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

第55章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55章

小说: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这里就先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讲昏沉和睡眠。

昏沉心所和睡眠心所两种是指心与心所的沉滞、迟钝的状态。这两种心所也称为有行(sasaï;khàra),有行就是被动的。同时昏沉和睡眠这两种心所必定是出现在不善心里面,换而言之,当一个人被动地生起贪或者嗔,那个时候就会有昏沉和睡眠生起。

当我们在讲到心的时候,有一种心是主动生起的心,一种心是被动生起的心。无论是善的心也好,无论是不善心也好,都会有主动和被动生起的。主动生起的心我们称为无行心,这里的行就是鼓励、催促、怂恿。如果不经鼓励或怂恿就生起的心我们称主动生起的心,这种心称为无行心;如果经过策励、经过鼓励、怂恿才生起的心,这种心称为有行心,也就是被动生起的心。无论善心、不善心都有这两种心,这是对世间心来说。

在善心当中由于它并没有不善心所会伴随着生起,所以在被动生起的善心里面并没有昏沉、睡眠,但是在被动生起的不善心里面就会有这两种心所的生起。

例如:贪心、贪根心一共有八种,在这八种贪根心当中有四种是被动生起的,有四种是主动生起的。在这四种被动生起的贪根心里面,就都会有昏沉和睡眠这两种心所伴随着生起。

在嗔根心里面,嗔根心一共有两种嗔根心,虽然嗔根心的表现很多,但是只有这两种。这两种其中一种是有行的,一种是无行的,就是主动的生起和一种是被动的生起。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举被动生起的贪心来说吧。当那些爱美的女士们去逛街的时候,当她走到一间时装店,如果她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欢,她想把它买下来,那这个时候生起的心属于什么心?贪根心。她见到了她就很喜欢,这种心是主动还是被动?主动的,这种心称为无行的贪根心。

但如果她只是想看一看,结果这个时候那个店员走过来,然后就在那边推销:“啊!这件衣服很合你的身,如果穿上去你会更加靓丽照人,看你的身材多么适合这件衣服!这件衣服现在它是很时髦,又是从韩国那边进来的货。”又说是属于韩热的时装,她给店员说的心花怒放,于是就买了这件衣服,这个时候这种心属于主动还是被动生起的贪心呢?是被动的。

又比如说:有些推销、那些卖营养品的,他说这种药你吃了之后你会怎么健康呀,你会怎么提升你的免疫力呀等等。于是你在听了之后,很高兴地认为这些药确实是对我有帮助,你就买了下来,这种心就是属于有行的,就是经过人家说服的、鼓动的、怂恿的生起的心,在这个时候生起的贪心里面就会有昏沉和睡眠,因为这种被动生起的心不如主动生起的心那么活跃。

我们再举被动生起的嗔心,例如:那个人曾经对你不好,你一看到他就很生气,或者说你很讨厌、很怨恨,那这个时候的心是属于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主动的。但是本身你跟他只是普通的关系,但结果有个人在你的耳边说他怎么怎么的不好,他的性格怎么怎么不好,他的行为怎么不好或者他说过你这样的话,那本身你对他并没有好和坏,但是经过他在那边煽动,于是你感到对那个人很讨厌,这个时候生起的嗔心就是有行的,就是被动生起的心。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那些离间的,就是挑拨离间的,这个叫做离间或者叫做两舌。还有鼓动发动战争的、那些煽动性的宣传等等,这些其实就是引起人家生起嗔恨心。这种由于被别人煽动,又被别人怂恿而对于对象(所缘)生起的排斥、厌恶、抗拒,甚至愤怒生气,这种心称为有行的嗔恨心。这种嗔心里面就会伴随着昏沉和睡眠这两种心所生起。这是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讲的昏沉、睡眠。

在禅修上面我们也会遇到昏沉和睡眠。对于那些禅修者、初学者来说,有时候在禅修过程中也会昏沉、也会睡眠,表现就是昏昏欲睡或者感觉到很疲倦。产生昏沉和睡眠的原因有很多,有身体、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使是一个人修定修到很高的阶段,有时候还是会有昏沉和睡眠,甚至有些人修观还是会有昏沉和睡眠的现象发生。为什么呢?因为造成昏沉、睡眠的原因很多种。例如:如果睡眠不足就会造成昏沉睡眠;或者身体有某一种病,例如在中医上讲到的人的湿气重,这时在禅坐的时候很容易昏沉、睡眠;还有过度疲劳,也会昏沉、睡眠。例如:上班做了一天、忙了一天,回到家里你想抽时间打坐,但由于身体很累,你坐下去很容易疲劳;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也容易发生昏沉、睡眠;还有刚吃饱饭,你吃饱饭坐下去也容易昏沉、睡眠;心的精进力不强,心力不强、心比较软弱也容易昏沉、睡眠;对于所缘,对专注的目标没有兴趣也容易昏沉、睡眠,因为心容易感觉到无聊。所以造成昏沉、睡眠的原因有很多。

