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都是一类的心,都是属于果报心。如果一个人的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的话,那么有分心也是属于这种心,它们都是属于同一类的心,不过执行不同的作用。例如结生心执行的是结生的作用(使生命开始),它的作用就是把今生和前世连接起来;而有分心,也是属于这种心,但是它的作用是使生命不会中断。在没有心路过程发生的时候,有分心即会在每一刹那当中生灭。
有分心最明显给我们体验是在熟睡没有梦的时候,这是很明显的有分心。一旦一个人在看、听、嗅、尝、触、想的时候,有分心就中断、灭去了。即使在我们平时很清醒的时候,有分心都生灭了无数次,它会在心路过程和心路过程之间很快的生灭,一旦有了心路过程那么有分心就灭去。当一个目标撞击到根门和有分的时候,有分就会波动两下,然后有分就断了,之后就生起了心路过程,这心路过程就可以执行看、听、嗅、尝、触等等作用,等一个心路过程一旦灭去之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
我们不能将有分理解成是一种永恒的心,它容易给人理解为是“我”或者生命的主体,这是错误的理解。
根据佛陀的教法,根本是不存在“我”的,由于我们的名色法就有如河流一样不断地生灭、不断地生灭,但在生灭当中,灭去之后还会继续再生,只要业还在运作、只要果报还在运作,过去所造的业就不断地发生作用,发生作用是以果报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分心是一种果报心,只要一个人的业还在产生效用,果报心就会不断地生起。有分心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有分心之所以不断生灭是由于它能够维持名流(名法)不会中断,它的作用只是这样而已。有分心并不能够认知现在的所缘,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有分心不能认知。
能够认知的是能看的眼门心路过程,有眼门心路过程生起就没有有分心生起(有分心就灭去了)。一旦心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就好像一个人很累了睡着了,由于他太累了连梦都没有,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心呀?是不是他的心完全中断呢?不是。是不是他的生命在熟睡的时候完全中断了呢?不是。这种不活跃的心,在那个时候连想都不会想,称为有分心。有分心不断、不断地生灭,它的作用就是使生命流不会中断,所以才称为生命的因素。它能够维持生命不断,并不是心的主体或者生命的主体,如果认为是这样的话,那又是一种邪见了,因为认为“心是我的”。
有分心也是生灭的,再例如:大家现在在这里听课,在听课的时候就没有有分心生起。由于我们现在处于欲界心,欲界的心路过程总是生起又灭去、生起又灭去的,在两个心路过程之间所生起的心就是有分心。例如:我们把有分心比作是以前拍摄的胶卷,一个心路过程它能够认知现在的所缘或者说能够回忆过去、能够计划未来、能够想一些名相、一些概念,这些都称为心路过程,就是活跃的心。但是在活跃的心之间还是有不活跃的心,就像胶卷一样,在胶卷里面我们会看到胶卷是一格一格的,是不是?一格一格的。我们要冲洗相片是从那个已经感光了的、曝光了的片里面去洗相,但是在两个胶卷之间还会有什么?还会有一个空白的,是不是?就类似这样。有分心的生起并不是那么短,它往往是无数个。在心路过程里,它最多能够生起十四个心识刹那,但是有分心可以生起无数次的,即使连佛陀的有分心最短也要生起四到五个,这是有分心。
还有另外一种是死心(cuti)。死心是一生当中最后的心,一旦一个人的死心生起,就宣告着他那一期的生命已经完全终结了,所以它执行的是死亡的作用。
结生、有分和死心这三种心属于离心路过程(vã;thimutta)。离心路过程心是属于不活跃的心。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并不能认知现在的目标,只能够缘取前一世的目标。因为所有的心都会有目标,都会有所缘,这种离心路过程心就包括结生、有分和死心,它们认知的目标并不是现在的,而是前一世临死的时候,呈现出来的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所以它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般所说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但根据佛陀的教法并没有无意识的,只不过一些心理学把它安立的名叫做潜意识。
这三种心都是属于同一样的心,在一期生命里它们都是属于同一类的心。如果一个人的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心的话,那么他的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属于这种心;如果他的结生心是属于舍俱智不相应心的话,那么他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属于这同一类的心。同一类的心并不是说同一个心,因为心不断地生灭、生灭,只不过灭去后还是生起同一类的心。
这三种都是果报心,它们本身并不会造业,只是果报心,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投生为人,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果报;一个人能够投生为动物,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不善业带来的果报,所以这三种心都是果报心。
