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二一中──一二八下)。『四分律』卷三五、三六(大正二二·八一六下──八三0上)。『十诵律』卷二二(大正二三·一五八上──一六五上)。『毗尼母经』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四中)。
注【18…011】『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大正二三·六二八上──六二九中)。『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二 (大正二四·五三一下)。『萨娑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大正二三·五一六上)。
注【18…012】『摩诃僧只律』卷二七(大正二二·四四七中)。『铜 律』「小品」「遮说戒犍度」(南传四·三五三─ 'P115' ─三五九)。『四分律』卷三六(大正二二·八二四上──中)。『十诵律』卷三三(大正二三·二三九中─ ─二四0上)。『中阿含经』卷二九『瞻波经』(大正一·六一0下──六一一上)。『中阿含经』卷九『瞻波经』(大正一·四七八中──四七九下)。『增壹阿含经』卷四四(大正二·七八六上──中)。『增支部』「八集」(南传二一·七0──七九)。
注【18…013】开始制立学处的时间,传说不一。除十二年说,二十年说外,『摩诃僧只律』卷二(大正二二·二三八上),作「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中食後」。
注【18…014】『摩诃僧只律』卷二七(大正二二·四四六下──四四七上)。
注【18…015】『四分律』卷三五(大正二二·八一七下)。『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八(大正二二·一二二上)。
注【18…016】『四分律』卷三五(大正二二·八一七下)。
注【18…017】『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八(大正二二·一二二上)。
注【18…018】『毗尼母经』卷二(大正二四·八0九上)。又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四中)。
注【18…019】『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一四(大正二八·六二0上)。
第二项 波罗提木叉与布萨仪轨
出家弟子有了非法的行为,佛就因而制立学处s/iks!a^pada旧作「制戒」、「结戒」), 'P116' 向大众公布,以後不得有所违犯。结集一条条的学处,半月半月中,布萨诵出,名为说波罗提木叉des/ana^…pra^timoks!a。说波罗提木叉,为从僧伽的和合(团结)清净(健全)中,达成「正法久住」的理想。所以在说波罗提木叉以前,如有违犯的,先要忏悔(发落)清净,这是一切「波罗提木叉经」Pra^timoks!a…su^tra──「戒经」所同的,如『四分戒本』(大正二二·一0一五中)说∶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 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 问,忆念有罪而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 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在说波罗提木叉以前,三问清净,名为「说波罗提木叉序」。在正说波罗提木叉的过程中· 每诵一类学处,就向大众发问∶「是中清净不」?不断的警策大众,要大众反省自己,发露自己的过失。因为在佛法中,惟有无私无隐的发露过失,才能出罪而还复清净;不受罪过的障碍,而能进向圣道,趣入解脱。所以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成为教育僧众,净化僧众,使僧众成为清净和合的,极庄严的法会。对於个人的修行,僧伽的和合清净,有重大的意义,不只是熟诵而已。
波罗提木叉(经)与说,早就结成不可分的关系。现存不同部派,不同诵本的「戒经」,内 'P117' 容都不限於学处──波罗提木叉,而是以波罗提木叉为主体,附有说波罗提木叉的仪式,可说是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仪轨。「波罗提木叉经」主体,与说波罗提木叉仪轨,在「戒经」成立、演变的研究上,是应该分别处理的。
现存不同部派、不同诵本的「戒经」,都分为三部分∶一、「序说」,旧名「波罗提木叉序」;二、「正说」;三、「结说」。「正说」部分,上座部Sthavira系统的「戒经」,都分为八法,也就是八篇∶ Ⅰ波罗夷法pa^ra^jika^…dharmapa^ra^jika…dhamma Ⅱ僧伽婆尸沙法sam!gha^vas/es!a^…dharmasan%gha^disesa^…dhamma Ⅲ不定法aniyata…dharmaaniyata…dhamma Ⅳ尼萨耆波逸提法nih!sargika^…pa^tayantika…dharmanissaggiya…pa^cittiya^…dhamma Ⅴ波逸提法pa^tayantika^…dharmapa^cittiya^…dhamma Ⅵ波罗提提舍尼法pratides/ani^ya^…dharmapa^t!idesaniya^…dhamma Ⅶ学法sam%bahula^h!…s/aiks!a…dharmasekhiya^…dhamma Ⅷ灭诤法adhikaran!as/amatha^…dharmaadhikaran!asamatha^…dhamma
