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二战风云人物 >

第69章

二战风云人物-第69章

小说: 二战风云人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立煌在华北数年,坚决抗日,对稳定华北抗战局势起着重要作用,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卫立煌曾多次会晤周恩来、朱德,定期与八路军将领进行工作接触,协调军事行动;呼吁战区内各派军队团结抗日,主张在弹药和经费补给上对八路军一视同仁,并且在两次反共高潮中严守中立,是典型的“中央军中的中间派”。1938年春节,卫立煌率第14集团军高级将领前往八路军总部拜年,朱德总司令在欢迎大会上称赞卫是“在忻口战争中立下伟大功劳的民族英雄和抗战领袖”。卫立煌则称赞八路军“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部队”。他还仿效八路军作法,成立“第二战区前线总指挥部战地工作团”,接纳大量进步学生到军中服务,宣传抗日。1938年4月,他借故访问延安,受到热烈欢迎。毛泽东在欢迎晚会上称赞卫立煌是“坚持华北抗战的领导者”。1939年9月,八路军第129师政委邓小平,也曾对深入战地采访的记者称:“张自忠和卫将军都是在抗日战场上打过硬仗的人,他们至今坚持抗战,决心很大,难能可贵。”
第九部分卫立煌 上将(3)
卫立煌与史迪威上将会谈    
  卫立煌坚持团结抗战的爱国行动,遭到了蒋介石和顽固派的忌恨。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蒋介石斥责卫立煌反共不力,声言要撤销他的省主席职务。卫立煌一气之下请假赴峨眉休养,蒋介石立即照准。5月,日军大举进攻中条山,前去视察的何应钦擅自改变卫立煌的军事部署,导致中条山战役惨败。蒋介石急令卫立煌回去收拾残局。卫立煌回到洛阳,收拢溃散军队,加强黄河防务,稳定了中原抗战局势。蒋介石见时机已到,遂把中条山惨败的罪责加诿于卫立煌,革去其二级上将衔,随后又免去其省主席职务。1942年1月中旬,又将卫立煌调任西安行营主任,削去了其兵权。西安行营的主要任务是反共、对付延安。卫立煌认为干这样的事不利 诳拐剑瞬焕砥涫隆2痪茫槭魑懒⒒统鋈沃泄墩骶谝宦匪玖畛す?,但未及上任又被罗卓英所代。卫立煌仍回成都闲居。
  1943年8月,英美政府首脑在魁北克会议上决定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为主,反攻缅甸。蒋介石也急于想反攻缅甸,打通国际交通线,遂在史迪威同意下,决定再次起用其得力战将卫立煌来统帅中国远征军。1943年冬,蒋介石将卫召至重庆,亲自接见,恢复其上将衔,任命他接替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就任后,首先将陈诚设在昆明附近的司令长官部前推到离怒江前线只有70公里的保山县马王屯,积极进行反攻准备。1944年5月,卫立煌统帅中国远征军自滇西发起反攻。中国远征军先后出动17个师约16万人,在盟军配合下,相继收复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畹町等战略要地。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歼灭日军第18师团、第56师团大部,击溃第2师团、第23师团,保证了英印军的胜利,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完成了打通国际交通线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的战略任务。卫立煌再次名声大振,在盟国盟军中也颇有盛誉。反攻胜利后,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撤消。卫立煌功高震主,加之涉嫌亲共,被蒋介石委以陆军副总司令空衔。卫立煌对此职不满,称病就医。1946年春,回到南京,闭门少出。11月,奉命出国考察。
第九部分卫立煌 上将(4)
中国远征军再次出征    
  1947年初,卫立煌返回祖国。时蒋介石正在全面内战中迭遭失败,决心重新起用卫立煌这员猛将,以期卫立煌再次为他立下奇功。1948年1月17日,南京政府明令卫立煌接替陈诚为东北“剿总”总司令、东北行辕代主任。同年,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11月12日,沈阳解放,卫立煌飞往北平。蒋介石再次迁怒于卫立煌,遂于11月26日下令撤职查办。
  卫立煌受撤职查办处分后不久,即被蒋介石禁于南京上海路寓所。其间,顾祝同等秉承蒋的旨意,多次动员他去台湾,均遭卫立煌的拒绝。1949年1月28日(除夕),卫立煌夫妇化装逃出南京,经上海到达香港。蒋介石几次派吴忠信到香港劝卫立煌去台湾,遭到断然拒绝。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卫立煌不顾自己的“战犯”身份,特致电毛泽东表示竭诚祝贺。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在中国共产党“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偕夫人韩权华离香港回到广州,随即公开发表《告台湾袍泽朋友书》。4月6日,到达北京,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热烈欢迎。作为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嫡系高级将领,卫立煌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赞扬和信任。卫立煌归国以后,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和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参与讨论国家军政大事。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因病于北京逝世。(彭玉龙)
