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作者:杨继绳 >

第47章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作者:杨继绳-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得不为之。我们以视死如归的气慨,为生存而战!然而,我们还是孩子,我们还是孩子啊!爸爸妈妈,请认真看一看你的儿女吧。当饥饿无情地折磨着我们的时候,当死亡正在向我们一步一步逼近的时候,你们那一颗颗慈爱的心,一定会同儿女们的心有着同样的节奏!
  我们不想死,我们有对未来的憧憬,因为我们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我们不想死,祖国还这样的贫穷,我们没有权利抛下祖国死去--死亡决不是我们的追求!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死,或一些人的死,能够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能够使祖国繁荣昌盛,我们就没有权利去偷生!当我们饥饿时,爸爸妈妈们不要悲哀;当我们告别生命时,叔叔阿姨们不要流泪。我们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让你们更好地活着;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追求的绝不是死亡!因为民主不是几个人的事情,民主事业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死亡在期等着最广泛而永久的回声!人将去矣,其言也善;鸟将去矣,其鸣也哀。别了,同仁,保重!死者和生者一样地忠诚。别了,爱人,保重!舍不下你,也不得不割别。别了,父母!请原谅,孩儿不能忠孝两全。别了,人民!请允许我们以这样不得已的方式报效。祖国,母亲!在这个妩媚的五月,我们去绝食了。我们……永远……这天晚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的教师都贴出了大字报,对绝食学生进行声援。
  绝食开始以后,政府只派李铁映、闫明复以及北京市的李锡铭、陈希同等劝说学生不要绝食,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答复。学生继续坚持绝食。绝食的学生由开始的三、四百人发展到3000多人。中央戏剧学院等学校,不仅绝食,还绝水。社会各界焦急不安,而政府在4。26社论等关键问题上还是寸步不让。这样,教师、工人、干部,绝大多数人都同情学生。形成了全社会声援学生的高潮。由学生上街游行发展到各界上街游行。天安门广场经常有几十万、上百万示威的人群。接连很多天,支援学生的游行队伍像不尽的长河,在长安街涌动。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声援首都学生的大规游行。
  一位负责采访绝食的记者对我说:绝食不绝水生命极限是7-12天。在绝食现场,烈日当空。绝食学生相继出现了脱水、电解质紊乱、抽搐、烦躁,有的出现了室上性心动过速、肾功能衰竭、体循环衰竭、昏迷等严重症状。15日,就有10人昏迷。16日150多人昏迷。以后每小时昏迷人数都在增加。到18日晚,送往医院的共有1768人,留院观察的有803人,多次抢救的就有740人。截至19日,累计有3500人次晕倒,其中2500人次留院治疗。北京数十所医院和数千名医务人员投了抢救工作。
  几天来,抢救学生的救护车在天安门广场和各大医院间来往穿梭,凄厉的尖叫昼夜不停,使首都人撕心裂肺。学生的状况使各界人士焦心如焚。而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却不出面,因而引起了社会愤慨。各界人士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都发出紧急呼吁,要求中央党政主要领导人尽快和学生对话。连冰心这样的老人,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要求中央主要领导人迅速解决问题。
  自从胡耀邦逝世以后,新闻报道一直严格控制。没有正面报道过学生的活动。4月27日那么大规模的游行,只发了100多字的消息。5月6日赵紫阳同中共中央书记处的胡启立、芮杏文打过招呼:“放开了一点,游行作了报道,新闻公开程度高一点,风险不大。”“面对国内人心所向,面对国际进步潮流,我们只能因势利导。”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报纸、电视可以公开报道学生的活动。那时的电视新闻收视率空前高。不仅在城市,就是走在路上的农村干部,到了有电视新闻的时间,也赶紧到有电视的地方看新闻。所以,当时北京的情况全国很快就知道,全国各地都心系北京的绝食的学生。
  5月以来,外地高校学生大量进入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参加首都学生的示威活动。天津5000多名学生骑自行车到北京。后来,外地学生乘火车到北京不要钱。有点像文革中红卫兵串联一样。5月14日星期天今天午饭后去天安门广场。学生在纪念碑前绝食。广场上有数十万人。西长安街从西单以东禁止车辆通行。学生队伍不断地开进天安门,准备明天和戈尔巴乔夫见面。
  人们10个一堆、8个一伙地在讨论形势。人民大会堂东门口,一名工人模样的人说:“学什么南斯拉夫,把我们都变成了合同工;现在又搞什么优化组合,和头儿不对劲儿的人都给‘组合”下来了。”有人附和他的意见,有人说实行合同制是必要的。在另一堆人里,一位干部模样的人指着广场上的涌动的人说:“现在闹到这种地步,怎么收拾局面?”一位40岁左右的人一本正经地说:“我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大家侧着耳朵听他的回答。他指着毛主席纪念堂说:“毛老头儿睁开眼睛就行了!”大家哄笑。一位40来岁的人说:“明天戈尔巴乔夫来,像这个样子,不怕给国家丢面子?”一人回答说:“中国早就没面子了,没脸没皮了。到处借债,还有什么面子?”学生和中央的对话时不时的进行。但由于政府不点也不让步,对话没有什么进展。
