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智慧之旅 >

第124章

智慧之旅-第124章

小说: 智慧之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仅略述概要,根据字码只需要一个位(开或关),就可以达到分类的目的,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中文及仓颉码可以做到。如果我们不加以利用,将之发扬光大,岂不是愧对祖先?
  西方是分裂性的文化,是以假设、分析、求证为思维的指导方针。世事越分越细,细不见得能明,但是细分的结果,派别观念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相同性反而越来越少。这点可以由知识分类、政治制度、人种区分得到明证。
  中华文化是综合性的文化,是以假设、归纳、应用为思维的圭臬。中国人只求外表的统一,含糊的认知,不确定的象征。千古以降,读书人但求“读书不求甚解”、“得意而忘言”,以同统异。是以知识上崇儒,政治上忠君,人种上同化。
  这种分别正是概念的认知问题!今人学了西方的观念,半通不通,便将自己全盘否而定之。谈意识太麻烦,不如举个例,看看西方的菁英是怎么分析语文?又得到什么结果?如果这样还不能拾起文化的自尊心,不妨等西方开始汉化时,再回头也不迟。
  西方学者经过二十余年的摸索过程和错误经验,自然语言的研究者,由最初利用关键词或纯文法的比对方式,如今已改用概念分析法,其中耶鲁学派的 Roger Schank 所提出的理论,是当前的主流之一。
  他的目标是设计出一个“会听故事”的程序,也就是说,它所需要知道的常识和字汇,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西方尚无人敢尝试做一个有“一般用途”的自然语言系统)。
  他的构想是把所有的行为动作词,分析归纳成若干个基本概念。其它则类分为动作者,目标物等。输入的语句经过程序的剖析后,即转化为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共有11类(现已扩充,但我在中文结构中归纳出的,已有一千个,包括前章所列举的概念分类),如ATrans  指所有权的转移(给、拿、买等),PTrans 指物体的位移,(走、骑、放等), MTrans 指信息的传递(说、写、听等),MBuild指信息处理(如想、思考等),INgest 指进食行为(吃、喝、饮等)……; 以下且举一实例说明:
  输入:他卖给我一本书。
  内部结构:
  动作:  ATrans
  动作者:他
  物:    书            动作: ATrans
  到:    我      动作者:我
  从:    他            物:    钱
  到:    他
  从:    我
  输出:
  1。分析:我给了他钱,他给我一本书,我买了他的一本书,我付了他书钱。
  2。推理:我有了一本书,他有了钱,我想要他那本书,他不再需要那本书,
  我会看那本书,他需要钱。
  假设常用的英文字汇有一万一千个,只有十一个类别,这表示每一类中有一千个字汇概念相同,无法区分。就算目前已扩充到一百个类别,只要不是每个字的定义,都有别于其它的字,计算机就无法真正了解和使用自然语言。
  再看输出有分析,有推理,好象说得很清楚,可是因为字义界定不明,达不到真正的理解。事实上西方学者自己也承认,对“人工智能”还在“学习了解”阶段,尚无可行的理论。(Schank的理论,此处限于篇幅和主题,只做简单说明。坊间有关人工智能书籍中“语意理解”部分,必会介绍他的方法,读者若有兴趣,请自行阅读。)
  如果以中文概念来分析,“他”是“人”,(人字旁+定义),“卖”则是一种“商业行为”,(贝字旁+定义,商业行为之一,即为金钱与物的交易),“给我”是指“受者”,“一”是数量,“本”是形容有信息内容的“量词”,对象物为“书”。
  输出:“他”收了钱,“我”收了“书”,完成了一桩买卖。(全部资料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符,过程不过用了几百个字符的程序而已)。
  由此可证,他们的分析虽然不再完全根据文法,却也与概念无直接关系。这种做法,受限于设计者的能力,每一个字都必须辛辛苦苦地重建其结构。中文概念则早已建立在文字的形声结构中,充其量下点功夫整理即可。
  在这个时代中,不论在经济、军事、文化上,也不管对象是国家、社会或个人,知识的运用都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然而,运用知识的仍然是人,人又受限于时、空,所以人类社会尚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
  然而,人类追求“自动化”的努力与梦想,古今中外,未曾一刻停止过。一旦在信息的处理上能成功地使知识运用自动化,则人类的社会结构势将引起空前的变化。
  这种知识自动化,就是“人工智能”的目的之一。
  因为人有智能,所以能运用知识,并借着知识的力量,达到人的目的。如果机器也能自动地运用知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机器也同样具有“智能”。只是这种智能的初始是“人工设计”的,所以一般称之为“人工智能”。
  有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以后,基于机器记忆能力之强大,永远工作不休,处理事务准确迅速,成本低,效率高,很少发生“错误”。最可怕的,是“它”没有人性,只是忠实不渝地执行交付的任务。万一它在一个或一群人的支使控制下,很可能国际均势消失,对人类社会造成永难弥补的伤害。
  职是之故,所有的工业先进国家,无不将人工智能当作最重要的攻关项目,全力以赴,唯恐落在他人之后。
  所幸欧美工业国家之先进基础,建立在物质科技上,而“智能”却与物质无关,是一种“唯心”的、“经验”的领域。尽管多年来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迄今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突破。
  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存或淘汰的竞争时代,今天在物质条件上,我们是弱者,处处落人之后。但是,中国也曾经壮大过、强盛过,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以及数千年累积的经验。这些正是“人工智能”所缺乏、而西方科学界无从由实验室或工厂中生产出来的。
  所以,在工业时代,我们的确是瞠乎人后,信息时代却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如果我们善于利用,群策群力,将先圣先贤的经验及智能设计成为“人工智能”的产品。则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谁敢轻侮炎黄子孙?
