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娑婆佛教史 >

第5章

娑婆佛教史-第5章

小说: 娑婆佛教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义是佛门大德初入华弘法时的一种方便,其作用是使中华众生易于生起亲爱之心而接受佛法。在佛教初入中华时,格义确实对佛教在中华大地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并不因为格义而能说明佛教与道学等同。格义虽使中华信士迅速生起了信心,但却不能真正说明佛教正理。因此,佛教初入中华时,中华信士由于格义而多将佛教与“黄老”之术混淆,不能得到佛教的真实法益。这也就是以后的许多大德反对格义的原因。

  (二)曹魏佛教的兴起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汉朝的统治。各地列强纷纷兴起,形成了许多政治军事集团。随着各大集团的不断争战,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曹、刘、孙三大集团。

  公元三世纪,曹氏在洛阳建立魏国,取代了汉朝。不久,刘氏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孙氏在建康(南京)建立吴国。这一时期,史称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儒家正统思想的观念也逐渐崩溃。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在开创基业的过程中也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大胆起用有真才实学却不被儒学正统所认可的人。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

  另外,何晏、王弼以《老子》思想,解释宣说《周易》、《论语》等,也开始有了新的思想系统。由于其立意玄远,不重务实,所以被称为“玄学”。

  在玄学兴盛的同时,佛教也在魏、吴等境内大兴起来。 
  三国时期,研究佛教《般若》已成为独立的学问,称为般若学。魏、吴境内,讲习般若学已有了相当的影响。在魏国境内,出家僧人已很多。

  但曹魏佛教虽兴,但道风未正,戒律松散。昙摩迦罗入华译经弘法,方使佛戒兴于中华。

  对于昙摩迦罗传戒的事迹,《高僧传》中这样记载: 
  “于是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亦有众僧亦未禀归戒,正以剪落殊俗耳;设复斋忏,事法祠祀。迦罗既至,大行佛法,时有诸僧,共请迦罗译出戒律。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译出《僧祗戒心》,止备朝夕。更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中夏戒律,始自于此。”

  (三)支谦 
  相对曹魏来说,东吴的般若学更加发达。支谦是东吴佛教的主要弘扬者。

  支谦是三世纪末大月氏人,初随族人迁居中华河南,通晓六国语言,后依止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学法,饱览群籍,而被称为“智囊”。

  当时中华战事频繁。为避战乱,支谦进入东吴。孙权闻其名望,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支谦在东吴期间,弘大乘教义,译经颇多,其主要的有《维摩诘经》、《大明度经》等。
  
  支谦还汉译了记述释尊本生的《太子瑞应本起经》,也很有影响。

  另外,支谦还改定由前人所译,在当时传播很广的《法句经》,曾根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造赞菩萨连句、梵呗,并注解过《了本生死经》等。

  后至太子即位时,支谦归隐,遁入山中,净持戒律,潜心修行,六十岁时入寂。

  支谦在吴期间,公卿士大夫从其皈依者很多。支谦对佛教在东吴的弘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竺法护 
  竺法护是在西晋最主要的弘法译经僧。 
  竺法护(昙摩罗刹)衣籍大月氏,世居敦煌,八岁出家,拜年竺高座为师。竺法护除诵佛经外,不定期博览百家之说,后见关内京邑虽礼拜寺庙、图像,但大乘经典未备,于是西行求法,遍通诸国语言。

  西晋建立之年,竺法护携大量胡本佛典回东土,居于长安,广译佛经。

  竺法护汉译经典很多,有百余部,其主要有《光赞般若经》、《普曜经》、《大哀经》、《度世品》、《持心经》、《首楞严经》、《贤劫经》、《维摩经》、《无量寿经》、《正法华经》等。
其中《正法华经》的汉译,中华众生才开始听闻到观音之名,而且极具灵验。中华众生对观音菩萨的信仰由此而始。

  竺法护在西晋精勤修道,广布德化,七十八岁时(四世纪初)入寂。

  竺法护的弘法译经,为中华佛教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僧传》中说:“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功也。”

  (五)老子化胡之争的起始 
  在西晋弘法的主要人物还有帛法祖。 
  帛法祖名帛远,姓万,河内(河南沁阳)人,深研佛经,博读世典。

  帛法祖在长安建造精舍,以讲习佛教为业,汉译《弟子本》、《五部僧》等佛经,曾注释《首楞严经》。僧俗在帛法祖门下受法者千人。西晋河间王非常敬重帛法祖。

  帛法祖的威望很高,“崤函之右,奉之若神”。帛法祖入寂后,其舍利为“群胡”共分,在各地起塔供养。
当时天师道的祭酒王浮,常与佛教争邪正,但每次辩论都被帛法祖击败。王浮深感屈辱,嫉愤之余,伪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西入天竺化为佛教之祖,以抬高道教,贬低佛教。