第九部分希姆莱(1)
  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1900—1945),法西斯战犯,历任纳粹党卫队队长、党卫队帝国长官、纳粹德国秘密警察(音译为盖世太保)首脑、警察总监、内政部长等要职,先后兼任德国预备集团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
  希姆莱于1900年10月1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是天主教会学校校长的儿子。早年在兰茨胡特中学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在第11巴伐利亚步兵团服役。1918年考入慕尼黑高等技术学校,攻读四年而获得毕业文凭。从事一段饲养和推销工作之后,加入准军事的国家主义组织。1923年11月,作为紧跟恩斯特·罗姆的旗手参加慕尼黑啤酒店暴动。此后出任斯特拉塞的秘书、纳粹党巴伐利亚区党部副书记。1925年至1930年任代理宣传部长。1927年结婚之后,曾经重返家禽饲养场,惨淡经营。1929年被任命为希特勒私人卫队党卫队队长。在希姆莱的组织领导下,党卫队由当时仅200人的弱小机构发展为控制着整个纳粹帝国的庞大组织。党卫队拥有貌似庄严的黑色制服以及由令人恐怖的骷髅和神秘莫测的SS组成的标志。
第九部分希姆莱(2)
希姆莱出席纳粹军方的形势发布会    
  自1930年当选为国会议员之后,希姆莱集中精力扩张党卫队的势力并使党卫队独立于罗姆的冲锋队之外。1931年,希姆莱建立由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处作为纳粹党的情报机构。到1933年,党卫队发展到5万多人。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巩固了纳粹党在巴伐利亚的权力地位。1933年,希姆莱先后出任慕尼黑警察局长、巴伐利亚政治警察总监和德国政治警察部队(普鲁士除外)司令。1934年4月,希姆莱成为普鲁士警察总监和盖世太保首脑。1934年6月30日,希姆莱奉希特勒之命组织指挥党卫队摧毁以罗姆为首的冲锋队,此举成为希姆莱及其党卫队发迹史的重要里程碑。从此,党卫队成为负责“保卫……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的化身(即希特勒)”和将纳粹政权的种族主义转化为有力的行动准则的“独立机构”。
  1936年6月,希姆莱升任德国警察总监、盖世太保首脑和党卫队帝国长官,具体组织实施法西斯恐怖统治。早在1933年,希姆莱就亲自领导建立了第一座样板集中营——达豪集中营。1936年9月,萨克申豪森集中营建立。1937年7月,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建立。1938年5月,弗罗森堡集中营建立。1938年,还建有(奥地利)茅特豪森集中营。战争时期建立的最主要的集中营有:波希米亚的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波兰的马伊达内克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和施图特霍夫集中营,阿尔萨斯的纳茨魏勒—施特鲁特霍夫集中营,波罗的海诸国的考纳斯集中营和里加集中营,德国本土的诺因加默集中营、格罗斯罗森集中营、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和多拉集中营。希姆莱认为,集中营的作用就是制造恐怖气氛,使纳粹的秩序得到维护和遵守。
  1937年1月,希姆莱在演说中声称“没有任何地方能比集中营拥有更多的有关遗传与种族法的活证据。你可以在那里发现大量的劣等人:脑积水者、斜视者、畸形人和半犹太人”。德国人民的使命就是“灭绝世界上的劣等种族”。希姆莱主张将种族问题的解决变成党卫队的专门任务。
  为了实现希特勒对德国国防军的有效控制,希姆莱积极参与制造1938年的“布洛姆贝格事件”和“弗里奇事件”,导致德国国防部长布洛姆贝格和陆军总司令弗里奇的去职。1938年2月4日,纳粹党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声称2月4日是“国家社会主义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和里程碑”;希特勒则向德国宣告“从现在起,整个国防军的指挥权都直接掌握在元首手中”。
第九部分希姆莱(3)
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    
   1939年德波战争之前,希姆莱为制造战争借口而拟定“希姆莱计划”:穿着波军制服的党卫队队员及部分集中营死囚“袭击并占领”靠近波兰边境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用波兰语发表挑衅性演说,造成波兰进攻德国的假象。紧接着该计划实施的是希特勒9月1日10点向德国国会和人民发表演说:“无数波兰人侵入德国境内,其中有波兰正规军攻击了格莱威茨广播电台。”此时,德军早已奉命进攻波兰,挑起侵略战争。德波战争期间,希姆莱组建了5支担负“特别任务”的党卫队保安处别动队。别动队紧随在德军后面,负责围剿和处决波兰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被认为可能起来反对德国统治的人,其中多为犹太人。
  自从成为党卫队帝国长官开始,希姆莱就鼓吹保护具有所谓“高级价值”的人们的种族甄别条例和特别婚姻法。希姆莱甚至设立专门机构,让经过挑选的德国姑娘与党卫队人员生养子女,以此制造所谓“超人”种族。希姆莱签发致党卫队全体人员的命令(1939年10月28日),称“怀着深切的情感而非轻浮的情感成为参战军人的孩子之母是拥有优良血统的德国妇女和姑娘的庄严任务”,以及要求允许战争英雄重婚,所反映的也是这种企图。1939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店发表啤酒店暴动纪念演说,遭遇定时炸弹的袭击。此后,戈培尔操纵的纳粹宣传工具宣称谋杀元首的勾当乃是“英国特工所为”,希姆莱则从荷兰境内绑架2名英国特工作为所谓人证,而真正的作案者艾尔塞则被关进集中营并在战争结束前夕被处死。
