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02日金正昆谈礼仪之节庆礼仪 金正昆-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央视国际2005年05月09日14:12
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中秋节、圣诞节、春节、情人节……
其实这些节庆日,就是礼仪的大考场,稍不留神,也许就会贻笑大方。
在这个社交繁忙的季节,人们互相拜访,或者去游览名胜风光,甚至出国旅游,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处处都合乎礼仪,在任何场合都受欢迎的人呢?
只要您记住了节庆礼仪的法则,让礼仪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样在各种场合上都能应付自如,尽情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了。
今天,金正昆教授打开礼仪的备忘录,为您在节庆日里的人际交往支招,帮您速成节庆礼仪。
(全文)
各位好,这一讲和同志们来谈一谈,关于节日和庆祝日的礼仪,我们简称节庆礼仪。
简而言之,节庆礼仪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约定性。它有规定的时间,第二,我们注意到节庆礼仪,它有非常明显地民俗性特征,绝大多数节庆来自民族习俗、来自宗教习俗,礼仪的一个出处就来自于习俗,古人讲,礼出于俗而俗化为礼。很多礼仪其实是来自于约定的习俗。节庆礼仪的习俗性很明显。比如中国人过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年,吃年夜饭,诸如此类,这个习俗性很强。最后一点,我们看到节庆礼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域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这个礼仪的习惯是不太一样的,具体来讲,我们学习节庆礼仪要讲什么呢?在我眼里其实是七个字,衣、食、住、行、访、谈、送。
第一个方面,我们来谈谈,你做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件事,走亲访友实际上是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一个非常常规的手段。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走亲访友有两个细节必须注意,第一,不要因为自己拜访别人,而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
金教授有句比较难听的话,关心有度,关心过度是一种伤害。你要到别人家去,你给人家添了麻烦就不合适了,比如现代人要有现代文明,登门拜访亲朋好友时一定要有约在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不要想去就去充当不速之客。
我记得有一次我就遇到一个尴尬事,去年的大年三十,要去人民大会堂看一个音乐演出,好不容易要来的票,买都买不着,亲朋好友那儿好不容易弄来的票,跟太太两个人打扮好了,准备出门了,一出门碰上几个同事,来看你来了,那我能说什么啊?来看我那就陪着看吧,我一会儿看看表,人家还问你,不干扰你吗?我说不干扰吧,那就再坐一会儿,看到你太高兴了,一会儿老婆也看看表,问影响吗?她敢说什么啊?不影响,人家就说再聊一会儿吧,跟金教授聊天真有意思啊,聊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看,其实这个倒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一定要注意,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不应该因为自己为别人的生活和工作制造了麻烦,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所以要养成习惯,登门拜访之前要有约在先,这个有约在先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你去拜访那些不太熟悉的客人,你还要明白,在有约在先的前提下还有两个小点要注意。
哪两个小点要注意呢?第一要提前确认,比如你是一个下级去拜访上级,一个晚辈去拜访长辈,一个学生去拜访老师,你提前一个星期跟他说了,对方也可能会忘了,所以你要聪明的话,你在出发前,或者头天晚上再打个电话跟他说一下。比如你来拜访金教授我,提前一周约了,你给我打个电话,金教授,我们按照约定想明天下午四点钟到您家拜访,不知道方便吗?或者有什么变化吗?你应该确定一下,等于提示我,老金别忘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出现扑空的情况。所以过年过节这件事你是需要注意的,在有约在先的下面你要提前确认。
