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日大师全集-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师尊频咐嘱:行兮、行兮,卫境行!念此谁不感惊奇!我父尊者一生中,
视金如石如砾土。临行赠我一块金,言道:汝今持此去,念此感恩心欢喜。
慈父所赠此金块,可制佛像众多尊,由此可净身业障;多诵真言及仪轨,
由此可净语业障,亦可造塔及擦擦,依之业障得清净;内观自心得凭证,
真实修观耳传诀,恒常祈祷上师尊,时时衷心求忏悔,若能依言如是行,
必能成办大事业。”
惹琼巴对贵族女和她的舅舅心生怜悯,就收留了他们,并传以耳传之口诀使
之修行。不久,其舅之癞病得以痊愈。贵族女也产生了善妙的觉受和证解,以后
竟成为一位堪能利益众生的贤善瑜伽母了。
本篇注解
(1)直译作:“身体康乐坛城广”,此处“坛城”大概指身坛城,即自己之身体
也。
(2)一般西藏人之房屋,皆无私人卧室,全家皆睡在一间大厅内。各人皆有一定
之空间作夜晚之睡眠处所。客人至时亦睡在同一厅内。全家大小、男女老幼、主
人客人皆睡在同一大厅内,故此大厅--吃饭及谈话亦在此厅,通常可睡至少二、
三十人之多。
(3)或译作:“持明之神变”,或明体之神变(?),Rig。Pahi。rDzu。hPhrul。
第五八篇 论学法与修持
敬礼上师。
尊者密勒日巴在布仁罗着居住的一段期间,当地的施主吉祥叠迎请供养。许
多施主都来请法问益。吉祥叠启禀道:“尊者啊!当许多说法者宣讲佛法时,我
听起来当时心中觉得非常的欢喜,可是尊者您却专门修持,(其他不问),我因
此对修持也产生了信心。我知道自己既不能说法,又不堪专修,但我想请问,从
究竟的观点来看,是否着重自己的专修最为重要呢?”
尊者答道:“研读和宣讲各种法要的目的,原是为了修行的原故,如果不实
际修持,(那么学法和说法)都成为无意义了。”随即歌道:
“说法不修成我慢,继子不养成怨仇。未经传授之经书,徒增身心之负担;
期诓(大言之说教),如戴枷锁有何益?五花八门权教义,闻者动容心欢喜,
上师口诀了义教,听受之人甚稀哉!诚信施主及徒儿,莫听无惭大言者,
应勤修习正佛法,我以无染清净心,谨慎告汝真实语!”
尊者继续说道:“若要决定修持佛法,(虽然)学得很多,但如果能够在
(要紧的)真实(体理)上静定片刻,所得的益处就会非常之大。如果话说得太
多,上乘的教法就会把下乘的教法遮掩,(忘失了佛法的基础,就会产生不良的
后果)。因此心意就不能把持;在随顺己意和自圆其说的情况下,陷入迷惑和困
扰之中。一个人如果对现世的一切贪爱甚大,他虽号称学佛,其实只是口头上的
学佛而已。学佛的人如果意在享受,对自己的各种功德都感到骄傲,他对古德们
的功德就会退失信心,因此也就得不到加持。有些人想:‘我总有时间来学佛修
持的,何必忙呢?’但一旦无常到来,他就失去机会了。所以学佛人要把所有的
智识含在嘴里(莫要吐出来),而返观内视,观察自心而修持(才会得益)。如
果不把(佛学的)智识和修持汇融合一,只是想着先多多的学习许多法门;然后
再去修持,他就忘了智识乃是无边的,永远也得不到最后的结论。如果你去问一
个博学多识广具百千法门的大法师,他就会告诉你,任何佛法的法门都是必需的。
但是,深邃的口诀太多了,就会变得不知道修那个法门才好。纵然修持一个法门
也很难产生觉受和证验,于是他就会想:‘我是否应该换一个法门来试试呢?’