心在离心路过程里面有这三种作用,我们下面再看其他的十一种心,它们是发生在清醒的心。这个是不活跃的心,下面讲到的心路过程心是属于活跃的心。
心还能够执行看、听、嗅、尝、触这五种作用,这五种作用分别是善果报和不善果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执行的作用。这五种作用只发生在五门心路过程,而且也只是相应的根识所执行的。例如眼识只执行看的作用、耳识只是执行听的作用,而不是其他的。因此有两种心执行看的作用,即不善果报的眼识和善果报的眼识。
在八十九种心当中,只有两种心是执行听的作用,即不善果报的耳识和善果报的耳识。这五种作用,一共十种心都是果报心。
当一个所缘撞击到相应的根门和有分,例如:当一个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因为在撞击的时候也许还是属于有分、有分流,然后当声音一撞到有分,有分就波动两下,然后生起一个转向心,把心流开始拉向这个声音,于是心流开始活跃了,然后生起了一个耳识,耳识执行的是听,于是就知道:哦,这是声音。听的作用就是这么样产生的。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都是属于最基本的心,它们只能够执行很简单的看、听、嗅、尝、触的作用。但是眼识、耳识它们并不能够分辨这个是金色、黄色,因为它们是最基本的心,能够知道这是金色、黄色等等,是以后的心路过程,也就是速行心的作用了。
还有一种心是转向心,转向心是指当一个所缘撞击到有分的时候,有分是属于不活跃的心,一旦撞击了之后就生起了一个转向心,使心流拉向对象。就好像本来是一湖水、很宁静的水,突然丢了一个石头,然后一旦丢了石头才会起涟漪,是不是?水面才会波动。同样的有分心一直生灭,它是不活跃的心,突然有一个声音撞击,首先生起了一个心就是把心流从不活跃的状态拉到活跃的状态,这种心就起着转向的作用,然后等这个转向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一个看,或者听的作用。就犹如当我们在睡觉,突然听到“叮”引擎声,准备起床了,或者说听到钟声准备起床了,当钟声把我们从睡梦当中吵醒或者唤醒,那这时首先应该有一种心把心流拉到这个声音,然后听到这样的声音,所以这种作用就称为转向,就是把心流从不活跃的状态拉到活跃的状态。
转向心属于唯作心,在八十九种心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心当中只有两种心属于转向心:即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是五门转向心;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是意门转向心。
当一个心路过程生起了转向之后,接着是看、或者听、或者嗅、或者尝、或者触,当这些根识灭去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一个领受心,领受心是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执行领受对象的作用。当领受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推度心,推度心就是推度对象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只是知道它的作用就可以了。等推度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一个确定心,确定心就是确定对象是什么样的作用。
这里讲到的领受心和推度心都是果报心,如果看的所缘是不可爱的,那么它是不善的果报;如果看的所缘是可爱,或者极可爱的所缘,那么领受心和推度心是属于善果报的心。而确定心,确定心是属于唯作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这种心执行着确定对象的作用,但是在意门转向心里面,这种确定心执行的是意门转向的作用。因此意门转向心和确定心是属于同一类的心(十八种无因心当中的意门转向心),只不过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这种意门转向心能执行确定的作用。
第十三种作用是速行。速行(巴利javana),它的意思是快速地跑,也就是快速地跑向所缘以认知它。在心路过程里面,这是确定心之后的心识作用。
一般的速行都是由一系列同一类的心所执行。例如:在五门转向心和在意门转向心里面,一般的情况都是有七个连续的生起。如果是在禅那心当中,或者在入果定的时候,这种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负责造业的心就是这种心,我们刚才讲到的结生、有分和死心都是果报心,而执行看、听、嗅、尝、触的还是什么心?果报心。那执行转向的是什么心?唯作心。执行领受、推度的是什么心?也是果报心。执行确定的是什么心?是唯作心。
速行心就是执行造业的,速行有两类的速行或者说有三类的速行。对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速行要么是善的,要么是不善的。对于有学圣者来说,速行心还可以是果报心,为什么?知道么?因为入果定。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速行心可以有两种心,哪两种呢?在平时的状态生起的是唯作心,如果是入果定的时候,生起的是阿拉汉的果报心,这些都是速行。如果一个人他是凡夫或有学圣者,只要他没有入果定,这种速行心不是善,就是不善的。
