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60-玉机微义 >

第28章

560-玉机微义-第28章

小说: 560-玉机微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损要在临时通变也 
谨按诸积有不因气动而成者如偶有所食或误吞钱物之类是也因气动而成者如七情所致或 
饮食 
劳倦或五脏传受之类是也故所积之物不一气血之聚有殊或成蛊瘤生瘕之类难测故须是认得分 
明是何积聚用药宜各从其类然亦要看元气虚实或攻取峻削或养正渐除可也不尔则岂但有损而 
已 

卷二十积聚门
论养正积自除
属性:卫生宝鉴曰洁古云养正积自除譬如满座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令其真气实胃气 
强 
积自消矣洁古之言岂欺我哉内经曰大积大聚衰其太半而止满实中有积气大毒之剂尚不可过况 
虚中有积者乎此乃治积之一端也邪正虚实宜详审焉 
按或云积非下之不可今言养正而后积除将以待正气而除乎将以待药力而除乎然人之有积 
则皆 
为身中之邪气若君子座中之有小人也惟其调正气则真气营运不失其常而积自除夫君子众而正 
直在位其小人自然退避矣不然则正气虚而真气乖致积增膜膈胃乱真正气绝而死矣亦若小人得 
志则政乱法坏而君子有所不能制焉且夫养正者非为饮食起居之间也盖积既成矣形渐悴矣必用 
调养使荣卫充实而积自除余有坚而不去者方可亟下之此先补后攻期于邪去正复而后已然除之 
不以渐则必有颠覆之害矣若昔之武氏斫丧唐宗几于改物尚赖狄张诸公匡扶之力渐除党与兴 
复 
丕祚惜乎中宗不鉴前辙之失而留三思至致韦氏之祸其犹积余之尚在者而不亟下之更不慎守禁 
戒遂纵口嗜欲病证复起而不可制其有不丧身者未之有也 

卷二十
积聚治法
属性:五脏积方 
东垣肥气丸治肝之积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 疟连岁不已 
浓朴(半两) 黄连(七钱) 柴胡(二两) 椒(四钱) 巴豆霜(五分) 川乌头(炮去皮一 
钱二 
分) 干姜(炮半钱) 人参(二钱半) 白茯苓(一钱半) 昆布(二钱半) 甘草(炙三钱) 广 
术(炮二钱半) 皂角(去皮弦煨一钱半) 
上件除茯苓皂角豆霜另末外为极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 
二丸渐渐加至大便微溏再从二丸加服周而复始积减太半勿服 
伏梁丸治心之积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 
黄连(一两半) 浓朴(制) 人参(各半两) 黄芩(三钱) 干姜 菖蒲 巴豆霜(各五分) 
桂(一钱) 红豆(二分) 川乌头(五分炮) 茯神 丹参(炒各一钱) 
上件除巴豆霜外为细末另研豆霜旋旋入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服如上法淡黄连汤下 
痞气丸治脾之积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饮食不为肌肤 
浓朴(四钱半) 黄连(八钱) 吴茱萸(三钱) 黄芩(二钱) 白茯苓 泽泻 人参(各一 
钱) 
川乌头(炮) 川椒(炒各半钱) 白术(二分) 巴豆霜(四分) 桂(四分) 茵陈(酒炒) 干姜 
(泡) 砂仁(各一钱半) 
上件除豆霜另研茯苓另末旋入外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淡甘草汤下服如上法 
息贲丸治肺之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浓朴(制八钱) 黄连(炒一两三钱) 干姜(泡) 白茯苓 川椒(炒) 紫菀(各一钱半) 
桂 
川乌头(炮) 桔梗 白豆蔻 陈皮 京三棱 天门冬(各一钱) 巴豆霜(四分) 人参(二钱) 
青皮(五分) 
上件除茯苓巴豆霜旋入外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以淡姜汤送下服如上法以上四方秋冬加浓 
朴减黄连四分之一 
奔豚丸治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下或上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及治男 
子内结七疝女人瘕聚滞下 
浓朴(制七钱) 黄连(五钱) 白茯苓 泽泻 菖蒲(各二钱) 川乌头 丁香(半钱) 桂 
(二分) 巴豆霜(四分) 全蝎 附子 独活(各一钱) 玄胡索(一钱半) 苦楝(酒煮三钱) 
上除巴豆霜茯苓另为末旋入外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淡盐汤下服如上法 
按以上诸方宜随证加减用之所谓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也 
吐剂 
瓜蒂散 
方见痰饮门 
按吐法意略具前宜兼看各门吐剂 

