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世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不知道。”
她:“精神,依托于物质而存在于物质世界,但是并不同于物质,也不属于物质世界。精神,就是那大块果冻里的微小的气泡。”
嘲讽了我一天半的那个问题,终于揭开了面纱。
我:“唔……物质的尽头,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吗?”
她:“还记得我们前天说的那个吗?几乎所有宗教都提到过的那个‘圣地’,其实那是一种精神所在地。但不同于在这个物质世界所想象出来的那种精神,或者说用物质来看,精神的存在地,是超出物质界限的。精神,存在于不存在之中。”
我:“我想想啊……说白了就是:精神存在于无物质当中?那不是很飘渺吗?”
她:“用物质的状态去理解,用物质当中的这个状态去理解,是这样。但是,我们却有同时认可着存在于物质中的精神。也就是说,这个精神不依托在物质上了,就不承认了。那么,我们认可的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
她把我问住了。
她:“更大的问题是,我们认可的精神,却又因为物质的原因去否定精神。为什么?这么矛盾事情,怎么就会发生在物质世界呢?你用什么解释?平行宇宙?全息宇宙?超弦理论?或者其他什么学科?”
我:“嗯……这个……”
她:“平行宇宙的问题在于努力想用‘现在的时刻’这个概念去划分过去现在将来;全息的问题在于还是用物质去证明物质;而超弦更夸张,干脆否定那蓝幕前的那条蛇,认为那只是幻觉,其实蛇头蛇尾都是一种东西穿越过时间,在用肉眼看不到的速度来回窜。这些不管怎么说,都是限制于物质的,并不是对于物质的探索,而是用物质去证明。所以,我看不上那些,所以,我不接受那些。你明白了?”
我:“但是证据……”
她看着我:“我说的证据已经够多了,我记得那天说过,用这种方法,没有不能解释的事情。你也是过去,也是现在,也是将来。你的精神,可以想象过去,可以分析现在,可以预演将来,但是你的精神又被肉体限制的,所以你没办法用现在的眼睛,去看到将来。也所以你的肉体把现在反应给你,造成了一种循环状态——你的精神不属于物质,但是却受限于物质。因为你的精神不属于物质,所有也就只能依托于物质才能感受到这个物质的世界。你还是不明白的话,我可以打个笨拙的比方:还是那大块果冻,一个微小的气泡受限于当中,被果冻的周围挤压成一定的形状,但是这时候气泡滑动了,滑到另一块区域了,那么气泡的形状就会根据周围的挤压变成了新的形状。这个小气泡的对于周围的认知,受限于自己的形状,外面呢?是什么?这一大块果冻的尽头是什么呢?”
我坐在那里啥也说不出。
她:“我这个比方极其不恰当,但是假如你真的听不懂,那么就这么先理解着吧。所谓‘圣地’的存在,绝对不是在这块果冻当中想象的那样。在这块果冻当中,你能到达一个大气泡,就已经很震惊了,但是当你彻底离开果冻的时候……你能明白吗?”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我应该明白一些了。你是说我们的世界,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以及相差多远的距离,其实都是物质,都是一个整体概念,用时间和空间来划分,是一个重大的认知错误。因为身处在某个状态,才会对于周边的现状产生一种假定的认知。而脱离了果冻的话,仅仅用气泡是没办法表述的,因为不是气泡了,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之前的一切都没任何意义了。是这样吗?”
她皱着眉在嘀咕了一下我刚刚说的:“大体上吧……虽然不是很完全,大体上是这样。”
我:“问个别的问题成吗?”
她:“嗯?什么?”
我:“你知道你的追随者自杀了几个吗?”
她:“2个。”
我:“你认为是你的责任吗?”
她:“一部分是我的责任,但我不承认我说的这些而产生的责任,而是:并没弄懂那些人到底吸收了什么,才是我的责任。”
我:“怎么讲?”
她:“我说了我知道的,我没办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或者控制别人的精神。我也不想那么做。我承认有一些追随者送我钱,送我房子,送我别的什么,但是我都拒绝了。我没兴趣弄个邪教教派出来。不过,我只能说这世上有太多人不能明白问题的根源了。假设我说的是佛教,他们自杀了呢?我说的是基督教,他们自杀了呢?据我所知,为了宗教自杀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证明他们心诚,其实反而那是一种迷惑的状态。记得一个精神病科医生自杀前,曾经对我说,很想看看物质之外。我当时真的懒得解释了。如果我想的够多,应该问问他打算用什么看?眼睛?但是我没想到他会那么做。也正是那之后,我再也不用种子那个比喻了。”
我:“什么种子的比喻?”
她:“我不想说。”
我:“我很想知道,你也看得出,我是那种质疑的人,对于你说的那些,我并没有完全接受,我也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所以,你告诉我吧?”