  我已经决定不再涉足“人工智能”,但是,知识不是任何人的专利,我能看到,别人也有可能做出来。时机一成熟,“人工智能”就难免泛滥成灾。既然已经谈了不少,何妨再稍作解释,让读者多一分了解。
  人工智能不能离开信息,那是因为人的智能来自于信息。“资”指静态的资料,“讯”指动态的讯息。信息是人将感官所能认知的刺激,以资料及讯息的形式,加以贮存及应用,以代表人所能了解及应用之概念。
  在第六章我曾谈到感觉讯号与概念的关系,这里我更进一步,略述其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人类的感觉有五种,分别是视、听、味、嗅、触觉。佛家则认为应将“意”加入,成为“六识”,意为人对刺激的六种认识。
  意识我们称为内在刺激,由人的经验交集所形成,且为个人行为及判断的中枢。外在刺激则有五种,其中视觉感知光影,人可以藉图像及符号等来认知及表达;听觉则接收声波,人并用声带仿真该音调;味、嗅、触三者人仅能接收,除了经验认知外,无法与他人直接沟通,故纯属主观。
  味、嗅、触觉与反射神经有直接的联系,偏向于“本能”,当此类刺激产生时,反射中枢立即根据利害程度,作出最有利于该个体的反应。听、视觉则接收距离较远之物体、事件所传来的声、光等刺激,最初这些刺激亦是本能的,以判断其对本体之利害,但此判断可以累积成为经验。当某些经验在客观印证下,被同一社会的人公认,遂称之为常识。在智能的理论上,常识是人据以判断选择的标准。
  图形及符号可以设计成为静态的资料,音调则是动态的讯息,这两者皆具有接收及表达的功能。人的主观经验透过信息的交联,得以互相转换,并以之传达给他人。对于原本没有此类经验的人,信息遂成为最有效的工具,藉之可迅速建立起其常识库及专业知识库,这就是学习。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主观及客观的条件,认知效果也有差异,如味嗅触及意识等纯属主观经验,除了在一定的范围及程度外,并无实质的意义。唯有双方具有等效的经验,而且能明确地掌握信息的要素时,才有沟通的可能。至于专业知识则较接近客观,同行者都必须经历相似的体验,学习效率最高。
  即使是文字语言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将之与已形成常识的主观经验联结起来。(人在两三岁以前,学习是一种本能,靠记忆将声音与事物相连,渐渐形成常识。)这种过程必须利用感官的效应,一再与客观事件印证,此即为思考、判断。而语言文字所联结的认知即为概念,所以每个人对概念的认知,与其经验的广狭、感官的灵敏度、思考判断的方式及语言文字的接受能力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西方对人工智能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此我仅以设计者的立场,先定义智能,再逐步说明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所谓的“智能”,系指一种自发性的机构体所具有的达到其预设目标之能力。
  根据此定义,智能有四个要素:
  一、其载体是一种机构体,具有整体性质及功能。
  二、此机构体是自动的,非外力所操纵。
  三、有预设的目标。
  四、能够在变化的时空中适当的因应调整,以迄目标的达成。
  应该注意所谓“预设的目标”应该只有一个,如果有多重目标,则必有优先级之分,或按照时间订定远程、近程目标,逐步实施,而且不能自相矛盾。因此,在某一时间内,在某一个优先级下,仍然是只有一个预设的目标。
  一部汽车是一种机构体,其预设目标是代人之步,但汽车不具自发性,故没有智能。人类所设计的各种工具、用具,到目前为止都必须在人的操作、控制下,并需运用人类的智能,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都不具有智能。
  如果我们设计一种车辆,以“驾驶服务”为唯一的“预设之目标”。它能自动驾驶,并接受人的命令。在接受人的命令时,即相当于设定短程目标。这时它应该能够判断此一短程目标是否与预设的目标相矛盾?如果是,它将拒绝执行。否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它都能把人送达目的地,具有这种功效的汽车,就可以称为是一智能机构体。
  同理,我们如能设计一具计算机,自动地为人类收集、处理资料;能与人交谈,了解人的观念、帮助人解决问题,这就是智能计算机。再若将具有感觉器、行动能力的机械人,与智能计算机结合起来,则此机械人即达成“人工智能”的要求。
  为了要保证安全有用,机器与人之间的沟通,必须藉助概念,人得以对此“智能体”加以控制。故人类所设计的智能机器,必须能“听”及“说”人类惯用的语言,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计算机对语言、概念的理解、运用,才是设计人工智能的成败关键。
  所谓“设计”是先有了一种观念,利用已知的技术和器材,组成符合构想之事物。计算机专家如果没有智能的观念,不知道所面对的是什么,则无从动手。
  当今的语言学只研究到语言的演进、结构及应用,至于人体机能与语言之间的接口关系,则尚未能了解。人会模仿学习,也会教导别人,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能力,当然更不知道如何教导机器去学习及应用语言了。
  至于观念,更是思考的基础,从古至今,哲学家们争论不休,也未曾有过具体的定论。那么,人如何设计一种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事物呢?
