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1杂阿含经分类选集简目11good! >

第17章

11杂阿含经分类选集简目11good!-第17章

小说: 11杂阿含经分类选集简目11good!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瓿山馔选K匀酪蹈兴担枞死嘁杂啦皇墓饷鳌

四、善恶有报非怀疑:现生行为与境遇的不必一致,引起一些人对于道德律──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怀疑。社会的堕落与进步,确与我们的行为有关。但以此为行为价值的唯一归着,即不能恰当。而且,地球会毁坏,此地球的人类社会也要一切过去,我们的善行到底能有多大意义!如善行、恶行仅招致内心的安慰与苦痛,这过于虚玄!如作恶者以恶行为快心的,岂非即大可以作恶!所以人类必需行善,不可作恶的价值肯定,都不是这些所能说明的。特别是行善而遭遇不幸时,想以子孙、社会、内心来安慰,决难以满足一般的要求。这样,惟有三世业感说,能说明现在行为与遭遇的不一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尽可尽自己的努力以向上,不必因现在遭遇而动摇为善的决心。肯定行为价值的业感说,是怎样的入情入理!?

【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
业的本质  相依相续的身心活动,为有情的事实。有情的活动不已,从情爱为本的思心所引发一切活动,即是行业。『杂阿含经』反复的说到:「无明覆,爱结系,得此识身」(如卷一二?二九四经)。爱结所系的爱,在缘起支中,即说为行,如说:「无明缘行,行缘识」。所以爱约我我所的染着说;思约反应环境所起的意志推行说;行与业约身口意的活动说。这本是相依共起的活动,不过从他的特性,给以不同的称呼。

行与业,指思心所引发的身心动作说,而业又是因活动所引起的势用。总之,由身心的活动而留有力用,即称为业。所以古说业有「表业」与「无表业」;或说「业」与「业集」。

从业的发展过程说,由于触对现境,或想前念后,思心所即从审虑、决定而发动身语的行为;在这身语动作时,当下即引起业力。这可见业是经内心与身语的相互推移而渗合了的。

所以有以为业是色,但没有质碍;有以为是心,但也没有知觉。这是不能看为个体性的物质或精神,附属于身心的某部分;这是不离有情色心,不即有情色心的潜能。

古来,或者因情识为有情的中枢,所以说业依于识。或者因为业从身心所引发,能引发身心,所以说依于六处。然情识与六处,从有情的别别蕴素说,而不是从有情的和合相续说。所以应该如一类学者所说:业依有情而存在。

【业的类别】

一、定业不定业:故意所作的强业,必定要受某种果报的,名为定业。如『中含』『思经』说:「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其实,必定与不必定,还在我们自己。如『中含』『盐喻经』说:即使是重大恶业,如有足够忏悔的时间──寿长,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业即轻受而成为不定业。这如以多量的盐,投入长江大河,并不觉得咸苦一样。反之,如故意作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忏悔,不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那就一定受报。这如盐虽不多而投于杯水中,结果是咸苦不堪。所以不必为既成的恶业担心,尽可从善业的修习中去对治恶业。惟有不知忏悔,不知作善业,这才真正的决定了,成为定业难逃。

二、共业不共业:依自作自受的法则,自己所作所为的,当然由自己负责。但人类生于自他共存的社会,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直接间接的与他有关。对他有利或有害的行业,影响自己,也影响到他人。从影响本身说,即不共业;从影响他人说,即是共业。个人的不共业,同类相摄,异类相拒,业用在不断的熏增或削弱中。大众的共业,更是相摄相拒,彼此展转而构成自他间的复杂关系。等到相互推移,引发出社会的共同趋势,即一般所说的「共业所感」。依共作共受的法则,大众的共业,要大家起来改变他,圣人也无能为力。