她极其认真的看了我好一阵:“我曾经对他说:埋葬一个人,意味着死亡和失去。但是埋葬一颗种子,代表着全新的生机即将开始。”
我:“原来是这样……那个医生理解的问题。”
她表情很沉重:“人的精神,其实是很复杂的,而且根据认知和角度,会产生无数种观点。假设我说我喜欢红色,有人会认为我喜欢刺激,有人会认为我在暗示想做爱,有人会认为我想买东西,有人会认为我其实饿了。但是我并没那么多想法,我就是喜欢而已,说出来了。你要是非得用潜意识和什么分析法去分析,我也没办法。对于我跟你说的这些,我只是说了,至于你之后要自杀,要上吊,要结婚,要出家,都是你的判断,不是我的。再次用种子来说明的是:我种下了,不代表我要呵护着发芽后的那一切,我也没责任、没义务、没精力去照顾那些。我只是种下了,而已。更多的,超出我的承受能力了。如果没有那种承受能力和辨析能力,最好什么宗教都不要信,否则信什么都是会出事儿的。”
我:“这的确是个问题……”
她:“我说了:精神,不属于物质,谁也没办法去彻底的控制。如果能控制,只能证明一点:那个被控制的精神,是很脆弱的存在于物质当中。”
我:“你对此很悲哀吗?”
她想了好一阵:“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精神,可以让你决定自己的一切。但是你非要认为物质束缚自己了,那谁也帮不上你。物质之外,不见得是好事儿,当然也不见得是坏事儿。现在对于这点,我也没办法判断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只是看到了,并不是一个体会者。存在于物质了,那就存在着吧。而好奇想弄个明白的人,就去研究好了;惧怕未知不想问为什么的,那就不去追寻;现在没决定到底是不是去探索的,那就先犹豫着。没人逼着你去做什么,也没有谁好谁不好的标准,没有怎么是聪明怎么是愚钝的衡量。精神是随心所欲的,那就真正随心所欲吧。在最低落的时候,可以开心。在最得意的时候,可以悲伤。这些都是精神带来的。而不是物质带来的。所以我告诉你,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我没办法用物质的比喻来彻底的演绎精神的问题。我只能揭开魔术师身后幕布的一点点。剩下的事情,我也不知道。”
小白懒懒的抱着她的腿,把下巴枕在她的膝盖上,愣愣的看着我。我能看到它的眼睛在闪烁。
我:“谢谢你,我吸收了。”
大约一个月后,某天中午突然接到她打来的一个电话。
她:“还追寻着呢?”
我:“嗯,继续着呢。”
她:“你的好奇心没有尽头吗?”
我:“你对于我好奇心尽头的好奇心,也没有尽头吗?是什么让您想起我了?”
她:“就是因为你的那份好奇心,无意看到一句诗词想起你的。”
我:“谁的?哪句?”
她:“纳兰容若写的那个……”
我:“嗯,知道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三个篇外篇《人生若只如初见》
昨天下线前,有几位一直追贴认识的朋友在msn上问我,为什么单独截取这一句,有没有什么含义?
有。
十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这句,认定是个女人写的。再看作者:纳兰容若。哦,女的。半年后才发现不是女的,是个清初的官员。这是个引子。
那几年基本沉浸在唐诗的工整简洁;宋词的对仗洒脱;元曲的精巧别致当中——当然我仅仅是形容了表面上的。等到看多了自然想了解那些诗词作者。了解作者后,开始感兴趣那些时代背景。接着一发不可收拾。从人文延续到经济,从经济延续到社会结构,从社会结构延续到政治,从政治延续到宗教,从宗教延续到哲学,从哲学延续到心理学,从心理学延续到医学……后来我发现很多东西到了一定程度,都是环环相扣的。这让当时的我(二十多岁)很惊奇。然后又开始更疯狂的一轮扫荡阅读。有时候甚至没时间消化,只是记住了。不过也就是那会儿,养成了一个习惯:忽略掉文字本身,看文字后面的那些东西。不过后来又研究过文字、符号的利奇力量,那是后话了。
再后来开始失眠+生物钟紊乱。有那么半年时间吧?每两天睡一次,一次大约睡12个小时左右。失眠还不是似睡非睡神经衰弱的失眠,是特精神那种。因为自己也觉得那样不正常,所以有时候刻意去找一些很晦涩的书来看,认为那应该会很无聊,会睡。记得有次在朋友家看到一堆有关物理和量子物理入门的书籍(朋友的父亲是搞这个的),于是便借来看。没看困,看傻了。跟着就好多疑问还四处去蹭课听。结果我发现坏了,问题大了。因为就物理来说,看的越多,质疑越多。越发质疑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样的——未解太多了。甚至包括已经应用的那些原理,对于那些,整个物理界依旧是未解状态。也就是那时候,为了给自己一个哪怕貌似明白的答案,开始转到非线性动力学,平面空间等等等等。可是适得其反,质疑开始成倍的增长。我茫然了,彻底的茫然了。
然后,就开始和精神病人有了接触。再然后,发现了一个很好玩儿的事儿:很多精神病人都能够快速的找到某种解释作为答案。甭管是鬼狐仙怪也好,物理生物也好,总是很坚定的就确认了。我更加迷茫了,难道说,我有问题了?
