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书屋 1998年第二期 >

第21章

书屋 1998年第二期-第21章

小说: 书屋 1998年第二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茅舍数楹梯山路,只今兵火好栖迟。”(陈延杰《题彭醇士〈雅舍图〉》)梁实秋先生旧居的“雅舍”,没有随五十余年间的天灾人祸灰飞烟灭,而是在四年前适时地重现人间,并卒能唤得乡亲父老们的珍视保护,真可谓是人间奇迹。——面对如此真实,一种强烈的感觉贯注到笔者心头,并且让我久久消抹不去:“雅舍”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始终蒙尘不语,莫非是默有所待?

  八大山人与“黑画”

  
  ? 陈望衡
  艺林撷英
  经过文化革命的人大概都记得批“黑画”的事,被批的画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国画家黄永玉。“四人帮”说他画的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含意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对无产阶级专政不满。黄永玉画的猫头鹰是否有这样的含意,当然,只黄永玉清楚,别人不好评说。
  不过,从中国绘画史来看,“黑画”是有的,“黑诗”也是有的。中国诗歌传统讲寄托,讲美刺,中国史学传统讲“微言大义”,讲“春秋笔法”,这都可以看作“黑画”、“黑诗”的源头。一部《诗经》,解释多多矣。位于《诗经》开篇的《关睢》,从字面上看,明明是一首情歌,汉儒却说是喻“后妃之德”,变成了一首政治诗。对《关睢》的这种解释因为太荒唐,现代学者已无人相信。但至少在清代以前(清代已有人质疑,如严虞?)它是权威性的解释。汉儒对《关睢》的解释也许的确是很牵强;但你又不能不承认《诗经》中确有一些诗,其真实的含义在字面之外。这些我们就不去说他了。
  “黑”,主要是指隐,用“黑”当然是带有贬意的,“四人帮”仇视人民,又色厉内荏,疑神疑鬼,将那些可能隐含反对他们意思的诗与画称作“黑诗”、“黑画”是可以理解的。站在人民的立场,这诗这画当然不能称黑。准确地说,它应叫作“隐喻诗”、“隐喻画”。
  隐喻诗自《诗经》以来,一直有人在写,且有不少佳作,如李商隐的《无题》,朱庆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隐喻画则见之甚少。到清初,隐喻画突然多起来了。最大的隐喻画家是八大山人。
  八大原名朱耷,系明宗室,后自成进京,又清兵入关,明王朝“忽喇喇似大厦倾”。锦衣玉食的朱耷顿时成了丧家之犬。他先是入寺为僧,继而又转佛为道,然而都不顶用。”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国仇家恨时刻燃烧于心,岂一领袈裟或一袭道袍可以熄得!无奈又只得还俗,佯狂度日,了此残生。
  八大的内心是极为痛苦、矛盾的。内心的熔岩直欲将它烧化,然而他又不能将之尽情宣泄于外,于是他将它压抑,将它扭曲,将它锻造,终以别一种形式公之于世了。这就是八大的那些“黑画”。你看,那些画,气氛是那样的冷漠,那样的怪异,那样的虚寂。然而你只要多看看,并联系八大的身世多想想,就可悟出:这冷漠犹如火山冷却后的熔岩,那正是炽热的产物;那怪异,其实并不怪,那是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的曲折表现;那虚寂,也只是假象,其实内心深处何曾一日虚过,一日寂过?
  八大亦善诗,他的诗多题在画上。诗甚难解。就是与八大同时的邵长蘅亦说:“山人有诗数卷藏箧中,秘不令人见,予见山人题画及他题跋皆古雅,间杂以幽涩语,不尽可解。”(邵长蘅:《八大山人传》)这些诗是货真价实的“黑诗”(隐喻诗),因为“黑诗”与画一配合,相得益彰,倒又能让人差略看出它的政治含意。笔者最近读到一本不厚的书:《八大山人诗与画》(朱安群、徐奔选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将八大的一百首题画诗一一加注并作说明。这是很有价值的书,作者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修养和对朱耷生世的详尽了解,将这些“黑诗”、“黑画”的“黑味”一一品出来了。尽管不一定都很正确,但对我们深入了解八大无疑是有重大帮助的。
  八大喜欢画西瓜。西瓜本不是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八大喜欢画它,别有深意。其中一幅,其右下角画有一孤瓜,左半部题有一诗。诗云:
  写此青门贻,绵绵咏长发。
  举之须二人,食之以七月。
  为什么要点明这瓜是“青门”所贻呢?原来,这有一个典故。汉代的召平原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种瓜于长安东门。此瓜世称“青门瓜”或“东陵瓜”。说明瓜是“青门瓜”,对前朝的怀念是清楚的了。此瓜如此之大,举之须二人,一来歌颂前朝之美好,二来喻复兴之艰难。“食之以七月”,看来时机还不成熟,此瓜尚吃不得,字面外的意思是:要“潜伏爪牙忍受”,等待复国的时机到来。
  八大还有一幅《瓜月图》其题诗云:
  昭光饼子一面,月圆西瓜上时。
  个个指月饼子,驴年瓜熟为期。
  八月十五是中秋,乃团圆之日,此时画瓜画月,含意自然不同一般。月是那样明亮,瓜是那样甜美,然月下瓜前之人(画家)内心又是那样残破、凄楚。这两相映衬,其情感意味不难体察。“个个指月饼子”用的是元末汉人以八月十五食月饼为起事信号的典故,借以表达复国热望。然而复国有希望没有?没有。”驴年瓜熟为期”——这“瓜”恐怕永远不能成熟了。绝望的悲哀笼罩全篇。
  八大的画很怪,造型往往不同一般。他所画的鸟,大多是弓背缩颈,眼珠瞪圆,充满狐疑与警觉;有的鸟一足独立,似失去平衡;有的鸟栖息于枝,显得笨拙而又疲惫,似无奋飞之意。凡成对的鸟,总是各望不同的方向;有的画成:一只睡了;一只四处张望。在形象组合上,八大也打破常规,他将鹿与鸟组成一画,鹿仰头视鸟,鸟低头视鹿;他将鱼与鹌鹑放在一起,这二者一是水中之物,一是陆上之物,合成一画,不可思议。八大画鹰,其眼珠不是望着蓝天或盯着兔子、小鸟这样的猎物却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一只螃蟹。诸如此类的画是名副其实的“黑画”。这些画,有的确有所指,比如他的《题双孔雀图》,画面上拖着三支花翎的秃顶孔雀,有人认为是指江西巡抚宋荦。但大多数的隐喻画,我看主要是传达一种心绪。这种心绪隐喻画与确有所指的政治隐喻画有所区别,它是更富有美学意味的。
  八大题画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这可以看作他的隐喻画的美学概括。“墨点”即“泪点”。“心画心声”。八大将中国绘画美学中重写神、重写意、重文学趣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也许在八大之前,中国画也有隐喻画,但至少是未出大家,只有到八大这里,隐喻画才成为一个新的画种。八大当之无愧堪称“黑画”的祖师爷。
  “黑画”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而从“黑画”我们又可认识那特殊的时代。“黑画”其实并不黑!