  5月15日星期一天安门广场聚集上百万人。声援学生的队伍不断地通过长安街。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到北京访问。天安门广场被学生占领,只好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由于仓促,戈尔巴乔夫走下飞机时,苏联国旗也没有挂,地上只有一小块地毯。
  虽然长安街两边布置了欢迎彩旗,但戈尔巴乔夫的车队没有经过长安街。大概是通过北三环进入钓鱼台。
  5月16-17日星期二-星期三声援学生的游行队伍越来越大,接连几天都是一两百万人的大游行。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前三门大街,都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这几天参加游行的除了学生、工人以外,还有国务院和中共中央的部门。如: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直属机关、国家体改委、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电视部等。这些单位的职工都打着写着这些机关名称的巨幅横标,特别引人注目。当然,这些中央机关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没有参加游行。打着机关名称的横标也不是经过本单位的领导人同意的。机关名称的横标都是部分职工打出来的,领导人不赞成,也不反对。
  游行口号一般和各个部门的业务结合起来。如海关总署的大横标写着“官倒走私铁证如山”,有很大的震憾力。主要口号是:悲绝食壮士哀冷漠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东北角,20多米的巨幅)
  学生绝食政府绝情人民绝望--工人学生是我们的骄傲--北师大教工学生的行动是正义的――北师大教工寻人启事:李鹏、赵紫阳,你在哪里?
  救救我们的后代--中科院工人是学生的后盾人民高于政党学生绝食人民着急工人工人,学生后盾;总理不理,工人不许学潮不肯定,民愤不能平领导多喝一口茶,学生多流一滴血赤子热血融冰雪,政府冷漠寒人心慈悲为怀爱人如己--佛教声援队弘法自由普渡众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学院中国专利营养秘方:五十少年,六十青年,七十中年,八十正当年--中国专利局清热解毒,托里排脓--北京中医学院妇产医院专治难产--北京妇产医院小平小平,没有人性;紫阳紫阳,心地冰凉;主席主席,主持宴席;总理总理,总是不理。
  总理总理,总是不理;如此总理,岂有此理?
  老子高官儿好汉老子百姓儿笨蛋--中国怪态白猫抓权黑猫抓钱--35中教师中国已无退路!--文物出版社爱滋病官倒腐败寄生虫--中国爱滋病防治中心中国的瓦文萨,你在哪里?
  国债=奔驰;国库券=宴席卖掉奔驰,偿还国债官倒不倒,人民不饶怨怒吼小“贫”不走,小康不来学竹下辞职小平您好--1984年人贵自知之明,谁该辞职,快快辞职打死不抓鼠的猫投降吧,贪官污吏!……
  我们不是邓家军,也不是杨家将,更不是镇压人民的宪兵――几十名年轻军官决不当独裁者的禁卫军打倒中国的秦始皇把军队还给人民――部分军官中苏高级会唔88(邓氏)-58(戈氏)老人政治何时了5月16日,赵紫阳在和戈尔巴夫会谈时讲了这么一段话:“十三届一中全会郑重做出决定,在最重要的问题上,仍然需要邓小平同志掌舵。十三大以来,我们处理最重大的问题时,总是向小平同志通报,向他请示。”赵紫阳这段话公布时,很多人感到,赵紫阳这段话的潜在意思是,现在局面这么糟糕,责任全在邓小平身上。赵紫阳和邓小平决裂了。第二天,游行队伍中多了这样一类的口号:“党要总书记,不要太上皇”、“垂帘听政误国害民”、“天塌下来,小个子也逃不掉”、“共和国不要西太后”、“小平小平,八十高龄,身体还行,脑子不灵”、“小平辛苦,快去休息”等。有的打出巨幅横标,上写“帘政”两个大字。
  在这期间,上层分歧进一步激烈。5月16日的常委会上,赵紫阳再次提出4。26社论要有个说法,他认为这个社论对学生运动定性不恰当,要改。赵紫阳说:“虽然我没有看这个社论,但我可以承担责任。”他说,4。26社论的定性要改,但无论如何不能涉及小平。小平只要说一句话就行:“现在看来学生的问题并不像原来说的那么严重。”剩下的工作由我们来做。李鹏说,让你承担责任,没有那个必要,这不是政治家的态度。姚依林和李鹏态度一样。李说,4。26社论是邓的讲话。赵说,不是,是常委会定的调,向邓汇报后才有这个讲话。李说,你在朝鲜回的电报中说同意制止动乱。赵说,动乱这个词是中性的。问题不是出在动乱上,而是出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定性上。而这个定性是常委作的。这次会不欢而散。
  第二天,赵紫阳向邓小平写信要求面谈。这时邓小平决心已定,他不想再听赵紫阳的意见,而是通知了几个人:赵紫阳、李鹏、姚依林、胡启立、石、杨尚昆、薄一波。他们去了邓家。赵紫阳还是重申了他的意见。姚依林和李鹏说,学生动乱不能制止,是紫阳在亚行会议的讲话引起的,这个讲话使学生感到中央出了两个声音。李鹏强调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紫阳同志应该负主要责任。在邓家的这次会上决定实行军事戒严。邓小平表示,已经没有路可退了,只有戒严,动用解放军平息动乱。赵紫阳表示:“有决策比没有决策好,但是我非常担心它将带来严重后果,由我来组织执行这个决策很难得力。”胡启立也反对军管。石原来不赞成军管,在这个会上也赞成了。杨尚昆原来反对军管,后来也赞成。最坚决的是姚依林、李鹏。赵紫阳后来对本书作者说:其实,这几个人的态度无所谓,邓小平动用军队的决心已定,别人是很难扭转的。在邓家开会之前,赵紫阳的意见是多数,启立,石,尚昆,都是一致的。在这之前,他们根据共同的看法一起做了不少工作。赵紫阳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说:“我作为总书记,到最后关头,我赞成军管,总书记还可以当下去;我反对军管,就要下台。邓的性格我是知道的。是继续当总书记,对学生采取强硬的方针,还是下台?
