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汉灭秦
楚汉灭秦
陈胜、吴广等主要农民起义领袖去世以后,各地起义军的领导权大都相继落入六国旧贵族之手,他们为了恢复各自的政权,争夺地盘,闹得四分五裂。秦国大将章邯、李由想趁此时机把起义军各个击破。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原楚国贵族项梁在薛城(今山东滕州市南)召开军事会议,试图把分散的起义军重新集合起来。为了扩大影响,项梁听取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为地主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找出来,仍立为楚怀王,以作为起义的旗帜。项梁一度成为秦国大将章邯攻伐的主力,双方展开多次激烈的战争。几次胜利过后,项梁开始骄横狂妄起来,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结果被章邯偷袭杀害。项梁死后,章邯又将主要精力转向原赵国属地的义军。楚怀王决定兵分两路去增援赵国的义军:一路由宋义和项羽率领北上,直接救援,然后迂回挺进关中;一路由刘邦率领,西进关中。同时,楚怀王和众将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称王,借以鼓励士气。
宋义到达安阳后,滞留46日却不前进。项羽建议迅速进兵,遭到拒绝。一怒之下,项羽杀死宋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统领北路军,继续前行。项羽旋即派遣英布、蒲将军领兵两万先行救赵。自己则下令全军破釜沉舟,仅持三日的粮草,渡过漳河,经过九次激战,大败秦军,杀死苏角,俘虏王离。接着,蒲将军和项羽连挫秦军。章邯见大势已去,又怕被赵高陷害,率领余众投降。
此时,由于秦军主力尽开赴赵地攻打项羽,西线空虚,刘邦的军队得以顺利西进。他采纳陈恢的建议,实行招降政策,秦朝的地方官吏纷纷归顺。因此,刘邦迅速攻下武关,直驱关中。秦二世三年,赵高先胁迫胡亥自杀,立子婴为秦王;接着,子婴又谋杀了赵高,并且派兵驻守关(今陕西蓝田东南)。刘邦用谋士张良计,绕过关,大败秦军于蓝田。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的军队进抵灞上。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
刘邦得意洋洋地进入咸阳城,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看着后宫的3000佳丽,刘邦开始恋恋不舍起来,准备就此住下。张良苦口婆心地劝诫他:“现在到处都是战火,天下还没有平定,你怎么能够留居咸阳呢?再说,项羽率领军队马上就要进入关中,你难道想和他大战一场吗?你现在是他的对手吗?”这时,刘邦猛然省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到达灞上之后,刘邦便召集关中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它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赢得了民心,惟恐刘邦不做关中王。进入咸阳时,刘邦的丞督事萧何把秦朝的档案、律令、户籍控制在自己手里,因而掌握了天下的山川形势、关隘要塞及土地和户口数字,为稍后开始的楚汉之争、统一战争以及国家的重建准备了条件。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河北消灭秦军主力后,率军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准备与刘邦决一雌雄。此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刘邦拥兵10万,号称20万。刘邦自知寡不敌众,于是采纳张良的谏议,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项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鸿门宴”后数日,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朝宫室,收财宝妇女,然后发号施令,分割天下。项羽自以为已定天下,驱逐楚怀王,自立西楚霸王,有地九郡,建都彭城。其余的土地都封给刘邦、章邯等18个王。
项羽的分封,引起了一些手握重兵而未封王的将领的强烈不满,其中尤以刘邦、田荣、彭越、陈余四人最为突出。不久,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反抗项羽,接着,刘邦乘机进兵关中,刚刚平息的战火又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从此,刘邦与项羽展开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项羽于四面楚歌声中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自刎,刘邦于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
秦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此后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当秦皇初起时,山东六国莫敢与之争锋,争相贿秦以自救。当秦王统一中国后,却不知道与民休息,只知依靠暴政维持统治,殊不知建立在强权之上的统治犹如沙地筑楼,失去基础,自然是不会长久的,秦朝实际上灭亡于自己制定的苛刻的严刑峻律上。而项羽一代英雄,在与刘邦的争斗中,渐于失败,原因是不知顺应事世,大肆封疆裂土,开历史倒车。唯独刘邦,于乱世中能乘势而起,以弱胜强,终成一代帝王。何也?乃知天下思治久矣,便以亡秦为鉴,轻徭薄赋,教养农桑,以人为本,本固邦兴。可知天下之事,兴衰所凭,惟在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固其宜也。
蟒断两汉:西汉覆亡真相
在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文物管理所西南角,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一座“汉高祖斩蛇碑”前,听讲解员秉灯讲解刘邦斩蛇的悠远故事。说起刘邦斩蛇,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还真有其事呢。秦朝末年,刘邦作为沛县的泗水亭长,奉县令之命,押送一批罪犯到骊山修秦皇陵。不料刚出了县境,就有几名罪犯跑掉了;走了数十里,又有几名不见了;晚上投宿的时候,查点人数,比出县境的时候又少了一大半。刘邦心里捉摸,照这样走下去,到了骊山,肯定就剩下自己一个光杆儿司令了,不如做个人情,让大家散去吧。想到这里,刘邦就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都散去了。有几个无家可归的人认为刘邦够意气,就决定追随他,浪迹天涯。
这些人不敢走大路,也不敢住店,披星戴月,向芒砀山方向出逃。忽然,一条大蟒蛇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对刘邦说:“你是真命天子,将来会荣登至尊。”但它却不肯让路,刘邦提起剑就要砍过去,大蟒蛇又说:“你斩我的头,我乱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乱你的尾。”乘着酒力,刘邦挥剑将大蟒蛇拦腰斩断。大蟒蛇死后,化为一股白气,向刘邦索命,刘邦随口说:“高山之上,哪有什么命啊?到平地再还吧。”后来,刘氏汉室虽然有长达四百余年的基业,但在汉平帝时,却被由大蟒蛇转化成的王莽拦腰斩断,横出一个为时十五年的新朝。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不可信。那么,刘邦所建立的汉朝究竟是怎样被王莽拦腰斩断的呢?