大众部Maha^sa^m!ghika的「戒经」,末後增「法随顺法」,共为九法。这八法(或九 'P118' 法),各部「戒经」,每法都分为三段∶一、「标名起说」;二、「别说学处」;三、「结问清净」。「别说学处」(从多分说)部分,就是佛所制立的,共二百多条戒。在次第上,文句上,各本虽不免有些出入,但波罗提木叉的部类纲目,可说完全一致,这是「波罗提木叉经」的主体。现在先论波罗提木叉的仪轨部分。
说波罗提木叉的仪轨,也就是「戒经」的「序说」与「结说」(「正说」的标起与结问,且略),各本的出入是很大的。现在列举七种「戒经」,以比对其内容的差别如下∶
图片
│ 铜 僧 五 十 解 四 根
│ 只 分 诵 脱 分 有
│ 戒 戒 戒 戒 戒 戒 戒
│ 经 本 本 本 经 本 经
─────┼─────────────────────────
明佛所教(颂) │ (1) (1)
策励精进 │ (1) (1) (1) (2) (2)
问答和集 │ (2) (2) (2) (3) (2) (3)
归敬赞叹(颂) │ (3) (3) (3) (1) (4)
布萨作白 │ (1) (4) (4) (4) (5) (3) (5)
说序问清净 │ (2) (5) (5) (5) (6) (4) (6)
'P119'
正说部分(别详) │ x x x x x x x
结说劝学 │ (3) (6) (6) (6) (7) (5) (7)
七佛所说戒(颂及长行)│ (7) (7) (7) (4) (6) (8)
尊敬戒经(颂) │ (8) (8) (8) (8) (7) (9)
结说圆满(颂或长行) │ (9) (9) (9) (9) (8) (10)
回向(颂) │ (9) (11)
据上表所列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类∶一、『铜 戒经』为一类∶「序说」仅有「布萨作白」、「说序问清净」。「正说」终了,接著是「结说劝学」。这最简单的布萨仪轨,为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的必备部分,也是各部「戒经」所共有的一致部分。这一简要的布萨仪轨,可论断为古型的,部派未分以前所组成的。
二、『僧只戒本』、『五分戒本』、『十诵戒本』(『十诵别本』也相同),又为一类。「序说」部分,先「策励精进」,勉大众精进修学。次「问答和集」∶大众有没有都来了?没有来的,有没有「与欲」、「与清净」?有没有尼众来请求教诫?这些,都是举行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以前应有的问答(『铜 戒经』,虽没有将这些组集在「戒经」内,但实际上也还是有这些问答的)。经过问答,知道大众和合,如法清净,就以七颂来「归敬赞叹」──归敬释迦佛,赞叹所 'P120' 制立的戒法。然後「布萨作白」、「说序问清净」。「结说」部分,在「结说劝学」後,举「七佛所说戒」。再以二颂半明尊敬戒法;然後「结说圆满」。这三部「戒经」,大致相同(1)。『十诵戒本』是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的,文义善巧,为其馀二本所参考。然『僧只戒本』与『五分戒本』,都是依梵本译出的(2)。如『五分戒本』,有关「七佛所说戒」的文句,及「结说圆满」为长行,都同於『僧只戒本』,而与『十诵戒本』不同。所以这三部「戒经」的布萨仪轨,应为梵本的本来相近;『五分戒本」与『僧只戒本』的译者,曾参考『十诵戒本』的文句,而不是完全抄录的。『僧只戒本』属大众部,据『摩诃僧只律私记』,「戒本」源出只洹精舍 Jetavanana^thapin!d!adasyara^ma,而流行於摩竭陀Magadha一带(3)。『五分戒本』是化地部Mahi^s/a^saka诵本,为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所分出,成立於阿盘提Avanti 的部派,流行极广;汉译的梵本,是从师子国Sim!hala得来的(4)。『十诵戒本』属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从摩偷罗Madhura^而流行於北印度,西域。这是部派中的三大系,分布的区域,遍及各方,而说波罗提木叉的布萨仪轨,竟然是这样的一致!这一类诵本── 「序说」与「结说」部分,成立是不会太迟的,大致在部派分立不久的阶段。