  此经一出,立刻遭到众佛徒的论难,从此展开了激烈的“老子化胡之争”。

   
  第六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 
  (一)道安 
  道安,俗姓卫,公元四世纪常山五柳(河北正定南)人,早丧父母,十二岁出家。道安虽神智聪敏,但相貌丑陋,出家后被驱役于田宅,劳务数年,但却精进不懈。

  后来,道安来到邺城,拜佛图澄为师学律。为逃避战乱,曾到护泽(山西阳城)、飞龙山(山西浑源西南)、太行恒山(河北阜平北)、王屋女山(河南济源西北)等地。四处弘扬佛教,收徒授法。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后来道安为避北方战乱,追踪晋室,率弟子四百余人来到东晋。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奉以王公待遇。

  应东晋名士习凿齿之请,道安居于襄阳弘法。道安弘法,不用神通或威势压人,而是斋讲不倦,以理服人。这在当时影响很大。道安注重宣说《般若》,曾为《道行品》作《集异注》,为《般若放光品》作《析疑难》、《析疑略》和《起尽解》,为《光赞般若》作《析中解》和《抄解》。诸如此类,道安作了许多著作。而且,道安还破除旧时流行的“贵无贱有”,“卑高有差”的知见,提倡“本末等尔”,“有无均净”。

  北方前秦主苻坚南侵东晋,围攻襄阳时,道安遣散了徒众。后道安的许多弟子在各地都成了佛教的领袖,其中著名的有昙翼、法遇到江陵;昙徽到荆州;慧远入庐山等。道安本人留于襄阳城中。第二年,秦兵破襄阳。苻坚对道安十分敬重,将道安带回长安,安置在五重寺中。苻坚当时非常欢喜,说道:“吾以十万人取襄阳,得一人半(道安一人,习凿齿半人)。”

  道安在长安时,大行法化,从学僧众数千。苻坚还令国中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道安成为北方的佛教领袖。当时京兆传言:“学不师安,义不中难。”

  道安曾劝苻坚不要南争东晋,但苻坚不听,后在淝水战败。前秦的国力开始衰落。

  道安弘法时,注重总结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造《综理从经目录》,记载译经家、汉译经论、注经等等,开创中国佛教史学。

  在译经方面,道安早期热衷于格义,后虽然反对格义,但仍溶有玄学思想。

  道安还规安弟子一律改姓释,后来各地教团纷纷效仿。以后,僧尼姓释,成为中华佛教的特有现象。

  道安对中华佛教还有一项突出贡献,那就是道先开始制定“僧尼轨范”。当时各地的教团纷纷遵从。道安所制定的僧尼轨范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为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第二方面为常日六时饮食之法。第三方面为布萨悔过之法。

  道安在世弘法时,常与弟子们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净土,精进修行,七十二岁示寂。

  道安在世弘法时,中国北方的佛教非常兴盛,有很大影响。佛教传入高丽,也在这个时期(公元三七二年,苻坚遣使及僧人顺道送佛像和佛经入高句丽)。

  (二)东晋崇佛 
  东晋建立后,佛教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在东晋的士大夫阶层,崇尚佛教成风。

  东晋的历代皇帝,都信仰佛教,诏请沙门入宫讲经的事情很多(如晋元帝〈第一位皇帝〉、晋孝武帝〈第九位皇帝〉),有的甚至亲临寺庙听讲佛教(如晋明帝〈第二位皇帝〉、晋哀帝〈第六位皇帝〉)。

  东晋的名门大族素有与僧人交往的风尚(如谢安、谢石),而著名文士也都向高僧求学(如王羲之、顾恺之)。

  当时,在东晋境内,有寺庙一千七百多所,寺庙费用主要由权贵富绅供养。另外,东晋的僧人已开始谋生自供,主要方式有农耕、行商、手工艺、行医等。

  (三)慧远 
  慧远,公元四、五世纪名僧,中国弥陀净土结社念佛的创始者,俗姓贾,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慧远十三岁时,随舅父到洛阳、许昌一带求学,精通儒道学说。

  慧远二十一岁时,避北方战乱,和弟子慧持一起辗转来到太行恒山,听道安宣讲《般若经》,深有感悟,感叹“儒道九流皆糠秕”,于是和慧持一起投入道安门下,出家为僧。

  慧远二十四岁时,开始登堂讲经,善引《庄子》讲解佛典。后随道安到襄阳弘法,成为道安的得力助手。

  苻坚攻打襄阳时,道安分遣弟子。慧远率弟子到荆州,后到浔阳,见庐山清静秀丽,于是定居在庐山。江州刺史桓伊为他建造了东林寺。慧远在庐山开展弘法事业。

  慧远常感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神法不闻,律藏残缺,常派弟子出外参学。公元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入关弘法。慧远派弟子道生、慧观、道温、昙翼等入长安,拜鸠摩罗什为师,学习大乘法教;又常以书信求教于鸠摩罗什,与其探讨佛理。

  公元四零二年,慧远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在庐山共同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结“白莲社”,专事净土往生法门。

