时之公猴、母猴即为后来之迦叶尊者与释迦贤姆;两小猴即为后来之罗睺罗与阿难尊者;老鹰王宝剑即是后来之贤鬘比丘。
  另外,释迦牟尼佛和燃灯佛在此世界中曾为两说法童子,他们出家后即到寂静地生活、修法。后精通诗学等一切论典,并获禅定、神变等神通、技能。
  当时有一名大象之国王,性喜狩猎,又拥有六千万眷属,他依两童子说法后始发菩提心。此时一些贪欲炽盛之比丘对童子肆意诽谤,他们胡说道:〃这两人乃外道断见派人士,因他们宣说五蕴皆空及业果成熟非常可怕之法门。〃这些人还要求国王处死二位说法童子。
  正当国王略有怀疑、犹豫之时,同行天女告诉国王说:〃你尽管身处这些恶友当中,但千万别发恶心。这两位是真正说法上师,你不要忘记他们以前对你说法之恩,一定不能舍弃他俩。〃国王想起往事,终于未舍佛法。
  国王之弟名年果儿,后当年果儿坐上王位时,这些恶友又对他说道:〃这两位比丘依靠咒语之力,实在应当诛杀。〃国王便率领军队准备杀死这两位比丘。当时森林中夜叉、龙等众生降下石块瓦砾雨,将这些人全部杀死,连年果儿国王也一并除去。因他对说法上师起嗔恨心之故,年果儿于六十世中在无间地狱受苦;当时劝请国王杀两比丘之恶见比丘则在千百万世中于地狱感受痛苦;劝请国王勿听谗言之天女后则于恒河沙数佛前拜见、供养,她名为月光童子;与大象国王一同得法之六千万众生则在其它刹土中后来成佛;听受佛法之大象国王即是后来之弥勒菩萨;国王之弟年果儿则为后来之提婆达多。
  严持清净戒律
  久远之前有安乐王如来出世,那时瞻部洲世界广阔,有九十万由旬之巨。八万四千城市全由七宝制成,庄严如天界一般,且人人财富圆满。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喻施国王,为一行持佛法之国王。在其治下八万四千城市中,每城都有国王所属之八万四千王宫,每一王宫内都有王妃等眷属八万四千。国王王宫纯由七宝制成,圆满具足一切享用资具与财富,犹如帝释天宫一样种种施设尽皆齐备。
  国王太子名胜福者亦是福德圆满,他实际乃大菩萨化身。胜福从不贪着种种在家受用,并最终舍俗出家。而喻施国王在把自己所有财富供养安乐王如来后也出家修道,并一直精进修持,最后获得安忍境界。国王后来在此世界随后出世之成千上万如来前供养承侍,并令诸如来皆生欢喜心。他在这些如来教法下一直精进不懈行持佛法,并以自己智慧力而获无畏境界,救度无量无边众生出轮回苦海。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宣方国王太子,当其降生之时,诸天人均宣说道:〃世间如今已诞生一行持佛法之尊者。〃当太子七岁时便在国王面前询问法与非法道理,并请求国王能允许自己出家。经国王开许出家后,他以自己修行所得向众人宣说恶业果报等佛法。国王、王妃等眷属随后也全部出家,他们守持清净戒律,并最终获取五神通,且令许多众生均趋入无上菩提道。
  又释迦牟尼佛曾为一仙人,名守根,虽未断尽贪心,但也知以抉择守护根门。尽管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