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第1章

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1章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在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中,前期的生活习俗一直很少有人涉足。这是因 

为:这个时期,就资料而论,有关的资料比较少,人们很难下手从事研究; 

就内容而论,它处在世界中古史晚期和世界近代史中期之间,自己的特点也 

不是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课题本身充满着许多空白。然而,就着世 

界史的内容而言,这个课题有其本身极为重要的价值。这是因为:其一,生 

活习俗史是不能有缺环的,否则有些生活习俗的内容则难辨渊流;其二,这 

个时期正值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随着经济、政 

治、文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过去的一些生活习俗方面的东西开始被淘汰, 

而一些新的生活习俗方面的东西开始有所出现。在这一本书中,作者利用大 

量的考古、历史、民族、民俗学资料,以多方位、多角度、大视野的方法对 

这一时期的世界各地的生活习俗作了深刻的揭示,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脉 

胳清晰,有许多创见。 


… Page 3…

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Page 4…

                                 一、概述 



     随着伊斯坦布尔古城的陷落,东拜占廷帝国的瓦解,世界进入到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公元1453—1640年。这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 

个时期,由于受三大因素的制约,与前期比较,世界居民的生活习俗发生了 

很大变化。这三大因素就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 公元1368年,几匹劣马,驮着几个惊慌失措的人物,趁着黄 

昏的暮色,匆匆忙忙地逃离了北京城。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元朝结束了它的 

历史使命,明王朝建立。明王朝是一个新的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当时,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封建主义已经走向了衰亡,为了巩固封建主 

义,抑制资本主义,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封建主义的政治措施。如, 

为了巩固明王朝的政治统治,明王朝颁布了严格的服饰制度;为了抑制资本 

主义,明王朝颁布了重农轻商的一系列措施。明王朝的政治措施在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巩固了封建主义。在此时期,欧洲封建主义虽 

然还处在繁荣阶段,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具体表现在大量骑士 

的纷纷破产,一些没有军功的人进入到骑士阶层,随着城市兴起,在国民经 

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资本主义意识的新骑士对古老的骑士服饰不屑一 

顾,从而发展起了新的骑士服,这就是政治因素对生活习俗的一种干涉。 

     经济因素这个时期,欧洲的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壮大,封建骑士阶层正 

在走向没落,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正在减弱,城市正在兴起。新兴起的资产 

阶级对于教会拥有土地及力图控制人民表示不满,要求教会交出土地。为了 

达到排挤教会的目地,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于是出现了反映人性、不 

要神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首先在哲学界展开,而在绘画、戏剧方面表 

现得最突出。 

     文化因素 在此时期,文化因素对此时居民生活习俗的制约和影响最为 

明显。文化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化对现在流行的新 

文化施加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面对旧 的文化传统,新文化因素正在吃力 

地前进。这二者在建筑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反映。比如,欧洲的建筑,此时仍 

然接受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但对于那庄园式的碉楼已经失去了兴趣,转而建 

筑具有现代风格的巨大建筑;中国自元代以来就抛弃了唐宋封闭性的城廓建 

筑布局,变为开放式布局的城市,但还是无法摆脱中轴线布局的框框。再如, 

中世纪后期的人们已经感到了宗教本身的虚伪性,到了这个时期,他们已经 

有勇气站出来反对宗教,但他们受传统文化制约,只敢反对宗教的某一个方 

面,不敢反对宗教本身,于是只能出现宗教改革,而不是宗教革命。与前一 

时期的文化相比,这个时期的文化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一,这时的文化 

正处在新文化与古老文化交替的阶段;二,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出 

现,这时又有了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现象。上面三点直接影响着这个时期 

居民的生活习俗,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来分析和研究世界近代居民 


… Page 5…

生活习俗的特点。 



                    1。欧洲居民生活习俗的概况与特点 



     这个时期,从总的方面来讲,欧洲也和其它国家一样,其社会经济仍然 

处在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欧洲封建主义发展的不充分,生产关系 

不象东方那么错综复杂,且根深蒂固,故其生产相对东方来说,更容易冲破 

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引起新的突破。这个时期,经济上由于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政治上由于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文化上由于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的准备,居民的生活习俗受其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特色。 

     饮食方面居民的主食仍是以面食为主,而面包在所有面食中占居了统治 

地位。由于有了比较干硬的面包,其他的一切副食、蔬菜、制作工艺、饮食 

方式都开始围绕着干硬的面包而固定下来。例如,汤、餐具、烹调手艺和工 

序都由此产生了地域性的特点。 

     服饰欧洲没有森严的等级观念,这在服饰方面得到了反映。欧洲的贵族 

与农夫,骑士与国王,除个别冠饰外,其他服饰没有太大的区别。 

     建筑欧洲此时的建筑是在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这时,建筑以大石块建材为主,式样有古代罗马式样、哥特式样两种。 