还有最后一种作用是彼所缘(tadàrammaõ;a)。tadàrammaõ;a的意思就是取它的所缘。tadà就是它,àrammaõ;a是所缘、目标。这里讲到的彼所缘是继续取速行心的目标为目标,或者继续取速行心的目标为所缘,所以称彼所缘。这里的彼是指速行心,这一种彼所缘是紧跟着在速行心之后生起的,而且一生起是生起两个,不过并不是一切时这种彼所缘心都会生起,惟有在欲界的心路过程里面这种彼所缘才会生起。而且惟有当目标是很清晰的,例如: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当所缘是极大所缘或者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目标是清晰所缘,那这种彼所缘才会生起。同时,惟有取究竟法为目标的时候,彼所缘才会生起,如果是取概念的话,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同时,当一个人在修到高级观智的时候,我们叫做balava vipassanà¤àõ;a,就是强力的观智的时候,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即使取的是究竟法,即使目标是很清晰,但是在高级观智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取的是色界的目标,例如:当他专注似相,那么彼所缘不会生起。即使一个人在近行定的时候彼所缘也不会生起。因此惟有在欲界心路过程里面取清晰的欲界目标,彼所缘才会生起,如果目标并不清晰,那么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
彼所缘的心仍然属于果报心。在八十九种心当中,有十一种心可以是彼所缘的,即八种欲界的果报心和三种推度心(一种不善的果报推度心和两种善果报推度心)。如果一个人在体验到极可爱所缘的时候,那么彼所缘是悦俱的;如果体验到可爱所缘的时候,彼所缘是舍俱的,这是善果报;如果体验到不可爱的所缘,那么彼所缘是舍俱的,不过它是属于不善果报的。
我们讲到了心一共有这十四种作用,这十四种作用又可以把它再进行简化。我们可以把这些都简化成十种作用:即结生、有分、死心,然后我们把看、听、嗅、尝、触这些都可以总结为一种作用,就是能够认知对象的作用,我们把它简称为五识。然后这四种再加上转向、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和彼所缘,所以心可以分为十四种作用,又可以把它简化成十种作用。
讲完了心的十四种作用,那么接着我们就准备来讲心路过程了。在讲心路过程的时候,我们先来讲一讲这个世间的规律。世间的规律一共可以分为五种,我们称为五种定律(pa¤cavidha niyàma),niyàma的意思就是规律、定律、定法、不可改变的法则称为定律。定律一共有五种。哪五种呢?
第一是时节定律(utuniyàma)。什么是时节定律呢?也就是自然界或者物质界的自然法则。例如:在温带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会有日出日落,这些都是属于utuniyàma;或者在常压之下,就是气压正常的话,当我们把水烧到沸点,它会变成汽体化,如果烧到一百度。如果水在常压的情况下把温度降到零度,它会结晶变成固体,这些都是属于时节的规律。在某一个纬度的地区,到了一定的季节,那些花会不约而同地开,是不是?它们不用相约定的,我们在什么时候开花,到了那个时候,这里的花开了、那里的花就开了,是不是?这些就称为时节的定律。
时节的定律也就是自然的法则,例如:现在很多物理的现象、化学的现象,包括光学、力学、电学等等的现象,只是它是非生命的,这些都属于时节定律所包括。也包括我们说到的世间,这个世间必定会有形成,有形成它就会存在,存在必定会破坏,破坏最后会毁灭。所以一切世间只要有存在的,有物质现象的,它必定是(符合)这种法则,这种法则称为时节的法则,所有这些没有生命的这些,都称为时节生色,是不是?物质现象或者我们说的自然的规律,都是属于这种时节的定律。
第二是种子的定律(bã;janiyàma)。种子的规律就是一般我们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种了相应的一种种子之后,它会长出相应的植物、相应的成果,并不会我们种了瓜突然长出一棵苹果树出来,或者说我们种了梨树突然长出一棵菠萝树出来,不可能的,因为它们都是同类的。也包括了我们说到的遗传学,遗传学也是属于这类的。例如,我们的样子在某一种程度上跟我们的父母有某一类的相似,或者说父母有某一类的病我们有时候也会有,这还是属于胚胎学、遗传学也是属于这一类,就是如果是物质现象方面它还是属于种子定律所涵盖。
第三种定律是业的定律(kammaniyàma)。业的定律就是当我们造了某一种业之后,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会带来相应的果报。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造了善业,只要因缘成熟必定会带来善的果报,如果一个人造了不善的业在因缘成熟之下,必定会带来不善的果报。不可能一个人造了善业,当这种善业成熟的时候会使他倒霉,使他祸不单行,不可能!它们都是同类相应的法则;同样的,一个人作恶多端,那他并不会因为他作恶多端这种业成熟,而使他能够飞黄腾达、能够呼风唤雨,而只能够使他倒霉、使他遭到恶报。业的定律也是单独运行的,它并不是由诸佛、菩萨、上帝、鬼神等等所支配的,它都是自己,它是一种规律,就好像春、夏、秋、冬这些是单独运行的,并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转移的。这称为业的定律。
还有第四种是心的定律(cittaniyàma)。cittaniyàma就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