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3年第08期 >

第23章

长江文艺 2003年第08期-第23章

小说: 长江文艺 2003年第08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业会议交流;他是湖北省县市邮政企业中惟一一个高级工程师;由他带领的洪湖市邮政局很快走出亏损的泥潭而一跃成为全省二十强县市局。一直以来他以“真的、硬的、实的”为人生信条,在人生道路上不懈奋斗,也正是这六个字的人生信条,和他良好的思想品德,赢得了全局干部职工深深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领导和同行们的肯定。
  王阳春是牛背上长大的农家子弟,洪湖市王家洲人。1971年底,14岁的王阳春初中毕业,尽管学习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但他因家庭成份不好,只能噙着泪水回村放牛,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北省邮电学校综合电信专业学习。从此,他与邮电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毕业后,他先后从事过乡邮员、机线员、话务员工作。1983年至1993年,他一直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全局设备维护管理、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这十年间,他所负责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1988年,他编制了《电信设备维护管理标准图例》,很快就被全省电信系统推广应用;由他主持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全局大大小小的工程有20多个,为了这些工程的建设,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为洪湖通信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5年,王阳春主持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了全省一家农村支局峰口电话自动化工程,随后,他又亲自设计并组织实施了洪湖农、市话联网工程。为此,他很快撰写了《洪湖市农、市话网介绍》一文,在全省农话通信技术情报网第六次交流会交流;1991年,他在主持设计并组织施工的全省第一条农话光缆在洪湖投入使用,同时,他又撰写了《发展农话光缆传输的探讨》一文,被邮电部两个年会录用为大会交流文章,并被邀请出席了在珠海召开的邮电部农村通信情报网第十次经验交流会;1992年,全省第一家5000门程控电话交换工程在洪湖立项实施,这是全省第一家采用高新技术实现县市电话自动化的工程,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王阳春白天组织指挥施工,晚上查阅资料报纸,使工程得以顺利竣工,实现了洪湖通信史上的飞跃,为全省县市使用程控电话总结了经验。一个又一个的工程、一件又一件的工作锤炼了他,他的勤奋、能力、魄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使他在工作中得到了发挥,1993年,他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担任洪湖市邮电局副局长,一直到1998年邮电分营。
  1998年10月,邮电企业改革,洪湖市邮政局独立运营。王阳春当上了洪湖市邮政局局长。王阳春说:我是个搞电信技术工作的,让我搞邮政管理工作,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几年过去了,王阳春“角色”的转换足以证明:他不仅仅在邮电通信技术上有一套,而且颇具行政管理水平。他的睿智与韬略在邮政局的管理与运营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为了邮政企业的振兴,王阳春费尽心机。
  邮电分营后邮政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业务问题;二是人员素质问题。1998年邮电分营时的邮政业务收入只有680万元,不到邮电总收入的8%,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也只占邮电总资产的8%,由此可见,“电信”的强大和“邮政”的弱小形成鲜明的反差。邮电总人数700多人,而分到邮政的人员达365人,占总人数近一半,分营时素质较好的人员都挤到电信上去了,邮政人员整体素质相对偏低,而且由于邮电合营时政治思想工作不到位,一部分职工思想意识相对落后,人心涣散,邮电系统多年来告状成风,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王阳春敏锐地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靠的是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分营几年来,王阳春利用局党政工团组织对职工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教育,聘请相关部门领导和业务人员对职工进行培训,自己在相关会议上多次给职工讲课。现在邮政职工的思想素质意识、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职工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之后,发展邮政业务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洪湖邮政局由分营时的名落孙山到跻身于全省邮政20强,这全是靠领导和职工的不断努力得来的。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式,使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王阳春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触角和果断的经营决策是分不开的,他认为邮政储蓄成本低见效快,潜力巨大,应优先发展邮政储蓄。
