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60-玉机微义 >

第26章

560-玉机微义-第26章

小说: 560-玉机微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无降杀也曰动极复静静极复动犹人之嘘吸也寒者吸之极气之沉也热者嘘之极气之浮也温者 
嘘之微气之升也凉者吸之微气之降也一嘘一吸所乘之机有以使之宜其相等而无降杀此以流行 
之用而言前以大小虚实言者盖其对待之体也或曰远取诸天地日月近取诸男女之身曰有余曰不 
足吾知之矣人在气交之中今欲顺阴阳之理而为摄养之法如之何则可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 
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虽不交会 
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时人之五脏 
六腑 
亦应之而衰旺四月属巳五月属午为火大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六月属未为土大旺土为 
水 
之夫土旺则水衰况肾水常藉肺金为母以补助其不足故内经谆谆然资其化源也古人以夏月必独 
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于爱谨保养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尔内经又曰藏精者春不病温十月属亥十 
一月属子正大气潜伏闭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升动发生之本若于此时不恣欲以自戕至春 
升之际根本壮实气不轻浮焉有温热之病夫夏月火土之旺冬月大气之伏此论一年之虚耳若上弦 
前下弦后月廓空亦为一月之虚大风大雾虹电飞雹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忿怒惊恐悲哀醉饱劳 
倦谋虑勤动又皆为一日之虚若病患初退疮痍正作尤不止于一日之虚今人多有春末夏初患头痛 
脚软食少体热仲景论春夏剧秋冬瘥而脉弦大者正世俗谓注夏病也若犯此四者之虚似难免此夫 
当壮年便有老态仰事俯育一切HT 废与言至此深可惊惧古人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夫以温柔之感 
于体声音之感于耳颜色之感于目馨香之感于鼻谁是铁心汉不为动善养生者于此五个月出居于 
外苟值一月之虚一日之虚亦宜暂远帷薄久自珍重保全天和庶可以滋助化源水得所养阴无亏必 
与 
阳齐平然后阳得所附而无飞越之尤遂成天地交之泰何病之可言愿相与遵守期无负敬身之教幸 
世 
谨按人身肖天地一气实同阳有余阴不足而常若是此其道也故有起居不时七情六欲而增虚 
极者 
多在阴尔但世俗不审此理往往补阳是以先生论此诚千古不传之妙实启后人之盲 也且于内经 
谓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二候救之弗能伤也旨趣为明白养生者最 
宜玩味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为劳倦所伤
属性:东垣曰经云阴虚生内热(云云见热门)又云劳则气耗劳则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夫喜 
怒不 
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 
动作喘之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以甘寒泻其火热以酸味收其散气 
以 
甘温补其中气经言劳者温之损者温之者是也要略云平人脉大为劳以黄 建中汤治之之意也 
谨按丹溪先生曰治病之方先顾原气盖谓诸病多因虚致故也是以劳倦之证其因甚多东垣丹 
溪论 
治详矣然比之虚损证不同有因病致虚者如伤寒暑饮食后或久病所致之类是也因虚致损者如病 
后形瘁痿弱劳瘵之类是也此则虚损皆与劳倦不同大抵因病致虚则为轻盖病势尚浅原气未虚也 
至病初愈而复劳或复饮食劳倦或房劳七情六欲阳瘁阴弱加至羸损此因虚致损则为重病势已过 
原气已索故也愚谓此当分治如因病致虚及劳倦不足与以下诸证兼虚者宜从东垣丹溪之论治之 
因虚致损者又当于东垣丹溪论治而推充行之可也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证为痿
属性:详见痿门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证发热
属性:详见热门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证恶寒
属性:详见寒门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证为泻痢
属性:详见滞下门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证似中风
属性:详见中风门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为头痛头眩
属性:详见各门 