第九部分希姆莱(4)
纳粹集中营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的尸体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希姆莱的别动队跟在德军后面,开始系统地消灭苏联的犹太人。党卫队对“布尔什维克政委”的残杀尤其令人发指。在设置犹太人保留地的计划业已失败、马达加斯加流放计划遭到搁置、将欧洲犹太人放逐到苏联内地的计划亦因德军未能速胜而破产的情况下,1941年底,希特勒做出对欧洲“犹太人问题”实施“最后解决”(即灭绝犹太人)的决定。1942年1月,纳粹党举行万湖会议,研究“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希姆莱是实施“最后解决”计划的组织指挥者。为了灭绝犹太人,希姆莱在1942年指挥建立了许多灭绝营,主要有:贝尔根—贝尔森灭绝营,索比鲍尔灭绝营,奥斯威辛灭绝营,特莱布林卡灭绝营,马伊达内克灭绝营,切尔诺灭绝营和贝乌泽茨灭绝营。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兹南向党卫队高级领导人发表演说,大肆鼓吹“最后解决”欧洲犹太人,宣称“这是我们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光荣一页”。一般认为,在“最后解决”中惨遭杀害的仅犹太人就有约500万。
第九部分希姆莱(5)
德国保安总局局长海德里希    
  1942年5月29日,德国保安总局局长兼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执政官赖因哈德·海德里希在乘坐梅塞德斯轿车由乡村别墅驶往布拉格古堡途中,遭到经特种作战执行局训练而由英国皇家空军空投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运动人员的袭击,后在医院因伤势过重而命归黄泉。希姆莱恼羞成怒,命令对此组织实施一系列报复行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利迪斯惨案。利迪斯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境内靠近克拉德诺市的村庄。1942年6月9日,大批德国保安警察突然对利迪斯实施包围,禁止人们离开村庄。6月10日,该村年满16岁的男人全部被枪杀,儿童被押送至格内森瑙集中营,妇女被囚禁于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利迪斯经焚烧和爆炸而被夷为平地。
  希特勒不仅通过党卫队直接管理集中营和灭绝营,而且组建武装党卫队(即党卫军)以防范国防军、加强法西斯武装力量。
  1943年8月20日,希姆莱取代威廉·弗里克而出任德国内政部部长,权倾一时,进一步强化警察统治机器。
  1944年7月20日谋杀希特勒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国防军被迫接受希姆莱为预备集团军司令。尽管缺乏军事指挥经验,希姆莱稍后又成为西线的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
  到1944年末,希姆莱的党卫队和警察系统发展到12个主要行政机构:党卫队首脑总部、党卫队中央局、党卫队中央指挥部(下辖一般党卫队指挥部、武装党卫队指挥部)、“种族与人口调整”局、党卫队司法局、党卫队、人事局、保安总局(先后由海德里希和卡尔登勃鲁纳任局长,下辖人事、编制与组织处,行政—经济处,国内保安处和国外保安处,指挥国家秘密警察和刑事警察的保安警察处以及思想调查处)、民事警察总局、“经济和行政”组织、海斯梅约高级专员部、德国少数民族总局和负责强化德国国体的专员部。
  1945年1月至3月,希姆莱出任德国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率部与苏军作战,进行垂死挣 扎。
  在第三帝国濒临崩溃之际,希姆莱感到末日来临,开始寻求退路。1945年4月,希姆莱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卢伯克瑞典领事馆与瑞典红十字会会长福尔克·贝纳多特伯爵会晤,表示同意西线德军(包括驻丹麦和挪威的德军在内)向艾森豪威尔投降,实现单独媾和,以求在东线继续与苏军顽抗。希姆莱甚至梦想于1945年5月出面重新组织一个纳粹政府。希特勒得知其最忠实的追随者背叛自己的消息,狂怒不已,下令把希姆莱作为卖国贼予以逮捕,解除希姆莱的一切职务并将其开除出党。因而,邓尼兹政府中并没有希姆莱的位置。
  纳粹德国土崩瓦解之后,希姆莱改头换面,身着陆军士兵制服,剃去短胡子,左眼贴上眼罩,准备潜逃。5月21日,希姆莱被英军俘虏。
  1945年5月23日,希姆莱为了逃避正义的惩罚,咬破藏在口腔里的氰化钾胶囊而自杀。
  (肖石忠)
第九部分希特勒(1)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法西斯纳粹党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希特勒于1889年4月20日生于奥地利的布劳瑙。父亲是个海关官员,脾气粗暴,经常酗酒并毒打孩子。母亲性格温顺,疼爱孩子。父亲比母亲大23岁。小学时期的希特勒天真活泼,遵守纪律,成绩优秀。后来在父亲的冷酷和母亲的溺爱中,希特勒逐渐形成内向、固执、富于幻想、放荡不羁、易于激动和暴躁的性格,学习成绩下降,但对德国历史和神话故事极感兴趣。日耳曼民族的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