  我选择了后者。这一点我反复想过。不赞成军管和不当总书记我是一起考虑的。从邓家开会一回来,我就写了个辞职信。
  杨尚昆劝阻我,才收回。他说,你的辞职信一传出去,就会引起更大的动乱。”1995年,赵紫阳对本书作者说:“我认为,军管必然导致动武。从4。26社论导致4。27大游行说明,现在想用上纲上线的办法把群众压下去是不灵了;用权威人士出来压也不灵了。既然这两个都不灵了,又不退让,搞军管,势必发生冲突。一冲突就要流血。当时我还担心,学生流血会不会造成工人大罢工?当时我没有想到用几十万大军来吓住。这只有小平才有这么大的气魄。但这对共产党的形象影响太大了。”5月17日,北京声援学生的群众游行的规模也是空前的。全国除北京以外还有27个城市的170所高校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的绝食学生。
  5月18日星期四今天,总编辑喻权域本应到房山新闻培训中心去讲课。形势如此紧张,他只好让我去代他讲一次。下午我从房山讲课回来,游行的人还是那么多。车到丰台,一位头上缠着标语的学生拦车。司机说:让他上来吧,有了他头上的标语,路也好走些。汽车到复兴门再无法前进了。我只好下车步行回社。
  回到社里,只见喻权域伏在办公桌上,满脸通红。不知道是睡午觉的缘故还是遇到了什么不快的事情。我见他的神色,问他,怎么啦?他没回答。我向别人打听,原来是大家对今天本报的版面不满意。部主任们根据群众的呼声,到老喻这里提了一些很尖锐的意见。还对老喻说:“你休息几天,我们干几天,干对了算你的,干错了,我们承担责任。”老喻认为,这是夺权。我回来时,这场所谓“夺权”的小风波刚完。我安慰了老喻几句,急忙找来报纸看。今天《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用最显着的版面语言报道了昨天的群众示威。初号黑体字的主标题是:“首都百余万人游行声援绝食请愿大学生”副体是二号宋体:“强烈要求立即对话救人救国”而本报呢?只在一版右下角报道昨天的群众示威,还把示威人数大大缩小了。本报对昨天的群众示威采取了很冷淡的态度。现在的北京,很多人已经把对待学生的态度当成正义与非正义的界线。本报今天的版面,使本报同人在社会上脸面无光。当然会引起报社内部的公愤。
  自从前几天新闻放开以后,明天的报纸怎样报道今天的活动,对各报总编辑来说是考验,是猜测,也是押宝。在这场政治风潮中,学生是满腔热血,一颗赤子之心。但是,其中还有各种政治势力的殊死较量。目前这种较量还胜负难分。报纸如果站在最后的胜利者一边,报纸(主要是总编辑)将来会共享胜利的果实;如报纸现在支持的最后是失败者,总编辑就要分享苦果了。老喻今天的宝押对了吗?
  5月18日下午四点,中宣部长王忍之电传紧急通知,要求各新闻单位关于学潮的报道要和李鹏、杨尚昆5月19日的讲话保持一致。
  赵紫阳想用缓和的方式来解决学潮问题为什么没有被邓小平采纳?人们猜测,因为这时邓小平已经不信任赵紫阳了。有人分析,邓不相信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康华公司的问题。1988年,社会上对邓朴方任董事长的康华公司有各种传言。说他借为残疾人募捐的名义中饱私囊。赵向邓小平反映了群众的看法。邓下令把康华公司撤消了。后来清查康华的帐目也没查出多大问题。而赵紫阳的儿子的倒卖彩电的问题当时并没有查处。邓小平是很心疼邓朴方的。
  在这件事上,邓和赵之间,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二是赵同戈尔巴乔夫的谈话中,把邓抛出来了。言外之意是,现在局面这么糟,是邓的责任。第三个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