  难得的幽默·徐鹏飞漫画精粹

  
  ? 方 成 文 / 徐鹏飞 画
  封二
  难得的幽默——记徐鹏飞方成
  漫画近乎语言,想说什么就能画出来,题材是无限的。漫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谐趣以及讽刺效果。谐趣是人之所好,在日常语言中,讽刺也属平常,所以会画两笔的人,画漫画是不算难的。但想画成艺术感人之作,可就另说了。即使从艺术学校出来的画家,要他画一幅试试,便可知晓。因为漫画是评议性的语言,评议有深有浅,有正有误,差别不小;而谐趣之间,最难掌握的是幽默。从目前发表在报刊中的漫画来看,动人的艺术品是不多见的。创作经验还不多的年轻漫画家,其作品能跨进艺术之门者,数量有限。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出现一批才华出众的中青年漫画家,其中表现突出者,有一位是徐鹏飞。看他的漫画就会发现,他善于运用幽默笔法,把生活中看来平凡的事物,画得别有奇趣,讽刺也来得含蓄有机理,令人发出会心微笑。这正是许多漫画作品中难得见到的艺术魅力。他还在绘制技巧上勇于探索,会不断改进的。

  聊斋评点:青娥

  
  ? 田 原 文/画
  封三
  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慧绝人。(但不辩叔伯甥舅,怪哉!)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无见识。)年十三尚不能辩叔伯甥舅焉。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一般出场。)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大有父风。)父既隐,立志不嫁。(居士)。母无奈之。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却能辩青娥)。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情窦开矣)。直告母,(一触即发)。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难之。(意在出家,不在出嫁)。生郁郁不自得。母恐拂儿意,遂托往来者致意武,果不谐。(青娥未晤生面,不知底细,怎不却之)。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奈何!)会有一道士在门,(计上门来。)手握小镵,长裁尺许。(可剜野菜。)生借阅一过,问:“将何用?”(可得青娥。)答云:“此劚药之具;(亦可劚墙。)物虽微,坚石可入。”(神铲。)生未深信。(试过便知。)道士即以斫墙上石,(暗示。)应手落如腐。生大异之,把玩不释于手。(未思用处,好玩而已)。道士笑曰:“公子爱之,即以奉赠。”生大喜,(有个好玩具。)酬之以钱,不受而去。(说过乐赠。)持归,历试砖石,略无隔阂。(渐悟。)顿念穴墙则美人可见,(开窍。)而不知其非法也。(童子耳。)更定,(当晚。)逾垣而出,(初出茅庐。)直至武第;凡穴两理垣,(挖壁洞者。)始达中庭。(应手而落,不费功夫。)见小厢中尚有灯火,(来早矣。)伏窥之,则青娥卸晚装矣。(将睡。)少顷,烛灭,寂无声。(睡矣)。穿墉入,女已熟眠。轻解双履,悄然登榻;(童子无邪。)又恐女郎惊觉,必遭呵逐,(还懂事。)遂潜伏绣褶之侧,(无邪。)略闻香息,心愿窃慰。(仅为偷香,不作窃玉。)而半夜经营,疲殆颇甚,少一合眸,不觉睡去。(童子耳,无邪也!)
  妄言氏曰:“劳山道士中王七,乃偷财之贼子;青娥中霍生乃偷香之君子。同有穿墙凿壁之术,但品格悬殊,安能相抵并论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