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幼科概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天保采薇汤方x(原方减味)
酒羌活(五分) 炙前胡(一钱) 半夏曲(一钱) 广陈皮(八分) 赤芍药(八分) 云茯苓(一钱)
炒枳壳(六分) 苦桔梗(七分) 苍术(八分) 酒川芎(五分) 银柴胡(五分) 生甘草(三分) 以上
各药用水一茶碗半,煎成半茶碗,连续与儿服之。此是周岁小儿服剂,若五岁上下,药剂须加倍。不然恐病大
药小,无济无事。至于皮肤之湿烂处,再用青蛤散擦之,即止痒消肿,结痂生肌也。辅助汤剂,收湿防腐,解其
外毒,更能收内外兼治之功效。散方列下∶
x青蛤散方x
蛤粉(一两) 真青黛(三钱) 石膏(二两) 轻粉(五钱) 川黄柏(五钱) 以上各药共研成极
细末,先用麻油调成块,随用多少分下一小块。次用凉泻之成稀糊状,满湿烂地方均涂之。如痂浓去痂再涂,真神
效方也,治赤游丹应用四物消风饮,此症为血液不清,积热生毒,流行周身四肢头面等处。不即发现赤游丹症,
亦必发于皮肤
外间,处处成为疮结。今因外间的引诱风邪一鼓荡,热毒随血流皮肤中,遂受激而发为赤游丹也。宜用散风、解
毒、活血、清热之四物消风饮治之。能致其血液畅行,风自消散,郁热能清,毒亦自解也。四物消风饮方列下∶
x四物消风饮方x
细生地(一钱) 当归身(八分) 炒荆芥(八分) 赤芍药(七分) 酒川芎(五分) 北防风(八分)
白苏皮(六分) 秋蝉蜕(七分) 薄荷叶(七分) 酒独活(五分) 银柴胡(五分) 大红枣(一枚)
以上各药用水一茶碗半,煎成半茶碗,频频与儿服之。此方量数为一岁内小儿之剂,若至五岁上下,须加剂一倍、
或加一倍半。酌量症的轻重,及年龄的大小,与药之分量,比较准确,放心给儿服之,必能立见切效,此方剂
是消此等风毒之效药也。不过丹症愈后,须谨记发物,例如鱼腥鸡鹅等动风燥血之品,尤须忌之,否则再犯则难
治。重者能攻入心胃,即作大冷大热,心忙乱呕吐。若果到此场合,急先服口药的加重剂,以急解内毒走黄;再
用磁锋砭去恶血,则毒随血散,冷热立止,呕吐亦安定。此法至神捷,万勿稍延手术,致不可救也。
x磁锋砭法x
取磁器之细薄者,轻轻敲破,用其最锋利的小块。用新竹筷一双,将竹筷头劈开,横夹磁盘于中,露锋刃于
外,用丝线将夹磁盘之上下扎紧。以手拿扎磁锋的竹筷下部,使磁锋正对丹毒处立放之。再用他手另拿一竹筷,
在夹磁锋的竹筷磁锉之向上部,轻轻往复敲之,其恶血自在患处津出,不可用力敲打,以防砭深伤及肌肉。各处
发现之丹毒,均可使此手术以砭之。若未痊愈,不妨再行砭法一次,总以红消,肿散,吐止,心安为定。治冷膜
丹应用防风升麻汤。此症之原因,为热毒内蕴,将行发现于外。猝遇外间之风寒一激,将热毒之出路截住,全身
的肤膜均行冷开,毒不能外泄所致。然周身的气化,无一息之停留,热毒即
乘此时机,随气道窜行于皮肤之外,故无热而起风泡,或不变皮色而发疙疸。其症象微痛而痒极,至于不能须臾
忍奈。但以手搔之,顷刻遍起全身,斯时必感觉周身难受。若流走至口内、及心口窝两处,亦甚险要,不可疏忽
失治也。治法宜用解肌、散风、通络、消毒之防风升麻汤,使其表皮之寒松解,热毒即行开散,风邪能消,膜络
