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世系史-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铡⒉毓杵铡⑾亩崖蟆D堑鹊亟⒆埃辉谝镉⒖λ鳌⒐⒖投盏鹊亟⒘四脸 T谌热鹊啬裂砣骸K乐怪罘鸾檀笫Γ┓畈ǖ然睿⒊朔鹣瘛⒎鹁⒎鹚>聪坠┢贰N仁郎舷盍⑽蘅墒ぜ浦ㄆ诠┭K咕哂心懿旒笫乐裢ǎ谑朗彼担骸罢以诤笫酪侥戏揭蛔蟛萆降母浇咴档芤还喽ィ怪ㄐ男尴懊孛荑べぶ馈!彼性瞻偷目诙鄁密诀。如是之上师于五十六岁的阴土猪年(1239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明见清净相,明见上师和本尊无别,对众人说:“州的法主(指萨迹班智达)是真正的佛阳,要毫无疑惑地敬信8戴。”随即于拉堆绎吉多准绒之吉祥山去世。遗言说:“我之J体要火化于帕吉雪之巅,我的子孙后代将有管辖国土之因缘。”众人遂照此遗嘱而办。一些人说:“桑擦之母是达日绒地方人,家族贤善,父亲名叫桑吉觉色。她所生的儿子即象擦索南坚赞。所以认为法王萨班与索南坚赞为一母所生是错误的,因为法王班不是桑擦。”杰尊著的《喀仁杰波校订之史籍》中未说他怀是同母。因此,说明他们是同一母亲所生。
注授:
'1'三摩地,亦称等持,佛家所说一种定名,由此定力身心维持安乐平等。
'2'楞礼字,古印度文之一种。
'3'兰札字,古印度天城体梵文字母。七世纪时,吞米。布扎即据此字体造成藏文的楷书字形。
'4'大小五明,大五明指内明(佛教哲学)、因明(佛教逻辑)、声明(音韵学)、医方明(医学)、工巧明(工艺学);小五明指诗词、修辞、韵律、歌舞、星算。
'5'择期,藏历根据日圭七分影等占卜未来吉凶的算洗。
'6'增上慢,宗教之七慢之一。七怪为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和邪慢。
'7'《声明集分论》,这是一部集合声明学重要部分的著作。公元前三、四百年时由印度大师萨巴达瓦玛著。萨巴达玛,藏语译作顿贝廓恰。后有人误其著者为旺秋廓恰。
[8]《集量七注》,古印度因明家法称发扬陈那所著《集量论》的七部注释。即《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和《诤理论》。前三部释因明之本体,后四部释因明之组成部分,故有三本四支之称。
'9'法称为印度佛学家,他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是陈那的再传弟子。其关于因明的著作主要有解释除那《集量论》的七部注疏。
'10'龙树,又译为龙猛,龙胜。约为公元二世纪人,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青年时为著名婆罗门学者。后皈依佛法,精通三藏;并大力宏扬佛法,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风靡全印度。其主要著作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回命论》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教义就是源于中观论。
'11'八观察,即:察地、察宝、察衣、蔡树、察男人、察女人、察马、察象。
'12'五曜,即金、木、水、火、土。
'13'桑耶寺,在今山南礼囊县境内,八世纪中,唐代藏工赤松摄赞和印度佛学家希瓦措、白玛迥奈等三人仿照印度古庙奥达那达布日寺之形式揉合汉藏印度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共同倡建。曾几度遭火灾,均经修复。十一世纪中,原来流亡康青各地的僧徙,重返西藏,聚居来那寺,形成为宁玛派的主寺。
'14'噶当派,该派由阿底峡弟子仲敦巴所创,是十一世纪叶西藏佛教中兴时期主流。噶当派是以显宗的修习为主的,修习的经典主要有《噶当六论》和《噶当七宝》等。
'15'希解派,十二世纪初,印度佛学家达巴桑杰入藏书首创。以修行般若经义断除生死涅案一切苦恼命名的佛教派系名。
'16'罗?,亦称黄幡星,占星算中所说九精灵之一。神女说此星形鳄鱼之头,能衔食日月。
'17'《现观庄严论》,为慈氏所著,为慈氏五论之一。这部书着重价“定”学,共分八品,前三品解释境,即学佛的人应乙次四品解释行,即学佛的人应修之行;后一品解释果,即即学佛的人最后证得的果。依战佛的次第。讲般若波罗密多之教义。
'18'五无间业,亦称五无间罪,即弑父,弑母,杀阿罗汉,破僧和合及恶心出佛身血。
'19'噶当派,“噶当”一词乃以其所传教法之特征命名。“噶”译为教,教即教言,指一切显密经论;“当”译为教诫、教授,意为对僧徒修习的指导。该派渊源阿底峡,以经教为修学指示。故称噶当。其弟子仲敦巴于1057年创建热振寺,依此为道场,创立噶当派。该派是十一世纪中叶兴起的一教派。
