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用品分册 >

第3章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用品分册-第3章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用品分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洁齿和防牙病结合起来的第一代药物牙膏。60 

年代初,含氟化物牙膏大量出现。至此,牙膏生产就由普通洁齿向洁齿、防 

治牙病的药物牙膏转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张小泉剪刀的由来 



     张小泉剪刀中外闻名。张小泉剪刀是怎么来的呢? 

     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张小泉的母亲在山脚下一个泉眼边洗衣服时生下 

了他,因为他一出世便掉进泉水里,所以取名小泉。 

     张小泉家中贫穷,从小跟他爹以打铁为生。成年时,学了一手好本领。 

以后,张小泉娶了媳妇,生下了3个儿子。他们父子4人来到杭州大井巷开 

炉做生意。有一天,井水由清甜可口变得臭气熏天。听人们讲,这水底有两 

条乌蛇,每隔几年就在井底交配下蛋,把井水搅得像烂泥水。 

     几十年来,人们毫无办法,只好停业搬家,一躲了之。张小泉看到这个 

情况,就买了两坛老酒,一口气喝干,又让儿子给他把大锤拿来,勇敢地跳 

入水中。张小泉跳到井底,发现两条乌蛇正交颈缠在一起,便抡起大锤。当! 

当!两下把两个乌蛇头砸扁了。张小泉提着两条死蛇来到井面,人们看到后 

又惊又喜,都夸张小泉不亏是铁匠,把这两条钢筋铁骨的蛇精给消灭了。由 

此,张小泉就从两条死蛇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制成了剪刀。 


… Page 11…

                               蜂窝煤的由来 



     本世纪20年代初,山东德州有一煤栈炊事员,名字叫王月山。他每天起 

床后,用捅条捅开炉子,火苗立即从捅开的洞眼中冒出来,这种常见的现象 

给了他一个启示。他就根据炉膛的大小,用煤粉捏了几个大煤饼,并在上边 

均匀地戮几个孔,结果火烧起来很旺,煤也节约了。后来,王月山用铁打了 

一个模型,将煤灰用水拌匀,一个个打出来。这种有洞的大煤饼,便在德州 

风行起来。解放初期,这种有洞眼的大煤饼传到了北京,北京人根据它的形 

状特征,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蜂窝煤。 



                                端砚的由来 



     取广东端州 (今肇庆市)制成的砚台。石质细润,不吸水,发墨快,光 

泽好。唐代初年即开始生产。中唐遂冠全国名砚之首。传说中唐时文人进京 

应试,时逢严寒,笔墨皆冻,唯广东考生所用端砚之墨行文流畅,考官遂呈 

于皇上。自此,端砚被列为贡品。冠全国几大名砚之首。 



                                蚊帐的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蚊帐的国家。古代的蚊帐形状有好几种,有四方 

形的,有弓形的,有上窄下宽如覆斗样的,此外,还有扇帐、荷花帐等。 

     至于制作蚊帐的材料,就更丰富多采。富豪人家多用丝绸绫罗为质,故 

称“丝罗帐”。一般平民用粗布缝制。历代帝后卧床则用银鼠皮、黑貂皮来 

制作蚊帐,这些用名贵兽皮做的蚊帐,冬天特别暖和,但由于密不透风,“如 

入暗室,晓夜不能辨”,所以必须在皮帐前开一个大圆孔,另用透明纱缝上, 

以便通光线。 

     据清代《老老恒言》记载,江西还出产一种纸帐:“大以丈许,名皮纸, 

密不透气,冬得其暖。”苏东坡咏:“困眠得就纸帐暖。”刘克庄也有“纸 

帐铁挚风雪夜”诗句,这种厚纸做的蚊帐当时颇为流行。纸帐除价格便宜外, 

还有一个妙处是,可以在纸帐上绘画花鸟、山水。 



                                草席的由来 



     用草织席起于何时,传说不一。据明代 《四明志》记载:唐开元年间, 

浙江的宁席已远销外地。 

     席子在古代还有“滑子”的代称。这一代称与金戈铁马有关。南宋初年, 

宋将张俊率兵与金兵大战于明州西门口,屡攻不下。张俊见当地民间多织草 

席,便心生一计,令部下将席子重重叠叠地覆在路上,然后命兵将佯作败退。 

金兵果然驱骑追击,但马蹄一踏上席子就纷纷滑倒,张俊趁机回兵掩杀,大 

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高桥大战”。“滑子”的雅号,从此闻名遐迩。 



                             宁波草席的由来 



     远在1300年前,宁波西乡不少溪沟边、湖荡畔,遍生一种叫“蔺”的野 


… Page 12…

生植物,当地人称之为“灯芯草”。因为草细而坚韧,根白而有弹性,色清 

而有光泽,被当地的官府命名为“开宝天草”。因为宁波西乡一带气温适宜, 

风调雨顺,加上那里的土地多数由于江河湖淤积,土地肥沃。“开宝天草” 