卷二十积聚治法
倒仓法
属性:丹溪曰人之七情浓味停痰瘀血互相纠缠日积月深郁结成聚甚者如桃核之穣诸般奇形之虫 
成于中形于外发为瘫痪为劳瘵为蛊胀为癞疾为无名奇病宜行此法 
用黄牡牛肉择肥者买一二十斤长流水煮糜烂融入汤中为液以布滤出渣滓取净汁再入锅文 
武火 
熬成琥珀色则成矣每饮一钟少时又饮如此者积十数钟寒月则重汤温而饮之病在上者欲其吐多 
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欲其吐利俱多全在活法而为缓急多寡也须晴明日早于一室明快不 
通风处以安病患视所出之物可尽病根则止吐利后或渴不得与汤水其小便必长取以饮病者名曰 
轮回酒与一二碗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涤灌余垢睡一二日觉饥甚乃与粥淡食之待三日后始与少 
菜羹自养半月觉精神涣发形体轻健沉 悉除其后须五年忌牛肉 

卷二十积聚治法
消导之剂
属性:御药院方助气丸治三焦痞闭胸膈满闷气不流通蕴结成积 癖气块并皆治之 
京三棱 莪术(各炮二斤) 青皮 陈皮(并去白) 白术(各十五两) 槟榔 枳壳 木香 
(各十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煎水下 
按此治诸气积药也然世俗治积之方多兼气药欲其气化而积易散殊不知气虚者何以抵受中 
夹热 
者岂不助火反伤气耶故用者宜分虚实寒热选使况此方杂削气之药过半而云助气恐未必然也 
三因散聚汤治久气积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小腹 胀大小便不 
利 
半夏 槟榔 当归(各三分) 陈皮 杏仁(去皮夹炒) 桂(各二两) 茯苓 甘草(炙) 
附子(炮) 川芎 枳壳(炒) 浓朴(制) 吴茱萸(汤泡洗各一两) 大黄(大便利去之) 
上 咀每服四钱水煎 
济生大七气汤治积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 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 
桔梗 肉桂 藿香叶 甘草(炙) 青皮(各二分) 益智仁 京三棱 陈皮 蓬术 香附 
子(炒各一两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按此二方治聚之剂也然聚瘕用汤荡涤之意亦要随脏气虚实寒热而增损之可也 
东垣草豆蔻丸治酒积或伤寒冷物胃脘痛咽膈不通 
草豆蔻(煨) 白术(各一两) 大麦 神曲(各炒) 黄芩 半夏(各半两) 枳实(炒二 
两) 炒盐(半钱) 陈皮 青皮 干生姜(各二钱) 
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煎水下 
按此治酒积饮积药也入气血之分 
广术溃坚汤治有积块坚硬如石形如袢大令人坐卧不安中满腹胀 
方见腹胀门 
宝鉴香壳丸破痰癖消 块及冷积 
木香 丁香(各五钱) 京三棱(锉酒浸一宿) 青皮 广术(锉酒浸一宿用去皮巴豆三十 
粒同炒巴豆黄色) 
枳壳(炒) 川楝子 茴香(炒各一两) 
上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盐汤下 
按此治气积寒积之剂下焦药也 
丹溪阿魏丸治肉积 
连翘(半两) 糖球子(一两) 黄连(六钱半) 阿魏(一两醋煮作糊) 
上为末用阿魏糊丸如梧子大每二三十丸白汤下 
保和丸治食积 
糖球子(三两) 半夏 茯苓(各一两) 神曲(二两) 陈皮 连翘 萝卜子(各半两) 
上为末粥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四十丸白汤下 
按此二方食积药也又此方治痰积饮积之剂丹溪曰脾虚者须以补脾药下之切不可独用虚虚 
之祸疾如反掌益慎之也气实新病宜于攻下诸方选用又不必拘此 
宣明三棱汤治 瘕 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膈食不下腹胀 
蓬术 当归(各半两) 京三棱(二两) 白术(一两) 槟榔 木香(各三分) 
上为末每三钱沸汤调下 
按此治 瘕之剂气血药也然瘕者虽硬而忽聚散即聚也属阳气也经云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内 
凝而瘕益又属血尔固当兼治之此方亦可以推其变从虚实加减而轻重之可也 
谨按针经备阴络伤汁血相搏并合成积或脏气传受及子和论七情为郁皆元气自病不系伤诸 
饮食 
致者当先调理不可妄下故以上五脏方消导法宜选用气虚弱甚者又宜消息此养正积自除之意若 
伤诸饮食致者元气未病初非下之削之不可然治之不早元气日减正气日偷方用下削而能获安者 
实侥幸焉至是者亦宜上法先补后攻可也医反是之多致误尔若积郁在身形气饮食如常者则以下 
削坚之方或吐或下的在选用衰其太半宜渐除之否则失机后时而不救者多矣然有除之未尽元气 
未复而使内纵口味恣七情病遂复起者亦不鲜矣呜呼世道不古人之不谨致积又不能归罪于已安 
心调理卒致殒没不得以尽其天年者固不足惜然医之不能精明其道误人生命者岂无所报耶 