即使有时候圣者都有可能会昏沉、睡眠。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好像Mahàmoggallàna尊者(摩诃目犍连尊者),他在佛陀成正觉之后的一年之内,当时佛陀到了王舍城,那个时候当时的沙利子尊者还是外道,他听了阿说示尊者讲的一首偈诵:

“Ye dhammà hetuppabhavà; tesa§ hetu§ Tathàgato àha; Tesa¤ca yo nirodho; eva§vàdã; mahàsamaõ;o。”

“诸法由因而生,如来说其因;也说彼之灭,大沙门如是说。”当时沙利子一听到这一首偈诵他就证得了初果。然后他又把这首偈诵跟Mahàmoggallàna尊者说,Mahàmoggallàna尊者一听也证得了初果。然后他们就去竹林园见世尊,成为了佛陀的弟子。当他们成了佛陀弟子之后,沙利子尊者和Mahàmoggallàna尊者都很精进地禅修,当时Mahàmoggallàna尊者仍然留在摩揭陀国(Magadha国)那边禅修,他很精进地修行了七天,结果他很累了,由于精进地修行,造成身体很疲劳,于是就坐在那里昏沉、在那边陷入了睡意。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世尊在另外一个叫Bhagga国(婆伽国)的恐怖林的鹿苑村那边用超越常人的天眼看到了Mahàmoggallàna尊者坐在那里打瞌睡。于是世尊犹如力士(壮士)弯曲的手臂伸直或者伸直的手臂弯曲一样,就用神通去到了Mahàmoggallàna尊者那里,然后问Mahàmoggallàna尊者,当时Mahàmoggallàna尊者一见到他,立刻起来,请世尊坐在铺设好的座位上。然后佛陀问他说:“Mahàmoggallàna,你是不是有昏睡呀?”他说:“是,我是有昏睡。”我们的佛陀就教导了如何去除昏沉、睡眠的八种方法。

第一种,佛陀说:当你注意某想的时候陷入昏睡,就是当你在专注某个目标的时候你感觉到昏昏欲睡,或者睡眠,那你不应该作意该想,不多作该想,那个时候你不要再继续去注意它,不要再持续地注意它,你应该转移你的目标。如果你可以这样做的话,你透过不作意该想,不多作该想,你将能够舍断睡意。

假如这种方法仍然不行的,你应当用心去思维、思考,用意去审虑所听闻过的所学过的法,就是你尝试思考一些法义,你用心去思考,这样的话你的昏沉、睡眠将能够去除。

如果透过这种方法仍然不行的话,你应当详细地、详尽地背诵所听闻、所学过之法。当然对于我们现在,如果大家坐在禅堂里面你不应该背出声,你应该心里面默念、默背,背诵所听闻过、所学过的法,这样的话你将能够去除睡眠、睡意。

但假如你透过背诵仍然不能去除睡意,你可以拉扯双耳,按摩手足、肢体,透过拉扯双耳、按摩手足、肢体,你将能够去除昏睡。那个时候我们教导大家揪一揪身体感觉到自己痛,你拉扯一下双耳,揪一下身,或者捏一下手,按摩一下手足肢体,透过这样你将能够去除昏睡。

假如用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够去除昏睡,应该从座起来,用水洗擦眼睛,然后眺望远方,仰望星空,那个时候你就可以起来用冷水擦擦眼睛,洗一下脸,然后你可以望着远方,如果白天的话你就看着远处,看着远处的景色,风景、山、树等,如果晚上的话你就可以看着星空,你可以尝试数星星,这样的话将能够去除昏睡。

假如这种方法仍然还是不能去除昏睡的话,那你应该作意光明想,决意白昼想,白天如黑夜,黑夜如白天。作意光明想就是你应该先去看光明,如果你拥有了光明定的话,你就应该入光明定,就是你修光明遍。白天如黑夜,黑夜如白天就是如果你在白天的时候作意光明想,修光明想,那么你晚上也要犹如白天一样继续地修光明想,如果你是在黑夜的时候修光明想的话,那么你在白天也要犹如黑夜一样继续修光明想。当你修光明想的时候,你将能够去除昏睡。

如果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去除昏睡的话,你就应该决意来回想而经行,就是你站起来,然后来回地、前后地走——经行,那个时候应该诸根向内、意不向外,这样来经行,就是说动一动身体。

如果这种方法仍然不行的话,你就可以以右胁作狮子卧,足足相叠,具念正知,作起来想。也就是你可以向右侧躺下来,犹如象狮子一样躺卧着,两只脚相叠着,保持正念和正知,作起来想。作起来想的意思就是你在睡眠的时候先决意说:我要在什么时候起来。例如:你想小睡片刻,我想要在休息十分钟之后起来这样,当你醒来的时候就迅速起来,不要贪著于躺卧之乐、横卧之乐、睡眠之乐,就是等你醒来之后你就起床,起床继续禅修,这样的意思。

通过这几种方法可以去除昏沉和睡眠。这是在《增支部》第七集第五十八经《睡意经》里面佛陀教导的八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