编织的睡席,因其柔软挺拔,凉爽吸汗,深受欢迎。宁波草席筋牢色绿,草 

纤维长,拉力强,加上编织工艺致密,表面光滑,一条草席收藏得法,可使 

用10多年,宁波鄞县草席产地每到春末夏初,各地采购人员云集。国外不少 

专家和技术人员也时常到宁波草席产地考察生长规律。 



                               枕头的由来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睡觉时,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大概是“因 

丘陵掘穴而处”时比较原始的枕头。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很讲究了。1957 

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 

上就有竹枕。我国前人对枕头颇有研究。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小 

圆木作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他把这 

个枕头取名为“警枕”激励自己发奋学习。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 

 “药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 

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枕头,大都以“清火”、“去热” 

为目的。如“谷壳枕”、“芦花枕”等。头火重的人,枕“荞壳枕”、“乔 

尿枕”,益处很多。“竹枕”、“石膏枕”,夏日有解暑去热之功。“米枕” 

不凉不燥,适用于婴孩头部的正常发育,老年人枕“漆壳空心枕”,可以清 

心明目。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 

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 

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一天的疲劳。日本还研 

制出一种“健身枕”,其中装有许多用塑料制成的金字塔形状的小角锥体, 

它能像振荡器那样不断释放能量,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又有催 

眠作用。 



                               漆器的由来 



    我国是漆的故乡。与日本、越南、朝鲜相比,中国的天然漆“独多而良”。 

    人类使用天然漆的历史悠久。远在原始社会末期,东方有些部落每值出 

征凯旋,都将所获的骷髅涂上漆作成饮器,以庆祝胜利。这说明,在文明诞 

生之前,人类已懂得用漆涂饰可使物品变得光洁美观。 

    在我国,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斩山木而财之……流漆墨其上”的木胎漆 

器。文字产生以后,首先用来写字的也不是墨,而是漆。春秋时代以前,已 

设立了管理漆园的官吏。司马迁在《史记·老庄列传》里说:“庄子也,名 

园,尝为漆园吏。”原来,这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还作过经营漆园的长官 

呢。 

    如今,我国古老的漆作工艺,俨如古木新花,大放异彩。江苏扬州、湖 

北、湖南的漆作工艺品皆远销国外,饮誉全球。 



                          家具“古案”的由来 


… Page 13…

     我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甲骨文里,已出现了“床”、“车”等家 

具名称。到汉代,家具的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有孟光“举案齐眉”的食案, 

有“沛公方踞床”的坐床,有诗人李商隐写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的坐 

席……,还有书案、屏风、床前几…… 

     1980年4月,江苏连云港花果山下的唐庄汉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 

案,长95公分,宽32公分,桌面宽15公分。案身用藤黄、群青等彩漆绘出 

精美的图案。桌的两端,各有四条雕镂成龙的柱足。这八条游龙,体躯矫健, 

生动逼真;龙口喷泻出的水柱,在下部相连成浓云巨浪;其间卧有一只昂首 

的蟾蜍,整个造型,具有鲜明的汉代风格,使人联想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地 

动仪”上那龙、蟾的精湛雕塑。 



                                算盘的由来 



     算盘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科学成就之一,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我 

国是世界上发明算盘最早的国家。 

     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筹算”就是运用“筹码”— 

—一种竹签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开始见到筹算乘除法,到了宋代产生了筹 

算的除法歌诀,明代(1368年)吴敬著《算法十全》中,有了算盘这一名称。 

约在明代初年,算盘逐渐流行。论述算盘的著作,15世纪中叶已经很多。由 

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简便,因而在我国被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 

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泛欢迎。 



                                 墨的由来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明年代,在历史上已无从考据,但从出土文 

物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墨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在汉代得到一定的发展, 

至唐代达到鼎盛,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说: 

