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广瘟疫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滞中宫者,乃病后脾胃大虚,不能消谷。病者胃中枯燥,偏欲多食,食停心下脐上,则水不得上输于肺,肺
亦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溢于肢体而为浮肿。其证以心下、脐上有硬处,按之则痛为异,小便或利或不利,
当用平胃散加枳实、山楂、麦芽、莱菔子、青皮、神曲为主,硬处消则肿自愈,或加苓、泽兼利水亦可。
水停心下者,乃脾虚不能消水也,与食滞异者,心腹
无硬痛,小便不利也。用苓、泽、车前、木通之类,利其小便而愈。
气复未归者,吴又可所谓病后气复血未复,气无所归,故作肿也,不可治肿,调其饮食,节其劳役,静养自
愈。其异于停水、食滞者,水停身重,小便不利;气肿身轻,小便自利;食滞腹中有结;气肿腹中自和也。
卷之四遗证
发颐
属性:时疫愈后有发颐者,乃余热留于营血也,速以解毒、清热、活血、疏散为主,误则成脓不出,而牙关不开,咽
喉不利,多不能食而死,毒内陷而复舌燥、神昏亦死,出脓后气虚血脱亦死,故宜早治也。古方以普济消毒饮为
主∶发在耳后,以柴胡、川芎为君;在项下,以葛根为君,在项后或巅顶,加羌、防。此证不可轻补于未溃之
先,补早必成脓,尤不可纯用寒凉于将发之际,恐闭遏而毒不得发,故必兼疏散为要。外治,以葱水时时浴之。
卷之四遗证
发疮
属性:时疫愈后,发疮者极多,余热淫于肌肉也,多服清凉养气血药自愈。
卷之四遗证
发痿
属性:时疫愈后,四肢不能动移者,热伤筋脉也,吴氏诸养荣汤酌用,轻者粥食调理自愈。
卷之四遗证
索泽
属性:时疫愈后,身体枯瘦,皮肤甲错者。热伤其阴也,养阴为主,吴氏诸养荣汤酌用,亦有粥食调理自回者。
卷之四遗证
发蒸
属性:时疫愈后,有发骨蒸如劳瘵者,乃余热留于阴分也,不可以其羸瘦而遽用虚损门治法。必察其六府,有结邪,
则仍攻其邪为主,次察其经络;有壅瘀,则仍通其壅瘀为主,次察其气道;有痰涎,则仍利其痰涎为主。数者俱
无,然后以清热为主,或无邪而阴伤,方可纯用养阴之药,或分其余邪之轻重,亏损之多少,而兼用养阴清热
药,进退加减以和之更妙。
卷之四
妇人
属性:妇人时疫悉与男子同,惟当经期则治法略异,以其关乎血室也。凡遇感疫值经期者,治法必兼少阳,以少阳与
厥阴为表里,厥阴为血室,血室一动,邪必乘虚而犯之,须分适来因受病而止、适来受病而自行、适断
而受病三种,则虚实自见。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遽止者,必有瘀血,要再察其胁、腰、少腹,有牵引作痛拒按者,必以清热、消瘀为
主,小柴胡加赤芍、延胡、桃仁、归尾、丹皮。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疫病虽发而经水照常自行者,不必治其经血,但治其疫邪而病自愈。盖病本未犯血室,
故经血自行如常也。仲景所谓∶勿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者。正指此,非谓总不用药也。
凡经水适断而受邪者,经行已尽则血海空虚,邪必乘虚而陷入血海,若见腰、胁及少腹满痛者,大柴
胡汤加桃仁、赤芍,逐其血室之邪始愈。
凡妇人受疫,但见昼日明了,至夜谵语,即当询其经
期,以防热入血室之渐。
卷之四
妊娠
属性:妊娠感时疫,须治之于早,则热不深入而伤胎。当汗、当清之证,当速治不待言,当下之证尤不可迟。若因
妊娠忌下伤胎之说,因循略迟,则胎受热蒸而反易坠。一见里证,速下其热,其胎反安然无事。盖有病则病受之,
内经所谓∶有故无殒者,于此见之,此历验不诬者。妊娠受疫,当下失下,至于舌黑腰痛,少腹下坠至急,则其胎
多死腹中,自欲坠矣。此时下亦坠,不下亦坠,然下之胎坠,母犹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则母无生理,胎亦不能独
存。同一坠胎,而此善于彼,当明言于病家,而后施治下
药,虽三承气皆可用,惟芒硝当慎,以其专主伤胎,非大实、大热、大燥,不可试也。
卷之四
小儿
属性:小儿受时疫悉与大人同,而时见惊搐类于惊风,误治多死,用大人治疫清解诸法,减小剂料以治之则愈。小儿
不能言,遇当下证,既不知其谵妄,复难验其舌苔,则当验其唇,唇赤而燥即是下证,此幼科之要诀也。
卷末
诸方
属性:x大青龙汤x
麻黄 桂枝 杏仁 石膏 甘草(炙)
加姜、枣煎。
x六神通解散x(捶法,有川芎、羌活、细辛。)
麻黄(一钱) 甘草(一钱) 黄芩(二钱) 苍术(二钱) 石膏(一钱半)
滑石(一钱半) 豆豉(十粒)
加葱、姜煎。
x九味羌活汤x
羌活(一钱半) 防风(一钱半) 细辛(五分) 苍术(二钱半) 白芷
(一钱) 川芎(一钱) 黄芩(一钱) 生地(一钱) 甘草(一钱)
加生姜、葱白煎。
x葳蕤汤x(一方有干葛,无菊花。)
葳蕤(二钱半) 麻黄(五分) 白薇(五分) 青木香(五分) 羌活(五
分) 杏仁(五分) 川芎(五分) 甘草(五分) 石膏(一钱半) 菊花(一钱半)
白水煎。
x大羌活汤x
羌活 防风 细辛 苍术 白术 川芎 黄芩 生地 甘草 防己 知母 独活 黄连
白水煎。
x人参败毒散x
人参 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薄荷
加生姜煎。
x吴氏达原饮x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甘草(五分)
白水煎。
x小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加生姜、大枣煎。
x炙甘草汤x
人参 甘草(炙) 桂枝 阿胶(蛤粉炒) 麦冬 生地 大麻仁
加生姜、大枣、水酒各半煎。
x柴胡四物汤x
柴胡 半夏 人参 黄芩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加姜、枣煎。