卷十九虚损门
论虚证夹痰有似邪祟
属性:丹溪曰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气俱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 
运用以致十二宫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以邪治之焉能愈病宪幕傅兄之子年十七暑月因劳而渴恣饮梅浆又 
连得大惊三四次妄言妄见病似邪鬼两脉皆虚弦而沉数予曰数为有热虚弦是大惊又 
酸浆停于中脘补虚清热导去痰滞病乃可安与参术陈皮茯苓芩连等浓作汤入竹沥姜汁与浃旬未 
效众皆尤药之未对予知其虚之未回痰之未导仍与前药加荆沥又旬余而安外弟一日醉饱后乱言 
妄见且言伊芳兄生前事甚的乃叔叱之曰食鱼肉与酒大过痰所为耳灌盐汤一大碗吐痰一升许汗因 
大作困睡一宵而安又金氏妇壮年暑月赴筵回乃姑询其座次失序自愧因成病言语失伦其中又时 
间一句曰奴奴不是两脉皆弦而数予曰非鬼神乃病也但与补脾导痰清热数日自安其弟不信以数 
巫者喷水而咒之旬余而死或曰病无鬼以邪治之何至于死曰暑月赴筵外境蒸热辛辣适口内境郁 
热而况旧有积痰加之愧闷其痰与热何可云喻今乃惊以法尺是惊其神而血不宁也喷以法水是冷 
密其肌汗不得泄也汗不得泄则热内燔血不得宁则阴消而阳不能独立也不死何俟或曰外台秘要 
有禁咒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自有定法符何能也 
惟符水可治膈上热痰一呷凉冷岂不清快若内伤而虚与冬令严寒符水入口必冰胃而死斯言也可 
与识者道 

卷十九虚损门
论原气陷下因虚所致
属性:内经曰感虚乃陷下也 
谨按针经曰陷下则灸之夫病有邪气陷下正气陷下者也然经谓邪气陷下者是经虚气少邪入 
故曰 
感虚乃陷下也故诸邪陷下在经者宜灸之正气陷下者若东垣所谓饮食劳倦内伤元气胃脘之阳不 
能升举并心肺之气陷入于中焦药以扶持元气胃气是也然用药亦有轻重轻者用升浮之剂如补中 
益气汤益胃升阳汤之类是也重者宜用劫剂来复丹灵砂丹之类是也沉诸邪陷下宜灸之证亦有标 
本不同论见寒门方后 

卷十九虚损门
论精气夺则虚(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出内经通评虚实论)
属性:谨按人禀冲和之气而生身有三曰元精曰元气曰元神者本身中之真精真气真脉也夫精乃腑 
脏之 
真非荣血之比故曰天癸气乃腑脏之大经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脉为天真委和之一气经谓其名有 
三曰命之本气之神形之道其机运升降皆随气而 
动因血而荣精气资始相生不失以养一身为人之司命形质之体用也至若精不足则气失资化气不 
足则血失所营血不足则气无所附天真散乱则气血精神无所禀命矣是以相生长养之道精化气气 
生神而皆禀乎身中脏腑之真也夫气血从乎荣卫荣卫又宗乎经隧荣卫者精气之化为先天清浊之 
始经隧者胃之水谷气化此经隧不能不生荣卫荣卫不能不散而养经脉经脉不能不顺而资天真为 
生养涵容造化形质理之然也凡人之视听言动壮寿皆此理之常也疾病盲 关格夭折皆此理之失 
也故有精神气血不足则病真脉散乱则死者皆由平日摄养之过与不及动止之不逾常度也经云出 
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然房劳甚则精血竭而神无所根据气无所附则忽致暴绝也窃尝 
第究先哲经义济生微旨益气之补肺补精之滋肾皆滋其化源也盖人之精血而常不足加之数夺其 
真资化失则荣气乃虚虚则卫气不固精亦滑夺肾气竭而阴微不能与胃气上升以接清阳之气故病 
多头重或痛气弱而食少元气下陷脉即微弱外散欲绝而虚洪或见损脉此实元精不足之所致非有 
外感贼邪之病也 