自通也。其内服之防风升麻汤,及外擦之止痒药包方列后∶
x防风升麻汤方x
北防风(一钱) 绿升麻(六分) 生栀衣(七分) 麦门冬(五分) 荆芥穗(八分) 细木通(七分)
粉葛根(七分) 薄荷梗(六分) 小玄参(五分) 牛蒡子(一钱) 粉丹皮(六分) 青连翘(一钱) 以上
各药共享水一茶碗,煎成半茶碗,频频与儿服之。此药为一岁以内之剂,若五岁以内之小儿,须更加一倍药与服
始可。不然病重药轻,无济于事。若兼大便闭结,口味不开,头旋晕甚者,是胃满肠燥,热不下行,燥火转往上
攻,须加酒大黄(一钱)、炒枳壳(一钱),即可通胃气以消滞,攻下小便,能使燥火从下去也。
x止痒药包方x(附用法)
北防风(一钱) 荆芥穗(一钱) 天水散(一钱)
三味共研极细末,用白夏布一块将药末包住,夏布上端用线扎之,以有药末下之端,做成乳形微大之状,用
之遍擦头面肢,及前心后背等处起风泡与白遍疙疸的地方,大能清热散风,立即止痒止痛,神效无比。又可以免
用指爪搔痒,能致肌肤破裂,遗毒血络,发肿溃烂也。
论婴儿胎黄症
属性:胎黄症者,婴儿降生一二日后,发热啼哭不吮乳,不能酣眠,手足时有一动之象。斯时眉心及两颧发现黄色,
渐渐眼白轮
全面均黄矣。若再失治疗的时候,及不明黄的原因,不知治法,又一延稽,通身均成黄色,黄毒迷漫,遍体强硬,
抽搐随之即起,危在顷刻,虽有治疗方法,亦莫能挽救也。此症由娠母感受湿热,发为淋带,日久成毒,蒸为
黄色,传于胞胎。故婴儿在胎元时,已蕴藏湿热之毒。落生后一二日间,必行发作,通身面目皆放黄金色。外象
是壮热,大便闭结,小溲短赤等症。治法应用地黄茵陈汤煎剂,清热、解毒、活血、利湿,自可渐渐黄退身安,
切不可待其黄毒侵及神经,再行医治也。然须辨明此婴儿之胎黄症,与五岁上下所患之黄胆不同。胎黄为先天之
湿热结毒而成,无论如何亦须向体外发作,是由内而外的,病能不复杂,治疗之法即减易。只要对症施治,见
效不难。若黄胆则大异,其外部的病形病能,虽可与胎黄症相滥,而其成病的原因,及其治疗之方药,种种不
能相同。盖黄胆为湿温误治及失时,转向里攻,复经庸医用滋阴养血等腻药,以希退热。孰知表邪不解,湿温即
由滋阴养血药,引导之入于血分。肝胆首当其冲,因热而涨溢,脾胃继之,湿蒸而成黄,是症自外来而入内,
复由内而发于外,病能病形均复杂。治疗之法,自不能如胎黄之简单也。关于黄胆症,后尚有专条论断,其病能
及治法,再行详细的帮助。兹先将地黄茵陈汤方列下∶
x地黄茵陈汤方x(专治胎黄)
细生地(八分) 当归尾(七分) 净猪苓(八分) 天花粉(一钱) 赤芍药(八分) 赤茯苓(一钱)
绵茵陈(一钱) 建泽泻(八分) 黑山栀(五分) 小木通(五分) 青连翘(七分) 生甘草(二分) 以
上各药共享水一茶碗,煎成少半茶碗,放在乳瓶,令婴儿吮之。面目标黄色,即渐渐退为淡黄。斯时儿之壮热,
亦能减轻成平热,渐可安睡,手足的偶一掀动之现象,于无形中停止其任务。过一夜后,小溲畅行,光赤红,嗅
之有腐臭味,继见淡黄,终则长清,湿热之毒,始由膀胱宣泄净尽。同时大便,亦行润下,作深黄兼绿色,也有
腐臭味。是湿热蕴毒,
由脾胃顺降至大肠,荡涤而去也。至此热必全退,黄去而肌肉转红活,啼住乳吮,胎黄之毒,才完全解除,回复