三、『解脱戒经』、『四分戒本』、『根有戒经』、所有布萨仪轨部分,是成立较迟的一类。『根有戒经』与『十诵戒本』,同属於说一切有部,所以次第内容相同(同於第二类),而前 'P121' 後略有增补。在「序说」中,最初举六颂,「明佛所教」。据『根本萨婆多部律摄』说∶「上之六颂,是诸阿罗汉结集所置」(5)。末後增补「回向」颂∶「福利诸有情,皆共成佛道」(6),已有大乘的倾向。这是说一切有部中,初为经师,後为迦湿弥罗Kas/mi^ra论师所用,流布极广的「戒经」。『解脱戒经』以二颂开端,同於『根有戒经』「明佛所教」的初二颂。『四分戒本』终了,也有「回向」颂说∶「我今说戒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7);与『根有戒经』的「回向」颂,也大致相合。『解脱戒经』为饮光部Ka^s/yapi^ya诵本,『四分戒本』为法藏部Dharmaguptaka诵本,同属分别说系;而在开端与末了,与『根有戒经』部分相同,是值得注意的事。『四分戒本』以一二颂开端,「归敬赞叹」,广明持戒犯戒的得失。『四分律』开端,有四十六颂半,也是归敬赞叹,广明持戒犯戒的得失。比对起来,『四分戒本』的一二颂,是取『四分律』的颂意而集成的(8)。『四分律』颂附注(大正二二·五六八下)说∶
「此偈非是迦叶千众集律时人所造,乃是後五部分张,各据所传,即是居一众之首者,将 欲为众辩释律相,故先偈赞,然後说之」。
各部「戒经」,所有「序说」及「结说」中,赞叹及回向的偈颂,都是後代律师所造,正如『四分律』颂附注所说的。但在这些偈颂中,『四分戒本』流露了特有的精神。「归敬赞叹」,第二类的三本,及『根有戒经』,都这样的赞叹释迦∶「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我今欲说戒 'P122' ,僧当一心听」(9)。所说的波罗提木叉,为释迦佛所说,归敬释迦佛,可说是当然的事。而『四分戒本』却这样(大正二二·一0一五上)说∶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毗婆尸式弃、毗舍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
归敬於诸佛及七佛,与归敬释迦的,略有不同。「结说」部分,第二类的三本及『根有戒经』,於「七佛所说戒」後说∶「七佛为世尊,能救护世间,所可说戒法,我已广说竟。诸佛及弟子,恭敬是戒经」(10)。恭敬七佛的戒法,文义简洁明白。『四分戒本』与此相当的部分,却这样(大正二二·一0二二下──一0二三上)说∶
「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能胜一切忧。皆共尊敬戒,此是诸佛法」。 「七佛为世尊┅┅说是七戒经」。 「世尊涅盘时,兴起於大悲。┅┅我今说戒经,亦善说毗尼∶我虽般涅盘,当视如世尊」。
从三世佛说到七佛,又归结到释迦佛临入涅盘的教诲。『四分戒本』所说的波罗提木叉,以释迦佛所制的为主体,而波罗提木叉的精神,已普遍化,成为三世一切佛的戒法。以三世一切佛的戒法为归敬,以「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为回向∶『四分律』的精神,更近於大乘思想的 'P123' 领域。在现存不同诵本的「戒经」中,『四分戒本』的布萨仪轨,最为後出。
除『铜 戒经』外,其馀六本,都有七佛所说波罗提木叉偈。在『长部』的『大本经』中,说到七佛的故事。又广说毗婆尸佛Vipas/yin事,及毗婆尸说波罗提木叉三偈(11)。汉译的『长阿含经』『大本经』,仅说一偈(12),与「七佛偈」中毗婆尸佛所说的相合。而『长部』『大本经』所说的三偈,与「七佛偈」中的毗婆尸佛、迦叶佛Ka^s/yapa毗舍浮佛、Vis/vabhu^所说偈相合。依文句论证,论定七佛所说偈,是基於『大本经』毗婆尸佛所说偈,增广而成(13),似乎是可以这麽说的。然从另一观点去看,觉得未必如此。经师结集的经典,凡说到七佛的,都出发於「佛佛道同」的立场(14)。『大本经』的结集,列述七佛的故事,意趣也是一样的。详说毗婆尸佛(七佛中的第一位)事,以及毗婆尸佛说波罗提木叉偈,只是举为代表而已。毗婆尸佛说偈,其馀的六佛,在结集『大本经』的时代,结集者的心目中,有没有说波罗提木叉偈?这答案是不会否定的。例如『大本经』所说的三偈,作毗婆尸佛说;或如「七佛偈」中,作为三佛所说。又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偈,『大本经』作毗婆尸佛说;『根有戒经』作释迦牟尼佛说;其馀的「戒本」,都作迦叶佛说∶这到底是那一位佛说的呢?由於文义通一切佛,所以『出曜经』解说为∶「诸佛世尊,教诫後人。┅┅贤圣相传,以至今日」(15)。这是作为一切佛的教诫,所以称为「七佛所说通戒偈」。依佛法的意趣来说,这些偈颂──一偈、三 'P124' 偈,或者多偈,是被传说为七佛所说的(佛佛道同)波罗提木叉。指定为某佛所说,本没有必要(如上所说,传为某佛所说,并无一定);作为某佛所说,也不外乎「指方立向」一样,容易为一般信众所接受而已。七佛所说波罗提木叉偈,分别配属七佛,是『铜 戒经』以外,各部「戒经」的一致传说,其成立是不会迟於『大本经』的。详说的,如大众部所传的『增壹阿含经』(16) ,及『摩诃僧只律』(17),这本是持法者(经师)所结集的。
分别说部及大众部的广律(18),说到过去的六佛,分为二类∶毗婆尸、尸弃S/ikhi、毗舍浮──三佛,不为弟子制立学处,也不立说波罗提木叉,所以佛法不能久住。拘留孙Krakucchandha 、拘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叶──三佛,为弟子制立学处,也制立说波罗提木叉,所以正法久住。毗婆尸佛没有说波罗提木叉,似乎与『大本经』所说不合。其实,虽没有制立学处的波罗提木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