在《义注》里面也讲到了几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第一、饮食知节量。也就是对饮食不要撑得过饱,但是也不要吃一点点,由于吃得太少会造成精力不足,如果吃得过多,会助长睡眠、昏沉,所以吃饭要吃得适量。

第二、可以透过来回经行来去除昏睡。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如果感觉到睡意很浓的时候可以透过经行,或者可以透过改变威仪,就是先站起来,那个时候由于改变威仪,我们可以暂时的去除睡眠。先可以张开眼睛,然后站起来,如果再不行就经行。

第三、作光明想。作光明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光明,看着户外明亮的东西。如果有修过光明遍的禅修者,那个时候应该修光明遍。

第四、住于露地。就是我们可以到室外,室外的空间。

第五、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去听取如何去除禅修障碍的这些教导。

第六、做适当的言谈。透过这些可以去除昏沉和睡眠。这是昏沉和睡眠两种心所。

接着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心所,是疑(vicikicchà)。疑的特点是怀疑。作用是摇摆不定;表现为犹豫不决;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在“阿毗达摩”里面的疑跟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疑有点不同,在这里讲到的疑是特指在信仰上、在宗教上的怀疑、不信。平时我们讲到的疑问的疑并不包括在这里的疑。平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怀疑,例如:这道数学题怎么解?这个字怎么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我们学习经教的时候,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佛陀所说的含义是什么?这种疑并不叫做我们在这里讲到的疑。或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碰到的疑问,你叫什么名字?到江西宝峰寺该怎么走呀?这条路走还是那条路走才对?这种疑问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疑。这里所说的疑是指对信仰上的疑。

在Dhammasaï;gaõ;ã;(法集论)里面提到了一共有八种疑。

第一、satthari kaï;khati vicikicchati就是疑惑、怀疑导师。这里的satthari是指导师,特指佛陀。因为我们在经典里面经常讲到用satthu或者satthari来表示佛陀,也就是导师的意思。

对于导师的怀疑包括两方面:第一,我们的导师是不是真的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大人相?是不是有八十种随行好呢?这些是对佛陀身相的疑;而对佛陀的智慧证量的疑,佛陀是不是真的拥有一切知智呢?佛陀是不是真的是透过圆满种种的巴拉密才成佛的呢?佛陀是不是真的具有大悲智呢?佛陀是不是真的已经觉悟了?这是对佛陀的疑、对导师的疑。

第二、dhamme kaï;khati vicikicchati,就是疑惑、怀疑法。也就是对佛陀所教导的法产生怀疑。比如说佛陀所教导的法是不是真的能够导向灭苦,是不是真的能够断除烦恼?这是对法的怀疑。

第三、saï;gh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僧。怀疑佛陀的弟子们是不是真的已经断除了烦恼?是不是佛陀的弟子们也能够证悟呢?或者僧团是不是真的属于圣者的僧团呢?这是对僧的疑。

第四、sikkhàya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学。这里的学用sikkhàya,它是指诸学,包括戒学、定学、慧学。例如:现在有些人会怀疑说:“依照戒、定、慧是不是能够断烦恼?依照戒、定、慧是不是真的能够证悟涅槃?是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还能够证悟涅槃?是不是这个时代还能够证得禅那呢?这种摇摆不定或者怀疑,称为疑学,就是疑戒、定、慧三学。

第五、pubb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前际。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有些人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过去世?有没有前世呢?我的前世、我的过去世是怎么样的呢?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是对前际的疑。

第六、a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后际。就是对未来世的怀疑。有没有未来世?我死了是不是一了百了?我死了之后将要到那里去?这就是对后际的怀疑。

第七、pubbantà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前、后际。前面第五种是专指只是怀疑前际不怀疑后际,后面一种是只怀疑后际不怀疑前际。但是在这里就是对前、后际都怀疑。例如有些人虽然信了佛,但是他对过去、对未来世还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一种称为疑,这种疑也是属于不善心所。

第八、idappaccayatà pañ;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此缘性、缘生法,就是对因果法则,对缘起法的怀疑。到底是不是造了善的业能够带来福乐的果报?造了不善业是不是能够带来恶报?这是属于对缘起、对因果的怀疑。

这里讲到的疑和邪见有什么区别呢?例如:我们讲到的对过去世和未来世,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烦恼,他不确定,你说现在没有过去世但好像又有过去世,你说有过去世好像又没有过去世,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疑是种不善心所。如果一个人已经相信了、接受了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这个就叫做邪见。

邪见已经比疑造的恶业更重。例如:到底人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没有呢?为什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那些作恶的人却飞黄腾达?那些善人却贫困潦倒呢?这样的话天理何在?因果何在?难道真的有因果法则吗?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但如果一个人相信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没有因、没有果,你造了善造了恶也不会带来果报,你现在的这种善恶的福乐果报也不是你过去造的因,或者人纯粹只是偶然生的,他没有结生或者他不是由业结生。当他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