婴儿自然的状况也。若已误治,湿热结毒,向内抗进,侵及神经,浸浸有抽搐的症象,或已经微现抽搐。按胎
黄的病能、及危急之状态,到此地步,医药之力,恐不足以追及。本不能挽救,然为医者,不可因病成不治,不
为设法用峻烈之剂,以希死里求生,任其云亡也。以吾设想,只要黄毒未至弥漫,全身四肢未至强硬,虽热侵神
经,已起抽搐,尚可用药拯救,以希万一。至终不能救,病儿的家长,只要明白生理与病态,万无恨怒医者之
理。故吾敢大胆拟一方药,或可转危为缓,黄毒之攻进停止,性命自可保留,方能从容疗治。险象已去,仍可
用前方地黄茵陈汤与服,即能渐渐痊愈也。其救急的方药为何,犀角地黄解毒汤是也。犀角虽过凉性猛,然非此
不足以清血退热。只可猛一服之,万不可频用,切切注意,犀角地黄解毒汤列下∶
x犀角地黄解毒汤方x(治胎黄误治,转成抽搐急症)
犀角(磅因四分,另煎兑服) 小生地(一钱) 赤芍药(一钱) 青连翘(一钱) 细木通(八分) 生山
栀(五分) 牡丹皮(七分) 紫地丁(一钱) 荆芥穗(六分) 苦桔梗(七分) 生甘草(三分,为引)
以上各药,除犀角另煎兑服、及煎制之法另条录出外,其余各药共享水一茶碗,煎成十分之四碗,倒在其他盂中,
再兑上犀角汁与服即可。
煎犀角汁法∶
取顶上犀角(磅因,四分),放沙壶或铁磁盂中,多加水慢火细细煎之。须煎至百余沸,仅剩半酒杯即成。倒出
后放在一边,待煎剂成后,再兑入药汁中。煎时用文火法,并须用新竹筷频频搅之,不使其沫沸出。恐其精华随沫
沸出,与病无济也。至于煎剩的渣,可再加水煎之,与儿作饮料服,其力量尚能清血中余毒也。
论脾胃之实热虚热
属性:脾胃亦为人体的重要脏腑。脾为脏,胃为腑,胃为脾之表,脾为胃之表,有互相连带之关系。在胃有病之时
期,脾有时不连带同病;若脾有病时,则胃无有不连带同病者。脾实胃必热,其现象环唇红燥,或者崩裂起皮,
牙龈内必掀肿而红紫,大便必色深黄且兼黑,或燥结不通。此时即身体发热,食欲不振,精神疲倦,或呕吐味苦
兼酸,或大渴消水而泻黄汁。凡此等之症形,是胃热脾实而不和也。大部分为伤食停饮,日数一多,脾胃均因滞
生实热,是内里蕴成之热,而非外感温邪所发生的表热也。此点必须注意。以外感的表热,用清下之药,即可退
净。且最忌攻下剂,恐外邪下陷,热向里攻,起神经受炙而发抽搐,或外邪逗留中焦以成结胸。而此之内部实
热,不用清下之药,直不能去之也。故治此等内里实热之症,生石膏可用也,酒川军亦可用也。如用生石膏,是
用以清理脾胃之实热为主;如用酒川军,是用以荡涤肠胃而撤实热为主。若是其热尚未洪壮之程度,二者不可以
兼用。只要用其一,再佐以消滞清火通气等药,即可治愈也。脾力,既虚本无热,所以热者,因虚亦能生热,使
之然耳。脾虚胃即不能和,消化之能力薄弱也。其现象是全身微作热,而时有微汗,其手足心及前额后脑,必较他
处炽热。口虽作渴,而唇必惨白,口气必微弱。以手按之,而热不蒸手。或宿食不能消化,见乳而不欲食,有时
或吐或泻,此是脾虚胃热,虚热之症也。治法应以养脾为主,脾能传化谷气,胃之虚热自平。万不可再用消滞清
热药,以求速急退热进食。此已受伤的脾胃,转因克伐太过,愈行败坏成为痞积臌胀,成疳劳肢体漫肿也。应用
钱东阳之补脾益黄散,或调气益黄散,因症而用可也。若恐调气益黄散内之虫类燥血,可用六君子汤,加藿香、
胡黄连,补虚去热。