  王阳春在全省邮政系统率先全面开办了邮政绿卡储蓄网点,使洪湖邮政储蓄、业务收入得以大幅度上升。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超前意识是他对市场作了充分调查研究后才下决心作出的。他敏锐地觉察到洪湖有其独特的优势,他称此优势为“洪湖特性”,即洪湖有外向型经济能源,很多洪湖人在广州、上海做水产品生意,绿卡业务正合其口“味”,可将外地收取的货款采用“绿卡”存在洪湖邮政储蓄的账户上,返回洪湖再从邮政储蓄的账户上取出所需的资金,此种安全可靠的资金周转方式,深受异地商家的青睐,还有不少洪湖籍的外地打工者,同样可以利用绿卡这一存取方式,既方便自己又方便洪湖的家人。据粗略统计:目前,洪湖邮局每月收取的绿卡储蓄取款手续费高达壹万余元。
  为了发展业务,王阳春在全局积极树立业务典型,召开邮政储蓄现场会等办法,促进业务发展。1999年4月洪湖邮政局大沙湖支局三个月邮政储蓄增加300万元,他立即组织人员在大沙湖召开了邮政储蓄现场会;2001年,洪湖市邮政局在业务发展上势头很好,便在成绩突出的汊河支局召开了现场会。几年来,洪湖市邮政局树立了几个业务发展的典型,如汊河的郭双城同志由于邮政储蓄业务发展与管理工作突出,被评为湖北省邮政系统劳动模范。在典型人物的影响下,职工们斗志高昂,踊跃发展储蓄业务,使全局的邮政业务创历史最好水平。邮电分家前,邮电局人员有700号人,可储蓄额只有7800万,分营后,人员减少了一半,而邮政储蓄额高达四个亿。分营至今四个年头,基本上是每年净增一个亿。
  洪湖市邮政局业务收入主要是邮政储蓄这一块,该局的业务收入统计数字表明:邮政储蓄业务收入占全局业务收入的70%,其他业务如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专递及函包、汇款等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业务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达18%,是洪湖邮政历史发展最快的几年。
  作为领导者,王阳春的改革意识是强烈的,也是超前的。他说,洪湖市邮政局工资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以及各项管理制度有很多已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必须改革。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没有今天邮政业务的日新月异。
  分营后的第一年,也是职工群众人心浮动,吵吵闹闹令王阳春头痛的一年。为了发展业务,王阳春决心进行工资改革,他意欲用效益工资这一“杠杆”来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王阳春对职工极为敏感的工资改革是十分慎重的,既要打破原来的工资分配模式,又不能让业务能力差的职工“断炊”。于是他采取了一种稳妥的分配方案,对完成业务好的职工视其效益给予报酬,在其工龄工资的基础上再按业务收入分成实行上不封顶,对下却给予保底的分配制度,这就是王阳春当年“保稳定、促发展”的经营方式。尽管这是工资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但仍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给少部分人留下了一只小小的“铁饭碗”,由于激励机制贯穿其中,当年即1999年邮政职工收入的差距拉得很大,由此产生的反响也极为强烈。干与不干,多创收与少创收其收入水平有着很大差别。业务搞得好的如大沙湖支局,人平均收入高达3万元,而业务不景气的支局人均年收入不到8000元。此时此刻,职工们才从计划经济的“温床”上醒悟过来,又从市场经济的角逐中尝到了苦涩与甜蜜。
  1999年的分配方式,给邮政职工敲响了警钟,人们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仅仅是醒悟,而且是无比的震撼,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业务竞争的热潮骤然掀起
  王阳春在1999年“保稳定、促发展”工资改革的基础上,2000年又制订了一个“收支差包干”的工资分配方案,把工资改革引向深入。所谓“收支差包干”就是上缴一定利润后,其收入和支出自主经营。这种工资分配制度无疑更胜一筹,既保证了全局业务持续发展的势头,又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在工资分配上各支局有一个更大的自由空间。实践证明这种工资制度更为完善,原先制定的保底工资已不复存在,职工们在竞争中力求上进,最低的工资收入者也远不止保底工资。王局长告诉笔者:保底工资,这时已毫无意义了。
  由于工资制度的改革逐步完善,干部职工人人争先恐后抓业务发展,洪湖市邮政局业务发展一年一个台阶,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1998年完成业务收入780万元,1999年业务收入1000万元,2000年业务收入1340万元,2001年业务收入1500万元,2002年业务收入1653万元。王阳春告诉笔者:这几年邮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是邮电史上最高的几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工资改革的“杆杠”产生的推动作用。2002年,王阳春在机关内部进行一场空前的人事改革。人事改革主要是废止干部任命制,精减机构、精干人员,科室负责人竞聘上岗、机关人员考试录用。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过去只占30%,现已占70%,干部平均年龄为36岁,比改革前下降了11岁。机关工作人员由过去的21人减少到13人,机关科室由原来的9个减到4个,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全机关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秩序井然,劳动纪律严明。