 “上古以竹挺点漆而书。”这是最早形式的墨。我国古代制墨技艺很高,并 

出现了制墨名手。南唐著名墨师奚超造墨技术高,他造出的徽墨受到了李后 

主的赏识,因而被赐予“国姓”,改名为李超。到了宋代,又有人发明了桐 

油烟墨。据宋代何远写的一本笔记讲:“潭州胡景纯专取桐油浇烟制墨,大 

者不过数寸,小者如圆钱大,每磨研间,其光可鉴。画工室之以点目。”这 

说明在当时墨的制作是力求精巧,刻意追求造型、纹饰的美观。据宋史料载, 

除了作桐油烟制墨外,还有用漆烟制墨的。到了元明时代,有人为墨著书, 

谓之 《墨池》。书中不仅记载了制墨的工艺方法等,还记载了古代制墨方面 

的人物。清人胡升文曾研究了历史上所有的制墨方法,制出许多好墨,其中 

一种“苍佩玉”最为名贵,并被作为贡品。 



                                毛笔的由来 



     关于我国毛笔的起源,目前很难考定。据史书记载,它是秦朝名将蒙恬 

创制的。推算起来,至今已有2200多年了。后唐的马缟在《中华古今注》里 

说到:“蒙恬始作秦笔”。过去有不少著作里,也说蒙恬是笔的创始人。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种观点。北宋的苏易简说,蒙恬以前已有笔, 


… Page 14…

不能把他作为笔的创始人。明代的严敬在《事物纪原》一书中说:“虞舜造 

笔,以漆书于方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很早就有了文字,当然也早就有 

书写文字的工具。古人把这种书写工具笼统地称之为笔。但是,最早出现的 

笔,不一定是毛笔。古人在甲骨、金石上作书,用的工具是“刀锥之类”, 

其名称虽叫笔,但与后人使用的毛笔是大不相同的。这从我国文字演变中也 

可看出一点道理来。原来的“笔”字写作“聿”。《说文·聿部》:“聿, 

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聿,燕谓之弗。”到了秦以后,“笔”字的 

应用越来越普遍,“笔”字的字形,在“聿”字上加“竹”。不妨理解为当 

时所用的笔,已经是竹木为杆的毛笔。今天我们使用的“笔”字,就是从“筆” 

字简化而来。 

    现在人们在请人修改文章时常说:“请大力斧正”,“尽管删削”。改 

文章动刀子,也是古人的做法。“孔子删书”是非动刀子不可的,因为那时 

的笔就是“刀锥”之类。 

     由此可见,“蒙恬以前已有笔”的说法是不错的。但大可不必因此而否 

定蒙恬创制毛笔的历史功绩。蒙恬对毛笔的笔杆、笔毛所用的材料和做法都 

作了很大改进,在所用的材料上他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笔 

尖,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在制法上,不是将笔毛围在笔杆的一端用线 

缠住,而是将笔杆一端镂空成毛腔,笔毛放在腔内。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 

一座秦始皇三十年 (公元前127年)墓里,一次就出土了三支这样制作的竹 

杆毛笔。 



                               宣纸的由来 



     “宣纸”起源于我国唐朝。它的产地在安徽南部的泾县。“宣纸”的取 

名,是以产、销地名而得的。因泾县早在唐代就属于宣州府管辖,当时泾县 

曹氏门第,又多以产纸为业,并以传统产纸而闻名,纸又集中于宣州一带市 

场销售,并同时作为宣州府的名贵特产,每年向皇上进贡。天长日久,人们 

干脆把它叫做“宣纸”,并一直袭用至今。 



                               印泥的由来 



     印泥的制作,原有南北之分。南方以杭州西冷印社为代表。这里需要说 

明的是:西泠印社有杭州和上海两处。杭州西泠印社是国内著名的印学团体, 

上海西泠印社不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分支机构,而是一个专为国内外篆刻家、 

画家生产优质印泥的企业。它和杭州西冷印社同是在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年)诞生。上海西泠印社主要自产自销印泥,该社创办人吴石潜夫妇吸取历 

代制作印泥的经验,加以研究改进,制出了质地细腻浓厚,色泽鲜艳沉着, 

具有独特风格的诸品印泥,并命名总称为“潜泉印泥”,它一直是中外金石 

书画、篆刻家所推崇的印泥珍品。由此可见,南方的制作印泥代表应该是上 

海西泠印社。 


… Page 15…

                                 外国部分 



                               席梦思的由来 



     提起“席梦思”,人们都知道是弹簧床垫,或者以为是床垫的英文译音。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席梦思”原来是美国一家生产弹簧结构床垫的企业的名称,它产品商 

标就叫SIMMONS。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把用弹簧、棕毛等材料制作成的床 

或床垫称为“席梦思”,这是一个把企业和商标的名称误认为产品的名称了。 

现在国外一些生产床垫的大公司,如澳大利亚的西莉床垫公司、日本的爱之 

梦床垫公司、英国的绮丽床垫公司,有的称床垫,有的称床褥,而没有一个 

公司把床垫称做“床梦思”的。 

     长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