'20'此为一部医学论著,所谓八支是藏医源流体系中所分卜台疗法即病体。小儿病。妇女病、鬼病、疮伤、中毒、延寿和补阳。
'21'十法行,即缮写、供养、布施、听闻、朗诵、记忆、默念、思维和修习。
'22'乔答摩,是古印度一氏族名,释这牟尼即由于共族;故佛书有时称释这牟尼俗名为乔答摩。此处即指释这牟尼。
'23'菩提金刚座,即释迎牟尼证党成道的古印度菩提乙伽耶城。
'24'逾缮那,古印度长度单位名。五尺为弓,五百弓为一具卢舍,八具卢舍为为一逾缮那,约合二十六市里多。
'25'芒隅吉宗帕巴哇底寺,今在西藏吉隆县境内,此寺内放有一尊用尼泊尔南境产的旃檀树造的哇底观音菩萨像,故此寺哇底寺。
'26'赞颂明论,古印度婆罗门所传四种经典(即祠祀明论、赞颂明论、歌咏明论)之一。
'27'十力,即处非牧智力、自业智力、种种及解智力、种科界智力、根胜劣智力、偏趣行智力、静虑解脱等特等至智力、”今街企智力、生智力和漏尽智力。
'28'世亲大师,又译作天亲或空亲,是无著的同母异兄弟,原宗小乘佛教,后改宗大乘佛教。他是帮助无著弘扬唯识论派的重要人物,他的代表著作是《俱舍论》。
'29'食子,朵玛。由糌粑捏成以供神施鬼的食品。
'30'这份诏书在《萨迦班智达传》的19-20页也有录文,字句有所不同。
'31'《圣者尤树之中观论》,为龙树所著,后由秦鸠摩罗什议译,共四卷。据称有五百颂。实际为四百四十六颂。内容2要讲“缘生性空”和“八不中道”的大乘佛教中观学说。注别多,主要有印度清辩署,唐波罗颇密多罗汉译《般若灯论释》,五卷;印度安慧著,宋惟净等汉译《大乘中观释论》十八卷等。
'32'以下括号中之注释皆为原书之注。
'33'黎域,今在甘肃省萧南裕固族自治县,古藏文历史书籍称此为“黎域”。
'34'西夏,从吐蕃时期起,藏文史籍中一直用“minyag”、“mignyags”或“mignyag”等词来称西夏。汉文史籍中,唐代称其为“弭药”;宋代称为西夏、大夏或夏,也有称其为“木内”;元代汉又将“minyag”直译作“西夏国”;明代将“minyag”音译作“迷娘”、“母纳”、或“河西”;清代则称之为“穆纳”或“密纳克”。以后则称为“木雅”。
'35'蛮子,藏文史书称南宋地区为“蛮子地区”。
'36'也里可温,意为有福德之人,是对基督教长老的未呼.元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被称为也里可温教。
'37'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和涅?寂静。
'38'四身,即自性身、智慧法身、受用报身和变化身。
'39'五智,佛教用语。据不空所译《菩提心论》及日本空海《秘藏记》等载,密教大日如来有五种智慧:
(1)法界体性智(也作“清净法界智”),第九识庵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慧。“法界,差别义”,指万有世界;谓语此智与法界之体性(即六大)相契合之智。
(2)大圆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得所的智慧;谓能显现世界万象如大圆镜,故名。
(3)平等性智。称第七识末那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因此智视世界万法平等无差别。
(4)妙观察智,第六意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由此智妙观万法,明知善恶。
(5)成所作智,眼等五识从极漏转无漏时所得之智,由不得此智可成就自利利他之事业。
'40'十地,佛教用语,大乘菩萨十地,是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即欢喜地、无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和法云地。
'41'阿赖耶识,为八识之一。八识是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五位法中的心法。也指就人的认识作用所分的眼褒、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末那识、意识和阿赖耶识八个识体。
'42'指凉州。
'43'指阔端。
'44'达鲁花赤,蒙古管理军民事务的高级行政官员。
'45'斗诤时,佛书说人世间的法、财、欲、乐(即道德、财富、享受和安乐)四者之中, 只能具备其一的时代。此时代为战乱纷起的时代,期间为四十三万二千年,有释迦牟尼佛出世。
'46'喇嘛杰尊巴,指法王萨班。
'47'诃黎勒,是一种药用植物,俗名藏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