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法国-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地带,卢瓦
尔河的居民为法语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今天卢瓦尔地区的人讲的法语是最标准的现代法语,16世纪末法国的国王最后定都于北方的巴黎,从1780年开始,路易十四在离巴黎17公里的
凡尔赛定都,从那个时候起巴黎人就越来越重视法语的完善,必须看到现代法语的形成完善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经历了几个世纪,在17
世纪,主要是巴黎地区和卢瓦尔河领域居民口语使用法语。
法文主要是由宫廷不断完善的,同时由法兰西皇家法兰西科学院的学者们不断纯洁的,
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据说四分之一的人使用法文,四分之三的法国人基本上能懂法语,实际上在他们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讲方言,直到一个
世纪以后法文才在全国普及。
就像上海人、福建人一样,小孩子回家以后还是讲方言,这种情况在法国存在很长时间,现代法语的形成创建是逐步的,首先在行政和学
术界使用,后来在外交界使用,法语在普通的百姓中普及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路易十四时代没有在全国普及使用法文。
今天中国人和法国人有许多共同点,现在他们都喜欢娱乐,都喜欢吃好的,都喜欢聚会,他们都爱笑,都爱唱歌,爱聊天,爱开玩笑,现
在他们也喜欢跳舞。
他们热爱生活,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很富饶的国家,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财富使生活更加幸福,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尽最大努力利用大自然
赋予他们的资源,使生活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法两国人民有着许多共同点。
在精神生活方面,对文学和历史的尊重、热爱,也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点。在法国的各个阶层都是热爱文学艺术,在法国的小学义务教
育和在中国一样,小孩从小就要学习背诵诗歌。也给小孩子讲历史课,两国的小学都有历史课,这是重要的。法国人非常喜欢诗歌,甚至在普
通百姓当中也是如此,歌曲也是一种诗歌的表现形式,并且在法国是很普及的,法国人认为有些知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向他们灌输。
在萨特去世的时候,很多法国人都参加了他的葬礼,当时我的女儿5岁,我们也把她带去了,为了使她长大以后了解萨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文学教育的例子。你如果参观法国的一些文物和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好多法国家庭的父母向孩子解释历史。保存历史文物、文化遗
产和艺术品,在法国是比较普遍的,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是如此,如在德国、意大利、英国,它们都是非常重视历史、文学和精神遗产的。
让·皮埃尔·安格雷米(杨鹤鸣)
法兰西学院院士
2005中法文化年法方组委会主席
我认为法国国家神圣化,法国的文化也神圣化,尊重文化概念有了很大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具有高水平文化的人比较少了,现在文化出现了一种民族化的倾向。譬如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众戏剧
,一些精英文化也开始逐步民族化、大众化,25年来,真正文化价值的理念还是完全存在的,仅仅是文化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城市、乡
村的百姓,他们还是继承了法国的文化传统,今天再也看不到30年、50年以前的那种文化价值观。
法国有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对法国的文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雅克·朗,他曾为各种文化定名。认为各种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现在街
头放置了各种文化形式的雕塑,有时候与传统文化的观点相距甚远,但它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所有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因此需要了解文
化的概念是什么,特别是要尊重个人文化、民族文化,对于那些不属于我们的文化,我们也给予他们同样的价值,如同原来意义上的文化一样
。
至于文化全球化,现在人们赞扬摇滚乐、流行歌曲和各种流派的绘画作品,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甚至中国也有这种情况。这些新事物逐
步逐步地侵蚀着原来意义上的文化,这些都是通过DVD、CD传播的,但是对文化的尊重现在仍然是存在的。在法国,文化是完全受到尊重的。在
法国,不是一种文化,而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得到尊重。
伊曼努尔·勒华·拉杜里
法兰西学院院士
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是灿烂的文化,法国文化是从中世纪开始繁荣发展的,15世纪出现了弗朗索瓦·维龙和夏尔·多尔莱昂这样的
伟大诗人,后来兴起复兴文化,其代表人物由蒙泰涅,诗人拉扎尔,那是巴洛克文化,路易十四时候的文化是比较古典的、严肃的、冷漠的,