     交通马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马匹用来乘骑、拉车。在这个时期,欧洲 

人已经开始重视马匹品种。除了马匹之外,欧洲居民还使用驴、骡、牛来从 

事运输。此时的欧洲公路极不发达,有些主干道竟有百年以上不曾进行过修 

整。这个时期,早期在海上航行的多是单桅船,而到了16世纪末,二桅、 

三桅的船只已经出现了。在这个时期,欧洲船只的续航能力大大加强。一些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的船只不但可以将船只驶向直布罗陀海峡的南岸、 

几内亚湾、好望角,而且可以向东绕过好望角,至东非诸海港,或经东非诸 

沿海城市,将船驶向东方的印度、孟加拉、马六甲,向西驶向拉美地区印第 

安人邑落。这时的海船,最大者已经达到了八百吨左右。 

     婚丧嫁娶流行一夫多妻制,但欧洲社会没有受到封建主义礼教的“洗 

礼”,因而也没有东方那些令人毛骨耸然的恶俗,比如从一而终、三从四德。 

和东方不同,这时的欧洲妇女在家庭中享有一定地位。因为欧洲妇女没有经 

过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薰陶,其贞操观念没有东方那么鲜明,婚外恋 

和偷情时常发生。欧洲人的丧葬制度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因素,埋葬死者的 

仪式简单易行:所有亲属必须参加葬礼;死者没有等级差别。 

     特点:这时的欧洲社会仍以农业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居 

民饮食以面包为主食。服饰中没有太多的反映等级观念的东西。建筑以石料 

为主。交通中有马车、牛车和船,船舶多为一桅,也有三桅船只了。社会流 

行一夫多妻制,妇女没有东方人那种严重的贞操观念。信仰基督教。商业在 

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欧洲的饮食对西亚、北非有一 


… Page 6…

定的影响,建筑具有时代特征,其宗教对西非、东方的一些国家有一定的影 

响。 



                    2。亚洲居民生活习俗的概况与特点 



     这个时期的亚洲各国处在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个别地区除外)。封建 

的生产力给社会提供了巨大物质财富,使亚洲各地趋于繁荣。封建主义的各 

种复杂关系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习俗,居民生活习俗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 

彩。亚洲地域辽阔,在封建社会的前提下,社会发展进程是不完全同步的, 

亚洲东部的封建主义发展比较完善,南亚封建主义是在奴隶社会的严重影响 

下形成的,西亚封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北非、南欧、北亚文化的影响。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习俗。 

     西亚居民生活习俗的概况与特点 

     在这个时期,西亚的绝大部分地区在政治上归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国家, 

只是在其东部,也即现今的伊朗高原一带,出现了一个名叫沙法维的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个伊斯兰教国家,伊朗也在中世纪时期就接受了伊斯兰 

教。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有直接的影响。 

     南亚次大陆居民生活习俗的概况与特点 

     南亚次大陆在人文地理上分成南北两块:北面是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 

南印度则是一些土邦领地。印度有悠久的古代文明,文化沉积较为浓厚。同 

时,自然地理面貌也极为复杂。文化沉积浓厚使得一些生活习俗代代相传, 

外来的生活习俗不易在此立足。自然地理面貌复杂,交通不便,各地较为封 

闭,经济停滞不前,又使本来就不太开放的印度更加封闭化。因而,印度居 

民生活习俗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印度居民享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自己形成 