还有一点你要注意什么呢?有约在先之外你要注意拜访时适可而止。我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一般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不管是逢年过节做客还是平时串门做客,在那儿待多长时间的概念不是很强,一般情况下,礼节性拜访,比如单位的老干部处的同志或者办公室的同志去拜访离退休老职工,去拜访老前辈或者工作关系的客人,逢年过节这个时间是越短越好,因为你去拜访别人也会去,一家房子就那么大,客厅就那么几个位置,客人太多不方便。礼节性拜访在客人家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宜,不要太长,问候之后,意思到了也就可以,顶多吃两个瓜子、喝杯茶,你别在那儿放开了抡,你在那儿不走,别人怎么能进来,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么亲朋好友拜访呢?亲朋好友拜访的话,一般性情况下也是宜短不宜长,半小时左右为宜,不是什么极其特殊的情况,不宜停留一小时以上,一般情况下,不是至亲、故交、被对方再三挽留不要留下来吃饭,因为对方负担会很重,所以这个我们叫适可而止。不仅要有约在先,而且要讲适可而止。
第三,我们作为拜访者来讲,年节礼仪还要讲究整洁自我,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过民族节日春节、元旦也好,过现代节日国庆,劳动节也好,青年节也好,妇女节也好,我们总要维护自身形象,所以要对自己进行必要的修饰。
一般来讲,这个修饰要做到三个要点需要注意,第一,要修饰自己的服饰,特定的民族节日最好选择特定的民族服装,至少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要太不修边幅。
第二,你要注意什么呢?这个是一个比较低层次的要求,但是我们还要讲一讲,就是要注意除了整洁服饰之外,要注意修饰仪表。比如男性最好要理发、要刮胡子。女同志来讲一般也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做一个发型,因为什么呢?因为看人有一个特点,从头开始,倘若一个人的发型给别人不好的感觉会影响形象,这个仪表者,头发的修饰、胡须的剔除是非常重要的,再者我们在讲到仪表的时候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要做到无异味,洗头、洗澡、洗手,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吃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到别人家里做客,比如不要吃葱,烤鸭很好吃,但是一般要吃葱,吃了葱是不是到人家里串门就晚去点,等着葱味走掉,否则一张嘴,一改姓,大葱。少吃蒜,蒜的味道也比较厚,一般不要吃韭菜,大家知道,北方人喜欢吃韭菜馅饺子,但是韭菜那家伙味厚,今天晚上吃韭菜馅包子,明天下午一打嗝还是韭菜,它可持续发展。
第三,就是要注意,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就是要注意鞋袜的卫生,现在城市人家里装修都比较豪华,有些民族有一些习惯,进了门家里铺着地毯,蒙古包之类,进了门是要脱鞋的,我们有些人不太注意这个,说得难听点,凤凰头、扫帚脚,你要看外面都仪表堂堂,其貌端庄,进了门他不敢脱鞋,他穿的是尼龙丝袜,质量不太好,不吸湿不透气,容易产生异味。一脱鞋子能够熏死耗子,没准袜子还有三个窟窿,其中一个露大脚指头,所以一个有经验的人到别人家里登门拜访的话,除了整洁服饰,除了修饰仪表之外,鞋袜的卫生非常重要,这是细节,我们曾经讲了,教养体现于细节。
另外你要注意什么呢?登门拜访时你要注意活动有度,什么意思呢?到别人家里拜访的话,不管是拜访单位,拜访个人还是拜访企业,一定要注意,在对方指定的活动范围之内活动,那一般到人家家里去指定的范围是哪儿啊?指定的范围就是客厅。
我们有一些同志有一个小农意识,什么意识?叫不见外哪儿都敢去,我记得有一次我就出了一个洋相,有一年大年三十睡得晚了,大概是凌晨四、五点才睡,都到了春节了,结果八点就来了个人,刚上床那么两三个小时就起来了,家里人说有人敲门,按门铃呢,你起不起来?我说当然起来了,来了客人不起来合适吗?起来因为手忙脚乱来不及叠被子,我心里还小心眼,反正我家卧室他不进去,客厅挺大的,结果没想到,那个老兄跟我不见外,进来之后坐了几分钟他难受了,到你家看看行吗?哎呀,我说没得看,看看吧,首先视察卫生间,还不错,我家卫生间挺干净,然后视察了储藏室,储藏室不错,没什么可以被他带走的,然后跟我讲,能到你家卧室看看吗?我说最好别看了,还是看看吧,就进去了。这样的同志其实有的时候会让人家很尴尬,很麻烦,到别人家里做客,活动有度很重要,就是活动的范围要限制,不要乱来,即便是家人、朋友也要注意。
还有一个,我们讲到做客的时候比较注意的就是礼品的选择。
你走亲访友有时候要带点礼物,那你送什么礼物很有讲究,我给在场的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和在场的中学生、大学生们出个小问题,如果你在外地回去看爷爷奶奶或者看爸爸妈妈,你要带一个小礼物,你会选什么呢?
