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 >

第3章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第3章

小说: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若隨義分之,則方便菩提屬於有作,性淨涅槃屬於無作之果
。再者,以菩提和涅槃之間的關係而言菩提有「能顯」義,故可說為
「因」,涅槃有「所顯」義,故可說為果。

    至於第五門的「非因非果性」慧遠解釋說:

      非因果者,如實法性,旨通染淨,而非因果,故(涅槃)經說言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廢緣談實,就體指也。(裕49)

佛性為非因非果,是就佛性非生滅法,常恆不變的如實法性而言,雖
然它可隨緣而通染淨,但其自體超越因、果的分別,故名為「非因非
果」。
    慧遠依《涅般經.迦葉菩薩品》以乳的生熟程度,分佛性為「六
門」:(裕50)
      1。雜血乳─凡夫佛性
      2。出血乳─須陀含和斯陀含佛性
      3。酪─阿那含佛性
      4。生酥─阿羅漢佛性
      5。熟酥─辟支佛至十地菩薩佛性
──────────────
裕48:《大正藏》卷44,頁474上。
裕49:《大正藏》卷44,頁473下。
裕50:《大般涅槃經》卷35,《大正藏》卷12,頁571下。


                            40頁


      6。醍酥─如來佛性
「血」象徵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代表善五陰,凡夫心中同時
具有煩惱和善五陰,故稱其佛性為「雜血乳」。須陀含和斯陀含斷少
煩惱,猶如「出血乳」。阿那含、阿羅漢、緣覺、菩薩之去染顯淨依
序增長及至如來達到最圓滿,猶如生乳漸次提煉成為酪、生酥、熟酥
,直到最美味的醍醐。
    慧遠又依《涅槃經》分佛性為「七門」:「涅槃河中,有七眾生,
不離性水。 性隨人別,亦分七種。」 (裕А51) 《涅槃經》以河中的
七種魚類在水中出洠У臓顩r比喻其佛性的差異,而慧遠則以人在水中
沈浮的狀況比喻其修行的層次:
    1。常洠Зひ魂U提(常洠龕旱溃
    2。暫出即洠Зし卜蛲獾馈⑿〕说热耍m作善業,以不堅固還墮三
      惡道)
    3。出已即住─忍心世第一法(畢竟永出三惡道)
    4。住已觀方─須陀洹(觀察四拢B)
    5。觀方已行─斯陀含
    6。行已後住─阿那含
    7。水陸俱行─阿羅漢、緣覺、菩薩及至如來
    其次,慧遠再根據《寶性論》以「十門」解釋佛性,即1。體性,
2。 因性,3。 果性,4。 業性,5。 相應性,6。 行性,7。 時差別性,
8。 遍處性, 9。 不變性,10。 無差別性。「體性」有三:1。 如來藏
,此是染時之體, 2。 法身,是淨時之體,此二就眾生染淨不同時而
說。 3。 真如體,是就融通染淨諸法一味的理體而言。三者的總合就
是佛性的「體性」。佛性的「因性」指信心、般若、三昧和大悲四種
。此四種因性,能去除四障: 信樂大乘,可斷除一闡提的謗法,無分
別的般若可破外道的我執,三昧可除聲聞的怖畏生死,菩薩大悲可對
治獨覺的不樂利益他人的捨心。四障除後,自然可証得法身常樂我淨
的四德。
    佛性的「果性」是指果德,佛性之體隨淨緣熏習成德,德滿即成
佛果。果德雖多,不外乎常、樂、我、淨四德。此四德可對治「四倒
」和
──────────────
裕51:《大正藏》卷44,頁474中。

                            41頁


除「四障」,四倒是指小乘聲聞和緣覺於佛果起無常、無樂、無我、
無淨想。至於「四障」,慧遠乃根據《勝鬘經》而做如下的解釋:

      除四障者,一者緣相,謂無明地,對除彼故,說果為淨。二者
      因相,謂無漏業,以有此業,能招變易不得自在,對治彼故,
      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是苦法故,不得真樂,對治彼
      故,說果為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不得真常,對除彼故,
      說果為常。(裕52)

「無明住地」(avidyavasa…bhumi)為五種住地煩惱之一,慧遠在《大
乘義章》第五卷有詳盡的解說。(裕А53) 無明住地是一切無知煩惱的
根本,當無明住地除盡,即得無餘涅槃的「淨」德。上面引句中所說
的「因相」指修治無明而起的無漏業,而此無漏業為因,而生變易果
,不得自在,(裕А54) 若能斷三乘拢说淖円咨溃纯稍^「我」德
;再者,若能斷意生身和變易死,即可證得「樂」、「常」的果德。

    佛性的「業性」有二個作用,一是厭苦,二是欣求涅槃,因此
《勝鬘經》中說眾生若洠в腥鐏聿鼐咝袆恿Φ摹笜I性」,就不會想厭
棄種種
──────────────
裕А52:《大正藏》卷 44,頁 475 上; 《勝鬘經》,《大正藏》卷
      12,頁 219下-220下。
裕А53:五住地煩惱即 1。 見一切處住地, 所謂身見等三界之見惑,
      入見道時併斷於一處。 2。 欲愛住地,即欲界中色、聲、香、
      味、樱任宸N欲愛的煩惱。 3。 色愛住地,即色界煩惱,捨外
      五欲而貪著己身之煩惱。 4。 有愛住地,屬無色界煩惱,捨離
      色貪但愛著己心。 5。 無明住地,即三界一切無明根本煩惱。
      (《大乘義章》卷 5,《大正藏》卷 44,頁 567 上;《勝鬘
      經》,《大正藏》卷 12,頁 220 上。)
裕54: 變異身是阿羅漢、辟支佛和登地菩薩, 以無漏的「有分別業
      為因,以無明住地為緣,所招感三界外之殊勝報身,雖然殊勝
      ,仍有微細的生滅,故稱「不得自在」。慧遠在《大乘義章》
      卷八稱變異生死分為( 1 )事識中之變異生死,( 2 )妄識
      中之變異生死。參閱《大正藏》卷 44,頁 615…618中。


                            42頁


苦和欣求涅槃。佛性的「相應性」分為因相應和果相應。因相應乃指
信樂大乘為法身因,定慧為佛智因,悲心為如來因。果相應是指五通
、知漏盡、漏盡無垢,因為此三果與佛體性相應不離。佛性的「行性
」是指佛性之性體雖然不二,但是依修行的差別而言,可分為凡夫,
拢撕头稹!笗r差別」有三種時:不淨時是凡夫,淨時即為菩薩,善
淨時即為佛。反而言之,雖然有凡夫,菩薩和佛的「時」和「處」的
差別,但佛性無所不在,故佛性又具「遍處性」、「不變性」和「無
差別性」。

    總之,在詮釋佛性的體性時,慧遠依傳統「法數增一」方式,從
一至十門,甚至可綜合成三十三門,加以詳細說明佛性的意義。基本
上,他都是根據《大般涅槃經》、《勝鬘經》和《寶性論》。可見他
受此三部典籍影響之深,同時也可想見此三部經論在慧遠時代已相當
流行。

  三、佛性之有無、內外、當現義

    慧遠在《大乘義章?佛性義》的第一和第二節,首先依據屬於如
來藏系思想的經論,分別詳解佛性的意義和體狀。其次,他再以「有
無」、「內外」、「三世」、「當現」等分別料簡佛性。慧遠約「緣
」論佛性之「有無」時,再度以《涅槃經》的一闡提和善根人之或有
或無佛性而論。他說佛性在因地隨雜染緣起即成不善,而不善之法本
伲线是佛性,一闡提有此不善性,善根人則無。相反的,佛性隨無
漏法緣起即成善,此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至於本具的理佛性,
二者均有,而成佛之後的果佛性,二者均無。換言之,慧遠認為雖然
能行善法的「行佛性」,一闡提尚未俱備,然而能成佛的終極依據「
理佛性」,一闡提卻是本有的。因此慧遠主張一闡提終究是可成佛的