  王阳春局长的办公桌上立着一块小小的工作指标牌,正面书写着洪湖市邮政局企业精神: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反面写着办事格言:一切都是真的、硬的、实的。
  在2000年职代会上,王阳春提出了洪湖市邮政局企业精神:团结、奋进、务实、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真的、硬的、实的”,可以从人事改革的具体事例中得到证实。人事改革尤其是在干部制度的改革上,王阳春运用“真的、硬的、实的”使全局干部职工心服口服。
  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人事改革方案推出后,意味着10名正科级干部中有6名必须淘汰,面对这些共事多年的老同事,王阳春犹豫过,但时代要前进,企业要发展,不改革,企业就适应不了市场经营发展的需求,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王阳春和党委一班人制订出一个条件优越的退养办法,解除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老同志纷纷主动选择退养;“竞聘”二字是优胜者稳操胜券改变人生的阶梯,于是有文凭有能力的年轻有为的能人通过人事改革制度的竞聘,崭露头角,步入中层干部的领导岗位。竞聘上岗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个别想不通的老同志也在真的、硬的、实的竞争中开了窍。
  中层干部调整后,局办公室秘书的位子是一个空额,王阳春便面向全市邮政系统进行考试录用,而人们普遍认为局长秘书人选早已内定,进行考试不过是走一走过场。
  王阳春告诉笔者:这一次考试完全是公正的、公平的,也是公开的。试卷是考试的前一天由湖北省邮政管理局传真到洪湖邮政局,参加考试的人员为40人,考试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之外,原以为两名持有大学本科文凭的青年至少有一个可以夺魁,谁知考出第一名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临时工邮递员。这名邮递员只有中专学历,但在这次考试中又是实实在在的优胜者。
  王阳春果断拍板,大胆录用了这位名叫陈明的邮递员,此事反响很大,干部职工无不称颂王阳春任人惟贤,光明磊落。
  在用工制度上,王阳春同样进行了改革,在邮递员和职工子弟待业人员共有90人中进行公开考试,按分数从高到低录用,通过两次考试、淘汰,更换的人数共占50%,其中被淘汰者占30%,而且对下面各支局的邮递员,也分别进行了重新考试。考评、考核、进行淘汰更新,重新录用,都来真的、硬的、实的。莫以为到邮政部门搞邮递员这类临时工很简单,就这样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很难被录用的。
  分配制度确定之后,便无法改变。“我是正式职工,工资绝对不能少”的观点已经过去了。局里有一个名叫刘金山的正式职工,因业务完成得不好而收入比别人少便和局领导扯皮,王阳春局长对他笑着说:“工资收入是按分配制度根据你完成业务情况来确定的,谁叫你不努力你有本领向外使劲,不要再内部扯皮”刘金山理屈词穷,但他却憋足了劲,决心花大气力去揽储,要让王局长刮目相看,他瞄准一位退休的老职工,其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有钱,但几次上门人家就是不理睬。他看到这位老人很孤单,缺乏照料,便抽空主动上门扶持,他看到老人的那张床很破旧,他便买张新床,亲自送进了这位老人的家中。他的真情实意,终于打动了这位老人的心,老人将所有存款全部转入洪湖市邮政储蓄所。就这样,刘金山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成功揽蓄100万元。由于他在业务上后来者居上,其工资收入远远超过了别人。王阳春十分高兴地将刘金山作为改革改出的典型,在全市邮政系统进行宣传。
  洪湖市邮电分家,原有的邮电大楼被“老大哥”电信局“占领”,邮政局必须自立门户。于是邮政大楼筹建工作摆在了王阳春的议事日程中,首先一条便是资金。分家后电信欠下了邮政的钱,电信占了邮政大楼,邮政没有“窝”了,当然应以钱来弥补,全省这种情况很多,尽管电信欠下邮政的钱,倘若关系不好,要也是白要,债是公家欠的,公家欠公家不还就是不还。王阳春局长亲自上门来讨债,经多次努力,电信局终于付款400万。后来他又多次到省移动公司陈述情况,以情动人,要回欠款200多万,为大楼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湖市邮政大楼现已高高地耸立在洪湖市宏伟北路上,十分壮观,邮政大厅的内部设计美观大方。高雅而极具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成为洪湖城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王阳春亲自设计的邮政营业大厅,博得了上级领导及同行们的好评。当时为了修建成这座邮政大楼,两家建筑公司为了争得大楼的施工权发生了争执,进而大动干戈,最后由洪湖人民法院开庭进行长达5个多小时的审理判决才作了了断。王阳春坚持大楼招标的公正性、决策的民主性,不搞暗箱操作,终于使中标单位顺利施工。对于来往建筑工头的吃请和馈赠,王阳春一律闭门不见。
  洪湖市邮局在改革的浪潮中大阔步前进。王阳春坚信,前方的路会越走越宽,职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