这个礼物选得好不好,实际上不仅表示对别人的重视与否,而且还涉及人际关系的冷暖亲疏。我记得前年有一个学生到我家来看我,过春节他给我送了个礼物,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研究生,到我家来,他一进门就跟我讲,说金教授,我给你带了一件礼物来,我把这个话说在前头,你别不高兴,金老师从来不接受在校生的礼物,你要毕了业,你送我什么都行,那你挣的是自己的钱,现在花爹妈的钱,谁家的钱都是辛苦钱,别干这套,金老师不缺这个,你也不要干,否则大家都不爽,你拿回去,他说金教授,您别生气,您把这个礼物看一看,您看看一定会高兴,说实话,我看到他这个礼物,我还真挺高兴,还真被他感动了,您知道他送了我什么礼物吗?古人讲,礼轻情意重,礼物不一定是真金白银,但是如果到位,效果可能就比较好了,他送我一个什么礼物呢?他送了我出生那一天报纸的复印件,我五九年出生,说实话我很爱看报纸,我看过多种多样的报纸,我现在自己订阅的报纸十几份,我每天看报纸的时间一两个小时,但是从来没有想到看出生那一天的报纸,也没见过,他大概到北京图书馆去了,把能够收集到的跟我的出生地和工作地,有关地方的几份报纸复印了一下,我记得有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国少年儿童报,还有人民日报等等,这个报纸复印件加一块大概也要不了二十块钱,但是礼轻情意重。我回到家之后,进了门什么都没干,躲在书房把这个报纸认真地学习了两个小时,终于知道,我来到世界上的时候,世界是一番什么模样,很激动,马上打电话给我爹我娘。第二天,我妹妹给我电话,说你给我们家老头老太太下什么药了,爹妈晚上都不睡觉,夜不能寐,畅谈往事。
其实这个礼品的价值就到了,礼品不一定是要把人家收买放倒了,礼轻情意重。
年节的礼物重在传递爱心和情感,对亲戚、对朋友、对长辈是要有爱心,我跟很多年轻的小朋友讲,年轻的同志讲,你去给爷爷奶奶买礼物,不在这个礼物多贵重,关键是买了,是带了,哪怕小朋友画的一幅画,考试的一个成绩单送给爷爷奶奶他都会很开心的。
逢年过节,到别人家里做客,这个送什么礼品比较好呢?一般我们强调三个特点,这个是跟别的礼物不同的地方,别的礼物我们会另外去说,我们还专门有一讲谈礼品的选择。
我们现在谈谈过年选择的礼品,过年选择的礼品,一般我们强调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最重要的就是便携性,容易带,因为一般情况下,过年过节你走动的话去串门可能一下串好几家,你想想你要拿的东西太多,一方面携带麻烦,有时候还会产生歧义。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到我家来,拿了一个大盒子,一看就是礼物,当时我有一个外甥女在家,小孩不懂事,挺高兴,就围着那个盒子转,我瞪了她一眼,我说你边上去,小孩不管,小孩三四岁,她就围着盒子转,我问那个朋友,我说你这个礼物是送给我的吗?他说不是,我说那你气我,它目标太大。其实过年过节你送礼物,要不是就是一次性,到人家里面去,带着去,要么是什么呢?你就干脆体积、面积小一点,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出现被人家误会的意思,你到我家做客,拿的东西不是给我的,你是气我还是干嘛?
第二个特点,喜庆性,我们现在提倡移风易俗,所以过年过节也要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现在大家经济发展,说实话过去我们小时候,送什么瓜子啊,送什么糖球啊,给两三块钱买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不一定被对方喜欢,逢年过节你去给过分的礼金,有的时候也会污染视觉,影响双方的关系,亲朋好友之间到不是不可以,外人之间还是恐怕要提倡礼轻情意重。一般情况下,我们过年过节送的礼物提倡送鲜花,送这种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文化品位的、文化寓意的礼品,比如一般过年过节我们可以送这样的一些礼物,我们值得提倡的,鲜花、书籍、音乐光盘之类的东西,过年过节到家里来我们听个音乐,欣赏一下交响乐、听一下传统音乐,老先生喜欢京剧,把他的偶像的京剧唱盘给他复制一个,或者诸如此类,那都是很好的,这比给他塞一两百块钱恐怕也不能说不对,恐怕这个礼品更受他重视,喜庆性的,有文化品位的礼物,所以我们强调过年过节的礼物讲品位,容易带,讲品位。
第三,逢年过节赠送的礼品,一般来讲亲朋好友之外不送食品,其实现在我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有时候我们过年过节,比如我们过中秋节,这个食品搞得一方面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粮食,浪费了大量的包装,另一方面也搞得人际关系很微妙了,吃得了吗?吃不了,给别人吗?不合适,放那怎么办?浪费,还是提倡我们送那种有文化品位的东西,现代礼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接待客人主要的问题。
接待客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一般我们强调以下几个点。第一个点叫有所分工。你家里的人,如果过年过节不管是单位还是家里,你要有所分工,比如单位,那种商业性节日的话,要成立专门的接待班子,接待委员会,接待部门去管,家里的话,我们一般的情况下是有这样的分工,这是中国传统民俗,女主人是陪同客人,男主人是迎来送往。总而言之,你要有所分工,你要没有分工的话,有时候会很麻烦。比如,举一个例子,你家里一下子来了七八个客人,有老婆单位,有老公单位的,有爷爷单位的,有奶奶单位,甚至还有孙子和儿子单位,大家互相不认识,人一多闹腾,你要照料不够的话,会有顾此失彼之感,所以,这个事你是需要注意的。我们一般来讲,家里要有所分工,谁管谁,吃的谁管,陪着客人谁管,领着客人出去玩玩谁管,诸如此类,这个是应该有所分工的。
第二个点是什么呢?准备好足量的接待品。
第三个问题比较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对待客人要注意前后顺序、位置、座次的排列问题,一个客人没有问题,客人一多就很麻烦。
一般我们过年过节招待客人,排序的标准位置是什么呢?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列,比如你家里来了亲戚,妈妈家的亲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