三、引业与满业:从引业所感的业果说,人类的主要本质是平等的。人与人间所有的差别,如相貌不同,眷属不同,贫富不同,知识才能不同等,是过去的满业与现生业所使然的。这种差别,不但不全是过去业所规定的,更多是由于众生共业所限制,自己现业所造成。从引业所感的果报说,如生为人类,此生即没有变革的可能。由于共业及现生业而如此的,即大有改进的余地。不善的,当从善业的精进中变革他;善的,当使他增长,使他进展为更完善的。佛法重业感而不落于定命论,重视现生的进修,特别是自己的努力,即由于此。

从前生到后生在不断的身心活动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这些业力,由于性质不同,成为一系一系的,一系一系中又是一类一类的。如五趣果报,即有人业、天业、地狱业、畜生业、饿鬼业。而每一趣业中,又有种种差别。这种种业力,彼此相摄、相拒,相克制,相融和,成为有情内在极复杂的潜能。

虽同时有种种业,由于感得此生的业力,规定了此生的特性──如生在人类,即为人类的特性所限制,仅能在「人类生活」的限度内活动。其它的业,可能暗中活动,给此生以有限的影响,但终不能改变此生的特性。这规定一生的业类,从因缘和合而开展新生的活动,当下即受到自身的限制,特别是不能不渐次衰退到业尽而死亡──常态的死。这业类所规定一期的生存能力,即是「命根」。等到这一生进入死亡的阶段,从前及现生所造的业力中,由于「后有爱」的熏发,有占有优势的另一系类业,起来重新发展,和合新的身心,成为又一有情。有情的生死相续,是这样的一生一生延续不己。

所以,佛敎缘起的业感论,没有轮回主体的神我,没有身心以外的业力,仅是依于因果法则而从业受果。约发现的外表说,从一身心系而移转到另一身心系;约深隐的内在说,从一业系而移转到另一业系。如流水的波波相次,如灯炷的焰焰相续,诸行无常的生死流转,绝非外道的流转说可比!

<<杂阿含经>>

第13381(1042)经(下p753)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鞞罗磨聚落北身恕林中。鞞罗聚落婆罗门、长者,闻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闻已,共相招集,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有众生身坏命终,生地狱中」?佛告诸婆罗门、长者:「行非法行,行危崄行因缘故,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诸婆罗门、长者白佛:「行何等非法行、危崄行,身坏命终生地狱中」?佛告婆罗门、长者:「杀生乃至邪见,具足十不善业因缘故,婆罗门!是非法行,危崄行,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婆罗门白佛:「何因缘诸众生身坏命终,得生天上」?佛告婆罗门、长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复问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坏命终得生天上」?佛告婆罗门、长者:「谓离杀生乃至正见,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婆罗门、长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姓家,婆罗门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缘故。若复欲求生四王(天),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行净戒者,其心所愿,悉自然得。若复如是法行、正行者,欲求生梵天,亦得往生。所以者何?以行正行、法行故。持戒清净,心离爱欲,所愿必得。若复欲求往生光音(天),徧净(天),乃至阿伽尼咤(天),亦复如是。所以者何?以彼持戒清净,心离欲故。若复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悉得成就。所以者何?以彼法行、正行故。持戒清净,心离爱欲,所愿必得。欲求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清净,心离爱欲,所愿必得。欲求断三结,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无量神通,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离欲,所愿必得」。时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第455(334)经(上p412)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谓有因有缘有缚法经。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眼因、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业,爱因、爱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彼痴者是无明,痴求欲名为爱,爱所作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无明,无明因爱,爱因为业,业因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有因有缘有缚法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3386(1047)经(下p758)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恶业因,恶心因,恶见因,如是众生身坏命终,必堕恶趣泥犁中。譬如圆珠掷着空中,落地流转,不一处住。如是恶业因,恶心因,恶见因,身坏命终,必堕地狱中无住处。云何为恶业?谓杀生乃至绮语,如上广说,是名恶业。云何恶心?谓贪、恚心,如上广说,是名恶心。云何恶见?谓邪颠倒,如上广说,是名恶见。是名恶业因,恶心因,恶见因,身坏命终,必生恶趣泥犁中。善业因,善心因,善见因,身坏命终,必生善趣天上。婆罗门!云何为善业?谓离杀生,不乐杀生,乃至不绮语,是名善业。云何善心?谓不贪、不恚,是名心善。云何为见善?谓正见不颠倒,乃至见不受后有,是名见善。是名业善因,心善因,是善因,身坏命终,得生天上。譬如四方摩尼珠,掷着空中,随堕则安。如是彼三善因,所在受生,随处则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3331(990)经(下p697)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诣舍卫城次第乞食,至鹿住优婆夷舍。鹿住优婆夷遥见尊者阿难,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难令坐」!时鹿住优婆夷稽首礼阿难足,退住一面。白尊者阿难:「云何言世尊知法?我父富兰那,先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华,远诸凡鄙;叔父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二俱命终,而今世尊俱记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于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究竟苦边。云何阿难!修梵行、不修梵行,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后世」?阿难答言:「姊妹!汝今且停,汝不能知众生世间根之差别。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如是说已,从坐起去。