卷二十积聚治法
削坚之剂
属性:杨氏木香槟榔煎丸治脾积气块腹胁走痛口吐清水 
肉豆蔻(五枚) 木香 肉桂(各一两) 槟榔(七枚) 干漆(半两炒令烟尽) 砂(半两 
另研) 胡椒(四十九粒) 
上为末次入 砂和匀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七丸橘皮汤下 
按此治肉积寒积药也入气血之分 
局方丁香脾积丸治诸般食积气滞胸胀满心腹刺痛 
丁香 木香 巴豆 高良姜(醋煮各半两) 莪术(一两) 三棱(二两) 青皮(一两) 皂 
角(三大挺烧) 
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细为末糊丸如麻子大每十丸至二十丸 
按此治寒冷食积药也 
邓山房感应丸治食积化宿滞 
黑角沉香 檀香 丁香 木香 陈皮 青皮 黄连 砂仁 香附子 半夏 三棱 蓬术 
(煨各一两为细末) 肥乌梅(百钱重) 巴豆(三百粒肥白者去衣膜心) 
上用瓷器一只盛巴豆上以梅肉盖之却用米醋浸过与梅肉平于甑坐蒸至极熟以巴豆红色为 
度却擂二件如泥用糯米饭和前药匀捣千百下丸如萝卜子大每十丸汤下 
按此下气积食积药也 
宣明积气丹治一切新久沉积气块面黄黑瘦 瘕积聚口吐酸水 
槟榔(二个) 芫花 京三棱 黄连 牛膝 樟柳根(各一两) 肉豆蔻(二个) 砂(二 
钱) 
青皮 陈皮 石菖蒲(各三钱) 大戟 大黄 甘遂 白牵牛 干姜 青礞石 干漆(各半两) 
蓬术(一两) 巴豆 木香(各二钱半)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烧枣汤下量病患虚实加减与服 
按此下饮积气积肉积水积药也 
本事 砂丸治一切积聚痰饮心胁引痛 
砂 三棱 干姜 白芷 巴豆(去油各半两) 大黄 干漆(各一两) 槟榔 肉豆蔻( 
各一个) 木香 青皮 胡椒(各一分) 
上为末酽醋二升煮巴豆五七沸复下三棱大黄末同煎五七沸入 砂煎成膏却入别药和匀杵 
丸如绿豆大每五丸姜汤下 
按此下肉积气积例药因其中用白芷为散水行气故更言治痰饮也 
破积导饮丸治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木香 槟榔 陈皮 青皮 枳壳(炒) 枳实(炒) 广术(炮) 三棱(炮) 半夏 神曲( 
炒) 
麦 干生姜 茯苓 泽泻 甘草(炙各半两) 牵牛(头末六钱)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油) 
上细末入巴豆霜令匀姜汁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温姜汤下 
按此治饮积酒积气积药也然世俗方类此者甚多大抵多合以热剂不能以尽病情之变唯此方 
庶几用者自宜取择 
三因破饮丸 
方见痰饮门 
露丸治伤寒于内气凝不流结于肠外久为 瘕时作疼痛腰不得伸 
广术 三棱(各酒浸一两) 干漆(炒五钱) 茴香(炒) 青皮 雄黄 穿山甲(炮各三钱) 
砂(四钱研) 轻粉(一钱) 川乌(五钱炮) 麝香(半钱) 巴豆(三十粒去壳同三棱术炒黄色 
去巴豆不用) 
上细末和匀姜汁糊丸梧子大每三二十丸温姜汤下空心服 
按此治肠覃寒积之剂也 
宝鉴见 丹治妇人石瘕状如怀子者 
附子(四钱炮) 鬼箭羽 紫石英(各三钱) 泽泻 肉桂 玄胡 木香(各二钱) 血竭( 
一钱 
半) 水蛭(一钱炒烟尽) 槟榔(二钱半) 桃仁(炒三十个) 三棱(五钱) 大黄(二钱同三棱 
酒浸一宿焙) 
上各研匀酒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用盐汤或酒下 
按此治血积药也 
温白丸治心腹绞痛久 癖块大如杯碗十种水病八种痞塞九种心痛 
紫菀 吴茱萸 菖蒲 柴胡 桔梗 浓朴(制) 皂角(去皮尖弦) 茯苓 黄连 桂 川 
椒(炒去目) 干姜(炮) 巴豆(去心膜油) 人参(各半两) 川乌(炮去皮脐二两半) 
上末入巴豆研令匀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生姜汤下 
按此治食积寒积药也 
经验方塌肿神应丸治诸肿虫毒肚胀如鼓脾癖 瘕气块上喘气急咳嗽倚息不得睡服药不效 
者 
三棱 莪术 青皮 陈皮 干漆(烧各一两) 芫花(七钱半) 大戟(三钱) 砂 巴豆 
霜(各一钱) 
上前药和一处用好米醋一大碗慢火上煮醋干为度取出晒干碾为末醋和作丸如梧子大每四 
五十 
丸生姜汤下五更服随用椒目六两萝白子半斤炒香熟用手帕盛于患处熨如冷再炒熨至再三大小 
便行后才住熨以温稀粥补之 
按此治 瘕之剂饮积气积水积血积药也 
圣散子治远年积块 
砂(六两) 川大黄(八两) 大麦 (六两) 干漆(烧过) 蓄 茴香(炒) 瞿麦 槟 
榔(各一两) 
如妇人干血气加穿山甲(二两炮) 
上末每五钱温酒调下仰卧此药只在心头至明大便如烂鱼小便赤为验取出并无毒性小儿用 
一钱量大小与之 
按此气血药也 
谨按治积之方气实者故宜峻削故古方多相类近世又多用推逐之剂如剪红丸蜡丸去积亦是 
一法 
但不分气血虫物诸积之异人之虚实不同往往误人故皆不录其或可吐者宜从子和之法气虚羸弱 
者观东垣诸方已启其微用者当自求其意而为通变可也 

