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 >

第29章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第29章

小说: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 要求团体成员对某个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第二, 专家对团体成员的意见加以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成员。
第三, 团体成员在得到反馈之后重新就刚才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第四, 专家再整理并提供反馈,直到团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
与一般的团体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不需要团体在一起讨论,因而可以避免由于面对
面争论而引发的人际冲突。但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3) 具名群体技术
  在团体决策过程中,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压力,团体思维现象的出现就与此有关。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心理学家Delbecq(1975)提出了他的具名群体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当团体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太了解,并且在讨论中难以达成一致时,具名群体技术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出主意,由成员单独提方案,越多越好。
  第二步:记录方案,把每个人提出的所有方案都列出,不能选择。
  第三步:对方案加以分类,团体讨论并区分记录下的每个方案。
  第四步:对方案加以表决,每个人从12…20个备择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4) 阶梯技术
  上述三种方法对团体决策的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团体本身就具有的缺陷。这种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团体中人们的讨论是否充分,二是在团体中可能会出现社会懈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G。Rogeberg(1992)提出了一种名为阶梯技术(stepladder technique)的团体决策技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团体的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比如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体在利用阶梯技术决策时,先是由两个成员讨论,等他们达成一致后,第三个成员加入。加入之后先由他向前两个人讲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听前两个人已经达成的意见,最后三个人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第四、第五个成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加入,最终整个团体获得一致性的方案。Rogeberg在对德尔菲法、具名群体技术和阶梯技术做了对比之后指出,阶梯技术不仅在实际方案选择,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该方法也比较费时,所以主要用于大的、重要的决策问题。

本章推荐读物:
王垒(1993)组织管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的相关章节系统地介绍了领导的问题以及团体心理与行为,要想对组织问题有更多了解的同学可以找这本书读读。
Fiedler; F。 E。(1978)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on the contingency model。 In L。 Berkowitz (ed)Group proces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选录在本书中的这篇文章是费德勒对自己的理论和研究的总结性评述。
Janis; I。 L。(1983)Groupthink: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2nd ed)Boston: Houghton Mifflin 是贾尼斯对自己有关团体思维理论的综述。
McGarth; J。E。(1984)Groups: Interaction and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内容涵盖了团体过程的种种特性。
Shaw; M。 E。(1981)Group dynamics: The psychology of small group behavior(3rd ed)New York: McGraw…Hill。 是团体的动力领域最好的一本书。
Worchel; S。; Wood; W。; & Simpson; J。 A。(1992 Eds)Group process and productivity。 Newbury Park; CA: Sage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人们对团体过程的研究。
本章复习题:
1. 什么是团体?它的心理功能有哪些?
2. 什么是团体规范?它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3. 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它对团体的作用有哪些?
4. 结合自己的观点,评价一下有关领导特质的理论。
5. 在团体活动中,什么样的“少数人”才能够影响多数人? 
6. 团体沟通有什么样的特征?怎样利用协商解决人际冲突?
7. 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8. 什么是团体思维?它的危害有哪些?我们怎样克服团体思维的影响?
9. 简述团体决策的几种方法。
  
  
  
  
  