被称为凡尔赛文学和作家文学,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莫里哀,这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它表明一个国家有70%的文盲,也有伟大的文学。18
世纪是哲学的创作时代,以伏尔泰为首的哲学家,他们与基督教是非常对立的。
卢梭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期的思想家,那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时代。19世纪出现了浪漫主义和以福楼拜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我认为这个伟
大的传统现在受到某种威胁,可以肯定的是传统文化和中小学教育在退化,使法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但我认为法国文化还是伟
大的文化,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有70%~80%的人是文盲,法国的文化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文化,因此我不是完全悲观主义者。
让·克莱门特·马丁
巴黎第一大学教授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所所长
启蒙是指法国18世纪中期开始的整个思想体系,那些当时在社会大辩论中发表的哲学思想也称为启蒙思想。
后来整个欧洲的思想潮流都用启蒙这个词来表达,这个词18世纪末在欧洲很受欢迎,当时的思想潮流与18世纪初英国的思想家洛克,和18
世纪末德国思想家康德的思想是一致的。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这个思想是建立在思想世俗化的基础上的,建立在个人的思想交流基础上,这些人中有哲学家、
文人,但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学者。可以说他们是当时的知识分子。
启蒙思想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
宗教生活,当时教徒和教会之间还根据自由的思想原则建立起新型的关系。启蒙思想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是逐步的,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
。
那些革命家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从1786年开始,拒绝接受那些哲学家的思想。
他们甚至认为哲学家的思想是危险的,如果说他们是启蒙时代的继承者,那是间接的。
启蒙思想产生以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君主政体并没有很快被推翻,1814年荷兰恢复了君主政体,瑞士也恢复了君主制。法国1818年也恢
复了君主政体,这种辩论也从法国传播到美国。
启蒙运动推动了自由讨论,并挑战权威,换一句话说,使人民大众言论自由不断增加,很显然巴黎人并没有阅读哲学家的著作,他们获得
这种自上而下的言论自由,最后整个法国社会获得这种由上而下的言论自由,这不是启蒙思想的直接影响,而是一种间接影响,并且是不自觉
的。
当时法国的情况是特殊的,这些思想在法国找到它们的市场,而且其他地方是不可能。
例如在意大利,当时启蒙思想非常盛行,但是国家被分裂了,人民和精英之间不团结,革命没有在意大利发生。
那不勒斯和米兰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人民也受到自由思想的影响,但是他们没有想建立这种新型的政治关系,因为他们没有进行相关的准
备。
卢梭在法国革命中和反革命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他经历了两个潮流,卢梭的思想受到某些哲学家的批判。有些哲学家是非常反对
卢梭的,他们之间的思想是不一致的,有很大分歧的。我认为卢梭的思想有一点是重要的,这个重要作用是他强调家庭的独立。强调家庭对孩
子的教育,强调尽力以爱为核心的家庭,进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国家,根据这个思想组织一个和谐社会,这是卢梭的社会思想。
卢梭还认为在一个大国,不应该实行共和制,认为在法国这样的大国不能建立共和,他反对议会代表制,反对法国采纳议会制,因此不能
说卢梭的思想塑造了法国大革命。
他和伏尔泰、孟德斯鸠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他们认为道德,人和人之间的爱,以及家庭应该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在伏尔泰的著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对教会的批评,批评教会的苛刻制度,伏尔泰主张法国社会公平,卢梭也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
伏尔泰曾对加拉斯家庭的审判提出批评,这个批评使国王和教会的权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他的这一做法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20年以后人们还想起卢梭,可以理解为伏尔泰的思想为法国革命的开始发挥了作用。
同时不能忘记的是,在革命中途伏尔泰也被否定了,因为他采取了对教会批评的态度。
启蒙思想是对政治权威和宗教权威的挑战,启蒙时代传播哲学的著作在法国大量发行,哲学书籍在当时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哲学家的
作品,是阐述对国家民族以及世界的观点。还有一方面认为这些著作是指黄色书籍。
这些书籍在法国大量发行,批评宗教教育,被认为是对法国社会的挑战,对宗教的挑战,因此可以说,启蒙思想一方面是合理的,是理性
和哲理的方面,另一方面是完全非理性的。
向权威发起挑战,包括通过黄色书籍来挑战权威,要求全面的自由,要求风俗的自由,由于当时放松新闻检查和思想控制,各种书籍广泛
发行,但是一些不重要的书籍,包括一些不值钱的小册子和一些广告像传染病一样到处传播。人们没有想到由于各种书籍和刊物的传播,法国