艰难度日
艰难度日
刘邦建立的汉朝,千疮百孔,物资匮乏,以至于皇帝都不能找到四匹纯色的马驾车,将相大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就更加寒碜,只能使用牛车。所以,从汉高祖刘邦,中经汉惠帝、吕后、汉文帝,到汉景帝,都奉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社会生产逐渐恢复,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到了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终成一代盛世。
刘邦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得到同姓王的帮助,所以他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分封到全国各地为王,力图建立拱卫王室的屏障。汉初,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仅十五郡,其余都分封给诸侯王了,几乎恢复了战国时的割据局面,这种做法是自西周以来“封建”思想的继续,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随着宗室血缘的疏远,一些地方诸侯不但不去拱卫王室,反而试图夺取中央权力,汉文帝时爆发的 “七国之乱”就是明证。汉武帝深感威胁,便以诸侯奉献的黄金成色不好或分量不足为借口,一次废除了106个王和侯的爵位。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诸侯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处理对西北匈奴的关系问题上,汉初采取“和亲”政策,把公主嫁与单于,并赠以大量的绣、锦、絮、缯、酒等礼物,以换取暂时的安宁。和亲就是对匈奴忍辱退让,但在当时却有利于人民的休息。加上田租轻微,徭役较少,农民得到五六十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社会经济繁荣了。汉景帝末年,地方官府的仓里装满了粮食;库里装满了铜钱。朝廷所藏的钱,积累到好几百亿,钱串子烂了,散钱无法计算。粮食新旧堆积,任其腐烂。正是有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作后盾,武帝一改与民休息政策而用尽民力。汉武帝主动出击,派李广利、卫青、霍去病等年轻将领深入大漠,勒石燕然,却匈奴于漠北,一举消除了困扰汉朝近百年的北方边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曲作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是西汉初年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汉初,汉高祖开始重新分配大量的抛荒土地,第一批得到土地的当然是皇室成员,其次是有功之臣,再次是秦朝的旧地主,接下来是帮着刘邦打天下的中下级官兵,他们也得到了大概可以勉强养家糊口的土地。鲁迅曾经说过,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连奴隶都做不了的时代。当中国的农民可以做奴隶的时候,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了。最初,农民依靠一小块土地,勉强可以度日。然而,不久他们就面临着新的生存压力——越来越沉重的赋税和由此带来的土地兼并。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实行“限田政策”,也就是限制富室大族拥有田地的数量,避免失去土地的农民流离失所,引起社会动乱,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却相当有限。宣帝、成帝、元帝、哀帝都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王莽篡汉以可乘之机。
昭宣中兴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曾经提到“秦皇汉武”,“秦皇”,指秦始皇嬴政,他一手缔造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汉武”,指汉武帝刘彻,他一手把汉朝推向顶峰,也一手把汉朝推向危险的边缘。汉武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自然二人都是一代英雄豪杰。其中,还有一层比较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在许多方面,汉武帝和秦始皇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他们都好大喜功,连年对外战争,对内大修宫苑神祠,实行严刑竣法,多次巡游全国。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使得汉朝积累了几十年的国库几乎消耗殆尽。受战争影响最深重的自然是农民,汉武帝为取得大量财物,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田30亩按100亩征收租税,口钱20改为23,7岁起算改为3岁起算(汉制,民生七岁至14岁每人每年纳口钱20),贫民生子多杀死。农民穷困破产,富人乘机大肆掠夺。汉武帝晚年,许多地区已爆发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起义。