  
第八章  文化心理学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几千年来它一直塑造并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正是因为文化的影响,才使得中国人在思想、信念及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西方文化及其他文化中的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21世纪,分析文化及其对人的影响,不仅对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在对比中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第一节   文化心理学概述
1.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
  文化(Culture)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离开了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人类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文化的多样性,才使得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尽管有着相似的生理结构,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心理与行为。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从理论上讲经过了以下几个历程:
(1)文化人类学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最早对文化感兴趣的是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者就开始用现象学的方法探讨文化影响的问题。他们以文化传播的模式为主线,总结出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四个特点:
* 文化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当两种文化接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成分互相交流。有一些文化元素容易被其它文化接受,另一些则不容易传播。也就是说,只有一小部分易传播的文化成分从一种文化向另外的文化传递。
* 文化的影响具有相互性:文化影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世界上任何一种非主流文化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它不会被完全同化。
* 文化的影响具有适应性:一旦一种文化成分融入了另一种新的文化,它的形式与功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这种适应性并不表明旧文化成分的完全改变。有时候这种改变只是为了暂时的适应,本质的东西未必改变。
* 文化影响具有不等同性:一些文化成分比另一些文化成分更易传播,物质文化比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更易传播。
  从文化影响的特点不难看出,文化人类学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运作方式。尽管也有一些文化人类学者在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其心理学的含义,但他们所关注的依然是文化本身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风俗、习惯等的影响。这种思路在其分支文化生态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生态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指出:一个社会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会引发社会内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转变,从而形成这一社会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通过风俗习惯等文化规范制约着人们的一切。但是,文化人类学仅仅关心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为了克服文化人类学在看待文化问题上的片面性,Magnusson 和 Endler(1977)把心理学中的互动论(Interactionism)引入了文化研究的范畴。Magnusson等人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这种作用的主体,社会文化特征与外在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必须经由人的行为才有可能。这种人境互动论的观点与文化人类学的思想一起成为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跨文化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异同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含义。早期的跨文化心理学较为关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共性,假定有一个普遍存在于人类的 “统一心智”,它是一种跨文化的、天生的中枢活动机制。比如象感知觉、认知与动机等。而跨文化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种机制并弄清它的机能。但是后来心理学家认识到很难找到这样的机制,因为即使象感知觉和认知这样客观的心理过程,也必定受到文化的影响。在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从事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们开始用客观的方法寻找不同国家、地域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差异及文化背景,并分析其根源及影响。比如说,随着日本经济从六十年代以来的崛起,中国经济在八十年代以后的迅猛发展,许多西方的跨文化研究者开始认识到东方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对比了日本与美国的管理文化模式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竟如此之大。而在二十年前,他们的前辈还认为儒家文化所要求的安定团结与社会现代化所要求的变革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分析对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的人的适应有指导意义,所以使得跨文化心理学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心理学的主流之一。
(3)文化心理学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Observable Artifacts)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第二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Values)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的影响上,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与文化影响的三个层次相对应,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也有三个层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属于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跨文化心理学对文化影响的探索属于文化研究的第二个层次;而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第三个层次认识文化的影响。尽管跨文化心理学对我们理解文化差异与文化影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有许多问题并不是它所能解决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注意到仅仅重视文化差异,而没有深入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不够的。跨文化心理学所假设的统一心智并不是决定人类心理与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人们所生活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特征才是差异的真正决定因素。
               专栏8…1: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而每一价值观的存在总是体现着时代的特点。人们常常关注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比如杨国枢先生对中国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研究就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实质。在中国大陆,经历了50年代初共和国初建、60到70年代“文化大革命”、80年代改革开放和90年代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人常常能够体会到社会对人的影响。
   在共和国建立的那些岁月里,我们很难发现个人主义的色彩。那个时期的人为新生的共和国呐喊助威,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不论是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还是在大西南建设的工地上,人民对祖国未来的企盼和热情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雷锋、焦裕禄、黄继光等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一首《歌唱祖国》展示了人们对祖国的情感。
  6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到现在为止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它的消极意义显然更大。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年轻一代(所谓的老三届)人的成长,但也锻炼了一批人,他们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充当着主要的角色。文化大革命改变了中国人的信念,自私、不择手段开始在中国社会中抬头。
  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融合的结果与必然。改革开放使中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与落后,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但是,这个时期的年轻人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的同时,却犯了盲目追求西方社会价值观的错误,以至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需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0年代以来的中国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年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这个时期中国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务实,用小平同志的话讲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时代变化所带来的价值观变迁也体现在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上。李莉等人(1982)在北京访问了274个幼儿的父母,询问了他们一些问题,比如“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家长所作回答的整理,她发现家长对好人的评价顺序是:有用、正直、有道德、爱学习、有文化、健康、有专长、诚实有原则、有前途、爱国及有理想。同时家长们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能吃苦、有道德、有前途、正直、有专长、有事业心、爱学习、实干的、诚实的及健康的人。本研究表明,在80年代的中国,父母对做人有一套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看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子女却采取功利、实际的主张。另外,做一个有道德、诚实、正直、好学以及能吃苦耐劳的人始终是中国人的期望与理想。
 2.文化心理学体系
  与文化人类学和跨文化心理学不同,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的调整、表达、传递以及渗透与影响人类心理生活方式的学科,它涉及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人与生活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内容(Richard A Shweder )。
(1)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1969年,DeVos 与Hippler就提出文化心理学这个名称,但当时主要关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其研究的范畴主要是由文化与人格所决定或影响的人类心理与行为。在这些研究当中,学者们借用了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思路,从文化内涵与社会教化等方面分析文化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发现个体的动机兴趣、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无不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从美国学者Mead对文化与国民性关系的图解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如图8…1:Mead 的观点立足于文化与人格,强调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教养因素。后来,著名的文化心理学者Hsu(1969)对Mead的图解加以简化,并用它来说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如图8…2,Hsu指出,一个社会固有的文化模式与儿童期的教化经验及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Mead、 Hsu等人的文化影响模式对文化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Trandis等人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研究就是从文化与人格特质的角度探讨东西方的差异。
      历史传统 → 社会化 ← 文化模式                            人格特质
                       ↑↓
                   国民性                           儿童经验                 文化模式
     
   图8…1:文化与国民性的关系(Mead 1953)       图8…2:文化、人格与儿童期经验的关系(Hsu 1969)
  从历史沿革上讲,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