这样下去,他就永远得不到成就。这就像一个人长期的去研究一种索麻草,而把
本初的目的忘怀了。这又似一个稚童手里拿着一枝花,(全无任何意义可言
了)。”接著尊者又唱了下面这首歌:
“具信施主听我言:不知业力真实故,罪人亦思获解脱!世人只知求快乐,
寿命常伴岁月逝。愚人不识死渐近,时问月降与流年!汝若决志修正法,
应当供养净福田,皈命依处佛法僧,承事真实之上师,孝敬自己之父母,
慨心布施不望报,周济可悯无助人,心行常与法相合。
修行何用众多法,(法门繁多徒混乱),承诺太多成妄语,汝等应常自省问,
亦能如是行持耶?”
施主们说道:“这些开示很容易懂,对心也很有益处,我们一定如法去作。
现在还要请尊者观察我们的根器和能力,再开示一点对我们有益处的佛法。”
尊者说道:“你们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话去作,我还有许多重要的开示,不知
你们是否能够依教奉行呢?”
施主们说道:“我们一定依尊者的话去作。”
尊者道:“你们如果现在和将来都能够依嘱而行,那么应该这样去做:
男女施主试谛听。汝等如有真意乐,勤植究竟之稼穑,静听我言细思之。
一切有生必有死,故应精勤修佛法。如幻财物聚必散,故应慷慨行布施,
亲情虽深终离散,故应修观不二门。房屋虽建终倾毁,故应依山居静处。
敛蓄食物终耗尽,故应积聚胜资粮。有为诸法不可恃,应舍一切诸世务。
笑谈绮语无尽时,故应闭嘴常缄默。口诀如油滋皮肤,故应依止善巧师。
觉受如月出云霾,应常观觉似江流。决定了义此十法,浮现修士我心前,
布仁男女施主众,勤植善根向佛法。”
于是尊者就传授皈依、发心、回向、发愿等法给男女施主们,大家都生起了
向法之心。听众中有许多人后来竟能修习禅观,某些人亦得到觉受。
这是吉祥叠的故事。
第五九篇 修行人的伴侣
敬礼上师。
某一个时期,尊者密勒日巴在布仁石屋中居住的时候,则赛、库秀和其他一
些施主们都前来请法。则赛朋(1)说道:“今天请尊者对我们这些聚会的人开示
一些容易了解的佛法好吗?”
尊者道:“可以,你们注意的听吧!”随即歌道:
“恩父马尔巴祈加持,加持令众心向法,来此具信诸施主,心莫散乱听我歌。
一切高士需佛法,高士若不知佛法,则似鸟王雄大鹏,住处虽高少利益。
一切中士需佛法,中士若不知佛法,则似斑斓雄猛虎,虽具大力少利益。
一切下士需佛法,下士若不知佛法,则似小贩之掮驴,负载虽重无大益。
高级淑女需佛法,淑女若不知佛法,则似殿堂之图画,外表庄严少利益。
普通女子需佛法,彼等若不知佛法,则似昏愚之小鼠,虽善寻食无意义。
下劣女子需佛法,彼辈若不知佛法,则似山中野雌狐,狡计虽多无意义。
老年之人需佛法,老者若不知佛法,则似树茎中空烂。勇士诸人需佛法,
勇士若不知佛法,则似巨象被绳拴(2)。少女诸人需佛法,少女若不知佛法,
则似珠宝系牛头。青年之人需佛法,青年若不知佛法,则似花生海螺中。
一切幼童需佛法,幼童若不知佛法,则似魂灵被鬼迷。一切所作无佛法,
终为浪费无意义,若思成办有义事,一切必需依佛法。”
女施主库秀说道:“尊者有这样多的徒儿,仍然独自住在山洞中,所以一定
有自得其乐之处。您是否有一个好伴侣住在一起呢?”
尊者答道:“不错,我是有伴侣的。”
库秀问道:“什么样的伴侣呢?”