卷二十一
消渴门
属性:诸经论消渴脉证所因 
内经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 
按东垣曰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 
谷善 
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剽悍能助燥热也 
调逆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也 凡治消瘅仆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后分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 
脉经云紧数相搏则为消渴 脉软散者当病消渴 
论消渴为三焦受病 
病机云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 
流湿以润其燥消中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赤黄热能消谷知其热在中焦也宜下之 
消肾者初发而为膏淋谓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面 
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液治法宜养血以整肃分其清浊而自愈也 

卷二十一消渴门
论消中三证之异
属性:陈无择云消渴属心故烦心致心火散浸渴而引饮诸脉软散皆气实血虚也消中属脾瘅热减则 
为消 
中消中复有三有因寒中阴胜阳郁久必为热中经云脉洪大阴不足阳有余则为热中多食数溺为消 
中阴狂兴盛不交精泄则为强中至病强中不亦危矣消肾属肾盛壮之时不谨而纵欲房劳年长肾衰 
多服金石真气既丧口干精溢自泄不饮而利经云肾实则消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肾消亦曰内消 

卷二十一消渴门
论三消之疾燥热胜阴
属性:河间曰三消之疾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皆因乎饮食服饵失节肠胃干涸而气液 
不得 
宣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 
爆饮食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积久实热结于下焦虚热血气不能制湿热燥甚于肾故渴而引饮 
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 
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此三消者其燥热同也夫经中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言肝痹而渴 
者有 
言脾热而渴者有言肾热而渴者有言胃与大肠结热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言小肠痹热而渴者 
有因病疟而渴者有因肥甘美食而渴者有因醉饱入房而渴者有因远行劳倦遇大热而渴者有因伤 
害胃干而渴者有因病风而渴者虽五脏之部分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