卷十九虚损门
论形气不足有余用补泻法
属性:东垣曰黄帝云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 形气有余病气 
不足 
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 
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 
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按释云圣人垂慈仁之心已详矣不合立言诚恐市井庄农山野间不知文理故以俚语开解之云 
但病 
来潮作之时病气精神增添者是为病气有余乃邪气腾也急泻之以寒凉酸苦之剂若病来潮作之时 
神气困弱者为病气不足乃真气不足也急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不问形气有余并不足只取病气有 
余不足也不足者补之有余者泻之 
夫形气者气谓口鼻中喘息也形谓皮肉筋骨血脉也形胜者为有余消瘦者为不足其气者审口 
鼻中 
气劳役如故为气有余也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者为不足故曰形气也乃人之身形中气血也 
当补当泻令不在于此只在病势潮作之时病气增加者是邪气胜也急当泻之如潮作之时精神困弱 
语言无力及懒语者是真气不足急当补之若病患形气不足病来潮作之时病气亦不足此乃阴阳俱 
不足也禁用针宜补之以甘药不可以尽剂不已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取之 

卷十九虚损门
论无病好补之误
属性:子和曰人之好补者有无病而补有有病而补或咨之庸医或问诸游客庸医以要用相求故所论 
者轻 
轻之则草木而已草木则苁蓉牛膝巴戟菟丝之类游客以好名自高故所论者重重之则金石而已金 
石则丹砂起石硫黄之类吾不知此为补也而补何脏乎以为补心耶而心为丁火其经则手少阴热则 
疮疡之类生矣以为补肝耶肝为乙木其经则足厥阴热则掉眩之类生矣脾为己土而经则足太阴以 
热补之则病肿满肺为辛金而经则手太阴以热补之病愤郁心不可补肝不可补脾不可补肺不可补 
莫非为补肾乎人皆知肾为癸水而不知其经则子午君火焉补肾之火火得热而益炽补肾之水水得 
热而益涸既炽其火又涸其水上接于心之丁火火独用事肝不得以制脾土肺金不得以制肝木五脏 
之极传而之六腑六腑之极遍而之三焦则百病交起万疾俱生小不足言大则可惧不宜则中不中则 
暴喑而死矣以为无病而补之者所得也且如有病而补之者呕而补吐而补泄而补痢而补疟而补咳 
而补劳而补产而补呕吐则和胃丸丁沉煎泻痢豆蔻丸御米壳散咳嗽则宁神散劳不桂附则山药产 
不乌金则黑神吾不知此为补果何意耶殊不知呕得热而愈酸吐得热而愈暴泄得热而清浊不分痢 
得热而休息继至疟得热而进不能退咳得热而湿不能除劳得热而火益烦产得热而血愈崩盖如是 
而死者八九生者一二死者枉生者幸幸而一生憔悴之态人之所不堪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热则芒硝大黄 
损阳而补阴也寒则干姜附子损阴而补阳也岂可以热药云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经曰因其盛 
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此之谓也 
谨按仲景论伤寒脉结代为血气虚衰不能相续而用炙甘草汤实补虚之法也殊无常补之例后 
世俗 
往往例用常补故子和极论其弊善莫大矣但所言大黄芒硝损阳而补阴是指仲景所谓阴阳虚盛之 
意非补不足之法也学人当审东垣丹溪之论则可以扩充矣 
又曰人知补之为利而不知补之为害也论补者盖有六法平补峻补温补寒补筋力之补房室之 
补以 
人参黄 之类为平补以附子硫黄之类为峻补以豆蔻官桂之类为温补以天门冬五加皮之类为寒 
补以巴戟苁蓉之类为筋力之补以石燕海马起石丹砂之类为房室之补此六者近代之所谓补者也 
若施之治病非徒功效疏阔至其害不可胜言难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言肝木实而肺 
金虚泻心火补肾水也以此论之前所谓六补者了不相涉试举补之所以 为害者皆温补之罪也内 
经虽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属阳天之所以食人者血属阴地之所以食人者戒 
乎偏胜非便以温为热也又若经曰损者补之劳者温之此温乃温存之温也岂以温为热哉又如虚则 
补 
其母实则泻其子者此欲权衡之得其平也又乌在燔针壮火炼石烧砒硫姜乌附然后为补哉所 
谓平补者使阴阳两停是已奈时人往往恶寒喜温甘受酷烈之毒虽死而不悔也可胜叹哉 
宝鉴曰谚云无病服药如壁里安柱此无稽之说为害甚大夫天之生物五味备焉食之以调五脏 
过则 
生疾至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补精补气倘用之不时食之不节犹 
或生疾况药乃攻邪之物无病而可服哉圣济经云彼修真者弊于补养轻饵金石药阳剂刚胜病起则 
天癸竭而荣涸阴剂柔胜病生则真火微而卫散一味偏胜一脏偏伤安得不病唐孙思邈言药势有 
所 
偏助令人脏气不平裴 谏宪宗曰夫药以攻疾非朝夕常用之物况金石性酷烈有毒又加炼以火气 
非人五脏所能禁至于张皋谏穆宗也亦谓神虑清则血气和嗜欲多而疾 作夫药以攻疾无疾不 
可 
饵也故昌黎伯铭李子之墓曰余不知服食说起自何世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今直 
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以为世诚今复取目见者三四人皆无故求益生之祥病反生焉 
或至丧身壁里安柱果何如哉且夫高堂大厦梁楝安墓址固坏涂毁 柱于壁中甚不近人情洁古老 
人云无病服药乃无事生事此诚不易之论人之养身幸而五脏安泰六腑和平谨于摄生春夏奉以养 
生之道秋冬奉以收藏之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少思寡欲恬澹虚无精神内守不药之药也噫前人既 
往不可咎矣后人其鉴焉 
谨按近世俗谓壁里安柱为安鼠安鼠则必致穿坏垣壁矣此无病服药致无事生事斯为近理然 
亦必古人之深戒也后世俗因为柱字之语说尔不然则因有所化之矣 