尊者说道:“我的伴侣是这样的:
敬礼慈父诸上师。我住山穴修习时,具有良伴廿一名;上师本尊及空行,
是我祈祷好伴侣,佛陀正法与僧伽,是我皈依好伴侣,经典、续部及论著,
是我学处好伴侣,气脉明点三(精要),方便修观好伴侣,大乐光明及无念,
静虑修禅好伴侣,净思恭敬及慈悲,修习菩提好伴侣,勇父空行及护法,
遣除魔障好伴侣。”
库秀说道:“这实在是稀有难得!当他们与您作伴时是个什么情况呢?能用
譬喻为我们说明一下吗?”
尊者以歌答曰:
“我今祈请金刚持,乃至亲教马尔巴,历代传承诸上师,大成就者祈加持。
我头顶上日月垫,上坐修传诸上师,如似连贯明珠串,承受加持乐融融。
我之身后有三宝,恒赐大悲作守护,如(彼慈母)饲婴孩,心无忧虑乐融融。
右方勇父赐加持,一切违缘皆遣除,如彼刀轮绕头转,违缘难侵乐融融。
左方空行赐加持,能予二种之成就,慈爱姐妹作围绕,欲求皆遂乐融融。
前方护法咸集会,随所差遣皆成办,如似仆役勤服侍,心愿皆满乐融融。
法性知见三力圆,能降一切小乘法,如雪山狮作雄跃,心无惧畏乐融融。
我有广大之双翅,方便智慧修观圆,飞腾法性高空去,如彼大鹏腾凌霄,
无惧坠堕乐融融。心行勇健大力圆,沉掉已除常欢笑,如彼猛虎奔林莽,
心无畏怯乐融融。三身佛果已圆成,能现(万亿)变化身,任运成就利生业,
如彼金鱼戏水中,心无疲厌乐融融。能于外显自在故,随时应境吭高歌,
如龙自空响雷震,心无怯弱乐融融。瑜伽行者我密勒,十方山洞任意居,
似彼野兽漫意游。心离畏惧乐融融。我心乐故歌此歌,此歌六喻并六义,
集此市集人天众,意莫散乱竖耳听,勿兴妄念观自心,应修死时无悔法。
祝汝一切得吉祥,愿求如法皆成就。”
大家听了都心满意足,(以后都)勤修善业。听众之中有几名年轻的,尊者
摄受他们为徒,传以灌顶和口诀,然后令他们去实际修持,以后有几人竟成为有
证悟的行者。
这是尊者在布仁对则赛和库秀等施主们说法的故事。
本篇注解
(1)则赛朋大概就是则赛,二者为同一人,不知何故有处称为则赛朋。
(2)原文作“则似巨象三轮被绳拴”,三轮不知何所指。
第六十篇 成就之征兆
敬礼上师。
尊者密勒日巴在红崖顶虚空堡居住的一段时期,布仁地方的一些饲养羊群的
人前来朝礼尊者,说道:“请您开示一些对我们(身)心有益的法要,好吗?”
尊者说道:“你们如果要学佛,就应该学我一样,先舍弃那些违反佛法的行
为。”
他们问道:“什么是违反佛法的行为呢?”
尊者以歌答道:
“施主众人且谛听:无有意义之作为,内心不喜之奉承,毫无顾忌之空谈,
此三违反佛法行,我已澈底舍弃之,汝若能舍亦善哉,眼界狭小之上师,
不具信心之徒弟,不持密戒之弟子,此三等人违佛法,我已澈底舍弃之,
汝若能舍亦善哉。时常争吵之夫妇,常需鞭责之劣子,骄惯狂慢之仆人,
此三等人违佛法,我已澈底舍弃之,汝若能舍亦善哉。”
施主们听了皆生起敬信,各返自处。
※※※ ※※※ ※※※
有一次,一阵狂风吹来,把尊者吹落在一个大悬崖的下面,掉在一棵大树上,
身体竟插在树枝上了。徒众们见了大惊失色,赶去抢救,可是尊者的身体一点也
没有受伤,好好的坐在那里,作此歌曰:
“狂风吹我坠悬崖,无心身插树枝尖,全身苦痛正难当,空行愈我刹那
间。”
※※※ ※※※ ※※※
又一次,尊者好像从山顶失足跌下,(地面的)徒众赶快拿着厚垫子去接。
忽听尊者大笑,好生生的坐在地上了。徒众们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尊者
答道:
“双运雄鹫展宏翅,飞向红崖顶上旋,忽而坠落深谷底,如是玩耍戏徒儿!