    以上是就「緣」論佛性之有無,若就「體性」辨有無,則慧遠認
為可言佛性亦有、亦無、亦非有非無。說佛性為有,是指眾生如來藏
緣起法界有恆河沙無量清淨功德而言。說佛性無,有二義:

      一離相名無。。。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無有大小長短等相,

                            43頁


      佛性亦爾,體雖是有,而無一相。。。。二無性名無。。。如來藏中,
      恆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離諸法
      外,無別有一常性可得,諸法齊爾,故說為無。(裕55)

慧遠認為說佛性無乃是因為佛性「離相」和「無性」。這可藉由《勝鬘
經》的「如實空」和「如實不空」來解釋。佛性本來「如實空」,從本
已來,不與一切染法相應,亦無一切法差別相,在此意義下,可說佛
性無(如實空)。相反地,佛性本來亦是「如實不空」,因為如來藏
中具恆沙淨法,雖然不空,卻無有常性可得,故亦可說佛性無。再者
,若從斷四句,絕百非的絕對理體而言,佛性亦得說為非有非無。
    慧遠接著以「內外」再論佛性,他以「隨相」和「情理」兩方面
加以解釋:

      言隨相者,眾生為內,山河大地非情物等,以之為外。若當說
      彼因果之性,局在眾生,得言是內。若說理性,性通內外。雖
      復約彼內外相辨,而體平等,非內非外。(裕56)

慧遠稱有情眾生為「內」,無情的山河大地為「外」。若就佛因性、
佛果性而言,則佛性僅局限於眾生之「內」。慧遠如此的解釋是根據
《大般涅槃經》所說的:「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
離如是無情之物,是名佛性」。以能圓証佛果性而言,眾生才有佛性
,無情之物是被排除在「外」的。然而,就理佛性的理體而言,則佛
性通內外,俱遍有情和無情,就佛性平等一如而言,又可言佛性非內
非外。
    再者,若以「情理」論佛性之內外,慧遠說:
──────────────
裕55:《大正藏》卷44,頁476上。
裕56:《大正藏》卷44,頁476中。
裕57:《大般涅槃經》卷36,《大正藏》卷12,頁581上。


                            44頁

      言情理者,即彼妄想陰界入等,以說性故,得言在內。而真平
      等,妙出情妄,名之為外。(裕58)

若以「情理」論佛性,則屬於六蘊、十二入、十八界等情識境界之內
的眾生佛性,名之為「內」,(裕А59) 而屬「真平等、妙出情妄」的
「理」佛性,名之為「外」。但是佛性終究超越「情理」,因此亦可
說佛性非內非外。慧遠就「三世」論佛性時,他說:「論其體性,古
今常湛,猶若虛空,非三世攝。 」 (裕А60) 佛性德同法性,並非先
有染法,後息為淨,故非三世攝。但是若隨緣辨性,則又可以過去、
現在、未來三世的範疇來論佛性。眾生所証得的「後身佛性」,約因
望果,可稱之為「未來」,約果反望,名為「過去」,以當下而言,
又可稱之為「現在」。

    至於佛性是「當來有」(始有)或「現下有」(本有),慧遠說:

      言「當」「現」者,若就凡說,因性在「現」,果性在「當」
      。若就佛論,果性在「現」,因性過去。語其理性,旨通「當
      」「現」,體非「當」「現」。(裕61)