x参胡三白汤x
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柴胡(二钱) 白芍(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半)
白水煎。若脉微弱,口渴心烦,加麦冬、五味子。若
烦,口苦,心下痞,加黄连、枳实。若不眠,加竹茹。
x清脾饮x
青皮 柴胡 浓朴 黄芩 半夏 甘草 茯苓 白术 草果
加生姜煎。
x大承气汤x
大黄(四钱,酒洗) 芒硝(二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x小承气汤x
大黄(四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x调胃承气汤x
大黄(三钱,酒浸)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
白水煎。
x人参白虎汤x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加粳米煎。
x黄龙汤x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浓朴(一钱半) 枳实(一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一钱半) 当归(二钱)
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
x六味地黄汤x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茯苓 丹皮 泽泻
新汲井水煎。
x生脉散x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白水煎。
x四物汤x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新汲井水煎。
x越婢汤x
麻黄 石膏 甘草
加生姜、大枣煎。
x阳旦汤x
桂枝 芍药 甘草 黄芩
加生姜、大枣煎。
x黄芩汤x
黄芩 芍药 甘草
加大枣煎。
x栀子豉汤x
栀子 香豉
先煮栀子,后入香豉,白水煎。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等分)
白水煎。
x小陷胸汤x
黄连 半夏 栝蒌实
先煎栝蒌实,后内二味,白水煎。
x导赤泻心汤x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山栀(姜汁炒黑) 滑石(飞) 知母(盐酒拌
)犀角(镑) 甘草(生) 人参 麦冬(去心) 茯苓(各一钱)
加灯心、生姜、大枣煎。
x猪苓汤x
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一两)
白水煎。
x天水散x(加朱砂,名益元散。)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研细末,井水或灯心汤调。
x柴葛解肌汤x(捶法,加石膏一钱。)
柴胡 葛根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加姜、枣煎。
x吴氏三消饮x
槟榔 浓朴 草果 知母 葛根 芍药 甘草 羌活 黄芩 柴胡 大黄
加姜、枣煎。
x六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陈皮 半夏
加姜、枣煎。
x归脾汤x(一方无白芍。)
人参 白术 黄 茯神 枣仁 远志 木香 当归 白芍 炙甘草
加桂元肉、姜、枣煎。
x清燥汤x
苍术(一钱,炒) 白术(五分,炒) 黄 (一钱半) 人参(三分) 茯苓(三分) 黄连(一
分,炒) 黄柏(二分,酒炒) 甘草(二分) 陈皮(五分) 猪苓(二分) 泽泻(五分) 升
麻(二分) 柴胡(一分) 五味子(九粒) 神曲(二分,炒) 麦冬(二分)
当归(二分,酒洗) 生地黄(二分)
白水煎。
x大柴胡汤x
柴胡(一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 黄芩(一钱) 半夏(一钱) 白芍(一钱)
加生姜三钱,大枣一钱煎。
x吴氏清燥养荣汤x
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甘草 生地(汁) 陈皮
加灯心煎。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白术(炒) 黄 (蜜炙) 炙草 陈皮 当归 升麻(蜜炙) 柴胡(炒)
加姜、枣煎。
x三黄石膏汤x
黄柏 黄芩 黄连 栀子 淡豆豉 麻黄 石膏
加生姜、大枣、细茶煎。热服。
x防风通圣散x(又名双解散。)
防风 大黄 当归 芍药 芒硝 荆芥 麻黄 栀子 连翘 甘草 桔梗 石
膏滑石 薄荷 黄芩 白术 川芎
加生姜、葱白煎。
x逍遥散x
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加煨姜煎。
x瓜蒂散x
甜瓜蒂(炒黄) 赤小豆
共为末,熟水或韭水调。量虚实服,或用搐鼻。
x葛根葱白汤x
葛根 芍药 知母 川芎
加葱白、生姜煎。
x平胃散x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加姜、枣煎。
x吴氏承气养荣汤x
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黄 大黄 枳实 浓朴
加姜煎。
x凉膈散x
芒硝 大黄(酒浸) 山栀 连翘 黄芩(酒炒) 甘草 薄荷
加竹叶,蜜煎。
x四苓散x(吴氏有陈皮,无白术,亦名四苓散。)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白水煎。