轮回涅磐二解脱,空乐本面自认持。”
※※※ ※※※ ※※※
又一次,尊者坐在一个悬崖的边缘上,一个女孩子适在崖上经过看见了,不
禁大声惊叫道:“不要坐在那里!不要坐在那里!太危险了啊!”尊者不理,默
坐如故,不一会儿,崖边的土石开始簌簌的碎落下坠,尊者高举降魔手印,崖石
突然大崩溃,石沙四散飞扬,徒众们见状都不禁想道:“糟了!这一下师傅要受
伤了!”急忙跑去看时,尊者安然如故,只听他歌道:
“修士此身似鲜花,夺命红岩欲宰杀,空行驱魔来迎接,从此无惧妖魔然。”
于是徒众们启问尊者道:“岩石崩裂,身体坠谷插在树上,可是您却一点也
没有受伤,这是什么缘故呢?”
尊者说道:“因为我已经转五蕴成虹光身,证烦恼即佛智,通达本来不生而
确证无死;八法尽弃如灰尘,四魔胆寒皆雌伏,我已经达成这种境界,所以才能
如此的。”
徒众们问道:“那么您是否降服了四魔呢?”
尊者道:“可以这样说吧。我的传承在未来十三代中是绝无魔鬼能作扰乱
的。”
※※※ ※※※ ※※※
一天,从卫境来了一个密宗行人前来朝谒尊者,赛文惹巴问他道:“你们卫
境有怎样的成就者呢?”
密宗行人答道:“我们有成就者,天人都为他送供呢!”
尊者说道:“在我看来,这说不上是成就的人。”
赛文惹巴问道:“尊者啊,您也有天人为您送供吗?”
尊者以歌答道:
“洞见心之体性已,无明阴暗得消除,因此空行显圣相,法性界中无可见。
心意不作空无想,自性自成自明朗,此时空行为说法,上师言教无违损。
空行有时亲授记:殊胜、共同皆成就,一切所需今生得,此亦并非成就证。”
密乘行人问道:“用什么譬喻或象征才能说明心性之相状呢?”
尊者以歌答曰:
“心性本来无生者,任何譬喻难表述,心性本来无灭者,未悟之人譬喻多!
已悟之人于心性,譬喻实体均不说!言语道断心行灭,传承加持甚奇哉!”
密乘行人听了尊者的歌后,习气顿断,对尊者生起了不移的信心。尊者摄受
他为徒仆,授以灌顶及口诀,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观,他终于成为一个有证悟的杰
出密乘行者。
这是降服四魔和引导密乘行者的故事。
第六一篇 最后的开示
敬礼上师。
尊者密勒日巴在去巴居住的某一段时间,有些人忽然好几天看不见他的身体。
有些人虽然看见尊者的身体,但是却看不见他作任何事情,连饮食睡卧都没有看
见他去做。但是大家看见他(不知什么原故)一时哭,一时又笑。希哇哦启禀尊
者道:“昨天我连尊者的身体都看不见,有些人虽然看见您的身体,却只见您一
直住于三昧,(一动也不动)。这其间您在作什么呀?为什么您一时哭,一时又
笑呢?”
尊者答道:“昨天来了许多听我讲法的人。当看见他们快乐时,我就禁不住
发笑;当我看见他们苦痛时,就忍不住要痛哭。”
希哇哦道:“这是什么原故呢?”
尊者道:“你先供养一个曼达,我再解释给你听。”
曼达供养完毕,尊者就说道:“我昨天到六道各地中去说法去了。当我想到
人天的快乐和那些行善的人时,我就高兴得发笑。当我看见三恶道的苦痛和行恶
业的众生时,我就忍不住要哭泣。”
希哇哦问道:“六道的苦乐究竟是怎样的?我尤其有兴趣的是想知道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