卷十九虚损门
论局方用诸热药补虚之失
属性:丹溪曰虚者补而养之局方何例用辛香燥热之剂以火济火不无实实虚虚之祸若曰菟丝子丸 
之治 
肾虚金钗石斛丸之治气不足茴香丸之治脏虚冷玉霜丸之治气虚养正丹之治诸虚朴附丸之治脾 
虚弱按气丹之治真元虚四神丹之治五脏虚苁蓉大补丸之治元脏虚钟乳白泽丸之治诸虚三健汤 
之治气不足甚者内聚丹剂悉曰补脾胃补肾补五脏补真气而方各条下曰口苦面黄曰气促喘急口 
淡曰舌涩曰噫酸曰舌干曰溺数曰水道涩痛曰唇口干燥等证悉是明具热论如何类聚燥热而谓可 
以健脾温胃而滋肾补气乎又骨碎补丸治肝肾风虚乳香宣经丸治体虚换腿丸治足三阴经虚或因 
感 
风而虚或因虚而感寒既曰体虚肝肾虚足三阴经虚病非轻小理宜补养而自然铜半夏威灵仙荆芥 
地龙川楝乌药防风牵牛灵脂草乌羌活石南天麻南星槟榔等疏通燥疾之药俱补剂之大半果何以 
补虚乎地仙丹既曰补肾而滋补之药与 燥走窜之药相半用之肾恶燥而谓可以补肾乎借曰足少 
阴经非附子辈不能自达八味丸仲景肾经药也八两地黄以一两附子佐之观此则是非可得而定矣 

卷十九虚损治法
调理之剂
属性:金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诸脉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人梦交 
桂枝 白芍 生姜(各三钱) 甘草(一钱) 大枣(一枚) 龙骨 牡蛎(各三钱) 
上 咀水煎食前服 
小建中汤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桂枝 甘草(炙各三钱) 大枣(二枚) 白芍 生姜(二钱) 阿胶(炒一合) 
上 咀水煎 
黄 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前方加黄 (二钱) 
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二钱炙) 桂枝 生姜(各一钱半) 麦门冬(一合) 麻子仁(一合) 人参 阿胶( 
各一钱) 大枣(二枚) 生地黄(三钱) 
上 咀水煎入酒些小日作三四料服 
局方人参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