x桃仁承气汤x
大黄 芒硝 甘草 桃仁 桂枝
白水煎。
x茵陈蒿汤x
茵陈 大黄 栀子
白水煎。
x吴氏举斑汤x
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升麻(五分) 白芷(七分) 柴胡(七分) 穿山甲(二钱,炙黄)
加姜煎。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 生地 丹皮 芍药
白水煎。
x三黄泻心汤x(《汤液论》有黄芩,《保命集》有甘草。)
大黄 川黄连
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温服。
x藿香正气散x
大腹皮 紫苏 藿香 甘草 桔梗 陈皮 茯苓 苍术 浓朴 半夏曲 白芷
加姜、枣。
x桔皮半夏汤x
陈皮 半夏
加生姜煎。
x竹叶石膏汤x
人参 半夏 麦冬 甘草 竹叶 石膏
加粳米、生姜煎。
x大半夏汤x
半夏 人参 白蜜
以水和药,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再煎。
x理中汤x
人参 白术 炒干姜 炙甘草
白水煎。
x十枣汤x
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煮汤。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
x二陈汤x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x白虎汤x
石膏 知母 甘草
加粳米。
x白虎加苍术汤x
即白虎汤加苍术
x白虎举斑汤x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白水煎。
x大陷胸汤x
大黄(二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为末)
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
温服。
x大陷胸丸x
大黄(八两) 芒硝 葶苈(炒) 杏仁(去皮尖,各半升)
合研取弹大一丸,别捣甘遂末一钱,白蜜二合,煮服。
x抵当汤x
水蛭(三十,猪脂熬黑) 虻虫(三十,去头、足、翅) 桃仁(三十,
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酒浸)
白水煎。
x八珍汤x
人参 茯苓 当归 熟地 白术 甘草 白芍 川芎
加姜、枣煎。
x葛根芩连汤x
葛根 黄连 黄芩 甘草
白水煎。
x麻仁丸x
麻仁(二升) 芍药(半升) 大黄(一斤,去皮) 枳实(一斤) 浓朴(
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炼蜜丸。
x天王补心丹x(一方有石菖蒲四钱,无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生地(四两,酒洗) 人参(五钱) 元参(五钱,炒) 丹参(五钱,炒
)茯神(五钱) 桔梗(五钱) 远志(五钱,去心,炒) 枣仁(一两,炒) 五
味子(一两,炒) 天冬(一两,去心,炒) 麦冬(一两,去心,炒) 当归
(一两,酒洗) 柏子仁(一两,炒去油)
蜜丸,朱砂为衣,灯心汤下。
x荆防败毒散x
荆芥 防风 柴胡 羌活 独活 前胡 川芎 枳壳 人参 甘草 桔梗 茯苓(等分)
加薄荷叶煎。
x仓廪汤x
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柴胡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川芎
加陈仓米、生姜煎。
x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加姜、枣煎。
x异功散x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加姜、枣煎。
x附子汤x
附子 白术 白茯苓 白芍 人参
白水煎。
x吴氏安神养血汤x
茯神 枣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芍药 地黄 陈皮 甘草
加龙眼肉煎。
x建中汤x(此小建中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大枣、饴糖煎。
x普济消毒饮x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红 元参 甘草 桔梗 柴胡 薄荷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屁勃 白僵蚕 升麻
白水煎。
x吴氏蒌贝养荣汤x
知母 花粉 贝母 栝蒌实 桔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
白水煎。
x吴氏柴胡养荣汤x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加生姜、大枣煎。
x吴氏柴胡清燥汤x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知母
加生姜、大枣煎。
x吴氏人参养荣汤x
人参 麦冬 辽五味 地黄 归身 白芍 知母 陈皮 甘草
白水煎。
x吴氏参附养荣汤x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七分,炮) 炒干姜(一钱)
白水煎。
x犀角大青汤x
犀角(上) 大青(中) 元参(中) 甘草(下) 升麻(中) 黄连(中)
黄芩(中) 黄柏(下) 山栀(中)
水二钟,煎一钟。
x柴葛五苓散x
柴胡 葛根 茯苓 泽泻 猪苓 白术 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