少加活灵药,以防其腻滞,亦是善法。如脾虚腹肿,肠时空鸣,因伤食而起者,以指弹之如鼓声,以手按之如
棉软,是气虚极,脾已无运用力。切不可用有通性药品,以防其虚脱也。宜用六君子汤,加黄 、浓朴,温中固
气,助其慢慢自能运化也。如脚与腿肿,加宣木瓜、大腹皮、紫菀茸等药,就补气药中,宣其下部络膜以消肿。
补虚益气药,亦可以借其宣力,以调和滞性也。
论脾湿
属性:湿由脾气虚弱,不能运化以行水,水性凝滞不动,日久腐化,转侵脾土,以成种种湿症之象也。其症象面色暗
白,皮肤粗糙不润,口唇晦紫而不红活,或痰易动而不化,或食饮稍伤,立即泄泻,或下利清水,或呕吐酸腐,
或身体发热而易汗,或四肢倦怠而头重,凡此等症象,均为脾湿症也。治法以苍术、白术为主药,加土炒杭芍、
木瓜片、花槟榔、半夏曲、广陈皮、赤茯苓、车前草、炙甘草、乌梅药等药,加水煎成浓汁,乘温服之,定能
渗湿起脾也。如伤停水,脾气不能运化,因之生痰饮者,治法宜用消导二陈汤,加炮姜、姜竹茹,炒枳壳,即可
导行痰饮,而消食健脾也。其消导二陈汤方列后∶
x消导二陈汤方x
茅苍术(一钱) 焦白术(一钱) 广陈皮(钱半) 半夏曲(二钱) 茯苓块(二钱) 炒神曲(二钱)
西砂仁(一钱) 炙甘草(五分) 以上各药共享水二茶碗,煎成浓汁四分之三茶碗一次与服。此药为五岁上
下小儿服剂,若一岁上下小儿须减半。如四肢身体面部等处,生有癣及湿疮,是脾湿外出,湿气散化象。切不
可皮肤外间用药涂擦,以截遏湿的出路,只可内服清热利湿药,脾间气化一通,湿即随气而散。其皮肤外部无
根之湿毒,不用治自能干痂而愈也。
论肺热肺寒肺虚各象及治法
属性:肺热之象,为右腮独现红色,至午后红色尤盛而作烧,鼻孔干燥作痒,两目白球现红丝,或全蒸红酸涩流泪,
热胀而且痛,鼻息粗促,或口气急发喘,或咳嗽吐黄浓痰,或咳不能畅,肺气胀满而胸博微高,或气逆痰涌而咳
不出,面部壅急顿成赤色,或大便燥结,肺热移于大肠也,或大便泻黄水,肺热极下迫大肠也。肺与胃相邻,肺
热胃必波及亦生热,停滞作酸,胸闷呃逆,头晕目旋,饮食无味,舌苔黄浓而腻,时作呕吐,口发臭气。凡此等
现象之病形,直接与间接,均肺热使之然也。未有表热现象者,是无外邪的感染,当纯按肺热治疗,应用清热肃
肺药即可,热去肺气自能通畅,咳嗽能平,痰饮亦消也。万不可用散风邪药治肺,反致肺因风药鼓荡,热愈甚也,
今拟一专清肺热兼治胃之方如下∶
x清热肃肺平胃通络方x
栝蒌皮(钱半) 苦桔梗(钱半) 泥杏仁(二钱,炒) 广陈皮(钱半) 薤白头(钱半) 炒枳壳(钱半)
鸡内金(二钱) 淡竹茹(钱半) 青连翘(二钱) 鲜枇杷叶(二钱,布包,为引) 水煎。此药为五岁上下
小儿之方剂,若在周岁上下小儿须减半用之。此方连进二服,无外感的内热,及肺热胃满滞气闷等症,均能治愈也。
其成方清肺热之泻白散,万不可用。以该方中的桑白皮、地骨皮,均为治肺阴之药,其性走阴分,清肺中血分之热,
恐引热入阴。病本在气分,误引入血分,不但不能清肺热,乃至热入愈深,变症歧出,治疗更须费手续也。
肺寒之象,为鼻流清涕,气逆咳嗽,时吐稀痰或白痰,肢体时有恶寒象,面色痿白,舌苔白腻,小溲清长,
大便溏泻,饮食无味,食欲不振,口中时泛淡甜水。凡此等病象,是肺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