了一整套关于生活习俗方面的传统;二是印度居民生活比较闭塞,各个地区 

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在这种大的前提下,我们仅用一点笔墨是难 

以将这一时期印度居民的生活习俗进行全面概括的。 

     饮食 居住在印度中部和北部的居民,主食以面食和高粱饭为主。制作 

面食的方法主要是煮、蒸、烤,尤以烤小饼最为常见。印度南部居民主食以 

米为主。除了大米和麦面之外,印度的杂粮很多,有大豆、绿豆、红小豆、 

蚕豆、三角豆等。水果产量较大的品种有桔子、香蕉、菠萝、荔枝等。印度 

的饮料有两种:一种是茶,一种是酒。印度居民以喝红茶为主,基本不喝绿 

茶。他们在茶里放入适量的牛奶和糖。印度的酒不如茶那么有名,因为作为 

国教的伊斯兰教教义是不提倡喝酒的。印度居民的食具别具风格,无论是 

盆、壶、罐,还是盘、碟、碗,都喜欢用铜来制作。印度居民用盘子盛饭, 

用右手抓食,一般是用三至四个指头 (姆、食、中、无名)撮吃米饭,用一 

个指头 (食指)搅拌茶汤。 

     服饰北印度居民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基本上穿伊斯兰信徒的服饰,南印 


… Page 7…

度的居民由于伊斯兰教推进的速度过慢,则保留了很多地方性的服饰特点。 

印度妇女的服装具有浓厚的本地色彩,伊斯兰文化对其影响只表现在面纱方 

面。妇女服饰通常由三大件组成:裙子、纱丽、紧身上衣。 

     居住条件此时的北印度许多建筑具有浓厚的阿拉伯文化风格,这在王宫 

建筑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然而并不完全如此,在一些伊斯兰教的势力尚未 

达到或势力尚不足的地区,当地建筑风格就表现出来了。在南印度及其远离 

印度中部的地区,居民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原始建筑风格,这和当地居民始终 

生活于农村公社有关。在印度,农村公社遭受沉重的经济剥削,无力从事扩 

大再生产,从而使得社会停滞不前,反映在居址建筑方面就是古老的东西长 

期予以保留。 

     交通印度人很早就参与了中西交通,因此,交通有悠久的历史。相比而 

言,健陀罗、白沙瓦、旁遮普、呼罗珊、德里平原等地,交通比较发达,有 

许多官修的大道,这些大道有的已经延续几千年了。它们都是中西交通道路 

的有机组成部分。然由那格浦尔向南,越温德亚山脉,道路比较难行,这就 

是为什么北印度长期无法推进到南印度的根本原因。然而,在这个时期,由 

于莫卧尔王朝的刻意经营,此时也有了比较畅通的交通网络。印度国家的主 

要道路都是用石头铺成的。在沿海地区,从信德的卡拉奇一直到缅甸西边的 

阿拉干和印度的达卡,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沿岸都分布有东西交通的海港。 

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马车、牛车,其次是马、象、驴、骆驼,最后才是轿 

子和人力车。印度此时的通讯业比较发达,有比较完善的邮政体系。邮政部 

门分为快马投递和步行投递两种。国内的投递业务已经发展到了每个村落。 

国际的邮政业务则可达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伊朗、西亚和中非。 

     商业在此时期,印度的商业活动还是非常活跃的。首先,印度的商人是 

在州、郡之内从事商业活动。其次,印度的商人还发展了地区之间的商业。 

第三,印度的海外贸易非常活跃。十六世纪前后,海上的贸易路线极少发生 

变化,旧的路线仍在使用着:从印度西海岸经由波斯湾和伊拉克到地中海, 

或经红海和埃及到地中海;从印度东部海岸经由太平洋往中国和日本。 

     亚洲东部居民生活习俗的概况与特点 

     中国的明代,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都在向着丰富方向发展,其居民的生 

活向着奢侈方向发展。这是第一个总特征。明王朝是在驱逐了蒙元之后才在 

中原立足的,为了在政治上排除蒙元的影响,他们在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尽 

量排斥蒙元的东西,而复辟汉唐时代的东西。这是第二个总特征。 

     饮食南方人的主食还是以米为主,北方人还是以食麦面为主。除此之 

外,明朝居民在主食方面还食用小米、高粱、玉米、大麦、燕麦、大豆(菽)、 

豇豆、豌豆、蚕豆、刀豆、白薯、红薯。居民烹调所用油料有芝麻油、菜籽 

油、荏油、油用亚麻、红花油、花生油和动物油脂 (猪油、牛油)等。明代 

居民常吃的是猪肉,还有牛肉、羊肉、鱼肉、鸭肉、鹅肉、鸡肉、狗肉等。 

马、骡、驴等牲畜在丧失了劳力之后,也被宰杀,被列入肉食食谱,受到普 


… Page 8…

遍欢迎。野味中有兔、野鸡、野鸟、野猪、羚羊等。菜蔬品种繁多,有大蒜、 

葱、胡荽、姜、韭菜、菜瓜、南瓜、北瓜、葫芦、黄瓜、越瓜、丝瓜、苦瓜、 

油菜、白菜、蔓青、芥菜等。和中国相邻的日本历来以吃蔬菜和鱼为主,而 

不太喜欢吃四条腿动物的肉。常见的食物为米、豆、麦、玉米、南瓜、西瓜、 

豆角、甘薯、马铃薯、落花生等。这个时期,日本捕鱼数量最多的是鲳鱼, 

其次才是鲸鱼、金枪鱼、鲑鱼、青鱼等。果类有:苹果、桃子、杏、梅、葡 

萄、胡桃、梨、核桃、石榴、无花果、荔枝、龙眼、柑桔、枇杷、橄榄、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