一般凡夫眾生在因地時,「現」下本具如來藏清淨的佛因性,因此可說
佛性是本有的,但是因為眾生尚未成佛,其果佛性,只能說是「當」來
有。相反的,若就佛的果位論,則果佛性是「現」下証得,因佛性是過
去本有。以理佛性的體遍一切而言,佛性又可說既是「當來有」,亦是
──────────────
裕58:《大般涅槃經》卷36,《大正藏》卷12,頁581上。
裕59:南北朝時代研究《涅槃經》的諸師陸續提出不同的佛性說,其中
     僧柔等人所主張的以六法(五蘊和假我)為正因佛性,即是慧遠
     所指的情識境界的「內」佛性。
裕60:《大正藏》卷 44,頁 476 中。慧遠是跟據《大般涅槃經》卷36
     所說:「佛性非是三世攝」。
裕61:《大正藏》卷44,頁476下。


                            45頁


「現下有」而從佛性理體的超越性而言,亦可說佛性體非「當」「現」,
亦即超越「當來有」、「現下有」。
    佛性是否為本有、始有、當有,在南北朝時曾引起廣泛討論。最早
討論此問睿撸攲袤玫郎F渲鳌斗鹦援斢姓摗冯m已佚失,然從道
生的其他著述中,可推論道生是持佛性本有說,(裕А62) 與其「孤明
先發」主張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想法相符合。至於南北朝時「本有」
、「始有」意義為何?「本有」說指眾生本具佛性,只是為客塵煩惱
所蔽,尚未顯現而已,性宗均持此說。「始有」說指眾生並未本具佛
性,須經過種種修行才能「轉識成智」証得正覺,相宗持此說。然而
,亦有約因中未有果而說佛性是始有,如此意義下的「始有」說,並
不否定因中「本有」因佛性。由於本始之爭眾說紛紜,因此出現「本
有於當」的眨驼f,即是說眾生本有成佛的因性,雖然現在尚未証果
,「當」來必「有」成佛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慧遠在討論佛性的存有問睿龝r,並未延用「本有」
、「始有」等說法,而是用「當」、「現」,亦即將眾生因性本有的
佛性,和如來的果佛性,稱為「現」有,而眾生當來証得的果佛性,
稱之為「當」有,避開了「本」,「始」之辯,其立論頗具創意。

                   四、佛性之各種因義

    慧遠在《大乘義章.佛性義》的第四門「明因義」中,就「緣因
、正因」和「生因、了因」分別討論佛性的作用,其依據還是來自《
大般涅槃經》,如〈師子吼菩薩品〉說:

      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如乳生酪。
──────────────
裕А62:參閱釋恆清,《佛性思想》, 枺髨D書,1997,頁 232…235。
      另外,有關佛性本有、始有之爭,參閱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
      朝佛教史》,鼎文書局,1975,頁 715…717;賴永海,《中國
      佛性論》,人民出版社,1988,頁 89… 104。


                            46頁


      緣因者,如煖酵等,從乳生故,故言乳中有酥。(裕63)

    酪是由乳提煉而成,就酪而言,乳是正因,而乳之能生酪,有賴
煖氣和酵母等助緣,故為緣因。此是以乳、酪做比喻解釋正因、緣因
的關係。若以眾生而言,則經文接著說:「眾生佛性亦有二種因:一
者因正、二者緣因。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眾生
為正因佛性,是就眾生生命存在的事實而言,而且眾生有厭苦求樂的
渴求,是求佛道的主因。而六波羅蜜為緣因,是因為修行六波羅蜜有
助於証悟的作用。
    慧遠解釋「正因」和「緣因」說:「言緣因者,親而感果,名為
正因,疏而助發名為緣因。 」 (裕А65) 他是以「親」「疏」來分別
緣正。正因佛性有強力的感果作用,故為親因,緣因佛性有助發作用
,故為助因。雖然慧遠洠в邢瘛赌鶚劷洝分赋稣颉⒕壱蛩笧楹危
其解釋與《涅槃經》的說法相符合。值得注意的是慧遠從修証的果位
詮釋緣正佛性。他說法佛性是法佛的「正因」,報佛性是報佛的「正
因」,就如金礦是金飾的正因。若依果德而言,慧遠認為可分「性淨
」和「方便」二種差別,因為眾生「性淨」,可作為菩提涅槃的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