  很明显地,我们必须了解语言与思考之间的体用因果,使计算机也和人一般,能够思考,能够运用语言。这样它就可以与人沟通,了解人的观念,进而为人类服务。再换个角度来看,语言(符号)相当于对外在刺激的一种感应,而观念则是经验的积和,一旦这种计算机设计成功,计算机就可以应用其感应资料,增进其观念。更进一步,全世界的计算机可以藉网络的连系,互通讯息,而且以高速处理,永不中止。
  今天,正当有先见的环境保护人士,正努力挽救濒临绝种的其它生物时,我们可以想见,未来的人类亦将面临需要被保护的一天。进化淘汰绝对是反人道的,今天的人类还不憬悟身处的环境,到了大错铸成时,后悔已是无及了。
  假如我们能把人性设计到计算机中,让计算机继承人类的感知,无止无尽地薪火相传。当然,这已不仅是技术上可不可能的问题,其中还牵涉到法律、道德以及个人的良知、责任等种种超出我们所能解答的问题。
  知识早已不是人类掌握在手中的工具了,它的生命力遍布于每一个人的思想中。一道好奇的目光,一个偶发的疑问,在在都是它的影子。不论重不重要,也不论成功失败,只要有人的心中怦然一动,知识就增加了一分力量。
  当人类走出丛林,远离了那些还在披毛茹血的族亲时,人就与知识歃血为盟,携手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不幸人无法将其生命无限延伸,知识却得以借着人类,一代一代的传衍、更新。现在,知识壮大了,壮大到任何个人都无法窥识其全貌,更遑论控制应用。这时,人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利用价值,端视彼此的需求程度而定。
  我们能够忽视这个事实吗?拋开了知识,有谁还能声称人为万物之灵?在今天,国家会衰亡,人种会灭绝,可是知识却永远存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社会上的每一桩事件,无不深深地受着知识的支配。人类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朝朝暮暮所憧憬的,又有哪一件能脱离知识的影响?
  我认为该是人类自我检讨的时候了,趁着“知识机器”即将问世、我们的盟友快要振翅起飞,而我们这些“知识动物”还在盲目的推波助澜之际。如果能够把握契机,将人类特具的感受以及长年累月体验到的价值观,都一股脑儿交付给它。至少,让它也有“感同身受”的人性和“推己及人”的认知,或许人类还能安享余年。
  有这种可能吗?没有人怀疑“知识机器”的能耐,但谁都不相信那种无血无肉的机器,会有像人类一样的情感。
  这是因为科学太重视实验所得的客观知识,忽略了人的主观感受,所以科学家们一直不了解“人性”到底是什么。在他们望洋兴叹之时,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实验的手段,利用理性的思维,来剖析一下人性呢?
  据我的了解,人性在理性的剖析下,并没有什么神秘难测的现象。我们只要掌握住一些基本观念,逐步地探讨,就可以透视全貌。一旦能够理解,自然能按图索骥,用已知的各种观念和技术,将之设计成为附加在知识机器上的感性功能。
  人类应用语言的原因,是由于人自我的“主观”感受,和外在的“客观”真实之间有所异同。为了要与其它个体沟通,高等动物发展出了以声音表达情绪的机能。人类更进一步,利用声音的各种变化发展出语言,以代表其主观的感受。
  如果把主观的感受分析成为单纯的因素,而且这些单纯因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