这种恐慌状态一直缠绕着我,直到有一天,我重新看到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下子我就明白了,跟傻了似得笑的死去活来。为啥笑?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看懂了。
这就是我截取了这一句的原因。
至于这贴,两天前我突然决定,到此为止了。
为什么?其实没任何理由,只是认为该结束了。虽然我手里还有十几篇草稿,虽然我当初并没打算在这里结束,我还是决定:结束了。
下面就要说的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事情:到底这些事,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你认为这是真的,那么我会告诉你:假的,都是假的。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那么我会告诉你:真的,都是真的。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能看懂我的回答。很讨厌的卖个关子:不要看文字,千万不要看文字,文字是垃圾。
说起来有那么两位朋友我必须一提——因为他们很厉害。这两位朋友回帖是“双少”状态:次数少,字数少。寥寥几句,扎到骨髓里。这让我无限敬佩——我用了这么多字,有几篇甚至到了晦涩的地步才勉强说明白的事儿,人家两句点透。高人、牛人的确存在,山外有山啊。我也明白了为啥高人都不爱说话了,不是他们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假装高深,而是他们能把复杂的事情精粹成很简短的一句话,所以高人、牛人话少——有啥可叽歪的,我说完了啊?啧啧,看来我差的太远了!半瓶而已。
再有一个被问了很多次的问题是:为什么你发到鬼话来?这个问题(挠头),我只是直觉发到这里比较适合吧?反正是痴人说梦,就当是鬼狐仙怪吧。还有就是,我觉得人可怕起来,比鬼狐仙怪都可怕。
有位朋友必须得提。那位朋友很执着的变着马甲用站内短讯骂了我一个月,内容比较流氓,我就不重复了,不过看行文习惯,我也知道是谁了。虽然我至今都没搞懂什么地方得罪您了,但还是请您息怒、见谅。因为我坚信有没见过面的朋友,不存在没见过面的仇人,我坚信。我希望您也能这么看。
对了还得道歉了,我收到过不少朋友站内短讯,要我解释一些什么。抱歉,无解。不是我多狂不爱搭理人。而是我觉得别人嚼过再吃真的没意思了。用自己的角度看,才是最好玩儿的。嗯,我这么看。
说到这儿,也就说起对于讨论为什么我不掺和的原因。很早就有一位朋友指出来了,就是ta说的那样。
其实我很喜欢看大家的讨论——当然是有自己思想的那种讨论。因为那些是真正个人的资产,而不是从啥地方弄来现炒现卖,或者从百度Google上直接扒。对于直接扒,我就不发表评论了,毕竟那是基础比较差、思路比较窄、又喜欢逞强惹眼的表现,仅此而已。说那些具有自己思想的吧。我一直认为,能认真的去思考,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非常非常了不起。也许有人会问:产生思想有劲吗?能赚钱吗?这点我可以给肯定的回答:有劲,能挣钱(笑)。
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应用。查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所有很牛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很完整。我知道那不是简单就来的,那是经过多次推翻重建出来的,绝对不是扒了两本书、百度上复制一段就能产生的。但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就在于:应用。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当然了,也有不想去使用的人,对物质已经到了无视的境界了。对于那种人,我会按照我的方式分类——仙。绝非贬义。
还有就是未知。对于未知,我不推荐轻易的去否定,或者没通过真正自己的思考去否定。照搬,是个很糟糕的事情。不是套用现成理论的几段话或者某本书的几段章节就伟大了,那不够。因为看了是看了,能不能消化吸收理解还另当别论。面对未知,也没必要害怕,而是学会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实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也就才有思考的机会。否则不如去看《走进科学》。我是这么认为的。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把手里那些草稿的目录放上来,有兴趣并且打算尝试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第五十篇《人间五十年》
第五十一篇《伴随着月亮》
第五十二篇《盗尸者》拆分为两篇?未定。
第五十三篇《天道无私》
第五十四篇《控制问题》
第五十五篇《末世》
第五十五篇《黑白世界》
第五十六篇《灵魂深处》
第五十七篇《胖胖的地球》
第五十八篇《还原一个世界——前篇:遗失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