社会上产生了新的思想观念。
比如1760年到1770年之间,在法国开始实行节制生育,法国农民的孩子越来越少,尽管教会进行干预,他们还是节制生育,因此可以看到当时
法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某些人藐视任何权威,反对领主,反对国王,反对教会,因此在实际生活当中,刑事犯罪和暴力行为频繁发生。
米歇·皮克特
伏尔泰咖啡馆老板
为什么这个咖啡馆叫伏尔泰咖啡馆?因为伏尔泰曾经居住在大楼一层,为了纪念他,所以把这个咖啡馆称为伏尔泰咖啡馆,当时巴黎一些
建筑的底层一般是用来养马和停放马车的。这里曾经也是伏尔泰停放马车的地方。
1945年抵抗(希特勒)的时代,这里的主人是我的公公婆婆,那些抵抗运动的战士常常躲藏在地窖里,并在这儿用餐,德军住在附近(茉里斯
)旅馆,也常来吃饭,我的公公就在他们之间周旋,为抵抗运动的战士做了不少工作。
帕斯卡·莫内
先贤祠负责人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伏尔泰、卢梭都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实际上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也是那个世纪的思想启
蒙者,反对19世纪末期的专制主义,反对君主政体,这些人物试图通过他们的哲学、思想、著作铲除18世纪末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君主制度下的
极端行为,启发人们恢复人类精神的基本价值,回归历史,回到罗马共和国时代。希望法国成为这种新价值观在全世界和欧洲的传播者、推动
者,指导人类生活,向人类提供生存的基本价值观和必要的教育思想。
雨果是第一个安葬在先贤祠的,那是1805年决定的,此后有一批杰出的人物安葬于先贤祠,这些人都是法国的伟大人物,也可以说是法兰
西文明的缩影,也是法兰西精神的代表。
先贤祠是1790年建成的,1791年4月,在先贤祠的地宫前建立了一个很有名的牌匾,它记载了先贤祠的历史和它的价值,同时对法兰西历史
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代表性,这里安葬的都是法兰西所公认的爱国者和伟大人物。
从1805年开始,先贤祠真正成为法国全民族的先贤祠,许多重要的法国人民敬仰爱戴的人物都安葬在这里,现在有72个人安葬在先贤祠,
他们实际上代表着法国的历史,这些人绝大部分在全国是非常知名的。
其中有伏尔泰、卢梭,他们是法国18世纪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使法国革命后,在政治和哲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1806年到
1815年,拿破仑时代开始,有40多个知名人物都安葬在这里,这些人对于今天的法国人和欧洲人来说有些人不太有名,但是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他们中有些人制定了《民法》、《刑法》,这些法典后来在欧洲和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1805年后安葬在先贤祠的人,有不少重要人物,他们是法国有影响的资产阶级的代表,最著名的是维克多·雨果。还有诺雷斯,他是法国
政策的捍卫者,他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里还安葬着居里夫人、让·穆兰和皮埃尔·马克杜里,他们十分重视捍卫科学精神价值,还有马尔
罗,他十分重视文学价值。
法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常来这里悼念他们,在他们的墓上献上花篮,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让·克莱门特·马丁
巴黎第一大学教授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所所长
法国大革命时期有三个等级,教会、贵族和第三等级,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里有富人。在贵族、教会和第三等级里也有很穷的人,知识分
子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不是简单的,他们之间的对立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富裕的平民越来越难以进入贵族阶层,另外还有一个矛盾,
一方面是法国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法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而某些等级越来越封闭,因而产生了矛盾。
拥有财富的社会阶级获得了自身发展的机会,因此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并产生了一些新思想,这就是后来革命爆发的原因。
革命以前的30多年,可以说社会等级和人民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因为这些等级不是完全一致的,也处于分化当中,各个阶级当中有穷
的,有富的,也由于他们在政府中政治地位的变化,而发生了分化。
因为一部分贵族出身的人被排除在权力之外,一部分富裕的资产阶级参加了政权,当时法国社会普遍的富裕了,由于社会富裕了产生新的
矛盾,同时引起了法国社会中知识界和教会激烈的辩论,因为教会当时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矛盾不得不促使国王进行改革,这
些改革有些人赞成,有些人反对。
由于财政赤字,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解决办法,因此当时产生了全国三级会议,即使没有三级会议,我想也会寻找其他办法,总而言之,由
于矛盾巨大,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经济危机不是根本的导火线,如果没有政治、宗教、经济、文化方面的辩论,仅仅经济原因不可能使人产生变革的愿望的。因此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