可贵的是,汉武帝发现了问题所在,一方面痛下了“轮台罪己之诏”,反省自己的过失,表示要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其次,他选择了合适的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汉武帝去世时,继立的昭帝年仅8岁,一切政事都由辅政大臣霍光全权处理。霍光辅政期间和此后继位的宣帝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代社会一度又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汉昭帝和汉宣帝统治时期,统治者一改汉武帝前期的好大喜功政策,复行无为政治,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七次颁布减免田租、算赋、口赋以及其它杂税的诏令,六次颁布照常贷给粮种和食物的诏令,使流亡农民陆续回到故乡来。另外规定,凡是郡国遭受地震、水旱灾害之时,当地当年的租赋、徭役都会全部免除。汉昭帝下诏废除苛捐杂税,宣帝下令降低食盐的价格,禁止官吏擅自征发徭役,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濒临崩溃的西汉经济逐渐得到恢复,粮食剩余。沿边地区设立的常平仓,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力证据。为了保证政策法令的贯彻,汉昭帝和汉宣帝都十分重视吏治。他们大力改革弊政,澄清吏治,尤其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对于刺史、守、相这类职官的人选,一定要先由大臣推举,皇帝亲自召见,询问他们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以决定是否任用。汉宣帝还大力褒奖清明廉洁的官员,从政绩卓著的地方官员中选拔公卿大臣。颖川太守黄霸抚养鳏寡,救助贫穷,于是就下诏褒奖他为“贤人君子”,赐爵关内侯,赏黄金百斤。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昭帝于公元前88年颁布特赦令。汉宣帝亲政后,也废除了汉武帝时的许多酷法,如下令凡是触犯他名讳的人免于追究刑事责任。汉宣帝专门设置了“廷尉”一官,以解决疑案、平反冤狱,并且把审理案件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一项重要内容。昭、宣时期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皇朝又转危为安,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公元前52年(甘露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自愿称臣降服,对外战争停止。西汉极盛时期达到了顶点,由此转入衰亡时期。
成哀腐败
成哀腐败
虽然汉元帝一生节俭,但是因为他用人不当,最终使得西汉王朝走向了下坡路。到了汉成帝时,朝政更加混乱,人民生活日益困苦。外戚、宗室、公主、王、侯、大官僚等政治上有权力的人,多行兼并,成为新兴的上层豪强,原来的地主豪强商贾豪强,政治上日渐衰弱。新旧豪强下层豪强。他们在兼并土地,掠夺奴隶上有矛盾,但在破坏中央集权上,则起着一致的作用。
历史上,汉成帝是一个以昏庸出名的皇帝,从小就知道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继承皇位后,更加肆无忌惮,热衷于寻欢作乐,终因好色丧了命。“瘦燕肥环”的典故里,“肥环”指的是杨玉环,“瘦燕”就是成帝时美女赵飞燕。赵飞燕的秀丽姿容、轻盈身材和出众舞技,在后宫中出类拔萃,卓尔不群。为了紧紧抓住汉成帝的心,她又把容貌更胜自己一筹的妹妹赵合德推荐给了汉成帝。赵合德的美貌令汉成帝惊羡不已,她的柔情更令汉成帝为之倾倒。汉成帝一刻见不到赵氏姐妹,便心神不安;赵氏姐妹的话,汉成帝无不言听计从,朝政因此而荒废。
班婕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成帝对之宠爱异常。一次成帝游兴大发,要班婕妤同辇一游,班婕妤推辞说:“古代贤君出游都有名臣在侧,只有夏商周三代亡国之君才由宠妾陪同,今天你要学亡国之君吗?”
忙于贪欢的成帝把政事全部委托于外戚王氏集团。成帝即位后,尊其生母王政君为皇太后,由此拉开了王氏家族专权擅政的帷幕。在汉成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王氏家族先后有十人封侯,五人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兼领尚书,掌控了汉王朝的军政大权。
继立的汉哀帝不仅重用外戚,还宠爱佞幸。哀帝在位期间,祖母傅氏家族和母亲丁氏家族势力大长,把持了朝政。他们滥杀无辜,胡作非为,把大汉朝廷搅得是乌烟瘴气。汉哀帝虽不好女色,却独好男风,对仪貌秀美、胜过六宫粉黛的董贤,大加宠爱。说起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历史上还留传了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汉哀帝和董贤同床共枕,汉哀帝想起身时,不料董贤的身体却压着了他的衣袖,为了不惊醒“心爱人”,他不惜割断了自己的衣袖。这就是“断袖”的来历。汉哀帝不仅赏赐董贤大量的珍宝财物、良田府邸,甚至想把皇位传给他。如此昏庸的汉哀帝,怎么能够治理好大汉皇朝?汉王室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汉哀帝时期,大臣鲍宣非常痛心地指出:公卿大臣和地方长官大都贪污残暴成风,地主花天酒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