  后慧远的弟子雷宗次在建康建馆授念佛法门,成为当时弘扬净土法义的著名人物。

  但在义理上,慧远持的四大为实,自性实有等知见,受到鸠摩罗什大师的严厉批评。

  慧远住在庐山三十多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直到八十三岁时往生净土。

  (四)沙门不敬王之争 
  佛教初传入中华,沙门原本不必跪帝王,只是双手合什即可。东晋崇尚佛法,但沙门不跪帝王,却与皇权及儒教纲常所冲突,所以出现了沙门不敬王之争。

  沙门不敬王之争,在东晋时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在公元四世纪中,车骑将军庚冰辅政,代晋成帝(第三位皇帝)下诏,说佛教不应矫形骸,违常务,易礼典,弃名教,令沙门见皇帝时行跪拜礼。这激起了佛教徒的强烈反对。佛教信徒尚书何充等上表朝庭,说“今一令其拜,遂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废于圣世”。经过反复辩论,庚冰失败,沙门见帝王时仍不必跪拜。

  第二次在公元五世纪初,太尉桓玄与一些官僚重新提出沙门应跪拜帝王的问题,再次形成争辩之势。慧远为此特造《沙门不敬王论》,说明佛教虽形式上不跪拜帝王,但实际上是支持帝王和国家的。后桓玄代晋自立,又允许沙门不向帝王跪拜了。

  (五)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公元四、五世纪名僧,祖籍印度,生于龟兹,其父鸠摩罗炎为龟兹国师。

  什公七岁随母出家,九岁随母到罽宾求法,学小乘佛教,后入疏勒,遇大乘名僧须利耶苏摩,学《阿耨达经》,于是回小向大,广学大乘法教,尤重中观。

  后来,什公回龟兹,广说方等诸经;二十岁时受戒,学《十诵律》;宣说大乘教法,名满西域。龟兹国王奉其为师。

  前秦苻坚听说什公的德行后,决心迎请鸠摩罗什入关。于是,苻坚派大将吕光率兵西迎什公。

  吕光率兵西行,后来灭掉了龟兹国,迎什公入关,并将龟兹国王的女儿嫁给了什公。

  时值苻坚率兵南伐东晋,在淝水战败。前秦国内大乱。吕光在回兵的途中闻讯,于是占据凉州,自立为王,建立后凉国,定都姑臧(甘肃酒泉)。什公在后凉羁留了十六年。

  公元四零一年,后秦姚兴出兵灭掉了后凉,迎请什公入长安,奉为国师。

  什公在长安住逍遥园,弘传大乘,并集僧众汉译佛典,先后汉译了大量重要经典,主要的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梵网经》等。

  什公译经,反对格义,以达义为旨,语句准确精练,流畅明朗,无量佛徒,无不赞叹,即使对中华文风,也有相当的影响。什公成为中华佛教空前伟大的大译经家。

  什公不仅是伟大的译经家,也是大乘佛教正入中华的导师。什公在华弘法期间,广弘大乘中观教法,将大乘佛教系统地传入中华。什公译《梵网经》,使大乘戒律传入中华。

  什公入关后,东晋慧远派门生求学,并以书信求教于什公。什公依佛教正理,对慧远的四大实有,自性实有等知见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什公弘法,名满中华,四方贤士,相从成风。什公导引弟子,具大善巧,能使弟子心开意解。

  什公门下,有成就的名僧辈出,如僧肇、道生、僧睿等。

  僧肇俗姓张,长安人,幼年家贫,但好读书,精通《老》、《庄》,后见《维摩经》旧译本,深有感悟而出家;后成为什公的得力助手,著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注维摩诘经》等;三十一岁入寂。

  竺道生,巨鹿(河北平乡)人,初随竺法汰出家学法,改姓竺,十五岁时能登堂讲经,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来,道生师事慧远,随慧远入庐山。什公入关后,道生投于什公门下,为什公弟子中的杰出人物。由于道生曾依佛义提倡“阐提成佛”和“顿悟成佛”,在当时佛教界引起一阵哗然。后道生又回到南方弘扬大乘佛教。至后来昙无谶译出《大涅槃经》,世人无不感叹道生的卓识。道生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分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辩佛性义》、《法华经义疏》等,八十岁入寂。

  僧睿,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十八岁从僧贤出家,二十岁博通经论,二十四岁时游历各地说法。什公入关后,僧睿拜什公为师学法,精进修道,成为什公的著名弟子,六十七岁时往生西方净土。

  公元四一三年,什公示寂,世寿七十岁。 
  (六)法显西游 
  法显,公元四、五世纪名僧,俗姓龚,平阳武阳(山西)人,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因感慨中华律藏缺乏,所以发心西行求法。

  公元三九九年,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法显等人经西域的鄯善(若羌)、乌夷(焉耆)、于阗、子合(叶城)、竭叉(疏勒)等国到达中印度,学法数年后,经师子国,回到建康,历时十五年。

  法显西游,带回大量佛典,主要有《长阿含》、《杂阿含》、《杂藏》、《摩诃僧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