时尊者阿难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鹿住优婆夷所说,广白世尊。佛告阿难:「彼鹿住优婆夷,云何能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或有一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或有一犯戒,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于彼筹量者言:此亦有如是法,彼亦有是法,此则应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后世。彼如是筹量者,得长夜非义饶益苦。阿难!彼犯戒者,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此人是退非胜进,我说彼人为退分。阿难!有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于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为胜进分。自非如来,此二有间,谁能悉知?是故阿难!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知人耳。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持戒,无余灭。若掉动者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掉,无余灭。彼若瞋恨者,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瞋恨无余灭。若苦贪者,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所起苦贪无余灭。秽污,清净,如上说;乃至如来能知人人。阿难!鹿住优婆夷愚痴、少智,而于如来一向说法,心生狐疑。云何阿难!如来所说岂有二耶」?阿难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如来说法若有二者,无有是处。阿难!若富兰那持戒,梨师达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兰那所不能知;梨师达多为生何趣,云何受生?云何后世?若梨师达多所成就智,富兰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师达多亦不能知:彼富兰那当生何趣?云何受生?后世云何?阿难!彼富兰那持戒胜,梨师达多智慧胜,彼俱命终,我说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后世亦同,是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生此,究竟苦边。彼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得知!是故阿难!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3002(893)经(下p553)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生,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坏种子,种种子。此诸种子,不断、不破、不腐、不伤、不穿,坚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诸种子不得生长增广。得水界不得地界,彼诸种子不得生长增广。要得地界、水界,彼诸种子得生长增广。如是(行)业,烦恼有爱、见、慢、无明而生行,若有业而无烦恼、爱、见、无明者,行则灭」。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3337(1244)经(下p703)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烧燃法,不烧燃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烧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恶不善法,身恶行成就,口、意恶行成就。若彼后时疾病困苦,沈顿床褥,受诸苦毒。当于尔时,先所行恶悉皆忆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如是众生先所行恶,身、口、意业诸不善法,临终悉现,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修善,但行众恶,当堕恶趣,受诸苦毒。忆念是已,心生烧燃,心生变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终,后世亦不善心相续生,是名烧燃法。云何不烧燃?若男子、女人,受持净戒,修真实法,身善业成就,口、意善业成就。临寿终时,身遭苦患,沈顿床褥,众苦触身。彼心忆念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当于尔时,攀缘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为众恶,当生善趣,不堕恶趣,心不变悔。不变悔故,善心命终,后世续善,是名不烧燃法」。尔时、世尊即说偈言:「已种烧燃业,依于非法活,乘斯恶业行,必生地狱中。等活及黑绳,众合、二叫呼,烧燃、极烧燃,无择大地狱,是八大地狱,极苦难可过。恶业种种故,各别十六处,四周开四门,中间量悉等。铁为四周板,四门扇亦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